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聊齋之《鄱陽神》舉手挪位,神靈施救。《義犬》捨命護主立功勞。

鄱陽神

益都縣人翟湛持,去江西饒州任司理官職,路經鄱陽湖。見湖邊有座神祠,便停車遊覽瞻仰。見裡面雕塑著丁普郎等明太祖死難功臣諸像,翟姓的神像排在最末位上。翟司理說:“我們家族的人,怎麼能在下首!”於是把翟姓神像和上首的神像換了個位置。

不久登船,突然大風颳斷了船帆,桅杆歪到一邊,全船人嚇得大聲哀號。頃刻間有隻小船破浪駛來,靠近官船,急忙先把翟司理扶了過去,於是家人全都上了小船。仔細一看小船的主人,竟和祠中的翟姓神像一模一樣。過了一會兒,風浪平息,再尋找小船主人已經不見了。

聊齋之《鄱陽神》舉手挪位,神靈施救。《義犬》捨命護主立功勞。

義犬

周村有個商人,在蕪湖經商,賺了很多錢。他僱了一條船準備回鄉,看見河堤上有個屠夫捆住一隻狗要殺。這個商人就以加倍的價錢把狗買了下來,養在船上。

船上的船伕本來就是江湖上的慣盜,他暗中觀察到商人有這麼多錢財,便把船開到蘆葦叢中,拿起刀來要殺死商人。商人苦苦哀求船伕賜他一具完整的屍體。於是強盜就用一條氈子把商人裹捆住,扔到江裡去了。

那隻狗看到商人被拋入江中,哀嚎踵跳下水,用嘴咬住裹捆著商人的氈子,一起在江中沉浮。也不知順流飄蕩了多少裡,被一淺灘擱住停了下來。狗浮出水,跑到有人的地方,不停地哀叫。有人覺得其中必有原因,就跟隨著這隻狗走到了淺灘處,見水中有一捆氈子,於是就拖出來,割斷繩子,商人竟還沒死,醒過來後把自己遇難的事情講了一遍。又哀求別的船伕,把他帶回蕪湖,準備在那裡等著強盜的船回去。

聊齋之《鄱陽神》舉手挪位,神靈施救。《義犬》捨命護主立功勞。

商人上了船,發現他的狗不見了。心裡非常哀傷痛惜。到達蕪湖碼頭,尋找了三四天,只見經商的船隻桅杆如林,就是找不到那隻賊船。這時正好有個同鄉,打算帶著他一塊回周村。忽然那條狗自已回來了,朝著商人大聲嗥叫。商人忙喚它,它卻掉頭就走。商人下船去追它,它卻奔上另一條船,咬住船上一個人的小腿,任憑怎麼打也不鬆口。商人走上前去呵斥,才發現狗咬住的就是那個劫財害命的慣盜。原來這個強盜把衣服和船都換了,所以商人很難認得出來。商人把慣盜捆綁起來,在船上搜索,結果錢財都還在。唉,一條狗,尚能夠如此報恩,世上那些沒有心肝的人,應當慚愧自己還不如一條狗呀!

申明:本文以《聊齋志異》為素材,以故事說明道理,借古喻今。且不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配圖均來自網絡,若侵權必刪除。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