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18歲孩子叛逆期,總是抱怨父母,如何和孩子溝通?

點燃綠色


家長提出這個問題,說明很智慧認識到了問題,只有先找到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首先18歲在青春期,處在自我的角色認知階段,總認為家長不理解自己,容易跟家長起衝突,所以,家長要對這個階段的孩子特點有所瞭解才能知道怎樣與孩子相處。

二是孩子愛抱怨,家長看到了這是個問題,同時需要我們思考,孩子是環境影響,他的周圍是否也有抱怨的人,影響到他呢?如果是父母,那麼想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我們自己。

三是孩子都是善良的,與他溝通一定要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理解他的感受,並告訴他我們的理解,通情才能達理,與他建立好感情關係,才好溝通,大人說什麼話,孩子才可能聽進去。


山石家庭教育


我覺得18歲的孩子不一定叛逆,稱之為青春期的孩子不容易傷感情。

不可否認,青春期的孩子不容易,家裡有個青春期的孩子更加不容易。

畢竟,青春期的孩子的父母,也是中年危機時期,不但面對管教孩子的壓力,有時候還不止一個孩子,還要照顧老人和自己的工作。

然而,就算再難,父母必須自我提醒:我是成年人,要做好孩子的表率。

不能感情用事,再大的火氣,也要控制好。

中年的父母容易忽略自己,務必應該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和健康。安排時間多做運動,均衡營養,注意休息。

和孩子保持溝通,多聽少說話。

這樣既有利控制好情緒,留心聹聽孩子的發言也能更好的瞭解孩子情緒的根源,對症下藥。

尊重孩子的私隱空間,不要包打聽,避免凡事要求孩子請示和報告自己。

家長要明白,18歲的孩子是時候獨立自主了,要逐漸放手,無關痛癢的日常安排儘量讓孩子自己做主。雙方溝通好底線,並尊重約定,貫徹執行。

如果發現孩子有偏離正軌的行為,及時指出和要求對方改正,幫助他明確瞭解錯誤行為的危害性。

在錯誤面前不能姑且放過,必須義正詞嚴指出問題,如果不及時糾錯,孩子容易誤會行為是得到父母的默認的,這樣孩子很可能會一錯再錯 。

最後,不管孩子多少歲,他們仍然會一如既往的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可和關愛。

這一點,是不會變的。

所以,不斷提醒孩子:父母愛你,永遠支持你,這就對了。


諸戩卿


少說,多做,多做榜樣。

首先,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18歲仍然還是一個不成熟、情緒不很穩定的年紀。在實際生活中,單純講道理,是沒有用的,孩子也是聽不進去的,有時講得越多,孩子抱怨越大,溝通效果也會越差。

其次,父母要多做榜樣。我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比如,孩子的學習,我們做家長的,大底都非常關心,遇到孩子作業不認真,拖拉,如果經常去要求孩子學習要怎樣怎樣,孩子不僅難得聽進去,甚至有時還會出現頂嘴爭吵的情況,與其這樣,倒不如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自己熱愛起學習來,多看書,多寫寫,多低聲交流。對待學習嚴肅認真起來,這樣,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時間久了,環境好了,溝通交流效果自然會大大改善和提高,這樣,孩子的叛逆期自然也會順利度過。

再就是,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帶孩子多去圖書館、博物館、體育場、大學校園、名勝古蹟等等地方,多走走,多看看。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多互動,多交流,多陪伴,和孩子一起成長。



長三角的樹


電視劇《小歡喜》裡面講述三個不同的家庭與自己青春期孩子的故事。很具有代表意義。建議父母看一下。

裡面的喬英子為了滿足媽媽,最後得了抑鬱症險些自殺;季楊楊因為父母長期不在身邊變得叛逆,與父親大打出手。

進入青春期孩子除了生理上有明顯的變化外,心理也發生巨大的變化,這個時期孩子與父母都進入不適期,父母需要主動做出自我調整來適應孩子的節奏。


心理上的變化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自我意識的增加

兒童時期,孩子對自己的認識不足,願意服從成人的意願;進入青春期之後,孩子開始關注自己,對自己產生強烈的興趣,比較自戀、愛美,青春期孩子對自我的體驗和感受前所未有的重視。這時期孩子容易盲目自信而又誇大自己的缺點,追求完美。

第二,渴望獨立

青春期的孩子最重視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渴望被尊重和理解。希望自己做主,不希望被過多的干涉,干涉過多,他們必定反抗。

第三,重視同伴交往

青春期孩子更在意同齡人對自己的評價。他們需要在與同伴交往過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與同伴發展不順,他們很容易受挫。同伴的評價直接影響他們對自己的評價。

第四,感情變得豐富敏感

這時期孩子情緒不穩,喜怒無常,易怒敏感,讓家長束手無策。這時期孩子很容易出現抑鬱、焦慮等情緒症狀,容易有過激的反應和行為。

第五,與成人世界的關係變化

進入青春期,孩子不再願意與父母表現得很親近,這讓他們感覺自己幼稚,甚至他們很討厭父母,他們感覺自己成年了,思考問題有深度,對父母的行為有很多不屑,感覺父母虛偽。這時期孩子愛憎分明,個人英雄主義嚴重,固執,自我中心。他們希望獲得與大人同樣的權利,很容易與大人頂撞。

父母想與孩子有良好的溝通,需要掌握幾個原則:

首先,建立好信任關係。好的關係是一切的基礎。沒有好的關係,即使你說的在對,他也不會聽。

建立信任關係需要做到耐心傾聽,不批評、不指責,不急於給建議指導。

第二,給孩子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尊重和理解是青春期孩子最需要的感受,如果父母之前對孩子習慣做主,這時候考慮變一下方式,改成比較民主的商量,全家一起討論做決定。沒有絕對的誰服從誰的感覺,這樣會讓孩子比較容易接受不同建議。

第三,包容

這時期孩子需要更多的包容空間,給他們足夠的時間思考、調整。

父母需要搞清楚孩子抱怨的是什麼,搞明白他們的需求,看他們的要求是否合理?哪些需要支持,哪些需要引導?有針對性的做出調整。

第四,父母要有明確的原則和底線

把自己的底線告訴孩子,孩子知道邊界在哪就可以,在允許的範圍內又他們自己做主。規則與自由並行。

第五,不批判、不指責、不給孩子道德綁架,尊重孩子的感受,對孩子的錯誤要溫和而堅定的提出。嚴肅而不嚴苛。

切忌:

如果父母的目的是為了說服孩子,那麼溝通一定無效。

真正的溝通是建立在平等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既不放任也不固執己見。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父母需要改變過去已經習慣不變的模式,能夠學會變通,找到適合彼此的辦法。

青春期雖然有很多困惑,但是青春期卻是修正過去錯誤的最佳時期,不要只看到問題,更要看到資源。

他們沒有看起來那麼難搞,他們內心很脆弱,他渴望被看到內心的需要,給予肯定認可順勢引導一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麗明心理


和青春期孩子交流也是有方法可循的,青春期孩子普遍比較義氣,而且重感情,總覺得自己一身正氣,其實這時候的家長,切記不要講道理,不要嘮嘮叨叨,只要做就好了,真心對待他,孩子是能感受到的。另外和孩子溝通,多聽少說,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孩子身上,一些要求換句話說,可能效果就不一樣,比如,孩子出去玩回來晚了,多個電話未接,你在家裡特別著急。孩子回來你可能會說:“幾點了,你還知道回家啊,下次把自己忘在外面吧,下次帶著手機在不接電話,就給你摔了。”等等一些過激的話語,但如果你說“回來了,快吃飯吧,媽媽給你打電話,可能你在忙沒有接,可把媽媽擔心壞了”,是不是聽起來容易接受些。當孩子達不到我們的要求,我們只說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橫加指責。

多愁善感是青春期孩子的特點,當孩子因為一些看似雞毛得事多愁善感時,切記不要嘲笑諷刺,做到換位思考,對孩子得感情產生共情,他回很感激你,而且也是你走近他內心的絕佳機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知心格格小姐姐


家裡有叛逆的孩子,這是每個父母都為之頭疼崩潰的事情。叛逆的孩子牽扯這父母的精力,無論父母怎樣做,孩子都能第一時間擊破,讓親子關係劍拔弩張。很多家長都頭疼萬分。這就是叛逆期的孩子。

叛逆期在一個人的成長中必不可少的成長階段,通過叛逆孩子找到了自己的價值,他覺得我可以了,我是一個有自我價值的人了。我也有想法,也有主張,也有自我,我有能力決定我自己的事情。是的,這是孩子自我的形成階段,他開始試圖打破包裹他成長的蛋殼,破殼而出。只要經歷了叛逆期,孩子才能發展出更好的自我。所以,面對叛逆的孩子不要怕,給他揮灑成長的空間,家長默默看著陪著就好。

怎麼和孩子溝通我有幾條建議。

1.孩子願意和你溝通嗎?如果願意,哪怕只是抱怨也是好的,這說明孩子還有溝通的訴求和行為。這時候,大人只要認真的聽,好好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就能更好的理解孩子。理解孩子。(很多時候父母覺得孩子做出格的事情,孩子自己也是知道出格的。但是他自己有時候控制不住,而和父母的不良溝通方式會刺激他將出格進行道理。)

2.父母管住嘴,千萬不要說教。他孩子總是抱怨說明孩子心裡有委屈、不滿。這時候最忌諱的就是講道理。18歲的孩子,有他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信條,道理比家長清楚多了。叛逆期的孩子就像父母身上的逆鱗,總是會戳你最痛的地方。這時候家長如果控制不住往往會使親子關係惡化,加劇孩子內心的不滿和指責。這時候父母在發生衝突或情緒爆發時要果斷離開當下的環境。給自己和孩子冷靜的空間。

3.給孩子成長的時間和空間。家長不指責,不抱怨,默默的接納孩子的行為,給孩子關心和愛。一般情況下孩子會有很大的改善,但是這個改善常常是在叛逆孩子的心裡,他不會表現出來。所以家長不要覺得我都做了,你看也沒有效果啊。每個家長著急孩子的問題,想改善親子的狀態的急迫心理,這都是正常的。而叛逆期的孩子就是這個樣子,隱忍,等待父母的破綻來證實自己,以滿足他心理上的成長價值。如果家長這時候言行不一,或者焦慮,都會給孩子傳達出不安的情緒。可能會讓孩子覺得家長別有用心。所以家長在關愛孩子的時候,一定要給孩子足夠成長的時間和空間。

4.18歲叛逆期的孩子這時候不想聽父母的道理,更在乎同齡人甚至是自己心中偶像的看法。所以好的朋友也是好的老師。這時候如果可以,不妨幫孩子結識一些優秀的同齡人,他們會有更多的共同語言,也會相互提攜成長。

5.如果孩子叛逆的問題非常困擾家長。或者孩子面對自己的困境,很困擾但是自己又說不清道不明,更無力解決,不知道怎麼做,又不屑於聽父母的。這時候不妨找個心理諮詢師,心理諮詢是一個工具,一個通過心理諮詢師的專業知識幫你找到自己的工具。當然找心理諮詢師需要發自內心自主的渴望才有效。如果你想讓孩子得到這個工具獲得幫助。可以給孩子推薦心理諮詢這個工具,讓孩子知道如果我想解決問題,可以從哪裡得到幫助。

希望我的回答給你稍許的啟發。


愛子思考


首先要調整好心態,觀察溝通。

就是觀察孩子與自己的溝通方式。在很多時候,父母必須超脫自己的角色,從第三者的角度觀察孩子叛逆的問題。並以不同的角度對待孩子,做有限度的遷就。

其次,保持冷靜。

急躁的父母,應該提醒自己,保持冷靜,並等待孩子冷靜後,再進行溝通。

第三,尋求意見。

管教孩子,有時應該尋求別人的意見,讓自己的思想更開闊。最好跟孩子的老師多加強交流,瞭解孩子平時在學校的表現。

第四,開放自我。

父母發現孩子的興趣會影響功課時,不要立即禁止,最好能多瞭解情況。如陪孩子去電子遊戲中心,和孩子討論他們的偶像,以此提醒什麼是應該學的,什麼是不應該學的。只有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相處得更融洽。當父母與孩子相處融洽了,孩子就不會反叛了。

第五,不斷試驗。

父母管教孩子,要時常改變方式,孩子小的時候,一般只是父母講,孩子聽。上了中學後,就應嘗試雙向溝通,也聽聽孩子的建議。一旦發現某一種方法行不通,就應隨時改變方法,不斷試驗,直至發現有效的方法。

第六,實踐體驗。

就是通過實踐,進行體驗,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有父子倆散步,兒子看了西瓜一定要買,父親說離家太遠,提回去太累了,不買。兒子不高興:“我喜歡吃的西瓜你不買,你喜歡我學習好,我也不好好學。”父親一想,對獨生子說:“買瓜可以,你要負責提回家。”獨生子同意了,累得滿頭大汗才把西瓜抱回家,使兒子感觸很深:“吃個西瓜真不容易啊。”

第七,將心比心。

父母要與孩子將心比心,相互間的關係就會融洽,孩子也就沒有逆反心理了。

第八,分析說明。

父母要仔細分析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具體原因,並進行充分的說明,這樣,孩子的逆反心理就會逐漸消失。

總之,為了從根本上來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必須做好與孩子的溝通。要做好溝通,其一,父母必須很具體地說出不滿意孩子的某種行為;其二,父母應說出自己不滿意的心情;其三,父母不要作無謂批語和推測;其四,用提醒的語氣講出,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出發點是關心自己;其五,以問題的方式,啟發孩子思考,是引導而非教導;其六,父母要威嚴地做出要求,一定要注意語氣,並說明理由。

希望對你有用


慢慢長大的安博小人


18歲的孩子覺得叛逆,每個家庭都不一樣,也絕對不是孩子到了18歲就應該必須叛逆,所以作為家長,首先要去換位,和孩子換位,他的叛逆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為什麼會這樣做。其次,反思孩子的成長過程,而不要一味的去責怪孩子,或者是責怪18歲的這個年紀(叛逆是我們家長定義的方式)。

充分的換位,站著孩子的角度,也許就能找到問題的根源,時代不同了,換位去用適合孩子的溝通方式去交流,不要告訴或者去強調他做的對與錯,告訴他這樣做可能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好的結果或者不好的結果他都應該知道,好的結果不用多說,但如果孩子堅持去做,結果又是壞的,怎麼辦?這是我們做家長的要和孩子溝通,當你非要這樣去做,出現壞結果時該如何去解決問題,或者如何前期做好防護,舉個特例,女孩子,不停父母勸告,發生了性行為,並且未做防護措施。這個例子很現實也很直接,所以我們在前期溝通時不要避諱,而是明確告知不能這樣做,如果做了,會有什麼樣的後果,以後對她的影響。那麼問題發生或者發生的過程該如何處理,也是作為父母該與孩子溝通強調的,這樣我們做到防患未然,孩子反過來會把父母作為知己,保證了以後更好的溝通和交流,她會覺得即使現在長大了,但父母仍然是她的情感依靠和傾訴的對象。

所謂叛逆期,是每個人人生都會經歷的一個過程,只是每個人的表現形式不同,不防多一些換位,少一些埋怨,多一些交流,少一些批評!


小可章


第一,觀察溝通。

就是觀察孩子與自己的溝通方式。在很多時候,父母必須超脫自己的角色,從第三者的角度觀察孩子叛逆的問題。並以不同的角度對待孩子,做有限度的遷就。

第二,保持冷靜。

急躁的父母,應該提醒自己,保持冷靜,並等待孩子冷靜後,再進行溝通。

第三,尋求意見。

管教孩子,有時應該尋求別人的意見,讓自己的思想更開闊。最好跟孩子的老師多加強交流,瞭解孩子平時在學校的表現。

第四,開放自我。

父母發現孩子的興趣會影響功課時,不要立即禁止,最好能多瞭解情況。如陪孩子去電子遊戲中心,和孩子討論他們的偶像,以此提醒什麼是應該學的,什麼是不應該學的。只有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相處得更融洽。當父母與孩子相處融洽了,孩子就不會反叛了。

第五,不斷試驗。

父母管教孩子,要時常改變方式,孩子小的時候,一般只是父母講,孩子聽。上了中學後,就應嘗試雙向溝通,也聽聽孩子的建議。一旦發現某一種方法行不通,就應隨時改變方法,不斷試驗,直至發現有效的方法。

第六,實踐體驗。

就是通過實踐,進行體驗,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有父子倆散步,兒子看了西瓜一定要買,父親說離家太遠,提回去太累了,不買。兒子不高興:“我喜歡吃的西瓜你不買,你喜歡我學習好,我也不好好學。”父親一想,對獨生子說:“買瓜可以,你要負責提回家。”獨生子同意了,累得滿頭大汗才把西瓜抱回家,使兒子感觸很深:“吃個西瓜真不容易啊。”

第七,將心比心。

父母要與孩子將心比心,相互間的關係就會融洽,孩子也就沒有逆反心理了。

第八,分析說明。

父母要仔細分析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具體原因,並進行充分的說明,這樣,孩子的逆反心理就會逐漸消失。

總之,為了從根本上來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必須做好與孩子的溝通。要做好溝通,其一,父母必須很具體地說出不滿意孩子的某種行為;其二,父母應說出自己不滿意的心情;其三,父母不要作無謂批語和推測;其四,用提醒的語氣講出,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出發點是關心自己;其五,以問題的方式,啟發孩子思考,是引導而非教導;其六,父母要威嚴地做出要求,一定要注意語氣,並說明理由。



龍華熱點


針對這個問題我仔細想了想,說一下我的方式:

第一,觀察溝通。

就是觀察孩子與自己的溝通方式。在很多時候,父母必須超脫自己的角色,從第三者的角度觀察孩子叛逆的問題。並以不同的角度對待孩子,做有限度的遷就。

第二,保持冷靜。

急躁的父母,應該提醒自己,保持冷靜,並等待孩子冷靜後,再進行溝通。

第三,尋求意見。

管教孩子,有時應該尋求別人的意見,讓自己的思想更開闊。最好跟孩子的老師多加強交流,瞭解孩子平時在學校的表現。

第四,開放自我。

父母發現孩子的興趣會影響功課時,不要立即禁止,最好能多瞭解情況。如陪孩子去電子遊戲中心,和孩子討論他們的偶像,以此提醒什麼是應該學的,什麼是不應該學的。只有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相處得更融洽。當父母與孩子相處融洽了,孩子就不會反叛了。

第五,不斷試驗。

父母管教孩子,要時常改變方式,孩子小的時候,一般只是父母講,孩子聽。上了中學後,就應嘗試雙向溝通,也聽聽孩子的建議。一旦發現某一種方法行不通,就應隨時改變方法,不斷試驗,直至發現有效的方法。

第六,實踐體驗。

就是通過實踐,進行體驗,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有父子倆散步,兒子看了西瓜一定要買,父親說離家太遠,提回去太累了,不買。兒子不高興:“我喜歡吃的西瓜你不買,你喜歡我學習好,我也不好好學。”父親一想,對獨生子說:“買瓜可以,你要負責提回家。”獨生子同意了,累得滿頭大汗才把西瓜抱回家,使兒子感觸很深:“吃個西瓜真不容易啊。”

第七,將心比心。

父母要與孩子將心比心,相互間的關係就會融洽,孩子也就沒有逆反心理了。

第八,分析說明。

父母要仔細分析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具體原因,並進行充分的說明,這樣,孩子的逆反心理就會逐漸消失。

總之,為了從根本上來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必須做好與孩子的溝通。要做好溝通,其一,父母必須很具體地說出不滿意孩子的某種行為;其二,父母應說出自己不滿意的心情;其三,父母不要作無謂批語和推測;其四,用提醒的語氣講出,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出發點是關心自己;其五,以問題的方式,啟發孩子思考,是引導而非教導;其六,父母要威嚴地做出要求,一定要注意語氣,並說明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