02.27 史前洪水與亞特蘭蒂斯,文明早期創世洪水論的異同

世界上每一個民族都有關於史前大洪水的記載。世界上任何一個有足夠時間跨度的民族,他們的歷史和傳說都有驚人相似的大洪水,其中記載較為豐富或者流傳較為廣泛的有瑪雅人,古巴比倫人,古代中國,墨西哥,印第安地區,聖經,埃及人,蘇美爾人。其中若論歷史最為悠久,最早的記載,當屬蘇美爾人記載的史前大洪水。

傳說中神秘的大陸亞特蘭蒂斯

在諸多傳說中大洪水的時間,地點,人物和內容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而史前大洪水確實也發生過,其時間大致是公元前8000年到14000年之間。這場大洪水突如其來,並不像地球原本的運行狀態,到更像是因外力而引發的全球性海浸事故,而對於史前大洪水所造成的文明徹底毀滅,恐怕就只有那個神秘的大陸亞特蘭蒂斯。

史前洪水與亞特蘭蒂斯,文明早期創世洪水論的異同

說道大洪水,其實不能不說那個神秘的大陸亞特蘭蒂斯。在希臘人的記載中,亞特蘭蒂斯位於歐洲的大西洋之島。傳說亞特蘭蒂斯以海洋之神的子民自居,對海洋有著極其強烈的崇拜。同時也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古老文明,而與之前科學家們所調查的時間大致相符,在公元前1萬年被毀滅。

傳說在大洪災來臨之前,地球上曾經存在一片繁榮的大陸,有高度發達的文明,在一場全球性的水災當中,大陸沉入大西洋海中,而這場巨大的災難,則是由大規模的地震和海嘯引發的。當時這場災難的威力巨大,似乎整個世界都在顫抖。而最早記載亞特蘭蒂斯這一神秘大陸的便是希臘的哲學家柏拉圖,在他的提示中有這樣一段話,在梭倫9000年前左右,直布羅陀海峽對面有一個很大的島,或者是一塊陸地,被稱作亞特蘭蒂斯。

亞特蘭蒂斯無法證實的科技與大體的消失去向


當時亞特蘭蒂斯正要與雅典展開一場大戰,卻突然遭遇地震和水災,一天一夜便完全沉入海底。在傳說當中亞特蘭蒂斯城是一個十分奇特的城市,海上的多個同心圓連接而成,中心部分是大本營,直徑接近2.5千米。整個城市景色壯觀,建築莊嚴,而且城市中心的輝煌建築都有極其豐富的天文學含義。在亞特蘭蒂斯的文明當中,最令人矚目的科學成就就是它的能源系統。

史前洪水與亞特蘭蒂斯,文明早期創世洪水論的異同

是以一個巨大柱體狀的玻璃樣的物質去吸收陽光,並將其轉化為能源供應整個亞特蘭蒂斯城。同時亞特蘭蒂斯有能使人返老還童的科技,就是這樣一個發達而先進的文明,因為那場史前的大洪水也歸於大海。在1968年比米尼島附近海底確實發現了多座石造建築被稱為海下遺蹟,而在之前的19世紀初接近西伯利亞和跨越北極圈的半島地帶發現大量動物完整的化石。這些哺乳動物大多都是溫帶物種,但是它們卻在北極被發現。

這些動物的胃裡還發現未曾消化的溫帶草本植物,就證明了當時此地是溫帶氣候,並且氣候條件迅速惡化,動物植物全都因此成為標本,證明了古代全球氣候鉅變。而這種鉅變便發生在1.1萬年前,很多動植物都凍死於嚴寒之中,而原先位於溫暖潮溼的大陸亞特蘭蒂斯被迅速的推入北極圈,在大洪水和巨大的地震之後沒人倖存。

史前洪水與亞特蘭蒂斯,文明早期創世洪水論的異同

我們現在把它認為是地球的磁極顛倒,但是這也僅是歸於合理的猜測。而大眾更普遍的是將亞特蘭蒂斯的消失歸類為海水吞沒,大陸下沉。除了亞特蘭蒂斯,世界各地也存在大洪水的傳說,而且對大洪水的定義也有些許差別。

史前水災的可靠記錄與多個文明的神話傳播

史前大洪水並非是一場洪水漫天蓋地持續不斷的淹沒大陸數千年,它更像是一個因外力而引起的地球災難性的氣候災變,從而導致史前人類反覆經受洪水和暴雨的襲擊。對於文明之源的蘇美爾人,他們的體會應當更加深刻。在當時已是暴雨如注,水位不斷上漲。在當時並沒有深井大壩,也沒有任何供水防水系統。古人們一生所能用到的大量的水資源包括轉運儲存都非常困難,大部分都是靠天吃飯,即便是在豐美的草原人們也無法離開水源地太久。

史前洪水與亞特蘭蒂斯,文明早期創世洪水論的異同

在文明之初,所有民族都對水有著恐懼和依賴。任何一個文明的神都有水神以及類似的信仰。水是生命之源,但同時也能成為災難之源。歷史上地球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場大的災難,這些災難都會使一些物種遭受滅頂之災。但是諸多災難零零散散很難成為全球性各個民族有目共賭的重大事件,而唯獨這一場水災成為各個文明發源開頭一致的故事。

在講述人類的歷史當中,我們總會提及某一時刻水威脅到了人類在地球上的脆弱生存狀況。很多歷史學家都無法忽視大洪水的世界,這一事件也更接近於一個人類共同擁有的故事。除了蘇美爾王表簡略的提到了洪水的故事之外,蘇美爾人對洪水的故事並沒有直接記載,但是在數千年後這一故事卻離奇的翻譯成阿卡德語言記載了下來,並保存在圖書館當中。


史前洪水與亞特蘭蒂斯,文明早期創世洪水論的異同

這一記載極具神話意義,當時蘇美爾的神眾神之王恩利爾因為地球上的人類喧鬧而吵得他睡不著覺,他十分惱火便說服諸神消滅人類。這一消息傳到伊爾的耳中,他發誓要保護人類。於是便託夢給人類的智者烏特納皮提神提,隨後災難發生,所有的土地都被沖毀,地獄的判官舉起他們的火炬點燃大地,白晝黑夜混沌不分,巨浪襲來,所有的人都被捲入水中,而提前得到警報的智者帶著他的家人和動物上了一條船,拯救了人類的火苗,這個故事也有一個巴比倫的版本。

在巴比倫的版本中,大洪水的記載是,阿特拉哈西斯是地球上最聰明的國王,他得到了寓言,認識到了災難即將到來,於是他建了一支方舟,但是它只能承載有限的人,於是便邀請其餘的臣民參加了一場盛大的宴會,希望他自己的這些臣民在世界末日來臨之前度過自己最愉快的一天,人們盡情地享用國王留下的食物,感謝國王的慷慨,但是國王知道這頓飯以後所有的人都將不復存在。

史前洪水與亞特蘭蒂斯,文明早期創世洪水論的異同

這一記載,雖然是一個神話,但也比較形象的突出了當洪水到來之時即便是阿卡德人最信奉信賴的國王,也不能保證他的臣民全都安然無恙,大部分的國民都將因洪水而死亡。而人們最熟悉的有關大洪水的故事,無疑就是聖經創世紀當中所講的那一個上帝為了清除腐敗的人類,而招來的一場大洪水。大雨傾盆,瞬間吞沒大地。不同文化相同的故事,其中又有太多的巧合,人類觸動了神明,神明發誓降災於人類,大洪水傾盆而下山崩地裂。


史前大洪水的初步調查和各種推論

曾經在19世紀,由地質學家以創世紀中的故事為指導試圖勘察大洪水留下的痕跡,確實也有所發現。在我們所熟知的大洪水的時間範疇裡,地層的排列順序較為混亂,在高山頂上發現貝殼,很多研究美索不達米亞的學者始終堅信大洪水真實存在。但是一些科學家也提出冰川在大陸表面緩慢移動的理論以解釋這種地質構造的原因。

史前洪水與亞特蘭蒂斯,文明早期創世洪水論的異同

在初步調查的科學家眼中,大洪水似乎並不存在,之所以在山頂上會找到貝殼,更多的是一種在自然界可以發生的冰川移動現象。雖然這日益成為科學界的共識,但是其依然不能成為明證去否定史前大洪水的存在。而專注於研究美索不達米亞的學者也試圖找到直接證據,證明在美索不達尼亞範圍內其破壞力足夠驚人的洪水。

近些年有人提出世界各地的大洪水並非是一場洪水災害,而是一場永恆的水災,一場從未消退的洪水,它使人們不斷遷移去尋找新的居住地。隨著冰川融化地中海水位上漲,淹沒原來的陸地。由此人類不斷遷移不斷被洪水驅趕著流落到了世界各地,僥倖生還的人繼續往海拔更高的地方逃去,而留給他們的記憶則只有遠離洪水?

史前洪水與亞特蘭蒂斯,文明早期創世洪水論的異同

當然關於大洪水還出現過一些超乎尋常的猜測,洪水也代表人們心中對水危機的焦慮。不論哪一個文明賴以生存的河流都會時常洪水氾濫,所以進入文明早期的各大文明都會持續搬遷移民。蘇美爾人也是如此,但各種猜測似乎都不能完全自圓其說,因為現實的考古發現認為淤泥層確實存在,但是範圍有限。

世界冰川融化氣候轉暖其所帶來的海平面上漲不應當是十分劇烈的,不存在短短數天的時間內海平面暴漲的情況。尤其是淤泥,並不足以毀滅美索不達米亞的全部居民造成文明終結。而現代觀測的持續年代大約是公元前2800年,這正好是蘇美爾文明的中期,很難想象在幾個世紀當中,洪水反反覆覆而且突然爆發。畢竟地質變化即便再快的水平面上漲,速度也只能保證一年三釐米左右。這對於地球而言,已經是非常劇烈的變化,但對於人們而言史前人類不應當會有極大的焦慮。

史前洪水與亞特蘭蒂斯,文明早期創世洪水論的異同

還有另一個觀點,依據來自於黑海海底的取樣,他們認為洪水發生的年代是公元前7000年,但這又留下了一個無法解答的問題,全球性的大洪水故事是怎樣進入這麼多民族口耳相傳的故事當中呢?無論怎樣,計算公元前7000年似乎同樣系在大洪水的文明期內,與之前的推論沒有什麼不同,並且諸多文明據美索不達米亞都很遠。

其他原生晚期文明的洪水記載

  • 在蘇美爾人建早盛邦的幾個世紀當中,中國形成了兩個獨立的農耕文明,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在我們的傳說當中是一個叫做共工的領導者戰敗從而怒觸不周山撕開了天界的一道裂縫,淹沒了萬物。而女媧帶領著剩餘的人口到高處避難,並煉五彩石補天,僥倖存活。
  • 在印度一條接受神明起誓的魚,警告智慧的國王倭奴,大洪水即將到來,讓他造一艘船,一旦水位開始漲,便爬上去。而在吠陀當中記載到,水捲走了三重天,只有倭奴倖存。
  • 在美洲洪水的故事也耐人尋味,與美索不達米亞的故事如出一轍。在瑪雅人的版本當中,400個子民在洪水發生時變成魚,而倖存下來。事後他們慶祝重生喝的大醉升到天堂。這與諾亞方舟裡的故事也很契合,在當時諾亞獲救登上陸地之後,也喝得大醉。
  • 在密魯的故事當中一批美洲鴕不吃食,主人問它為什麼不吃,這頭美洲鴕警告他說五天以後會有水面上升淹沒土地。這個人爬到最高的山上,倖存下來,並得以繁衍子嗣,讓人類重新在地球上生活下來。

史前洪水與亞特蘭蒂斯,文明早期創世洪水論的異同

而如果印第安洪水的故事與美索不達米亞的故事存在聯繫,那麼大洪水是不可能發生在公元前7000年左右的至少應當發生在公元前1萬年那時,畢竟稱為印第安人的人才通過白令海峽遷移到了美洲,那麼其間發生了什麼大洪水淹沒的世界,在洪水爆發之前就有人懷疑災難的降臨,並且提前得到了災難即將爆發的消息,是不知的先進文明的啟示嗎?

在洪水過後人們又開始在一個蠻荒的世界重新開始生活,在創世紀當中上帝告訴諾亞可以殺掉動物取他們的肉做食物,在蘇美爾的洪水故事當中上帝為世界的毀滅而哀嘆。如此多的國家民族和文明的起源傳說都有洪水開始,這並非全然巧合,只有洪水退去人們才可以在陸地上生存。如今大水毀滅了什麼我們不得而知。

史前洪水和人類的遷移發展的必然關聯

如今較為公認的說法是地質學家,認為的公元前15000年到公元前9000年第四季冰川末期。這一時期,或者有太空外力的影響,或者是地球自身轉暖,全球急劇變暖,冰川大範圍融化。佔據當時世界近一半的冰川融水,給最初生活在平原的史前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生存壓力。

史前洪水與亞特蘭蒂斯,文明早期創世洪水論的異同

但也正是這一時期,人類文明開始高速發展。因為人們所活動的區域變得更加廣闊,而為了應對這一場災害人類對於自己的智力以及勞動的需求更加迫切。全球變暖是一個週期性,而且是個漫長的過程。只有當溫度上升洪水退盡以後,這個世界才適合人類生存與繁衍,而最早記載史前洪水的文明則是文明期最早,建國最早的蘇美爾人。

相比於其他地方,兩河流域更早的適合人類的居住和農業的生長。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蘇美爾人在兩河流域建國,之後各族在兩河中下游建立了上百個幫國,成為人類文明最早的發祥地。在四大文古國當中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兩大河流所形成的衝擊平原相比於其它三大文明都更加狹小。

史前洪水與亞特蘭蒂斯,文明早期創世洪水論的異同

最合理的解釋就是這兩個河流相對黃河長江印度河恆河和尼羅河水量更小,在上流的冰川融水率先化淨,所以洪水退去的最早。國外大洪水的傳說並非都只是躲到所謂的諾亞方舟當中。希伯來人,猶太先民,希臘先民塞種人,印度先民亞述人,巴比倫人,蘇梅爾人,漢族先民都在這一地區,繁衍發展,他們大多使用了自己的文字,有了自己的文明體驗。從而也有最早的文字記載,因此大洪水才能代代相傳。面對洪水當時生活在兩河流域的民族紛紛自救,躲起來的避免了災害,沒有躲起來的遷移到他處,實力較強的民族試圖在遷移中治理疏導洪水。

總結,為何兩河流域是文明的發祥地

而大洪水基本退卻以後惡劣的天氣,反反覆覆,這也迫使該地區率先進入文明週期的人類不斷向四周遷移,從而將人類的文明之種撒向整個歐亞大陸。而人類的遷移之路,持續了數千年,並未因為大規模的洪水消退而結束。各地的惡劣天氣和冰山融水也不斷注入流往大海的河流。所以至少到公元前2000年雖不見大規模的洪水記載,但是世界各地民族與洪水抗爭的神話和故事依然存在。

史前洪水與亞特蘭蒂斯,文明早期創世洪水論的異同

各個民族依然在舉家遷移之中,尋找更適於生存的土地,而冰山融水早已流淌殆盡的兩河流域,則發展起了穩定的農耕文明,尼羅河流域也已經初步完成自己的固定洪汗週期,所以文明的發端也在這兩個地方先後出現,並最早建立自己的國家,也是最早記錄了這一場大洪水的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