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练字,也许你早已误入歧途 ——谈一谈高中生练字的底层逻辑

老师们同学们都知道,语文成绩好,卷面必须好;语文成绩不好,卷面也可以好;卷面如果不好,语文成绩铁定不好。

东东当老师13年,有幸工作在省级示范性高中,学生语文成绩一直不错。对于练字,我想,我有一定发言权。

13年,我觉得这个教龄非常好,再小一点,教龄不足,路过的学生太少,手上的样本不够,可能发现不了事情的真相,即使发现真相,也不敢质疑权威;教龄再大一点,虽然有意无意发现了一些问题,但可能会囿于很多道德层面的东西,不敢不愿或不屑,把想法说出来。

我刚好,那就我来说。

一、高中生写字现状如何

这个,我不去多讲,能用事实说话的咱们就不要用嘴了。

下边是我在一次电脑阅卷中能看到的最好的和最坏的字。(配图,可配20张)

练字,也许你早已误入歧途 ——谈一谈高中生练字的底层逻辑

怎么样,一茬不如一茬!

这话耳熟,耳熟的还有一句,十五二十年前就流行过的,“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以后谁还用笔写字”,十五年过去,现实啪啪打了我们那一茬人的脸,可能还要一路打下去。

写一手好字不管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一个人特别优秀的技能,至于未来怎么样,没有发生,我不愿预测。

二.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字

甭故作高深拿艺术说事儿,也不要遮遮掩掩不好意思,直说了吧,我们需要拿高分的字!当然,拿漂亮的字也可以列入备选答案,但最佳答案只有一个,你选哪个?

所以我们让孩子上“书法班”,还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上,因为初高中没有时间了嘛。有上一两年的,有上三四年的,有上五六年的,上三年以上的我都佩服你,因为不多。大部分家长一看孩子上了两年,考试卷面还是那熊样子,算了,不学了,白花钱!

好了,问题出来了,可以回头再看看高中生写字现状那一话题配的图片。

功利催生出来的问题我们要用功利的方法去解决,谈艺术解决不了问题,对吧?

“书法”要多久才能练成?我不知道,因为我手中样本绝对性的不足。但从我的观察看来,一年当中是能够从一个年级发现三五个“书法”特别棒的孩子的,三五个是我猜的,准确来说,是一个,18年是闫同学,19年是宋同学,一个年级三两千人呐亲,细思恐极。

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讲究个性,讲究审美,它是艺术,跟绘画,跟钢琴,跟舞蹈一个道理。只不过学钢琴之类的坚持个十年八年拿到十级的很多,而学书法的坚持十年的几乎没有。

为什么呢,书法学习效果早早的被作业考试检验,而且还是频繁的,近乎每天都有。

书法,如果不是把它当兴趣爱好,如果不是把它当做长期学习的对象,还是算了吧。

我建议:初高中学生练字要去书法化。

三.什么是去书法化

我们班的学生练字的时候,我要求他们横必须写平,而且是水平,竖必须写直,而且是笔直,撇捺写到位,不过长不过短,写口字的时候不能给我写成六边形八边形。

做到这四点,学生的字竟起死回生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还用图片说话(前后变化配图,还有更多)

练字,也许你早已误入歧途 ——谈一谈高中生练字的底层逻辑


练字,也许你早已误入歧途 ——谈一谈高中生练字的底层逻辑


练字,也许你早已误入歧途 ——谈一谈高中生练字的底层逻辑


练字,也许你早已误入歧途 ——谈一谈高中生练字的底层逻辑


练字,也许你早已误入歧途 ——谈一谈高中生练字的底层逻辑

四.为什么要去书法化

有人会问了:按您说的,学生们的字不就太死板,太普通,太没个性了?你弄丢了老祖宗引以为傲的书法!!!

拜托,老兄,您再回到第一模块,您再翻翻孩子们的作业本,您给我谈艺术?

我借鲁迅先生的话回敬您

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我是惯用批评的眼光看事物的,当一件事情停滞不前或者倒退的时候,我们思考的不仅仅坚持不懈,我们更要质疑方法甚至是方向的可行性、科学性。

这年头,连交男女朋友都有句名言,叫“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属于耍流氓”。

对,关于练字我也有句名言,“不抱着把字教能用的老师都不是好老师。”这点,包括书法班。

我的观点是:目前大部分孩子的字,

1.先要生存(一笔一划写好规范字,端端正正像少林寺扎马步)

2.再谈温饱(调整好字的间架结构,做到端庄大方)

3.这些都解决了,咱再谈发展(学习审美,靠拢书法,继承艺术)

实用和艺术矛盾吗

不矛盾

这话有毛病吗?

没毛病!

反观当下孩子练字,老师不会指导的还好,孩子自由发展,稍微有点书法功底的都这样教孩子

这样哈“你写这个白字,一定要上宽下窄。”

我去,上宽下窄那不是倒梯形吗?你用这种方法难为一个孩子,您口口声声说写字要工整,要规范,到头来我学练字听课第十五分钟,您就给我讲写白字要倒梯形,口字要六边形,横画一定要往上挑,写竖的时候一定要出锋。

我是醉的不要不要的。

孩子到高中,我真没办法矫正他们的思维:横不要平,竖不要直,写字要顿笔,口字六边形。

但我们还是要矫正的,孩子要参加高考,要拿名牌大学通行证。我们得想办法,得坚持,得引诱,得劝导,还好,班里还剩唯一一个书法思维没被我扭转过来。

结果是美好的,也是显而易见的。

卷面配图(可配更多)

练字,也许你早已误入歧途 ——谈一谈高中生练字的底层逻辑

五.怎么去书法化

第一、横必须写平,而且是水平;竖必须写直,而且是笔直;撇捺写到位,不过长不过短;写口字的时候不能写成六边形八边形,即不顿笔。

第二、学生以目前的水平练字,最好的字帖是电脑里的楷体(毛笔字帖到钢笔字帖,楷体经过大幅度简化,钢笔到中性笔,再简化一下好像也还合乎逻辑)。打印常用的三百五百个,一天练三五个,反复练。

第三、可以跟着字帖练,比如田英章,比如司马彦等等。跟的时候务必只学字帖字的间架结构,不学笔画(笔画太难学,很多苦学书法若干年的成年人,笔画也掌握不了,与其这样,不如我们化繁为简,让晦涩难学、样式万千的笔画返璞归真,回到它该有的样子,把中学生已经很少的练字时间和精力,放到字的间架结构上,放到篇幅和谐上)。

第四、不止步,不限制,学生喜欢书法,就让他去研究书法,不过这个学生规范字的书写必须合格。后期的目标是一起欣赏书法之美,在规范字的基础上,你学一点书法,字就漂亮一分,学十点书法,字就漂亮十分,书法里边包含千千万万个美点,如果可以,你就千千万万的学下去,这种美,是建立在字的基本框架上的。

去书法化已经说完,最后,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您听了或许会有启发。

二战期间的德国,生产的飞机、大炮、坦克,质量精良、性能出色;而苏联呢,它的军工产品,除了少数指标还不错,总体上质量粗糙、性能简单。

然而,最终获胜的是武器水平比较差的苏联,原因是什么?

是数量和质量的博弈。

以坦克为例。1942年,德国研发出了“虎式”“豹式坦克,在性能方面远超苏联。好是好,就是贵啊。一辆“虎式”坦克的造价相当于6辆苏联的T-34,两年多的时间里,德国只来得及生产了1800辆“虎式”坦克和5500辆“豹式”坦克。苏联却生产了5万辆T-34坦克。你算算,这两方总经费投入是在一个数量级上的。但是差别是一个求质量,一个求数量。

我们过去经常说,拥有局部优势,累加起来就是全局优势。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是这样的,有的时候你拥有了局部优势,往往代价是啥?是全局优势就没了。

这个道理,除了写字,对于迎接高考的高三同学,或许会有另外的启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