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現在孩子剛一週,總是喜歡打人,請教一下現在教育的話他能記住嗎?

小諾諾0128


孩子剛一週就會打人了,你家孩子真牛逼,出生七天就如此超凡能力,你該趕到高興才是。


隨遇而安154247112


教育孩子是個反覆的過程吧,需要不斷強化,不可能立竿見影,尤其是對於小孩子,很多行為和規則都需要堅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改正過來。


我兒子小時候有段時間也是特別愛打人,家裡的誰都要打,外面也是發生了爭執就要打。後面我反思自己和家人的教育和行為,發現我媽媽和我有時候都沒有特別注意,在她犯錯誤的時候有打他,我覺得可能這個對他有一定的影響。然後我就跟孩子說,我們打你的行為是不對的,我們打你是因為你犯了錯誤,我們很生氣,以後我們會盡量改正不打你,你也改正,我們都一起改正這個習慣。說的時候他都會答應,但是實際沒有那麼快能夠改正過來,真的是需要不斷強化。

平時注意觀察他,在他的手伸出來準備要動手的時候及時制止他的打人行為,可以問問他“你是不是覺得同伴弄壞了你的東西,你很生氣,這是他的錯誤,他不是故意的,當然他需要跟你道歉。但是如果你動手打他了,你就也犯錯誤了,而你知道打人是錯誤的,你這就是知錯犯錯了“。

還可以給他看看相關的教育繪本,讓他看看書中的小朋友遇到這樣的情況是怎麼處理的,問問他怎麼是正確的做法,以後也要按照正確的做法來做。


愛學習的職場媽媽


我家娃一歲三個月了,我經常出差不在家。然後過年在家時間長,每天娃都是九點睡覺,早上8點左右就醒,醒了啥事就不幹,就是打我臉,撓我,不讓我睡覺。這段時間我就給他說,不能打爸爸,不然爸爸不待你玩了,每天早上給他說,果然每幾天就不打我了,孩子要慢慢給他說,要有耐心,


電影達人劉小樂


目前我家寶寶不到14周,最近也是老愛動手,仔細觀察發現她是挑人的。對爸爸和爺爺幾乎不動手,但是對奶奶和媽媽動手頻繁。我想著給她一次厲害的讓她記住,試驗了幾次,她動手打我或者奶奶的時候我就狠狠的打了她手,她哭鬧過後還是會打人。婆婆說這個月齡可能還不懂這些,懲罰幾次之後我也發現沒有作用。現在就多多的給她引導,跟她說不能打奶奶,不能打媽媽,現在寶寶有時動手的時候也會擺擺手,表達不能打。不知道這種教育對不對,但是目前能做到的也就這些了,她現在不會說話,只能聽懂我們說話的大部分意思。

希望這些對你有用。


彤彤vlog


我家寶貝3歲多點,有自已的主意,要什麼沒給惹急了,不會更好的去表達,也是會打人(我覺得對他來說打是比較快解決的辦法),但我一般會打回去,感同身受吧。然後會引導他,打人是不對的,讓他好好去講。一週歲還小,可能在寶寶覺打人只是好玩,或者寶寶想表達什麼。不用著急,慢慢引導就好了


晴天樂呵呵


寶寶變成小暴力,總喜歡打人,可以肯定告訴你,必須教育。那麼應該如何教育呢?我們一起看以下分析:

01.一歲的寶寶也存在暴力傾向

小美剛畫完畫,滿手都是顏料,還要問媽媽要吃的,媽媽告訴小美,要把手洗乾淨了才可以吃,小美卻哭著嚷著就要吃,媽媽媽媽一邊給小美洗手,一邊告訴小妹,這樣是不對的,沒想到小美,卻一拳打在了媽媽的手上。

這下可把媽媽愣住了,平時這麼乖的孩子竟然學會打人了,媽媽認真的告訴小美,打人是不對的,不能再出現同樣的情況了。

小美當時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可沒過幾天,鄰居家的小姐姐過來串門,本來玩的好好的,結果傳來了小姐姐的哭聲,原來小美在和小姐姐爭奪布娃娃的時候,又打了小姐姐一拳。

送走了小姐姐一家後,媽媽,問小美為什麼要打人,小米搖搖頭,自己也說不清楚。

對於孩子動手打人這件事情,媽媽開始擔心起來,孩子剛學會走路,便有了暴力傾向,那以後還不成了小霸王?

其實這種情況在其他寶寶身上也很常見,有的孩子,還學會動手打媽媽,打完之後還哈哈大笑,覺得這是一件特別好玩的事情。那麼,寶寶為什麼喜歡打人呢,暴力的背後又有什麼原因呢?

02.寶寶暴力是有原因的

一歲的寶寶,對於他們這個年齡來說,打人並不是一種攻擊性的行為。

  • 想要表達自己

一歲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啟蒙,有時候想迫切的表達自己,但由於語言表達能力有限,無法和別人建立有效溝通,不能清楚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所以他們就會用最直接的方式打人,來發洩自己的不滿情緒。

  • 保護自己的一種行為

和別的小朋友玩兒的時候,被別人搶了自己的玩具,寶寶怎麼可能容忍這種事情發生呢?他明白,玩具是自己的,他要維護自己的利益,出於本能他就會出手打別人。

  • 肢體分化發展的結果

當寶寶到達一歲的時候,手的功能分化有了進步,手腕上臂的支撐能力有了很大的突破,打人讓寶寶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就像學會了一項新技能一樣,他時時刻刻想要檢驗一下。

  • 媽媽錯誤的引導

在寶寶幾個月的時候,媽媽抱著他,無意中,寶寶會拍打媽媽的臉,媽媽出於喜愛就會發出笑聲,這個時候媽媽如果錯誤的引導孩子,會讓孩子覺得自己長了本領,打人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03.消除寶寶的暴力行為,媽媽要這樣做

雖然寶寶只有一歲,他的行為還不能說得上是真正的暴力,但是寶寶年齡越小,這種打人的模式就越容易被固定,從而不容易糾正。因此,父母一定要在寶寶這種暴力行為,最開始的時候,就對他給予正確的引導,以免寶寶養成動手打人的壞習慣。

  • 轉移注意力

一歲的寶寶,有時候打人覺得是一種遊戲。當寶寶出現要打人的趨勢時,媽媽可以尋找一件更有趣的事情來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比如給寶寶拿一個他喜歡的玩具,或者帶他出去看一看窗外的景色。

  • 不要斥責寶寶

當寶寶出現打人現象的時候,爸爸媽媽不要斥責寶寶,因為孩子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這個時候父母突然斥責寶寶,只會讓他感到害怕。父母要多給寶寶講道理,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反反覆覆的告訴他,慢慢,孩子就會明白,自己打人的行為是不對的。

  • 家庭氛圍要和諧

如果父母因為一點小事就爭吵甚至大打出手,這樣就會在無形中給寶寶樹立了武力解決事情的樣板模型。在這種家庭氛圍中,寶寶自然會變得脾氣暴躁,成為愛打人的小霸王。

一週歲的寶寶,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學會不打人,所以父母要有充足的耐心去引導孩子,孩子慢慢長大的同時,學會了正確的情感表達方式之後,就會慢慢忘掉攻擊別人的行為,轉為和小朋友們友好相處的了。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記得點贊,轉發分享給更多的人。我是棟果媽,一位二胎媽媽,一邊養娃,一邊看世界,育兒路上我與你同行。】

棟果媽育兒


一週,我的理解是一個星期,滿一個生日為一週歲,一週也好,一週歲也好,嬰幼兒階段,大多是無意行為,一種本能,父母要循循善誘,以遊戲娛樂的方式,引導孩子健康發展。




春華秋實74660021


當我們的孩子打了其他孩子後,我們可能會生氣、緊張、焦慮……接著可能會去呵斥,甚至懲罰孩子。

然而,這些只是外在手段。為了徹底杜絕打人行為,家長必須處理好導致孩子打人行為的內部情緒。給你以下建議。

1儘量提前預防。

如果孩子經常在社交場合打人,你其實是可以預判到的。

建議你儘量時刻待在孩子身邊,讓他感覺到你和他密切在一起。這樣的話,無論發生什麼事,孩子感覺自己是能處理好的,因此就不太會出現情緒失控的表現。

如果你發現孩子變得緊張,就站地更靠近他一點,最好是站在他與另一個孩子中間。你的靠近,會讓孩子鎮定。你可以將他不動聲色地與另一個孩子隔開,並儘量用其他事物分散他的注意力。

2 向被打的孩子表達關心並且道歉

最好的情況是,現場有另外一個成年人先關心受到欺負的孩子,如果沒有,你就應該親自安撫那個孩子,這也能給你時間讓自己冷靜下來,避免當場對自家孩子發飆。

3盡力避免責備。

可能家長會想:我難道不應該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嗎?沒錯,但是,你的孩子未必不知道這個道理呀!他只是無法控制情緒。當下最重要的是,幫助他處理好自己的情感

如果只是一味責備,可能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個壞人,會適得其反。孩子會想:“媽媽說我做錯事了……我一定不是好孩子……要是媽媽因為我不好就不再愛我了怎麼辦?”

他們會感到害怕,並處於防禦狀態。他們會低頭看著我們,甚至不吭一聲。

4接受孩子情緒崩潰。

如果你把孩子帶離現場後,孩子開始情緒崩潰大哭,這是好事,是打人行為產生後的一種負面情緒的爆發。

孩子越傷心,卸下的負面情緒越多,隨後就會平復下來。給孩子更多關懷,少一些訓斥,幫助他們感到安全就好。

5找準時機,耐心教育。

一旦你和孩子冷靜下來,便可耐心教育了。當然了,並不是說此刻你要開始斥責孩子,而是嘗試和孩子溝通,同時盡力瞭解打人背後的真實原因。


1彼岸花開


剛一週的孩子,打人能打多疼啊?才七天。

這根本就不是打人,只是無意識的揮動手臂。

根本連人都沒看多清楚,還認不出來誰是誰的,沒有什麼意識,你要怎麼教育他?

給他講道理?講講古人謙虛的美德?他能聽懂嗎?他發音你能聽懂就很厲害了。

打的又不疼,那一點點小手臂,你稍微離的一點不行啊?

就算一週歲的孩子,你可以握著他的手臂,對他說打人不是好孩子,就可以了。

能這樣想的父母,是多怕自己的孩子不夠好,自己又是多自卑。


心理諮詢師天藍姐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孩子剛一週喜歡打人。

孩子現在剛滿一週歲喜歡動手打人,寶寶現在還小還不知道這是打人,這是寶寶用肢體表達自己,也有可能是在模仿大人,不要小看一歲寶寶的模仿能力,所以家長要注意在孩子面前做的事情,負面影響的動作儘量避開寶寶,要給孩子傳遞正面能量。

當孩子出現打人的時候,家長要及時制止,不要吼嚇孩子,要握住孩子的手半蹲下正視孩子的眼睛告訴他,不可以打人,打人是不對的,時間長了寶寶就會知道打人是不對的,慢慢會改正。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