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如何打造一个人人都想加入的社群?

光年传媒科技创始人


人人都想加入的社群,这本来就是个伪命题。

因为每个社社群,都有它的属性和标签,它注定只适合某一类人。

想赚钱的人,他会去找能让他赚到钱的社群加入。

想学习的人,他会找到他想学的领域的社群去加入。

想娱乐的人,他会找到他感兴趣的社群去加入。

如果真有人人都想加入的社群,除非群主每天给群员发钱,那群主图啥呀?是不是傻子?所以你这个问题,提的有点外行了。

我是

四年社群老炮,连续创业者

喜欢撩社群,聊营销,探索新零售



宝大史聊社群


如何细致到骨子里?先列出你想准备的东西到纸上,然后在准备他们可能需要的东西、最后填写好社群基础的类目、

1. 准备你想准备的东西?不是看你要什么,而是看你有什么!

做社群运营最苦逼的,无非就是穷到连发红包的钱都没有!社群做为一种极低成本的用户运营方法,一直被广大老板所喜欢。做社群之前,请提前准备好你能拿的出手的东西。根据你的产品、项目、公司去做一个选择。举几个例子,做电商的准备好你们的优惠券作为社群福利、做公众号的,可以的单独列出一篇头条,给你们的粉丝做曝光,美其名曰帮他出名。做产品的,拿一些测试品和样品直接包邮送!总之列出你能提供的所有,你有的就是别人没有的,列出的越多,你的诱惑力就越大!

1. 准备他们可能需要的东西?专研用户的需求和爱好!

回顾我们上面的例子,“时间管理”,可以准备一些时间管理的表格,既便宜又好用!双方都得利益。还要列举一些时间管理的书单、一些免费的课程等等、有关于时间管理的电影、案例等等,围绕用户的爱好、需求做一个满足、填补用户的需求。

1. 社群基础类目

社群的基础类目包含什么?1.群规:社群价值、社群主题、社群该做、社群禁止、2.群名:项目、爱好、愿景、序号的结合、3.社群内容:每天发什么内容、如何递进内容、4.粉丝活动:抢红包、打卡、训练、案例拆解、等线上可交结果的活动、5.粉丝变现:在什么节点去暗示用户付费、让用户培养对社群的依赖性、让用户上瘾。


文叔本人


首先:什么是(社)群

社群,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社群。小到几个人,大到一个国家、社会都可以称之为社群。

社群,简单来说即是一群人的集合,他们有明显且共同的社交属性(共同的喜好、共同的事业或共同的居住地等)。

著名人类学家,英国牛津大学的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教授提出过“150定律”, 即著名的“邓巴数字”。邓巴根据猿猴的智力与社交网络推断出: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而精确交往深入跟踪交往的人数为20人左右。该定律认为,这是由人的大脑新皮层的应对能力决定的。

在信息量来说,一个几十人的活跃小群并不比一个千人的大群信息量少到哪里去。毕竟一个人每天接受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参考下面曲线图

从上面的定性分析曲线图可以看出社群活跃与邓巴数的关系。超量的人和信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传播传播,对于自己需求的信息获取成本会变得越来越高。

那有人会说,我们干脆不搞大群,直接搞小群就好了!

这个是不正确的,肯定是群越大越壮才给力呢。

各类微信群现在比比皆是,在这里我们只谈微信群。为什么呢?请问你多久没上QQ了?请问你多久没刷微博了?请问你刚才在微信群和朋友说了什么?

微信群已经普及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当然我们要将微信群。其它的不热门的会逐渐被社会所淘汰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几乎所有的群,都在想方设法往微信群里引流,你承认这一点吗?

不承认也得承认!因为这是事实!!!

其次,社群运营必须做好的几点:

一、发心要纯正。

任何群组都有一个基本的目标,群组的运营者要积极引导成员围绕该主题展开社交活动。

当然这不是说全部只能谈论一个方向的东西,而是这个目标一定要是这个群组一切社交活动的最重要部分,否则容易造成主要骨干成员(往往输出价值较高的信息)流失,群组内容的偏离方向,渐渐整个群彻底变成死群或者广告链接群。

① 群主要以身作则,带头发起符合群组主题的社交活动,而且必须是真心为了群众好(可以线上讨论,也可以是线下分享会等)。

② 把握好群聊天的尺度,正确的引导大家不偏离建群的初心和目标。

碰上话题偏离的,群主一般是直接打断,例如:亲们,我们这里是XX群,希望大家可以讨论个更多XX话题。这样的方式比较伤人,即使你话说的再好听,这种方式本质就是一种粗暴的不认同。更高阶的方法是巧妙转移话题,既不会伤了大家的脸面,还做到了无声无息的正确引导。

二、正确的群管+高度同频

群管是一个高情商的活。一个好的群管不仅可以实时带动大家的情绪,增加大家的感情和认同感,而且可以使群更有凝聚力。

说白了就是让群员在这个群里待的高兴,呆的得劲,呆的舒服,被人赶都赶不走,死皮赖脸的交钱也要呆在里面,如果做到这一点,那这个群就牛逼了!

让人呆的高兴,呆的得劲,呆的舒服了,说明这群人是在一个频道上的。相互之间存在不可言说的默契。如果不同频,就像把一只鹅扔进了鸡群里,会出现什么反应,可想而知!!!

最后,最好的社群运营方式有哪些?

干货1: 要有一款好的产品作为载体。

这款产品不管是实物还是虚拟的,必须能给到群员实实在在的利用价值,能让人从中得到好处!

运营者要善于总结整理群里关于此款产品有价值的信息,保证群员的分享最大限度地传播和利用。

举个栗子,看下图

一款好的产品,胜过你的千言万语!

群里的讨论远不止这么简单,涉及到产品体验、设计等这些话题时候,有不少独特的见解和灵感,这时候整理成文本的意义就更大了。

干货2:拒绝负能量,一切发言以正能量为基础。

相信大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长久木有冒泡的同学突然就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大堆牢骚话或者是甩一个负能量的链接,然后接着潜水,很不负责任是不是。

一个群首先就是一个能量场,在这个场里一定不能有负能量出现。在建群之处就可以写在群规里,负能量的东西可以找群主单独谈或线下交流,不能破坏群里的能量场!

社群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正能量要占统治地位!!!

负能量层出不穷,那这个群快离变成死群不远了。

干货3 讨论可以定时间限制,该干嘛干嘛。

这是楼主在一个群组体验时候发现的好方法,这个群也是某个垂直领域的社群,成员几乎都是在职人士。群主规定,工作时间,禁止灌水,只能严格讨论与主题相关的内容,休息时间才能聊天。一方面,在工作期间遇到的问题,可以在群里得到高效解决,二来维持了群的正常运作。倘若整天灌水,相信很多人都受不了屏蔽了吧。

当然这只是针对一般的垂直领域群来讲的。对于一些铁杆群,完全可以忽略。是个人他肯定会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大不了爬楼嘛!哈哈

干货4:线上线下密切结合。

线上有了产品、有了关系,还必须有课程!必须有课程的持续输出即价值输出,才能紧紧抓住群里每一个人的心!

举个栗子

线上的交流还是线下的交流都缺一不可。更多时候是线下的欠缺。要维持社群关系链的持续高质量发展,“面谈”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

线下交流也是增加群员之间彼此感情的纽带,只有在线下才可以让群员感受到大家的真实,感受大家都是活生生的人!

社群运营者要善于开展与主题相关的线下活动,丰富社群成员的体验,加深关系链的沉淀。例如互联交流圈一次举办一次线下分享会,未来肯定要有更多的线下活动。可以是分享会,可以是一次去参加培训、讲座,组队比赛等等。

补充一点:要抓住群里新进的牛人进群效应进行宣传,如果再辅以线下能与群里的牛人见面,那你这个社群的火热程度可想而知。


光年传媒科技创始人


一个群首先得就是一个能量场,在这个群里一定不能有互能量出现,把握好群

聊天的尺度,正确的引导大家不偏离建群的初心和目标,群主要以身作则带头发起群里符合主题的社交活动,增加大家的感情和认同感,让群员在这个群里待的高兴,呆的得劲,被人感都感不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