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启发无数人的摇滚圣经《在路上》

在影片《逍遥骑士》中有一场戏,主角比利和怀特在途中接了一个波西米亚人,然后来到他们居住的帐篷,与第一次在传统的天主教家庭停留不同,比利两人与这个嬉皮士群体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最终这看似相仿的两个群体却在比利的一次“闭门羹”中被划清了界限。


启发无数人的摇滚圣经《在路上》


其实关于这两个群体界限的划分,作为“垮掉的一代”代表人之一的杰克·凯鲁亚克最有发言权,他在长篇小说《在路上》里这样写道——他们是美国卑微的嬉皮士,是新的垮掉的一代。

虽然嬉皮士文化在如今更广为流传,但嬉皮士与“垮掉的一代”却有着不同的形成背景和追求。

垮掉的一代诞生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此时二战的胜利,商业的膨胀席卷了整个美国,而垮掉的一代所对抗的,正是这种大城市的资本侵蚀,他们认为人应该追寻更独特的体验,而非现代文明所捆绑的“舒适”生活。在电影《逍遥骑士》中,怀特也提到过,他们是从洛杉矶来的。在影片一开始,怀特把手表丢掉的镜头,便是对现代文明的反抗——时间,正是支撑现代文明运行的关键。


启发无数人的摇滚圣经《在路上》

《逍遥骑士》


而嬉皮士文化的流行,既有因为持续的越战,经济衰退这些社会背景,也有亚文化反抗主流的文化背景。所形成的嬉皮士文化更多是对主流的疏远和自我的放纵。迷幻剂在大部分嬉皮士手中是脱离现实的工具,而非刺激灵感的妙药。

影片《逍遥骑士》中比利吃闭门羹的原因,正是来源于嬉皮士群居之后自然形成的一种阶级统治模式(其实在《好莱坞往事》中也有表现),而这对比利和怀特这两个一直在路上的自由个体来说,这种模式是对文明社会的复制,而且最终形成的是一种低等的,自给自足式的社会文明,本质上与大都市并无区别。

其实这种定居式的生活对人类的影响,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就在他的“简史”三部曲中提出过一个观点,这个观点的前提当然是抛开人类发展的需要,而去思考农业定居对人心智体验的影响到底是利是弊。其实垮掉的一代对于生活体验的追求,与尤瓦尔·赫拉利所提出的追寻个人心智在某种层面上是高度重合的,包括在第三部书的一个论点中,尤瓦尔·赫拉利也提到,想要了解自己心智的最好办法就是走出去感受实在的生活,注重感知,而非单一地接收信息。

《在路上》启发了《逍遥骑士》等一系列公路片,其中比利和怀特两人对物质资本的反抗确实直接继承于“垮掉的一代”所展现的精神追求,凯鲁亚克不止一次在小说《在路上》中描述他们与现代文明所构筑关系的格格不入:

『百万居民为了他们中间的一美元永不停息地奔忙,那疯狂的梦想——攫取,强占,给予,叹息,死亡,仅仅为了以后能葬在长岛市另一头那可怕的墓地城市。』


启发无数人的摇滚圣经《在路上》


『好莱坞大街是由汽车组成的一大片尖啸疯狂;每分钟至少发生一起小车祸。所有人都直奔最遥远的那棵棕榈树而去,但过了那棵树就只有荒漠和虚无。』

这种对高度资本化社会和商品侵蚀的反抗,在著名的B级片导演约翰·卡朋特的影片《极度空间》中被形象地展现了出来,通过一副能看透“真身”的眼镜,卡朋特风趣地解析了意识形态的运作规律,城市披上了高度文明化的外衣,通过媒体,商品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类,从而掩盖“外星人”存在的真相,其背后的所指不言而喻。


启发无数人的摇滚圣经《在路上》

《极度空间》


同样在《逍遥骑士》里,律师汉森也讲过一个关于外星人的阴谋论,这个阴谋论的基础源自于对主流文化的不信任,同时这些主流文化也是“垮掉的一代”的宿敌,正如杰克·凯鲁亚克在《花花公子》的文章中所说的,“垮掉”对他来说是至福,而当时的主流文化却把“青少年犯罪”和暴力执法囊括到了“垮掉”一词当中。正是这种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不理解和排斥,才让汉森通过外星人的乌托邦故事,指出了人类社会的运行依然基于一个陈旧的体系,正如他后面所提到的关于自由的概念一样,保守派们宣扬自由,而当一个真正摆脱现代文明概念和商品经济束缚的人出现时,他们却害怕了,因为这个资本化的“美国梦”正是建立在这种商品经济之上的。


启发无数人的摇滚圣经《在路上》


凯鲁亚克等人所做的,便是努力摆脱这套体系对人的影响,他们避免长时间停留,由此反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类似于旁观者的角度,经过,然后离开,也正是如此,作者才可以提供另一个观看的角度。

凯鲁亚克在遇见印第安人时,有过这样的一段描述,这段对文明的反思打破了常规对于”文明“高度的定义,这种观察角度,同样也在尤瓦尔·赫拉利的书中提到过,在他们眼中,文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没有高低之分,凯鲁亚克眼里,人类所引以为傲的这个文明是如此脆弱,与眼前“悲惨”的印第安文明并没有区别,也许一个小小的改变,就会颠覆整个“文明”,让这个建立在印第安地盘上的美国重新重新洗牌。也正是这种摒弃了高低之分的眼界,让凯鲁亚克能以更平和的态度体验生活。


启发无数人的摇滚圣经《在路上》


凯鲁亚克等人的旅行并没有明确的目的,但在旅途当中生活给予的不同视角,是这一次次旅行最大的意义。也正因为这种无目的旅行的不确定性,才启发了许多人,用各种“叛经离道”的态度和想法面对世界,让“垮掉”变成某种“至福”。


启发无数人的摇滚圣经《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