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四十而立,六十而不惑,七十而知天命。放在當今來說,你覺得對嗎?為什麼?

s——k


你好,這個說法,我認為不正確。過去老話說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命,六十耳順/花甲”,原本出自孔子:

吾十有五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首先,要判斷題目中的這句話,我們先要回到孔子這段話的本意。

網上對這段話的解釋甚多,不究竟的也比較多。我此處參考的是錢穆先生《論語新解》,以下引號中文字皆出自本書。

  • “志於學”之志,是志向,志於學是將研究學問、探討真理作為自己的志向。
  • “立”是有所立,是立於自己的學問而有所得,也是志向後的堅守。
  • “不惑”是見事不惑,人事有順逆,與外界相悖逆時,心中容易產生疑惑。孔子所說的不惑是在持守志向的基礎上,對世事洞明之後的不惑。
  • 所謂“知天命”,與年齡無關。孔子說“知天命”,是指他已經知道了這一生要去完成的使命。“天命是指人生一切天然道義與職責”。人要知道義職責並不難,難的是知難而進,是如孔子一般無論貧窮、疾病,即使成了旁人眼中的“喪家狗”都不會放棄,做到這裡,才能算作“知天命”。
  • “耳順”,是“一切聽入於耳,不復感其於我有不順,於道有不順。”是難聽刺耳之話也能聽進,並能心平氣和。
  • “從心所欲不逾矩”,是能夠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地說話做事,但有不會有不合規矩的言行。這是聖人境界了。

以上是對孔子原文的理解,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當下的時代,為什麼不可能做到“四十而立,六十而不惑,七十而知天命”。

  • 先說說答主自己,“十有五而志於學”是沒有做到的,答主很慚愧,那個階段只是被逼著學習。若說有感到學習的樂趣,是將近三十歲時才有的感受,在青少年時期生起的內在學習動力微乎其微。每個人會有不同的經歷,我也不能代表大多數人,但就我做老師的經歷來說,即使到了現在,也依然很多孩子是被迫學習,“志於學”者極少。
  • 再說 “立”。有多少人看到身外事變內心就不會堅持操守了,就更不要提到後面更高級的階段,都是在“立”的基礎上實現的。根基不正,後面所說的“不惑”“知天命”都僅僅是自以為是。

所以,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說的只是他自己,在任何一個人的身上都不能套用。事實上,沒經歷那般苦痛,沒有那種人格和境界,到臨終能夠做到“不惑”者,也是很稀少的,我們普通人能做到其中一項,就會受益終生。只是,當它變成社會對年齡的一種標識,可以認為那是一種美好的期許,也可以時時對照自己是不是名副其實。

圖/網絡


月山手卷


“四十而立,六十而不惑,七十而知天命”,此說用於今人,明顯延長了人的愚昧期,是今人缺失自信的說辭,大不對。

此說是仿孔子之說而撰,孔說出自《論語·為政》,原話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其年齡顯然成熟於早。古人三十就知禮而立,今卻晚了十年才明理,晚智嗎?古四十便無所迷惑,今到六十才不犯疑,老糊塗嗎?古五十便懂順從規律懂天命,今到暮年才活明白要遵循自然規律,遲慧嗎?古六十就明白聽從他人意見,七十己活得自由快和,而今人才剛剛活出個味,才明白“知天命”,這不是今不如昔,科學進步人卻活倒退了嗎?

俗話說:少年強,國才強;人到四十才知立,前四十年白活了嗎?現在人壽比古人延長許多,人過半百才“不惑”,看來“立”也未立直。事實是,現今人才濟濟,“神童”不少見,科學文化的教育,世人認知世界的能力已非古人可比,見聞比古人豐富得多,新生事物層出不窮,今人立世、不惑、知天命之年應比古人提前才對,往後倒退十至二十來年,豈不是連隨心所欲的自然狀態都未及享受到,估計人就已不在了?由此可見,題所言於當今大不適,更不對。古尚知十五志於學,今是否應早志於學,才不愧這個時代?


正道行953554


三十而立,不是四十而立。

這句話出自於《論語 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至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所指的是他自己。

而立,並不是指成家立業,而是確定了人生目標。孔子說他十五歲立志學習,三十而立,也就是說,到了三十歲,才清晰的認識到,我這一生的,我立志要幹什麼,怎麼發展,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把三十而立放到現在,當然是不使用啦。

現在的人三十歲都在做什麼,有幾個有了人生目標,有幾個能確定,我要怎麼發展,我要走什麼路?

三十歲,有人在吃喝玩樂,有人在打工賺錢,為了 活命。有人在炫富揮霍,有人在坑爹,有人正在琢磨著,怎麼把別人口袋裡的錢,裝進自己口袋。

四十不惑,就是人到了四十歲了,就不再疑惑啦。三十歲確定了人生目標,但是還有疑惑,但是到了四十歲,就不再疑惑啦。

人生就是這樣的,人到了四十歲,就是人到中年,時間已經不允許你去疑惑啦。如果到了這個歲數,再去彷徨,再去疑惑,那麼這一生,都不會有太高的成就。

現代人,四十歲能達到不惑嗎?我想大多數都達不到,有些人,四十歲還沒斷奶,還坐在家裡啃老哪。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什麼,是哲學的宇宙來源,是形而上的思想本體範圍。知道天命,就是知道了自己的一生,知道了自己的宿命,知道了五十歲前種下的因,會結出什麼樣的果來。

這個高度,現代人更達不到了。

五十歲,有人在琢磨著怎麼退休,有人在伸手拿錢,也不管錢該不該拿。總之五十歲,是個恐慌的歲數,每個人都在發愁,如果能找到天命,心裡也就坦然啦。

六十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這個高度是聖人的高度,現在社會能達到的更少,我不敢說沒有,只能說這種人,我一生都遇不上。

不過,從心所欲的沒有,為所欲為的人在現代很多。現代人六七十歲,脾氣都很大,一言不合就動手。

《論語》中這段話,雖然是孔子對自己一生的評價,非常謙虛,但是放在現在,根本就不使用。

孔子走了,儒學也正在逐漸的離開我們,孔子希望的禮儀之邦世界大同,也許只是個故事吧。


沒眼皮的蚊子


應該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人生古稀。

原文起於孔子《論語為政第二》

孔日: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而立所指,人到了三十歲以後就進入而立之年對任何事物有自己的主觀判斷能力了,對任何事有了自己的是非認識標準也就真正進入了人生成熟期。

四十而不惑,人到了四十歲就不應該對任何事情凝神凝鬼,不迷惑的年齡段思路想法有獨到之處,不迷芒處事不急不躁有章法。

五十而知天命,一但進入五十歲一切事物都應該順應天命,學會放棄不要爭強好勝,一切隨意而安才能活的心安理得因為人必竟是太渺小了,有些事情是不會隨你的意志而改變上天安排一切都有道理,我們就不應該不與天地而爭順應天意安排。

六十而耳順,所謂耳順之年己人盡黃昏一切都看淡了,更多了一些平靜與反思和回憶,面對任何事任何人包括兒女親人都不參和了無論耳朵裡聽到什麼都似若沒聽見不管其他任何事情是是非非,因為一切都看淡看清了做到口耳隨心逸養天年。

七十而古稀,這個大家好懂所謂古稀之年人己日落西山百年隨時過萬事轉回空無論成敗得失己不重要了,因為人己老了時光不在重來漸漸的守望著等待老去的一天。



青春驛站面對面


題主的這個說法有創意,我支持!

從古至今,都是說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現在,你提出了一個新的說法,比老說法推遲了一、二十歲,很好!很好!!

好在哪呢?

一是有創意,不拘泥於古人怎麼說的,真正叫做思想上與時俱進。

二是與世界接軌。前些時候,網絡上曾流傳年齡新介定,說的是:0至17歲為少年人,18至40歲為青年人,41至60歲為中年人,61至79歲為壯年人,80至100歲為老年人,百歲以上為長壽老年人。題主的新提法與此相吻合。

三是切合實際。現在的部分年輕人,40歲未婚多的是,還很迷惑;60歲以上的人還很健壯,退而未休,七八十歲的人還要找老伴。天命為何物,七八十歲的人都不想知道!

這提法好,我支持!

(個人意見,請多指教【西行足跡】)


西行足跡


這是一句包含哲理的話,這句話告訴我們人的一生是短暫的,要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無論處於什麼狀態,那個年齡階段都要努力奮鬥!這句話任何時候都是有積極意義的。這句話放在今天仍然有著一定意義,.你要是到了而立之年卻仍然一事無成,那麼你就要警醒了,所以它又是警世之言。人過六十依然我行我素不管不顧的生活,你也要警醒一下了。到了古稀之年人要放開了,不要給自己太多太高的壓力了,要頤養天年了。

而實際上很多年過七十歲的人仍然在繼續工作,比如抗疫一線的鐘南山、李蘭娟等等,所以說年過七旬這句話過時了,當今很多年過七旬的人仍然戰鬥在各種工作崗位的人太多了!時代變了,人們價值觀念也變了……

下圖為共和國的人民教師、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夫人李佩先生,她九十歲時仍然耕耘在教育戰線。



廣陽梁山


《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老夫子從自己各個年齡段的認知程度或者說處事心得來正己正人。十五歲才開始志於學,說明沒有那個人是生來就為聖為賢的,其能其.德是需要歷煉而成就的。三十歲才自立於社會,四十歲才不被社會諸色所迷惑。夫子是告訴弟子們學習不要執著於年齡大小,認為年齡大了學什麼都晚了,立德立能是終生之事,只要肯學,就能“知天命”,順勢而為。“知天命”就是順應自然,只要懂得順應自然,就能做到不管別人說什麼都能對照自己的所做所為,有錯就改。最終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夫子之言永遠都不會過時。夫子以仁德教天下,立身立德不能拘泥於年齡大小,什麼時候學都會有所成就。

把“志於學”、“立”、“不惑”、“知天命”、“耳順”、“從心所欲不逾矩”拿到今天來對照一下,就知道立身立德有多重要。


先說“志於學”,現代教育已很普及,人人都能接受教育,但“志於學”的人卻很少。“志於學”學什麼,學仁德,學禮儀,學立身立命之道。今天的教育充滿功利主義,導致金錢至上的社會氛圍。為了錢什麼都做得出來,奶粉裡可以加入三聚氰胺,假貨充滿各個角落,就連生命悠關的疫苗也可以造假。跌倒的老人不敢扶,公交車上因為讓座而爭吵……在這些人的心裡禮儀無存良心缺失。如果我們都“志於學”,學仁德,學禮儀,那這個社會的不良行為就會少很多。

我們再來看“立”和“不惑”,沒有學,怎麼可以“立”,可以“不惑”。學什麼就會立什麼,學了仁德,還會造假去騙人嗎?學了禮儀還會為了讓座而爭吵嗎?心中有學,還會被行行色色的不良現象所迷惑和欺騙嗎?


通過學習和歷練,積累了豐富的社會經驗,自然會順應時事,知勢而為,無論成就多大亦或普通人都該清楚自己的定位而順其自然。

“耳順”是夫子基於人性的缺陷告誡世人要耳順,世人都有聽不得批評指責的聲音的毛病,遇到惡語相向就容易發怒,犯了錯誤總是把責任推給別人。如果人人都能修德於心,虛心接受各種不好的聲音,於自己的所做所為加以對照,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那這個社會還有戾氣存在嗎?


耳順了就能“從心所欲不逾矩”,不逾什麼矩呢?仁義之矩,道德之範,法律之規。隨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違反社會規範,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做到吧?

夫子的每句話都是教人修身正己立身立德立命。世人廢聖人之言而不知有仁,汙聖賢之書而不知有德,乃社會之悲也。


天然蔬食


謝謝!先賢箴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至今兩千多年來,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共識,毫無疑義。我感覺很好很有道理:1,它是基本符合人的身心發展規律。成年十八週歲,高中畢業青春期,(即青年初期),二十三、四歲,大學畢業,進入青年成熟期,至三十歲是完全成熟期,大多數青年已立家立業,符合三十而立的定識,少數青年稍遲了些,但有少數青年在二十一、二歲時,就立業成功了。三十歲而立是指大多數人而言的,三十歲左右的青年是必立、該立的年齡階段,是人創業立家的黃金期。另外,十年時間,是一個年代,也是人身心發展的一個個臺階,人踏上一個個臺階時,就充分顯示出其特徵了。對三十歲而立的論點,如果,我們大家都認同,那麼四十歲、五十歲、六十歲、七十歲,就沒有討論的必要了。

至於,社會有一種說法:人生七十、八十剛開始,與身心發展規律無關,只是指人對許多事理尚不知,必須要活到老學到老,才能使道理懂得多此。2,先賢的這條箴言,必定是經過較長時間的社會調查、分析、思考得出的結論。3,先賢的這條箴言,經兩千多年的歷史實踐證明是切合實際的。4,當今社會上,確有少部分青年人屬於後發者而獲得成功,這也難能可貴的,值得讚譽,但無需改變這條箴言的時效。5,要知道盛世社會,隨著教育文化科技的不斷高速發展,人的全面發展似乎也正在提速,如各學科領域時有爆出不少青少年成為奇才,但這也不能改変這條箴言的時效。以上粗見,請大家指正。


月輪山老人


“四十而立,六十而不惑,七十而知天命”放在在今來說,這樣的改法我認為是有點牽強,現今人類的壽命雖然延長了很多,但是並不等於人類的思想、智慧成熟期也向後移,相反,與古人同期比較更趨於早成熟。又怎麼會到六十才不惑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這段原文的出處是怎樣說的,是出自《論語》中的孔子的一段話:“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於自己在30歲時所達到人生狀態的一種自我評價,我覺得它的意思就是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了。

這樣說來,難道現代人莫非要到四十歲才自立,三十歲時不可以自立,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和方向嗎?難怪現在這麼多三十多歲的人依然靠啃老為生了。

至於說所謂“不惑”,更不可能要到六十歲後才不受外界事物所迷惑吧?莫非現代更加缺乏定力和智慧?怪不得有很多五、六十歲的人犯錯都話受不住外界的誘惑了。

說到“五十而知天命”,就是知道社會的發展趨勢,人生的各種因果,自然的規律,也可以說是明白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努力作為但不強求結果, “五十而知天命”,就是說五十歲之後,知道了理想實現之艱難,人生的意義,更是知道應該向哪個方向奮鬥、發展,怎樣去作為效果更佳。這樣應該並非要“七十而知天命”吧?

說到底,我認為把“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改作“四十而立,六十而不惑,七十而知天命”,純屬多此一舉,不可能因為現代人生命比古人長壽,就應該把所謂的“而立、而不惑、而知天命”推遲的,事實就是它是由人類的智慧成熟而決定的,現代人的各種智慧只有比古人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這樣的改法只能是笑話。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有錯請指教!


老樹時光倒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