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大家都喜欢喝什么样的白酒啊?为什么?

世纪元香


米酒,算不算

我最爱喝米酒,尤其是家乡的米酒。

话说当年,赵匡胤落难,流落到湖北孝感,饥肠辘辘之下,遇上了孝感米酒,感觉入口甘甜滑腻,美味可口,一口气连吃三大碗,直到后来做了皇帝还念念不忘!

而孝感米酒的名头就这样传开了,到今天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传承!

酿制米酒用料十分讲究,所选用的糯米:糯性好、易吸水、易煮熟。

在酒曲选择上,无论是传统作坊,还是现代化工厂,使用的都是当地特有的风窝酒曲。只有风窝酒曲,才能酿造出具有特色风味的米酒。

糯米经过清洗、浸泡、蒸煮、凉水降温、发酵、煮制就可以饮用了。

米酒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饮后能开胃提神,并有活气养血、滋阴补肾的功能,产妇和妇女经期多吃,尤有益处,是老幼均宜的营养佳品。

不过不适合孕妇和糖尿病人饮用,因为米酒含有酒精所以也不适宜酒精过敏人士饮用。

孝感米酒,说它是一种饮食,不如说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帆食记


我喜欢喝酱香型酒(一)

我也不知道具体是何日何时喜欢上酱香酒的。这个酒还真是奇怪,每次喝过的感觉就有不同的体会。大家知道我之前一直主要是喝浓香型和清香型的酒。浓香型的我喝的大多是泸州老窖,剑南春,舍得,西凤,太白。清香型的我喝过的大多是汾酒,二锅头,当然最多的还是本地的甜杆杆酒,拐枣果酒,柿子果酒了。我还告诉大家一个不知道的秘密,就是我从八岁就开始喝酒喝茶了,因为我是外婆最心疼的大外孙! 近几十年来,我最不喜欢喝的就是所谓瓶子酒了,除了真五粮液,汾酒,茅台酒,郎酒。因为瓶子酒喝过给我留下的除了辣苦甜外其余都是香精味。每次朋友聚会实在是最无奈的事了。我认就喝十几元的本地杆杆酒,都不想喝两三百的瓶子酒。因为现在浓香型白酒可以说80%以上的都是酒精来勾对的。浓香型的酒具有芳香浓郁,绵柔甘洌,香味协调,入口甜,落口绵,虽有苦味但尾味不长,最不好的就是香精味充满鼻腔和口腔。要是身边有个醉汉,哪满嘴喷出的香精味就会让我恶心呕吐。 至于酱香型酒我接触的品牌也不少,茅台,郎酒,习酒,酒鬼酒,董酒,当然还有很多仿茅台,假茅台。 最为夸张的是,一年前朋友请我喝了一次茅台酒后,我就开始不停地找好喝的酱香酒了。因为我是穷酒鬼,没钱喝大品牌的酒,所以只能找小厂小作坊出品的酒,当然首选的是茅台镇及周边的酒家了,因为我始终认为茅台镇几千家卖酒的,总会有几家有良心的制酒人!我还特意去了一趟茅台镇,截止目前我已经尝试过了十七家,下面照片也只是一部分酒样。有的酒样打开一闻,不对就直接扔到垃圾桶里了。



到茅台镇,呆了两天,尝了七八家,最后直接是逃跑出来的。味觉嗅觉疲劳,口腔麻木,加上商家洗脑忽悠,去了也是白去,就是带你去看的酒厂酒窖,无法分辨清是真假。还有的推销员一看我不是做大生意的,就不待见。



酱香型的白酒,要经过八九道酿造出来的,除了价位低的是串出来的,也就是所谓的窜香酒,而不是酒精直接勾对出来的。好的那些酒要经过八九道的酿造然后再入窖而老熟。以贵州茅台酒、四川郎酒为代表。这类香型的白酒香气香而不艳,低而不淡,醇香幽雅,不浓不猛,回味悠长,倒入杯中过夜香气久留不散,且空杯比实杯还香,令人回味无穷。 因为浓香型喝了老是感觉除了一股香精味儿真的没啥感觉。而酱香型好的纯粮酒真的是越喝越想喝,就喜欢酱香的厚重感和那种喝着有点难受但是就是喜欢那个感觉,让人慢慢就上瘾了欲罢不能! 要说酱香酒的诱惑,最长远不能忘记的还是一九八八年春节。那时我在小河镇工作,镇上的供销社春节期间分配了两瓶茅台酒,零售价是八元一瓶。而我的月工资是二十八元。售货员是好朋友,给我做工作让我买一瓶过年。当时全家七个人生活费只有我和父亲的工资,父亲的月工资也就四十多元。年关用钱的事太多,加上我每月的工资是母亲直接领取。所以我是实在买不起啊!我爬在柜台上,那个酒啊看的我直流口水只能默默地往下咽。但年后另外一个朋友,也是我现在的姨妹夫,买了一瓶,虽然回家挨了一顿骂,但哪个甜香啊!弥漫整个客厅,也弥补了心里的不快。一杯酒哪挂杯浓稠的成度,需要多次才能喝干。入口就像米汤一样粘稠柔滑,喉咙回甜久久不散。



说实在的还真不是茅台酒股票,最近热炒居天价(1035.60)而猎奇。


岭南野鹤


我其实很少喝白酒,对酒谈不上喜欢,有时甚至有点讨厌,因为小时父亲醉酒留下的阴影。

我爷爷从小最疼我,我也算孝顺,去年过年爷爷买了一瓶他说的神酒金门高粱酒,其实是台湾高粱,和我说这个过年喝。问了价格,爷爷说11块钱。我立马回去拿了天蓝和古井8还有红习过去,一共4瓶。怎么能让爷爷喝11块钱的酒。

前几天爷爷生日,提前和我们说今年不操办,简单就好,因为我们这里79岁不过寿。我还是鲁了他喜欢的猪舌头和猪脚和手抓面,去和他喝一杯,剑南春是那时我架子上最好的酒。不知道是不是心里作用,觉得剑南春是我喝过最好喝的一种白酒。好香。。。。。。最重要的是爷爷也很喜欢。。。。回来后我偷偷的买了一箱剑南春和一瓶东方红,还有爷爷口中的神酒金门高粱。。。。。

写这个不是酒评,我文笔也不好,仅是为了留下点痕迹来纪念我和爷爷的感情,,看着他渐渐老去的身影,我泪流满面。。。。,

我也希望吧友们能够多和长辈喝一杯。。。

清理完我架子上的杂酒,我就只喝剑南春和金门高粱。。。【图片】






泰山小九


年轻时七八十年代国家那时候没有开放。各种国产白酒都是我的爱好,尤其喜欢喝浓香型白酒。直到80年代中期,有一次出差去山西,第1次喝了清香型白酒。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从此以后清香型白酒也进入了我喝酒的范围。最典型的清香型白酒就是汾酒和二锅头。还有东北的几种,印象最深的就是闷倒驴。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的风气,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现在一些高档宴席上年轻人主要喝进口白酒。我也跟着一块凑热闹,慢慢的也喜欢上了进口白酒。尤其是白兰地。目前我喝白酒,主要喝国产的清香型白酒和进口的各种白酒。在南方地区,目前很多酒席已经摒弃了国产的浓香型白酒大多使用进口白酒。进口白酒的口感更好,更有档次,包装更加漂亮。对于主人来说还很有面子。😇😇😇


树165323956


别人爱喝什么样的白酒我还真不知道。但是我对老爸爱喝什么样的白酒却很清楚。

老家在农村,镇上有一些买散酒的,老爸就喜欢买一家的酒。我问为什么?他说: “粮食做的,口感好!” 我当时还稀里糊涂,酒不都是粮食酿的吗?管它呢,老爹爱喝就行!

后来离开家,回去就给老人家带瓶装酒回去,他却放起来,逢人就夸:“这是我女儿给我卖的”。

后来,我听我妈说: 以后别带酒回来了, 你老爸快成酒鬼了,一天三顿喝酒,一次两盅,时间一长,这流量也跟着上来了!我怎么劝都不听!哎,都70多岁的人了!”

我一边答应着老妈,一边在想: 老爸是真的喜欢喝酒吗?还是在想念我这个一年才回去一次的不孝子呢?

哎,鼻子都酸了!


红丫丫isme


这个问题我特意咨询了我爸,他老人家语重心长的说只要闺女买的都爱喝,言归正传,他说好酒喝起来不上头,不会很醉,身体不会不适。他和他的老酒友都爱喝比较香醇的,度数一般42度到52度,口感辣,酒香浓厚。养生类的酒他们不爱喝,认为喝起来不带劲。


小仙女美食记


你好,我是川酒品鉴,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个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喝酒的习惯,是酱香还是浓香,当然浓香还分纯高粱酒和杂粮酒。。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还是选择一线品牌白酒。据我了解,广东、福建、江苏等地区更喜欢喝五粮液、全兴大曲、水井坊三种酒,这三款酒也是在该地区比较畅销的三种。五粮液除了普五、1618、十年三个价格差不多外,其余子品牌不推荐。全兴大曲润系列(润15、润18、润30)价格分布于468-888之间,水井坊井台价格区间也合适,建议可以选择。但全兴和水井坊其实同宗,不过水井坊卖给了英国公司,我更建议选择民族品牌。全兴润系列2018年上市,属于推广阶段,推广阶段的基酒基本都是老厂生产,近两年批次口感较好,建议可选。

西南地区多以茅台(酱香)、五粮液、郎酒(酱香)、全兴大曲、水井坊、剑兰春、舍得、丰谷等酒为主。建议先分香型,再看价格,最后比较性价比。我更喜欢川酒,毕竟都是在北纬30度的酿酒黄金区域酿制,川酒里只要是大厂的嫡系品牌都不错,但新推广的性价比更高(毕竟刚推广的时候厂家更看重品质,不然怎么推得动)。


川酒品鉴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般的地区都会喝酒,遇到逢年过节、结婚等都会喝酒。喝酒一般都会喝点白酒,总觉得白酒才是宴席的正统。我们河北地区的酒有几种,今天着重介绍河北本地酒,我们平时喝的也就是以下几种。

1.衡水老白干系列,现在河北本地销售最好的酒之一,老百姓也比较认可。我平时喝的就是十八酒坊系列,有十二年十五年,自己喝、商务招待都没有问题。

2.山庄系列,山庄酒有皇家专供的美称,历史悠久,也是河北市场上的中坚力量。平时我们喝的有皇家窖藏十二年,这酒喝着口感比较好,包装也比较精美,请客吃饭挺有面子。

3.板城系列,板城烧锅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传统工艺精心酿造,具有口不干,不上头的特点。我们平时喝的一款就是板城和顺1975,价格实惠,喝着还不错。

4.丛台系列,南有茅台,北有丛台,可见丛台酒的地位,丛台诞生于古都邯郸,底蕴深厚,深受河北当地人喜爱。我们平时喝的有丛台窖龄9年,喝着特别舒服的一款酒。

5.刘伶醉系列,千年古烧锅,历史底蕴在中国酿酒历史中占领足够的分量,刘伶醉,醉三年。我们平时喝的是一个高度刘伶醉陈酿,价格不贵,纯粮食酿造。








河北青铜哥


今日头条报道:1⃣️国窖、泸州老窖2018年生产约六万吨,约销售15.6万吨,只能大量购买食品添加剂、酒精、基酒了……2⃣️泸州老窖和洋河股份都存在从外面大量购进基酒和食用酒精的行为,尤其是泸州老窖。
3⃣️2019年上半年,泸州老窖从增长数据上看,这种业绩表现依然亮眼。不过,这种业绩的高增长是建立在持续大涨的销售费用基础上的。
2018年泸州老窖的销售费用高达33.93亿元,同比增长41%,该增幅远高于同期营收和净利润增幅。销售费用率也增长到25.99%,意味着每赚取100块钱营收,就得投入25.99块的销售费用。泸州老窖的销售费用率是四大白酒企业—茅五洋泸中最高,比洋河的销售费用率高出15.39个百分点。
2019年上半年,泸州老窖销售费用为15.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13%,同样高于营收增幅。
对于投资者来说,则需要多留意其营销费用的变化,当营销费用的高投入依然不减,而营业收入增速放缓之时,则意味着要注意风险了。
2018年年报显示,泸州老窖生产性人员为1017人,而基酒产量则为15.67万吨,相当于人均产能154.13吨/人,而同为浓香型白酒生产的五粮液,2018年生产性人员为18935人,人均产能仅为10.14吨/人,难道泸州老窖的生产效率是五粮液的15倍?显然不是,所以泸州老窖部分高端,中端,以及中低端白酒几乎都可能是外购基酒或食用酒精勾兑的,也就是所谓的液态发酵法...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能解释,为何贵州茅台和五粮液能长期维持酱香和浓香的第一定位,和其重视务实生产,保证质量也有很大关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24b0005ef7e232f1fc8\

2788773201


酱香型白酒,在中国白酒五大主要香型中,原本的占有率一直被浓香型和清香型超越。成名产品也只有茅台酒一支独秀,但就是这一枝独秀的产品,成就了今天酱香型白酒的无比辉煌,也不断壮大着喜欢酱香型的人群。

政务型人群

作为国宴用酒的茅台酒,早已被定型为正式场合特别官方的接待或庆祝用酒。举杯微笑间,象征意义大于体验度,后来慢慢的喝习惯了酱香白酒以后爱上了酱香白酒,以至于后来限制了三公消费以后,我们还是有大批的政府人员购买酱香白酒,只是从贵州茅台酒替换成了更加便宜的茅台镇酱香白酒。

高端商务型人群

平常饮酒或许酱香浓香清香兼而有之,但在一些重大场合比较重要商务场面上,唯有举杯茅台酒,才能彰显合作的重视度和诚意度。只要酒和高兴了,合作也是很自然的事,很多这样的人群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工作需要。

成功人士型人群

茅台酒已然成为酒中奢侈品,在圈子饭局,亲朋饭局,不上两瓶茅台酒,似乎显现不了身份的尊贵、优越、成功,一杯茅台酒,早已淹没了对酱香型白酒的偏见。但是我认为,喝酒的未必懂酒,就像喜欢奢侈品的女人,有些只是什么贵买什么,来突出自己的品位。喝酒也一样,年收入几千万几亿的人,如果还喝几十块钱的酒,不是让自己丢面子吗?

地域型人群

酱香型白酒的原产地贵州,拥有最真实的喜欢酱香型人群。他们的生活习性,饮食习惯,原本自然地与酱香型融合在一起。

就如川人爱浓香,山西人爱清香一样,作为土生土长的茅台镇人,贵州当地人才是最喜欢酱香型的人群,在茅台镇人眼里,茅台酒只是酱香型白酒中一个,我们更爱的是自家的光瓶酱香酒,而不像地域之外人眼中,酱香就是茅台,茅台就是酱香白酒。

喝其他香型转喝酱香酒的人群

这些酒友刚开始是喝清香型白酒或者是浓香型白酒,在偶然的机会下接触了酱香型白酒,慢慢的就爱上了酱香白酒,我相信这样的酒友是最多的。

酱香型白酒具有很大的侵略排他性,一般只要持续喝上两三个月的时间,就很难再接受其他香型的白酒。像我现在就只喝得下酱香型白酒,其他香型的酒再怎么牛逼来头很大的产品,喝起身体都会有排斥反应感觉很不舒服。

我认为喜欢酱香白酒的人,无疑就是那些因为向往,然后尝试,最后爱上酱香白酒的人,他们未必经常喝,但是一定十分懂,知道怎么去鉴赏和品味,哪怕茅台涨到二千一瓶,哪怕自己收入不高,也得时不时来上一瓶,空闲的时候,来几个小菜,对影慢酌,喜欢酱香酒的都是懂生活,追求品质生活的人。

在这里也顺便给喜欢酱香酒的朋友提个醒,一分钱一分货,好的酱香酒(严格按照传统工艺、存放五年以上)就算是散酒也在百元上下。前不久我听一个朋友说,有的消费者25元一斤买了酱香散酒反应不好喝,我当时就笑了,因为这个价格成本都不够,二十五元你能买到的你还敢喝就已经有勇气了,还能好喝才怪。所以不能贪便宜,不然你花钱不多还买气受,实在没有必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