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作家六六有一个称号:话题女王。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做编剧的十几年间,六六写家庭戏,将"婆媳矛盾"刻画得入木三分,《王贵与安娜》、《双面胶》、《宝贝》部部火爆;

后来转战行业剧,无论是探讨"医患矛盾"的《心术》,还是聚焦"新旧媒体更迭"的《女不强大天不容》,都质量上乘,热议颇多——确实,六六锋利的笔触极擅长写现实题材作品。

但说起来,让六六一剧扬名的,还是播出距今也有10年的都市题材电视剧,《蜗居》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蜗居》是2009年末中国电视剧中的一匹收视黑马。虽然当时在近乎0宣传下登陆东方卫视,但是仅用4天便创下收视历史新高。

六六把一对外地夫妇,海萍与苏淳,在上海的买房史写得既高潮迭起、又让人唏嘘不已,也顺手贡献了2010的年度热词:蜗居——指如同蜗牛壳一样狭窄的容身空间。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这个词像"蚁族"一样,刺痛了都市中无数男男女女那个外表光鲜热血、实则辛酸悲哀的"买房梦"。

最近,随着六六担任编剧的新作《安家》再次热播,这次故事的核心围绕着"房产中介"这一行当,讲来讲去,依旧离不开"卖房"和"买房"。

话题却依旧炙手可热,观众也依旧深有共鸣。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这不禁让人反思:或许不是六六永远踩在热点、痛点上,而是"房"本身就是当今社会不变的热点、痛点。



【房】下自有众生相

中国自古就是有"房文化"的。

当我们形容和美,会说"安居乐业",要说祸乱,会用"家宅不宁"——房,是安定的象征,生活的基奠。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不知何时开始,当把"房"这个字,放到"大城市"这一语境之下,它仿佛瞬时就有了不能承受之重的压迫感——这也是从《蜗居》到《安家》,作者都把故事发生的背景放在了"上海"这座一线城市的原因。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蜗居》中虚构了城市"江州",但根据拍摄地以及细节处可推断其实质指上海。


在这个时代语境之下的"房子",像化学实验中能让液体分层的试剂,只不过它针对的却是同在一座都市中不同的人们,分出的却是阶级

对于一些人而言,房子,是几个家庭沥尽心血供养的一座"山",对于另一些人而言,它却是可以在酒桌上谈笑风生的筹码、或灰色交易下的手段。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当然,也有一些人虽生活在这座五光十色的城市中,却根本不配做这个关于房子的梦。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房子,它像是刺穿不同阶级之间一把利刃,因为买房、卖房,任何人的生命之间产生勾连与穿透。个体,是无意间挥舞了翅膀的蝴蝶,掀起了阶级另一端的风云。

韩国电影《寄生虫》中说:钱是熨斗,把一切都能烫平。

对于买房的人来说,"房"就是熨斗,就是救赎,我们总以为有了它,我们在这个城市中才算真正生活过了。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但为此牺牲与泯灭的,有时甚至都不敢回看。



【蜗居】与阶层

很多人说《蜗居》实则就是"一个女人(郭海萍)买房的史诗",更有直言不讳者称海萍为"做着中产阶级春秋大梦的伪坚强女"。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的确,在这个因"海萍买房"而起的故事中,海萍就是那只扇动了翅膀的蝴蝶,却由此带来了周围人命运的跌宕起伏。

但实际上,在当时上海房价飙升的剧烈震荡下,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生命体谁又做的了真正的局外人呢?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蜗居》实则讲述了三个不同阶层的家庭在此风暴口的命运跌宕:宋家,郭家,李家。

宋家是为官之家。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丈夫宋思明是市长秘书,在江州(实指"上海",下同)算得上呼风唤雨。多年官场经验下,他城府颇深,看似忠贞,实则贪婪,在权钱交易下大肆敛财。

虽然宋思明和妻子、女儿多年来怕落人口舌,一直住在陈旧的老公房中,但很明显,

这一家却无需再为钱、为房而担心:宋思明的身份与地位,足以扫清这些相比之下显得轻飘飘的问题。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所以,当宋思明有了情人郭海藻后,他可以毫不费力地从巴结自己的开发商的"进贡"中选一处豪宅相赠,可以给情人的姐姐借首付、免房租,也可以大言不惭地说:人之所以慷慨,是因为拥有的比挥霍的多。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但显然对于郭家而言,"房"的意义却无论如何无法轻松,而是重达千斤。

郭家的一双女儿,郭海萍与郭海藻,均毕业于江州的名牌大学。姐姐海藻毕业后嫁给了同来自外地的、自己的大学同学,苏淳。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他们在江州的第一个容身之处,却是一间10平米左右、老式住房后加的阁楼间,就连狭窄的卫生间和厨房都得跟左右邻里共用。但那是海萍和苏淳还信心满满,觉得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在这个城市有立足之地。

但直到妹妹海藻都大学毕业、再到二人的孩子出生,他们还住在石库门,并且悲哀地发现一个事实:自己赚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海萍终于痛下决心后,决定要买房。

但没钱又怎么办?先动用所有人脉关系:让自己的父母出,再逼丈夫和公婆要(但实际苏淳借了高利贷),还得向妹妹和其男朋友借。对自己和丈夫就更狠了,无限度降低生活成本,连方便面都不敢吃,再想尽办法赚外快,打两份工、再不济就三份工……

"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四百——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这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

自此这是背负外债与房贷后,海萍每一个普通而逼仄的清晨的写照。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妹妹海藻面对和姐姐海萍相同的转折时,却没有复制姐姐的路:她成为了宋的情人,从此不为房而愁,甚至是姐姐一家要借钱或救人的"救世主"。

只是伴随宋权势的坍塌,海藻的身体与生活也必然躲不过毁灭的冲击。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李家,曾是海萍住在石库门时的邻居。

他们是最底层的江州本地人,一家四口几乎都失业,唯一有可能"翻身"的本钱,也恰恰就是那间10平米的老房子的拆迁

早已失去奋斗欲望的一家人,寄生于此。无论开发商威逼利诱都不动摇,做最坚决的钉子户,誓要"住上江州市区的大楼房"。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最终,因为无良开发商误砸死了李家的奶奶,为封口掩盖,给了老李一家三口一座百余平米的精装修的房子——他们终于以这种方式"实现"了自己关于住楼房的梦。

当住进新房的老李有点惆怅地慨叹,这套房子是自己妈用生命换来的时,老李媳妇却说,我们过上好日子也是你妈的心愿,死得其所。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在《蜗居》的三个家庭为"房"而活的故事中,我们看到得是婚姻在物质前缴械投降,情感在权钱中质疑崩塌;本该为爱情、亲情和道德驱使利用的物质财富,都反过来吞噬它们。

站在"买房"这条食物链顶端的人,大约不能理解食物链末端的人何不食肉糜;但食物链末端极有可能就是我们,千千万万海萍与苏淳,即使有一天沦为房奴,却依旧无法放开对安定的奢求。

很多人说当年差点被《蜗居》毁了三观,但作为一部取材现实的作品,即使放在了十年后的今天却也绝不落伍,因为,它的生命在于它的写实,以及关于普通人与房之间的挣扎关系,远远还未完待续。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谁不想【安家】

如果说《蜗居》是"一个女人(郭海萍)买房的史诗",那么《安家》就是"一个女人(房似锦)卖房的史诗"。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虽说故事围绕的是卖房的中介们,但实际看点依旧离不开买房子的人们。

《安家》的故事一开篇,第一对儿房客,就致敬了前作《蜗居》中海萍与苏淳——依旧由演员海清和郝平扮演的高知夫妇,宫蓓蓓和刘斯礼。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两个博士毕业生在沪奋斗多年,二胎临盆之际,一家五口却依然挤在一个一室一厅的小房子里,为如何把之换为"一室两厅带储物间的学区房、地铁房"而费劲心力。

我看这段时是有些心酸的,就连后面剧情中房似锦鼓励宫蓓蓓多贷点款换个略贵的房子时,她说"你要相信你和你先生未来的收入一定会超过房价的涨势,如果在这个城市中像你们这样的夫妇都买不起房,那是不是有点太不公平了呢?"也让我感到更心酸了。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是啊,像他们这样的夫妇都买不起房,房价面前何时又有过"公平"之说呢?

《安家》为我们展现得依旧是一幅呈固化的买房众生相:有客户大笔一挥成交的是市值7000万的市中心大平层,也有客户卖了一辈子包子终于在上海安了一居室的家。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当然,它也展现了另一类压根没想在这里买房的人的生活:他们是高档小区的保安们,是那些住着群居屋的普通中介业务员们(王子建、楼山关、鱼化龙),还有身为金牌销售、却拖着黑洞般的原生家庭的房似锦自己。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有观众不能理解,同样是店长,为何徐文昌崇尚人性化管理、房似锦就必须宣扬狼性文化?

其实只要看看他们身后的"房",大抵就能明白一二了:徐文昌和前妻假离婚,只是为了再多一个购房名额;房似锦却是一个2小时能打包完自己所有行李、拎包就四海为"家"的无房族。

当你的投资手段,是其他人的生存奢望时,呼吁理解与共情都是残忍的。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钱是阶层,房是壁垒,每一个人都不过是拿着自己筹码的入局者。

许多在当年对《蜗居》觉得"初闻不知曲中意",或许如今再看《安家》,或许却"再听已是曲中人"了。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十年前,《蜗居》在大结局中最后一组镜头中,是海藻登上了离开上海的飞机,但在十年后,《安家》的第一组镜头,是载着房似锦的飞机驶入上海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为房而来的人从来绵延不绝,关于房的故事就会书写不尽。

<strong>房子,它像是中国人生命中的配重——拿下它,自己的一生仿佛浮萍般无根;承载它,却逃不脱为其所累的命运,自由更从此成了奢望。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

买房子到底为什么,什么才是我们内心想要安的那个家?"这或许是我们每一个人在内心都应该问问自己的问题。

当然,我们所处的社会同样亟待关注和解决高房价之下,被投机主义所控制而对普通人心灵和生活的破坏。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我想有个家,本就是中国人自古而来永恒的愿望。

(全文完)



从《蜗居》到《安家》:10年过去了,那些买得起房的人,没变过

(作者是货真价实的在读法律硕士哦,热衷维权和发函,友情提醒抄袭洗稿者:请谨慎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