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为什么有的高校考研初试不出排名,不公开成绩,不怕说暗箱操作吗?

用户5102723556189


我是

博雅燕园,我来回答。

最近,刚刚公布了2020年的考研初试线。

按照今年的试卷及公布的成绩,总体来看,今年的考研试题难度较大,比较去年有上升,尤其是公共科目考数学的专业,数学三套卷的难度均比去年要大。一直难度很大的数学一,今年难度明显高于去年;数学二的难度也显著提升,有人认为,今年的数学二试卷是最近十年最难的,比2018年还要难;至于数学三,今年的试卷难度也高于去年,但与2018年似乎难度相近。

试卷难度较大,其实也比较符合预期,因为考研初试,尤其是公共科目,往往有“奇数年简单,偶数年难”的特点,虽然这不是一直通行的规律,但纵观近几年的试卷,确实呈现出了这样的特点。只是,很多考生依然反映,难度超过预期。其中原因,可能因为这几年考研报考人数大增,竞争明确增大,有关方面的命题人员鉴于这个情况,适当增加了难度,以提高考试选拔的区分度。

正因为今年试题难度较大,使得很多考生初试分数不太理想,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分数在所报考的院校中,到底排名多少。有了排名,分数相对高的,就可以确定自己进入复试有多大优势;分数不太高的,就可以确定自己进入复试的可能性有多大;分数较低的,就可以早点明确进入第一志愿院校的复试是否无望,以便早点另做打算。

然后,遗憾的是,虽然很多院校会公布初试分数及排名情况,包括多数985、211院校,以及很多一本院校,但更多的院校选择的是不公布。这就让很多考生对于报考院校的初试成绩的整体状况并不太清楚,对自己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不太清楚,这让很多考生很无奈。

其实,很多学校不公布分数及排名情况,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现象,这确实是考研中存在的一个有待改进的方面。

为何不公布这些信息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统计工作繁重。因为初试从阅卷到公布,时间并不长,时间又往往是在年末,中间还隔着一个春节,各项工作较多,很多学校不太来得及完成统计工作,所以干脆就省去了这项工作。一来二去,年年都如此了。

2、生源不太好,分数和排名公布出来会比较难看。有些学校生源不太好,尤其是B区的很多院校,以及A区的一些二本院校的部分专业,因为生源不太好,报考者人数不多,分数较高的更少,这使得分数和排名的统计表很难看,不公布是更好的选择。

比如,2019年,某西部一所二本院校的经济类专业,虽专业热门,但报考者很少,计划招生50人,但第一志愿报考的考生,仅有10多人通过了国家线,其他名额都需要调剂。这样的实情,不是学校不想公布,而是公布出来实在让人难受,干脆就不公布了 。

3、存在“压分”现象,某些科目阅卷标准比较严格,整体分数低,不方便公布。这几年,因为考研热门,不断曝出有些学校故意在专业课上“压分”,目的是尽量接受985调剂生,以求更好的生源。

比如,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就被一些考生认为有恶意“压分”的现象。再比如,今年就有很多考生认为宁夏大学故意压分,其中国文学这门专业课考生普遍得分很低,甚至有不少零分和几分的,而普遍的都是60分以下(总分150分),这确实有些蹊跷,让人产生某种联想。

总之,每年因为各种原因,有很多学校并不公布初试分数及排名,这并不是好事。从公平、公正、透明的角度说,公布这些数据是很有必要的。希望那些不公布的学校在这个方面做出改进,进一步增进研究生招生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博雅燕园


真经在高校工作,能明显感觉到,同样是招生,本科生招生和研究生招生风格大不一样。本科生招生学校自主权很小,基本上是跟着系统走,而研究生招生,学校有一定的自主权,所以总是显得有些“随意”。



比如前几天网上热议的压分情况,就是高校自主范围内产生的波动,这点只要不过分,教育主管部门就不会干涉。同样,在其他很多方面,也是法无禁止皆可为。像公布所有考生的初试成绩,以及初试排名这种事情,国家没有明文规定需要公布。高校如果公布,虽然可以增加透明度,但却会降低自己的自主权限,给自己找拿到,所以很多高校选择不公布。



虽然高校对外保留着自主权,但在学校内部,绝大多数信息都是透明的。比如考研成绩排名表,学院里教授委员会里的人都会看到,教授之间会有一个相互监督的作用。此外,国家也明确规定了一些必须公开公示的环节,包括复试名单公示、面试过程全程录像等。所以,从某种程度上,你也可以说研究生招生存在“暗箱操作”,但这种操作权限,完全是在高校的自主权限范围内的。而真要出现像去年华南理工大学改成绩这样违法的情况,恐怕也很难逃得过监督。



对于不公布排名的高校,如果考生觉得不踏实,可以给专业的研究生秘书打电话,询问自己的排名情况,一般来说,秘书会告知你一个大概排名供你参考,或者帮你分析一下几率有多大。但这不是官方回答,还是要耐心等待最后的复试通知。


高校人才真经


这几天的考研考生们都知道成绩了,开始为能否过国家线,能否进入复试开始犯愁了。

先说个好消息,昨天国务院会议,研究生要扩招。压线的考生们运气好,应该有机会了!


再回来说,有的高校考研初试不出排名,是为什么?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家没有要求。国家没有要求,一般人就不会干,干了有时自找麻烦。


原因是,第一,有时候不好排排名。像研究生考试中,对英语或者数学有最底线要求,有的人总分不错,但英语不合格,或者数学有问题,这个排名就不好弄。

第二,如果有人想要去复核成绩,成绩计算有误,那这样的排名就不对了。因为考研跟高考不一样,高考是全省大排名,几个人错了,影响不到顺序。这个考研是针对学校的排名,每个学校录取的人数很有限,稍微一动,就有可能有的人进了复试,有的人没进复试。如果要搞排名,就必须让数据随时更新。一般学校不愿意在这些方面花这么多时间,觉得没有必要。

第三,就是刚才说的暗箱操作。我想暗箱操作肯定不会针对个人,针对个人的都会被处理。去年,华南理工大学的改成绩就被处理了。但这个暗箱操作有可能是整个学院的倾向性。比如宁夏大学文学院,发了3个声明,就没给出一个明确点的数据。很有可能它给不了,有人都在传言,几百名考生没一个上线。这种情况根本就没法给排名,太难堪了。


宁夏大学这种情况,我估计不少。明显的,报自己学校的考生水平一般般,那些名校刷下来的调剂生水平更高,它们更喜欢。在现在的考研形势下,愿意接受调剂生的学校,估计或多或少有这些想法。所以,学生们要睁大眼睛,看看哪些学校不能报考。


因此,不公布排名对学校来说,是省事,但对于学生来说,确实患得患失,搞不清状况,比较痛苦。


大家说呢?


五道口的颜学姐


考研初试排名有部分院校公布但是大部分院校还是不会公布初试排名,甚至一些名校也不会公布排名,比如北京大学也没有公布初试排名,这和暗箱操作扯不上什么关系。

对于考生来说公布初试排名明显更有利,如果考生知道成绩排名再结合计划招生人数,考生就可以大致判断能否进入复试,如果排名过低的也可以抓紧时间联系调剂。那么为什么不公开呢?

1.国家并没有要求公布考研初试排名。

一开始国家就没有要求学校公布考研初试排名,因此从中国研究生招生网站查分的话都不会显示初试排名,网站上也压根都没有这一项显示的地方,学校以前没有公布之后也没有要加的想法就这么简单。

2.初试查分后的排名也不真正具有有效性。

初试查分后部分学生还会要求进行复核,如果没有复核成功的话当然原先亮出来的排名还是原来的排名,但是如果复核成功的话,那么你的排名肯定就变了这时候很可能大部分人都会受到波及,这增加了工作量。同时别人成绩排名本来靠前的但是之后几天查突然发现自己排名靠后了,那考生怎么想?部分考生肯定要闹啊,然后学校还要不断的解释吗?

因此部分院校都会到快要复试之前发送邮件或者公示复试名单,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的专业排名了!

3.暗箱操作还是比较少发生的。

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学院领导篡改考研复试分数事件震惊了全国,这些人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是为什么计算机学院的领导篡改的考研面试分数呢?因为想要说动改卷的人员或者复试的人员牵涉的人太多,而且不安全,所以考研初试成绩还是很难发生暗箱操作的!


高校研究生


我想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大家可以在评论下面补充。

第一、考研不同于高考,初试国家没有明确规定必须出排名和公开成绩

我们大家都知道,高考成绩不仅仅会公布你各科和总成绩,同时还会根据总成绩、数学、语文和英语等等来公布你在本省的理科排名或者文科排名。

但是考研的时候,你只能报考一所学校,有的学校呢工作做得比较到位,就会公布成绩排名;有的学校呢,系统做的不好甚至根本就没做,就不会公布排名,只告诉你自己的成绩。

当然了学校这种做法确实不够好,会让报考的学生心里没底,不知道自己成功的几率有多大,很茫然。

第二、现在各个学校真的不怕大家说暗箱操作,人家都是明着操作

如果学校不想要这个学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压分,这也是考研当中不公平和最经常发生的事情。即使你申请成绩复核,最终的结果也是我们学校没有错,就是这个分数,基本上没有人能复核成功。

比如宁夏大学今年都上热搜了,488人考试,466人都是30分以下的成绩,结果人家学校连发了2次声明,我们找外人核实了,分数没问题,结果这个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啊。全国人民都知道,都想让它公布试卷的,在强大的舆论面前,依然我行我素,只是可惜了今年报考的这些孩子们。

同样的,如果不想要你,如果人家招生10个人,你的排名在第8名了,还可以在复试的时候直接给你打低分,这样你综合成绩达不到,照样可以刷掉你。

所以考研如果想暗箱操作,会有各种途径,人家直接可以在分数上给你做文章,何必非得在是否公布排名上给你弄这些,只是学校懒得公布而已。


当然了,录取名单是必须要公示的,一般这时候也会公布大家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和综合成绩,以及综合成绩的排名。同时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甚至你还可以举报,不过大部分这时候都是100%确定的了。


煮酒论高考


近期关于考研的舆论,我觉得最搞笑的莫过于宁夏大学的考研压分,当然深圳大学也牵涉其中。这也不算什么新鲜事儿,近几年都有考研压分的质疑,只不过今年的闹的动静比较大。



这事之所以搞笑,在于有的人既想当球员也想当裁判。

宁夏大学的研究生初试中,出现了许多零分和个位数的分数段,所以才引发压分质疑。说某某大学压分,这完全占不住脚。公众对于考研生的印象,都是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的备考,付出了许多努力,有的考上了皆大欢喜,有的没考上深感惋惜,如果遇到了类似于压分的不公正待遇,自然愤愤不平。

但实际不然,考研划水的人也多得是,就每年报考的人数来说,去年报考人数超过三百万,而全国的应届本科也就400多万,也就是说超过半数的本科生都报考。但报考归报考,有的人也仅仅是报考,从始至终认真准备的,有三分之一就了不得了。考研初试中的零分卷,一点也不奇怪,不少人考完第一堂就没接着考,或者压根没有走进过考场只是报了个名。还有的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完全没准备直接裸考,这样的状态去考研,个位数的得分一点不奇怪。



再者,质疑高校压分,无外乎认为高校不想招考研生而想接收高分调剂生。须知,无论对于考生还是院校,调剂的变数都非常大,将招生任务的完成寄托在调剂上,有非常多的变数。退一万步讲,分高分低对于招生录取影响不大,真正有影响的是排名,对于高校来说,压分没有任何好处可言。

说白了,主要还是试卷公开的程序比较麻烦,再这么闹下去,宁夏大学一怒之下将那些低分试卷公开,估计许多人都下不了台。报考是双方的事情,学生答卷,院校改卷,球员就该做好球员的事情。


上庠


今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二区的某211院校成功吸引了网友的注意,并多次上热搜,估计从此以后,只要是打算考研的学生都知道这所学校有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招生点,并且要考中国文学这门专业课,这是很多学校花钱打广告都换不来的效果。

(某大学招生广告)

当然,网友的质疑可能只是无端的猜测,并没有实际的依据。

因为受到这所学校的启发,最近几天已经陆续有学校开始补充公布初试成绩排名。

一般情况下,招生流程比较正规的学校,或者为考生着想的学校,在公布初试成绩的时候,同时会公布成绩排名。

高校公布初试成绩排名,一方是可以让考生有稳定的预期,考生只需要看排名,就能大致判断自己的成绩区间,以及自己是否有机会进入复试,如果考生根本就没有机会进入复试,那么就可以尽早联系调剂学校,或者开始着手准备春季招聘。

另外一方面,正如一句法谚说的“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灯光是最有效的警察”。公布初试成绩排名能增强招生的透明度,防治招生老师或者面试官违规招生。

但其实根据初步统计的结果,公布初试成绩时,公布成绩排名的学校,不到30%。大部分学校是选择不公布成绩排名。

还有一部分学校是考生打电话咨询时,学校会通过电话或者邮件的形式告知考生的成绩排名。

有些学校不公布成绩排名,是因为公布成绩排名比较费事,还有些学校不公布成绩排名是因为有其他特殊的考虑。

其实,之前有很多学校是公布成绩排名的,不论是硕士研究生考试还是博士考试都会公布排名。

但公布排名以后,直接带来一个问题,如果初试成绩比较高的学生被淘汰,很容易招致其他考生、网友们的批评,甚至还会影响到来年的招生。

比如,北大的某法学院教授,就曾因为招生而被闹的沸沸扬扬,现在网上还有专门的词条——XXX招生事件。

在以往的招生过程中,有部分985都曾出现过被指责复试存在“暗箱操作”“歧视双非考生”等。

但研究生考试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的导师是寻找潜在的研究合作伙伴,不是纯粹的在招收一名学生。

而有些考生或者网友认为,只要自己的成绩比较高,学校就应该录取。

当一些成绩初试成绩比较高的考生,在复试的过程中被淘汰,考生一般会认为学校存在歧视,甚至有暗箱操作。而只要考生把自己的经历发到网上,网友几乎一边倒的认为:“考生天冤枉了,学校是在仗势欺人。”

毕竟小升初、中考、高考都是以成绩论英雄,在大部分人的额潜意识中,认为成绩高的学生,就是优秀的学生,甚至带着玫瑰色的眼镜来看待成绩好的学生。

但实际的情况是,每年都很多初试成绩比较高的学生,因为掉以轻心,没有好好准备复试,而在复试过程中表现的非常糟糕。

因此,有很多学校在公布成绩时,会选择不公布成绩排名,初试成绩只是进入复试的一张通行证,只要成绩达到复试分数线就可以来复试,复试结束以后,再统一公综合成绩。

大部分学校公布拟录取名单时,都会公布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以及通过加权平均后的综合成绩。

当然,也有一部分学校不公布成绩排名,确实是心怀鬼胎。

之前,也有考生反应说:“某二区211院校,魔都的某985院校,每年会接受大量的自己本校学生的调剂,而这些调剂的学生初试成绩一般都比较低,奇怪的是复试结束以后,综合成绩排名很靠前。”

其实,学校这样的做法也容易理解,升学也算就业率。你是让这些成绩低的学生,毕业后就失业?还是动用下自己的权利,帮助下学生?帮助下学生,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就业率提升了,这些学生还能继续做导师的助手。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种学校并不是很多,大部分学校还是很在意自己的声誉。有不少211、985院校还是舍得对自己的本科学生下手,自己学校的学生报考自己母校,复试被淘汰出局的也不少。

大学之魂:在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敢于淘汰自己的学生的大学,才是真的有独立之精神,有自由的思想的开始。


我是“升学与考试”---分享学习方法,关注教育时事,指导升学规划。


升学与考试


高校考研初试不公布排名的学校有很多,对于这一点国家也没有明确规定。之所以不公布初试成绩排名学校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因为复试分数线包括单科分数线和总分线,总分高的也许单科没有上线,所以排名并无意义。但是实际上考生们还是比较想知道自己的排名。

不公布排名并不意味着学校就可以暗箱操作,每个人的成绩在研招网的数据库里都是有存档的,排名也都能看出来,只是学校没有公布而已。学校划定了复试线之后,系统就自动筛选出了符合条件的考生。并不是学校可以随意指定谁进复试,谁不能进入复试!如果没有通过复试线,就算学校想录取,在研招网那一关也过不了。



除此之外,不公布排名只是在复试之前不公布排名,等到复试结束之后,每一个录取的考生都要在研招网系统对外公示,同时学校也会在自己的官网上公布录取名单。感兴趣的同学都可以下载,有异议的也可以举报。

现在的研究生复试都是要求全程录像,同时设立有监督小组,没有被录取的考生,如果对复试过程存在异议,可以向监督小组投诉或举报,会有专人解释或调查。老师招谁都是招,为了一个不认识的人去作弊,实在划不来!



我了解到有不少学校都是不接收“非一志愿考生调剂的”,这样你就可以避免外界质疑,学校故意刷掉一志愿考生去招收985、211调剂了。针对这样的学校,非常值得大家去报考。


考研小秘书


不排名不意味着暗箱操作,入围复试的应该都在招生人数的1.5倍之内。


纸窗竹屋灯火


确实是这样,但私下里可以知道,一共就是那几个人,加微信问问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