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爱因斯坦说“上帝不掷骰子”是什么意思?他说得对吗?

星宇飘零2099


爱因斯坦说上帝不掷骰子,这句话真正要表达的是:在这个宇宙中,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与未看到的那些,包括所有的物理定律,包括所有的的物质,都不是随机产生的,都不是偶然的产物,都是设计好的。

至于这个设计者是谁,不重要,是上帝或者不是上帝都无所谓,重要的是,他(他们)一定存在。


首席草根评论员


波&粒大战

最早就有人在思考一个问题:光到底是什么?

其实关于光的一切都是各种学者十分关心的问题,伽利略就曾经自己操刀去测光速,结果以失败而告终,而关于“光速”的探讨直接引发了物理学的革命,也就相对论的诞生。相对论两条基本假设之一就是光速不变原理

而关于“光到底是什么?”,也引发而来持续几百年的论战。最早的论辩双方分别是牛顿,惠更斯,胡克等人。牛顿认为光是一种粒子,并出版了著作《光学》,而以惠更斯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光是一种波。

在这个阶段的论战当中,牛顿以压倒性的优势获得了胜利,不过牛顿的取胜除了学术实力了得之外,更重要的是牛顿自身的威望。

(实际上,牛顿的影响不止这些,他去世后,围绕着微积分的发明权之争就导致英国数学家和欧洲数学家彻底决裂,100多年都不曾进行交流,也直接导致当时的世界学术中心从英国转向了法国。)

而第二回合是在100多年后,当时有个叫做托马斯杨的人,做了一个物理学史上几乎是最有名的双缝干涉实验。

在这个阶段,认为光是一种波的科学家层出不穷,并且他们拿出了许多过硬的证据,尤其是最终一锤定音的人,这个人在物理学史上堪比牛顿、爱因斯坦。他就是麦克斯韦,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统一了“电”和“磁”,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光是一种电磁波。

而赫兹紧随其后,利用另一个十分著名的实验验证了这个理论。

(后来,大神们就利用赫兹实验的原理搞出了无线电,其中就包括马可尼,尼古拉·特斯拉。)

也就是说,第一回合是“粒子说”的观念胜了,第二回合来了一把反转,“波动说”的观念胜了。

第三回合的对决

我们把时间推荐到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当时“波动说”是主流的学术观念。但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却遇到了麻烦,这个麻烦就是黑体辐射。

所谓黑体,就是能够把入射的电磁波都给吸收了,不会反射和投射。但是,由于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对外辐射电磁,因此叫做黑体辐射。

不太理解没有关系,我们可以从电灯泡说起,当时爱迪生已经对电灯泡的技术进行了改良,欧洲开始流行电灯泡。而有个叫做普朗克的科学家,就受委托研究电灯泡为什么发黄光?

而在研究的过程中,这位科学家就发现,我们必须假设“能量并不是连续”的(这其实就和波动说矛盾,因此在“波动说”中,能量应该是连续的。),而是存在一份份最小的单位形成,而这个最小的单位也就被称为“量子”。

而这个概念的提出正是打开了“量子力学”的潘多拉之盒,一发而不可收拾。前前后后几十位伟大的科学家加入其中。而对于量子力学有奠基作用的有好多人,其中量子力学基石理论是不确定性原理,这是海森堡提出来的

这种“不确定性”一直以来都让一些科学家无法接受,而量子力学有个著名的哥本哈根学派提出了一个哥本哈根解释。我们拿一个原子来说,我们都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但是电子其实是很诡异的,它并不存在所谓的“轨道”,而是呈现概率云的形式,也就是说,它同时存在于原子核外的这些位置。并且电子的位置和动量是无法同时被确定的。

而哥本哈根学派的宗师尼尔斯波尔在海森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互补性原理,我们还拿电子来说,他认为电子是同时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的,但是它没有办法同时展现出来。

对于这样的解释,以爱因斯坦、薛定谔为代表的一群科学家是非常排斥的。(虽然爱因斯坦、薛定谔都对量子力学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他们还为此和波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进行论战,在一次论战中,爱因斯坦就对波尔说到:上帝不掷骰子。他的本意其实是这种不确定性是不合理的,是不完备的,虽然和实验拟合得很完美。

而波尔其实当场就反击了,他说:爱因斯坦,不要指挥上帝怎么做。不仅爱因斯坦给波尔出难题,实际上,薛定谔在这方面也没啥做出贡献,著名的薛定谔的猫,就是薛定谔用来刁难波尔阵营才想出来的。(当然,这个思想实验如今看来也存在各种问题,这里就不赘述了。)

如今我们也知道,接近100年来的各种实验结果都是偏向于波尔这一方的,这也才使得“不确定性原理”成为了主流科学理论。


钟铭聊科学


研究天文和物理久了经常会有人问我这些问题:

我们这个世界到底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

命运到底会不会被注定?

上帝存在吗?

为什么爱因斯坦信上帝?

嗯,简单的答案如下。

问题1:我们这个世界是不确定的。

问题2: 命运不会被注定,未来也是不确定的。

问题3:上帝不存在。

问题4:爱因斯坦那句名言上帝不掷骰子的真正含义是说,他不相信这个世界的底层真理是随机的。这里的上帝是指真理。

以上答案是怎么得出来的呢?为什么?

嗯,是这样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从古至今产生了无数的理论,无不旨在解决解释宇宙奥秘。从原始人刀耕火种的年代部族长老把电闪雷鸣解释成各种神显然更能凝聚共识扩大社会生产和组织形式,并让部族在扩大扩大的过程中突破小规模血缘部族的限制,进而发展成更强大的社会形态。以假想的共同体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是宗教的本质。

这也是为什么各种成功的宗教总是试图营造一种宏大的世界观力图解释世间的所有神秘现象,但又不能证明也不能证伪,所以你无法反驳他,从而牵制你的思想。比如上帝,比如佛祖,比如真主安拉。

但是中世纪的伽利略在为了能够更好的观测太阳、月亮的过程中产生了疑惑,观测结果和神父们的解释很不一致。从此,科学这种以观测过程和结果与理论互相验证的逻辑方式诞生了。科学这种信仰体系也诞生了,从此从宗教逻辑的这个母体里分家,生长,壮大。所以说,科学其实也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很特殊的信仰,他信仰的是一种做事的逻辑,注重过程的严谨。

那说了这么多和我们上面的问题有什么联系呢?我们这个世界到底是确定还是不确定的呢?当然是不确定的。因为科学一路走下来发展到最后诞生了量子力学这个理论,该理论的基础就是:这个世界是不确定的。

具体解释如下:

现代科学以来我们知道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布朗运动嘛,中学都学过,分子会无规律地做布朗运动,当时人们以为分子就是这个世界最基础的building block了。但是后来又发现了比分子还小的原子,而且原子有很多种,有的原子很大,有的原子很小,最后发现,这所有的原子都遵循一种结构:他们都有原子核,核外都有电子,只不过他们的原子核里面的中子和质子数量不同,核外电子的数量不同而已。再到后来,人们发现质子和中子居然还能够在分解为各种夸克。这些夸克,电子就是最基础的粒子了,或者叫做量子。

在观测这些微小的基本粒子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人们发现不管如何“精确的观测”都无法同时确切地知道粒子确定的位置或速度,如果知道了粒子的速度,那么就不可能知道粒子的位置,或者反过来知道了粒子的确定位置,就不可能知道粒子的速度。这个理论就是量子不确定性原理,之前也被叫做测不准原理,但是这个叫法是错误的,并不是因为观测手段的不完善而测不准,而是因为物理法则禁止确定性,粒子压根就不可能是确定的。再精确的观测都是不可能确定粒子行为的。因此,人们发展出了一套用概率预测粒子行为的数学方法,由于粒子是波也是粒子,有时候人们也叫概率波。意思是说,在某一个特定时间,一个粒子出现在某一个位置的概率是多少。

说到这里你就明白了,为什么我们说这个世界是不确定的。因为组成这个世界的最基本粒子行为本身就是充满不确定性的。

了解到这点你就了解了问题1,问题2,和问题4。那么问题3呢?上帝到底存在不存在?

这其实是一个逻辑推理问题。也是宗教和科学的分界点。

任何宗教都讲究命运注定论,比如上帝会拯救人类,玛雅宗教神话里的末世理论,真主安拉的圣战,佛教里永恒的轮回,道家易经里的八卦算命。

科学讲究的是不确定性,所以命运不可能被注定。

所有科学定理都是暂时正确的,可以被证伪的。

假如我说天下乌鸦一般黑,那么你只要找出一只得了白化病的白乌鸦那么就推翻了上面的定理,虽然这个定理已经被证伪,是错误的结论,但这并不妨碍该定理的逻辑是科学的。因为能被证伪。

假如我说上帝存在,或者上帝不存在,可以证明或被证伪吗?

答案是否定的。而你还面临定义何为上帝的问题。

所以这句话的逻辑就不是科学的。

既然上帝存不存在的逻辑就不是科学的,那我宁愿相信上帝不存在。

回到题目本身,爱因斯坦当时的心境,他的本意是在说,面对量子力学这种诡异的不确定性时,他无法相信科学真理的底层居然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因此冒出一句 oh my god,基本相当于中国人说了一句哎呦我的老天爷,那你觉得中国人真的相信有老天爷么?其实我们从古至今一直都遵循中庸之道,是坚定的实用主义和拿来主义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既信佛祖又信道长,所以观音这个概念最后同时在佛教和道家里面都有了。什么都信其实等于什么都不信,至少不那么虔诚。

与其这样,那还不如丢掉愚昧的宗教,从此信仰科学吧。或者订阅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吧。


星灵号


谢谢你的问题!

“”上帝不掷骰子“”是上世纪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的,爱因斯坦自己到死都在证明“上帝不掷骰子”。爱因斯坦认为这个宇宙就应该像拉普拉斯的决定论一样,是可预见性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知道某一刻宇宙中所以粒子的状态,就可以预知下一秒将要发生的所有事情。有时候我会独立思考,倘若一切都是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可以预知的话。那我知道自己下一秒腰做的事,我还会去做吗?我会不会偏偏要改变宇宙的常规而去做另外一件事呢?


这就又扯到了量子论,粒子的观测。量子论中提出,粒子的位置与速度不可以同时观测到,当你观测到的粒子的位置测量的越准确,你对速度的测量就越不准确。也就是说小的方面宇宙没有可预见性。而有些时候我知道自己口渴下一秒要喝水,还是会去喝的。所以说就算知道下一秒要发生什么,就算是可预见性的。我还是会去做我下一秒要做的事。


有好多人说量子力学与相对论有冲突,本小编不认为,我们要把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结合到一起,就是:“”上帝不掷骰子“”,这一切都是规定好的,就像命中注定我要在这篇问答文章里写这句话一样。但是是不可预测的 ,从小的方面讲,不可以预知未来。简单来说::“这个宇宙是设计好的,机械的。但是我们无法观测的宇宙的运行轨迹”

问题到这里就结束了!喜欢就关注吧!


时间史


下图就是骰子,有时候也叫色子。普通人将骰子扔向空中,它落到桌面后哪一面向上是随机的。正因为随机,赌场中可以选择用骰子作为赌博用具。

爱因斯坦拿骰子说事是因为他不认可量子力学哥本哈根派的随机解释。在量子力学中,粒子可以处于状态1和状态2的叠加态中,当你去测量粒子的状态时,要么测量到状态1,要么测量到状态2。至于测量的结果是什么在测量之前是完全不确定的,结果完全是随机的,哪怕在初始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这样的解释虽然和实验能够吻合起来,但爱因斯坦是不满意的,爱因斯坦调侃这种解释为“上帝在掷骰子”。这里的上帝不是宗教意义上的上帝,而是代表科学规律。在爱因斯坦看来上帝不会掷骰子,意思是每一次的测量结果应该是确定的,现在的测量结果虽然表现为随机,但是爱因斯坦认为在这背后还有人类尚未认识到的“局域隐变量”在控制着测量结果,一旦人类掌握了局域隐变量理论,每一次的测量结果就不再是随机,而是一个确定的值。

也正是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的随机解释不满意,才有了一直持续到现在也没有结束的爱因斯坦和玻尔之间的大论战。爱因斯坦认为“上帝不掷骰子”,玻尔认为“上帝掷骰子”。

1964年,约翰·贝尔给出了一个不等式可以接受实验的检验,如果实验表明贝尔不等式不成立则爱因斯坦的局域隐变量理论落空;如果贝尔不等式成立则玻尔为代表的随机解释落空。几十年来,科学家们设计了种种实验,所有的实验都表明贝尔不等式不成立,爱因斯坦的“上帝不掷骰子”的观点落空。不过,科学家们还没有到此结束,还会设计出更严格的实验对贝尔不等式进行检验,还会继续用实验检验上帝到底是不是在掷骰子。


刁博


爱因斯坦说上帝不掷骰子,是指他与以玻尔为代表量子力学理论,在是认识世界方式的上的争论。爱因斯坦相信决定论,世界的变化服从因果律。其数理逻辑是,如果某个事件y与某个因素x相关,也就是x产生了一个变化dx,就会引起y产生了变化dy,一旦我们掌握了x如何影响y变化的规律,不妨把这个规律记为g(x),则dy=g(x)dx,柯西证明了在给定初始条件下,即当x=x0时,y=确定值y0,那么上述方程有唯一解。这就是说一旦我们知道了准确的规律g(x),我可以从起始点(x0,y0)开始,原则上能够唯一地确定后续的任意(x,y)值,这就是因果律的含义。我们可以把g(x)加上确定的初始值(x0,y0)作为“因”,由这个“因”可以推演出未来的“果”,所以世界的演化原则上是可以预测的。举一个具象的例子,某个质量为m的质点受到外力作用,其运动状态就会改变,如果用一对位置和动量(x,p)表示质点的运动状态,我们只要找清楚作用到质点上的所有外力,并排除任何不确定因素作了精心安排,这个力记为∑F(t),只要给定初始条件t=t0时(x0,p0),就可以根据牛顿定律dp/dt=∑F(t),计算出任意时刻的质点动量p,再根据m(dx/dt)=p,计算出质点位置x,就是说可以确定质点任意时刻的运动状态(x,p)。这个质点的运动就是完全确定的。但是,量子力学并不同意以上观念。玻尔论证道,决定论的确是认识世界的方式,而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但是没有任何理由认为这是认识世界的唯一方式。在量子力学理论中,没有质点这一模型,甚至无法同时使用x和p刻画物体的运动状态,而只能用一个叫做波函数的方法刻画物体的运动,波函数本身毫无意义,其价值在于它的模平方代表某一时刻物体出现在x位置的概率密度。这样量子力学对物体运动的刻画就不如经典力学详尽,也就无法对物体的运动做出确定的预测,而只能预测出物体如何运动的概率。这个意思是说,某物体的初始状态为ψ0,在下一时刻其状态可能演化成ψ1...ψn中的任何一个,即便我们对影响物体运动的所有因素都一览无遗,并作出了精心安排,没有任何不确定因素。但这仍不足以让我们预测出物体的运动状态到底是ψ1...ψn中的哪一个,而只能预测出未来状态是哪一个的概率。世界的演化原则上是无法预测的。爱因斯坦并不反对用概率方法描述物体的运动,而是质疑为什么会有概率。爱因斯坦认为出现概率的原因是,量子力学理论体系一定是不完备的,肯定遗漏了什么环节,爱因斯坦称其为“隐变量”,一旦把隐变量补齐,量子力学就会回到决定论。我们一定能够以任意高的精度来认识世界。所以才说出了上帝不掷骰子。玻尔则坚持认为,量子力学是完备的理论,根本就没有什么隐变量,概率是固有的,世界本来就是无法预测的。我们认识世界的精细程度存在着某种根本的限制。所以玻尔也说,爱因斯坦,请不要限定上帝怎么做。霍金则说,上帝不但掷骰子,而且还把骰子掷到了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远处之光


物理学是人类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在17世纪,伽利略与牛顿时期的经典物理学为我们构建起了成熟的科学大厦,也为后来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人类的科技得以飞速发展!然而到了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却迎来了两朵乌云,一朵是黑体辐射实验,另一朵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当时,科学家们无法用经典物理学来解释黑体辐射出现的紫外灾难,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从量子化角度提出“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至此,开启了能量子概念。



之后爱因斯坦受到启发,提出了“光量子假说”,认为光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解决了过去几百年的“光波”和“光粒子”之争,也让爱因斯坦成为了“旧量子论”先驱。


之所以称之为旧量子理论,是因为爱因斯坦并没有将量子论完全发掘出来,这导致了后来量子论乃至于量子力学的话语权都转移到了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 在玻尔等人的新量子理论中,核外电子是以概率云的形态随机出现在原子核周围,而且不确定性原理表明我们永远无法获得核外电子的精确位置和动量,只能用概率来描述电子下一时刻可能会出现在哪个位置。

然而爱因斯坦却反感新量子理论,他始终信奉物理实在论,认为上帝并不会掷骰子,只要获得足够多的数据,就能精确预测宇宙中每个基本粒子在过去和未来所有已发生的和未发生的变化。虽然目前测量的结果都是不确定性,但是背后应该隐藏了一个我们尚未发现的变量影响测量结果,也就是隐变量理论,因此与波尔开启了世纪大战!


不过,事实证明爱因斯坦这一次确实错了,1964年,物理学家贝尔提出贝尔不等式,实验表明贝尔不等式不成立,说明不存在关于局域隐变量的物理理论可以复制量子力学的每一个预测。

目前玻尔等人的新量子理论已经成为了和相对论齐名的现代物理学支柱,而我们所处的宇宙在微观上也确实是充满着不确定性,这也表明宇宙远比我们要想象中的神秘与有趣!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简单来讲,爱因斯坦说这句话是在与玻尔的辩论中说出来的,什么辩论?关于量子力学不确定性的辩论,以他们两人为代表的辩论在上世界二三十年代的三届索维尔会议上成为焦点!

当时的物理学界关于量子力学的观点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大派,其中一派以爱因斯坦和薛定谔为首,另外一派就是哥本哈根学派,以玻尔,海森堡和伯恩为首!

哥本哈根派强调不确定性(随机性)是微观世界的本质,什么是不确定性,用现实世界打个比方就是,你不看月亮是月亮就不一定在那里,有可能已经飞出太阳系了!而一旦你观看月亮时,才能确定它在那里!也就是说,只有通过观测才能知道月亮是不是真的在那里!

爱因斯坦就用“上帝不会掷骰子”来讽刺质疑哥本哈根学派的观点!

确实,在我们现实世界中,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太诡异,太不合乎常理了!毕竟我们深深地知道,即使我们不看月亮,它肯定还在那里,怎么可能跑到其他地方呢?

但玻尔的反驳是:你不看月亮怎么知道它一定在那里呢?(注意这里的看并非只是用眼睛看,包括一切直接间接观测手段)玻尔的反驳也不无道理,但听上去更像是狡辩!

无论如何,量子力学百年的发展让我们明白,那里的一切确实与我们现实世界大相径庭,并且量子力学早已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


宇宙探索


“上帝不会掷骰子”,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上帝不会像掷骰子一样决定一件事情。而爱因斯坦之所以这样说,就在于他当时对于量子力学所谓的概率式释义表示反对。爱因斯坦认为,世界的运行时精确的,可计算的,而非像概率一样充满随机性。



当时,虽然量子的概念被提了出来。但是,人们对于量子行为的理解仍然是一头雾水。即便是提出来描述量子行为基本方程的薛定谔,对于自己的方程都不认为是描述的量子的概率。他和爱因斯坦一样,认为量子的运动应该是确定的。不过,当时以波尔、海森堡等为首的科学家却认为薛定谔描述的是一种概率波,即描述的量子出现在空间各个位置的概率。这样也就是说,一个量子在空间各处都可能出现,只不过它们在各个空间出现的概率不一样而已。而我们如果不测量该量子,那么此量子的位置就不确定,处于一种即在这里也在哪里的神奇状态。因为一旦量子的位置确定了,那么它下一刻的位置也会完全确定,这样就没波动函数什么事了。



爱因斯坦对于波尔等人对于量子的释义表示难以接受。他甚至提出了量子力学并不完备的疑问,表示量子力学中一定还隐含了某个变量,而这个未知的变量就是导致量子不确定的罪魁祸首。只要我们找到了这个隐藏的变量,量子的行为就变得明朗了起来。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爱因斯坦甚至提出了“量子纠缠”的初始设想。不过后来,“量子纠缠”被证明是真实存在的,并不能作为爱因斯坦反对波尔等人的依据。



而“上帝不会掷骰子”,就是爱因斯坦在反对波尔等人说出的一句话。这句话只是他一句调侃的话,认为上帝不掷骰子,不开玩笑。


科学探秘频道


我觉得,爱因斯坦在和玻尔的论战中,用“上帝不掷骰子”来反驳玻尔,是一个严重的战略性失误。

论战是围绕着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力学中的波函数的物理意义的解释而进行的。通常认为,哥本哈根对波函数的解释是由以下这三个方面组成,一是玻恩的概率波解释,二是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三是玻尔的互补原理。三个部分相互关联,但显然,直接对波函数物理含义作出解释的是玻恩的概率波理论。

概率波理论,按照哥本哈根解释的说法,是指,x位置上的波函数的幅值,代表了波函数因测量而坍缩为粒子后,在x位置上找到该粒子的概率。如果波函数描述的是叠加态,如薛定谔猫现象中的死活叠加态,则活状态对应的那部分的波函数的幅值,描述了观测后,死活叠加态坍缩为唯一的一个活状态的概率,死状态对应的那部分的波函数的幅值,描述了观测后,那个死活叠加态坍缩为唯一的一个死状态的概率。

但是,在测量或坍缩前,波函数描述的是什么呢?如果认为坍缩前的波函数描述的仍是在某位置上粒子出现的概率,那么,假设测量前波函数按照薛定谔方程发生了演化,那么演化的,或者说发生变化的,就应该是粒子出现的概率,或者说是概率发生了演化,但是,薛定谔方程中发生演化的那个东西,却不是概率,即,不是波函数的幅值,而是波函数自身。具体在双缝试验中,波函数描述了在双缝后的屏幕上,找到粒子的概率。但是,通过双缝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是概率吗?如果是,那么,出现在屏幕上图案,就应该是粒子穿过两条缝的概率的叠加,屏幕上就只会出现两条亮纹,而没有干涉条纹。或者说,在通过双缝时,发生干涉的“东西”不是概率,不是波函数的幅值,而是波函数自身。波函数是一个复变函数,两个复变函数相加后,再求波函数的幅值(概率),完全不同于先求两个波函数的幅值,再把求到的幅值相加。只有波函数相加后再求幅值,才会出现干涉项。所以,玻尔说,在测量前,在波函数坍缩前,不存在“实在”的东西,只存在量子力学的数学描述。把玻尔的话说得更清楚一些,就是,在测量或坍缩前,波函数就是波函数,没有对应的物理图像或物理意义,当然,测量前的波函数,也就不是粒子出现的概率。更明白的说就是,测量或坍缩前,波函数就是一个“关于波的数学描述”,测量后,这个“波的数学描述”,就坍缩为一个具体的粒子,而我们在x处找到这个粒子的概率,由x处的波函数的幅值表示。

所以,我认为,哥本哈根标准解释的核心,其实就两句话:第一句是,测量前,我们所说的那个“东西”,是弥漫于整个空间的波。第二句是,测量后,波坍缩为只出现在一个具体位置上的粒子。

至于波坍缩为粒子后,在x处找到粒子的概率,由测量的时刻x处的波函数的幅值来表示,这句话,同前两句话相比,已不是标准解释的核心了。而且,这也是不同于前两句话的另外一个问题。同样,测量前的那个波,或那个“波动形式的数学描述”,有没有对应的的物理实在,也是另一个问题。

如果波函数描述的是叠加态,则哥本哈根解释的核心观点就是,测量前,我们所说的“那个东西”是叠加态,测量后,叠加态坍缩为唯一的一个确定态。薛定谔不惜牺牲他的猫,所质疑的,正是哥本哈根解释的这个观点。至于观测后,我们看到一只活猫的概率究竟有多大,测量前,那个死活叠加态究竟是什么样的,都是由标准解释的这个观点所进一步引申出来的另外一些问题。

我认为,物理学,只能谈论实测到的东西。如果一个东西还没有测量,而且根本就无法测量,一旦测量就会坍缩,但却说这个东西由波函数来描述,处于一种死活叠加态,它的演化遵守薛定谔方程,甚至说测量前的这个东西没有对应的物理实在,只有关于这个东西的数学描述,都不是根据实测而发表观点,都是没有任何依据的瞎猜。不能实测验证,想怎么说就可以怎么说。你说那个东西由波函数来描述,我也可以说那个东西由“坡函数”来描述,或者由“彼函数”来描述,你说那个东西的演化遵守薛定谔方程,我也可以说那个东西的演化遵守“董加耕方程”。不能实测验证,你凭什么说那个东西的演化遵守的不是“董加耕方程”?

所以,我认为,爱因斯坦说,“上帝不会掷骰子”,是一个战略性的失误,他没有抓住哥本哈根解释的关键。不可观测验证,才是哥本哈根解释的死穴。

量子力学中的许多奇谈怪论,如量子纠缠、薛定谔的猫、惠勒违反因果律的延迟决定等,都是因波函数、叠加态无法观测而引起。

物理学目前的当务之急,是给波函数、叠加态找到一个可以实测验证,测量不会导致波函数、叠加态坍缩的物理解释。

当然,测量的过程,必定会对测量的对象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会大到能使弥漫于整个空间的波,突然坍塌为只出现在空间一个位置上的粒子吗?这种影响会大到能使死活叠加态突然坍缩为一个明确确定的死状态,或突然坍缩为一个明确确定的活状态,不再死话叠加了吗?这种影响会大到能使一个纯粹的数字描述,突变为客观现实吗?你说测量会对测量的对象产生影响,你肯定不是随口胡说,你肯定是测量后才这么说的。既然这种影响能够测量得到,我们为什么不在我们的实测数据中,减去这个测量的影响,得到一个不含有测量影响的、关于测量对象的实测数据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