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一本生要不要去读研?

光小一君


在现在这个大家都在新冠假期的时候,提出这个问题,可以给我们很多深层次的思考,实在太有必要了!!

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个简单的老问题,其实,很不简单,非常的不简单,不仅仅牵涉到基本的观念、甚至会有什么样的未来的问题。

我记得,好像是去年,有一个国内名校的金融学博士在电视节目里,问高晓松,他自己博士毕业以后应该做什么?

这引起了高晓松怒火中烧,狠狠的一顿,意思是:读书读到博士了,还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其实,这个学生的问题,有非常大的普遍性,与题目的问题如出一辙。同理:一个一本生,还问要不要读研究生?这么幼稚的问题居然出于已经读了10多年书的本科生的身上?

这让我想起了网上曾经流传甚广的一个帖子:印度人正在占领硅谷。

主要说的是在美国硅谷的一些伟大企业包括代表未来的世界500强的企业高官中,有很多印度人,鲜见中国人或者中国裔,甚至几乎没有。而那里的中国人,几乎是包括很多北大、清华毕业的,可以说是中国最优秀、也是最聪明的人才。

为什么呢?答案是每一个印度大学生都同时必须读MBA。

说到这里,似乎是说明中国学生的管理科学素养非常的缺乏。

在美国,管理科学是一门专业,连词典都完全不同;就是说,没有专业化的知识、语言、方法,甚至管理的沟通都有问题。加上竞争激烈,人才有的是,没有专业的科学素养,就很少有机会甚至不可能去做专业的工作。管理也同样,在现代社会,首先不再是做官,而是一种专业或者职业。没有专业知识,怎么弄呢?竞争这么激烈,套路这么多?

让我们回过头来,问一个最原始的问题:

为什么要读书?

还是让我自己先来回答一下试试看吧?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有一个非常基本的观点,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教育是什么?就是上层建筑之一。因此,为什么要读书,也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就是说,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读书目的。

在农耕时代,相对应的封建时代,读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做官,考状元。

读书的内容主要是怎么做人,怎么对皇帝忠诚,怎么管理老百姓。就是说,怎么能考中状元,去做官,甚至成为附马。是不断坚持不懈读书的主要动力或目的。

在丛林法则时代,可以说,做官的权力无限大,如果人都做不好,老百姓会造反,社会就会不稳定,影响皇帝的管治。

到了工业时代,人不过是一颗螺丝钉,除了秉持了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的做官的文化,主要还是如何谋事。

由于企业的产品、质量、交货期主要是由机器决定的,没有那么复杂,只要会操作机器,即使专业不那么对口,有点小聪明,也好像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很多工作也越来越复杂,读书的要求也越来越丰富,既要学做人,也要学做事。

简单地说:你以后想做什么?就需要去学习什么?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主要是以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方式;意味着不仅仅政府和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参与市场或者市场竞争,而且每一个人都是市场的主体,去参与市场竞争。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你想做什么?去争取什么?去得到什么?既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也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选择和竞争都是战略管理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如果你不懂得战略管理,那么,你有可能不更加明确、精准地知道,你以后能做什么?要做什么?想做什么?怎么去做什么?包括你的定位、你的目标、从哪里来?想去哪里?类似于我们浙大竺可桢老校长的著名三问。

竞争靠什么?当然靠能力。文凭说明什么呢?进一步地说,为什么要继续读研呢?

如果上面的道理都理解了,也许就用不着再啰嗦下去了。

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让我把一个伟人曾经说过的话作为结束语吧: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有人研究过,18世纪以前,知识更新速度为90年左右翻一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更新加速到3至5年翻一番。近50年来,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还有人说,在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就可以用一辈子;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人读十几年书,才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如果我们不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不自觉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不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那就难以增强本领,也就没有办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资本的知本时代


本科生不管一本还是二本、三本,要不要考研,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抉择。

如果你所学的专业用本科学历就能找到令你满意的工作,你也不准备将来从事学术研究工作,那就不用去读研了,把复习考研精力放到工作上,让自己进入职场的第一步走好,开好头。工作之后,如果还想拿到研究生学历,你可以上在职研究生,不影响工作和工资收入。

如果你所学的专业比较深,要想找到满意的工作,还需要有比本科学历更高的学历,那你就要努力去考研。或者你准备终身从事学术研究工作,那本科学历肯定不行。

除此之外,你还得考虑自己家庭的经济情况等其他方面因素。

我是头条号“雨相”,专注教育领域问题,已获得3万多粉丝支持,欢迎大家加入


雨相


读不读研和几本没有太大关系,需要分析读研和就业的优劣势,再结合自身的情况。

首先,读研会使得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上升一个台阶,就业的起点也将比其他的本科生高。如果个人愿意,是有条件继续深造。

其次,就业的话,如果你能力突出肯干,前途也会比较光明,比研究生早入社会三年,也将为你积累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你就没有了系统学习更加深入的专业理论知识。就业后,知识的汲取也是碎片式的。

再者,就要看你自身的情况,如果家庭经济条件需要你走进社会,负担起经济重任,那就先考虑就业。

最后,就要说下你的现实情况。如果你找到了非常不错的单位,待遇发展前景都不错。可以先放弃考研,读研毕竟不是唯一出路。在好的单位也会培养你,比如出国学习,在职深造,重点培养什么的。如果你的专业知识学习成绩对考研有信心,能能有不错的学校选择,也可以考虑读研。

总之,读研还是就业都是一种选择,综合考虑清楚了,就坚定的走下去,认为这就是最好的路。助你成功。



开心的胡子先生


本科生的学历目前的确是过于普遍,高学历的研究生还是要读的。但是问题是选择什么时机读

这个问题和一本二本的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你的专业性质和你未来要从事的工作方向。

如果你的专业性质是研究性质的专业,并且今后要从事的工作方向是专业方向和科研工作。那么读研甚至读博就十分重要了,只有读研和读博才会有安静的研究环境和研究平台。

如果你的专业性质是应用性质的专业,并且今后希望在企业中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我建议毕业后要先进入到工作环境中进行打磨,不要盲目的直接读研,因为只有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才能发现在自己存在的不足。如果盲目的毕业直接读研,可能读研的两三年时间也不知道自己的不足,白白荒废。

两三年后在重新读研,进行专业的提升,只有工作和读书交替进行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工作之后读研不仅仅可以考虑全日制研究生,也可以考虑在职研究生、MBA等,根据你的需要。

工作五六年后,可以主要选择在职研究生和MBA,这时候主要积累自己的人脉资源和追求一个更高的平台更广的圈子。

总之,读研是一定要读的,但是读研的时机很重要。


双鱼座的高深莫测


先简单说一下,考研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如果说下面的好处没有能适合你的,那就不用考研


第一:考研,是一个学历提升的机会。如果你以后的工作,是需要一个高学历,那就去考研,反之则不然;给你举个简单点的例子,比如你是一个学金融的,你说:老师将来我想成为一个银行的行长。那银行的行长有本科生吗?没有的。也就是说,在处于这种情况下,你才是需要考研。


第二:考研是一个换专业的好机会。因为有些同学,在大学上了两年左右了,发现自己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那这种时候,就需要考研了;又或者说,你以后希望从事的工作,对你在某专业的知识储备有一定的需求,并且和你的本专业不对口的话,那你需要考研,反之,则不然


第三,考研是一个换城市的机会。如果说你想换一个城市,那就可以通过考研到这个城市所在的学校,来通过考研,去了解这个城市;这个比你在本科毕业以后自己去这个城市瞎闯荡来说,能有很大的好处。


第四,考研是一个可以给你读更好学校机会。比如说你是一个北京工商大学的学生,但是你觉得你这个学校相对于国内其他这类大学来说,可能不是那么优秀,那第一次高考的时候,这个机会可能没有把握住,考研,就是换学校的最后方式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考研,是一个普及你人际关系的机会。现在在学校里,普通的人际关系就只有同学,那考研以后,就会有导师,导师,如果是个好导师,那他就能帮助你一辈子,毕业后可能一封推荐信,就能让你有个稳定的工作


基本就这些,如果这些东西能帮的到你或者其他正处于这种顾虑的同学做出正确判断的话,希望点个关注哦~


异次方


关于要不要读研,请先问一下自己,你为什么要去考研,你为什么要去读研。同时,你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规划。


大家考研的目的,大概分为这几类

1、喜欢自己的专业,想要继续深造,提高自身专业知识

2、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想给自己一个换专业的机会

3、只是想拿一个硕士学位,为之后的工作增加筹码

4、逃避毕业就业的压力

5、随大流,同学都去考研啦,自己也去凑热闹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想要考研,既然想考研,就努力去做吧。


其实在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心里已经有一个答案啦,只不过需要外界的力量或者一个契机,让你更坚定自己的想法。


你可以思考一下自己为什么想要考研。如果是出于前面两种原因,非常建议你考研。用两三年的时间,做一件自己很喜欢的事情,会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如果只是后面三种原因,建议你可以对比一下,工作和考研的优缺点,以及你直接工作和考研的优势,毕竟有很多研究生毕业之后,对自己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另外,完成比完美更重要。趁现在,做你想做的事情,趁年轻,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人。


珀尔同学


首先,你要明白考研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考研一般有三个目标。第一,想提升自己的学历,为以后更好找工作、晋升;第二,热爱科研或者文学研究,想多了解多学习专业相关的知识;第三,想改变自己的专业,去更好的学校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我认为,很多人在高考选专业,学校的时候都不是很了解自己专业,也谈不上喜不喜欢,热不热爱。所以,考研是你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接触和了解后,找到你感兴趣的领域,然后通过考研更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它。

至于你提问的,一本要不要考研,我觉得你可能想问的是,你一本学历有没有必要考研,考研能给你带来什么?我的回答是,如果你的专业更注重经验,在工作实践中能学习的更多,或者说你将来从事的专业对于学历要求没有特别在意,那么更早工作可能会积攒更多经验,进步更快。但是如果你的专业,在本科阶段学到的知识只是皮毛,工作中你这个程度的水平只能永远停留在同一层次,进步空间不大的话,我建议你去考研,多学习多见识,以后你的选择也会更多!

最后,我希望你能够自己认真考虑,自己要的是什么而不是人云亦云!


卡卡西不是我的名字


是否决定上研究生,需要综合全面的去考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需要去考虑:首先考虑的应该是经济方面,如果你家庭条件好,适当的去提高学历,这很有必要;如果你家庭条件不好,试问,你去读研究生了,如何去付一些必要的费用,如学费、生活费等,当然,如果上班后辛苦一点,读在职研究生也未尝不可。其次,应该考虑的是专业相关的问题,如果你现在所学专业你不喜欢,那么坚决支持你换专业读研究生;有一些专业,说实话,你读了研究生也不一定有多大的作用。第三考虑应该是家庭及年龄问题,举两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吧。我有个朋友,上班后三年开始考研,考了五年没考上,每年都是英语不过,家里每年都催他结婚,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还有一个同事,上班后五年了去考研,婚也结孩子也有了,读研后由于两地分居,离婚了,孩子也改姓了。这样了以牺牲家庭为代价的提高学历层次,本人认为非常的不靠谱!以上就是本人的一点粗浅认识,希望可以帮到你!


祁连山下的绿洲


一般问这种问题的,肯定是家庭条件一般的,因为有钱人要么继续出国深造,要么继承家业去了,你纠结的就是早点出来工作承担家庭负担,但是又怕未来被淘汰,很矛盾。其实教育有很多内幕,很多不便多说,但是就对于你这个问题,我本人过去在两家世界五百强,两家中国知名民企待过,就很明确的告诉你,放下眼前的小利益,一直读到博士毕业,你到时的回报一年就可以得到你现在出来工作收入的总和,而且你的人脉圈更加高端,那样才会给父母更好的生活。加油,小朋友,希望能听懂我说的意思,如果有问题继续沟通。


哈清育儿


您好,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去选择,首先要看自己的专业,如果专业是学术性较强的专业,建议继续去读研,因为这样才会让你对本专业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从而在专业领域做得更好。如果你的专业实践性较强,建议可以先实践,等自己对这一专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之后再去读研,这样会更有针对性;

其次要看自己的职业规划,如果想去一些大城市和好的企业发展,建议先考研,因为这是你实现自己梦想的敲门砖,现在本科生太多,没有竞争优势,研究生可以帮助你更好的进入大城市和好的企业,相应的福利待遇也会比本科生好一些。还有如果你想换专业,考研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但是这条路意味着你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时间,经历才可以走下去;

其实无论是考研,考公还是就业,每条路都有自己的利弊,这个需要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去了解把握,根据各条路的机会成本,选择最优路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