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孩子的“自言自语”是种病?NO!它只是孩子的必经阶段

这个假期宅在家里,孩子基本可以自行完成学习任务。我也可以做一些自己的事情。

但是,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我发现一些好玩的现象:

  • 前几天“守株待兔”,一个人在那自言自语。这个农夫真的笨死了,像这样早就要饿死了。今天的英语单词好难呀,我要不要找妈妈呢?算了吧,我还是自己完成吧。

我想很多宝妈也经历过宝宝自言自语的阶段。特别是3-6岁的孩子,都会自言自语,还会和自己虚拟的朋友对话,有的孩子比较大声,有些只是小声嘀咕。不仔细聆听是不会发现的。

孩子的“自言自语”是种病?NO!它只是孩子的必经阶段

01自言自语正常吗?

孩子的自言自语多出现在幻想性游戏、需要做的事情、待解决的问题、或者遇到的困难时。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来说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自己的怀疑、困惑。

比如玩火车,孩子可能会说:“火车要进站了,哪些人需要下车呢?我要去某某站,需要买票啊,买票多少钱呢?

孩子对着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说话,这是正常的吗?当你的孩子一个人自然自语时,你是否担心,焦虑呢?

其实,我们大人也喜欢自言自语,只不过我们不喜欢发出声音。比如,上台前自己很紧张,你会在心里给自己打气。

孩子和我们不同,他们需要借助“说出来”这种形式。

据研究表明:“3岁左右的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开始出现自言自语的现象,5岁达到高峰。到8、9岁基本就不自言自语了。”

而3岁左右的孩子还处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这就决定了他的语言也是从自我出发。由于认知水平、逻辑思维、自控能力的原因。这就需要他把内心的想法“讲出来”。这也是孩子一种自我调整的过程。

所以,孩子的自言自语是极为正常的现象。

孩子的“自言自语”是种病?NO!它只是孩子的必经阶段

02聪明的孩子更喜欢自言自语

人的语言可以分为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幼儿的自言自语正是从外部语言走向内部语言的一种过渡。在这过程中,它对孩子的记忆、信心、专注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许多方面的促进。

★自言自语是在专注解决问题

在2-5岁的孩子中,自言自语是一种健全的行为,研究表明幼儿在自言自语时头脑更有条理。

那是因为自言自语让孩子的视觉和听觉都专注于问题上面了。

举个例子:幼儿在搭积木时遇到了困难,ta便会自言自语。

“积木怎么倒了呀?我看看。哦!原来是我没对齐。城堡怎么搭来着?我想想,妈妈好像这样搭的,对的!是这样搭的。”

自言自语让宝宝全身心的投入,让情绪更平静,专注于问题的解决,这也是锻炼孩子独立问题的一个好机会。

孩子的“自言自语”是种病?NO!它只是孩子的必经阶段

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幼儿时期,思维和语言紧密联系。他们常常在与玩具的互动中,用语言进行思考,一旦终止了互动,思维活动就停止了。

心理学家认为,自言自语是幼儿重要的认知工具,是一种说出声的思维。

  • 有一次,小侄子自己拿了一个玩具娃娃,然后自己在那嘟囔:“小朋友生病了,需要打针。打针病就好了。不打针会一直生病。小朋友我告诉你哦,打针很快的,我很勇敢,没有哭。你也不能哭哦。”
  • 这是一个4岁的男子的一段自我对话。目的就是表现自己长大了,是个勇敢的孩子了。当听到这时候,我走过去给了他很大的夸奖,他高兴极了。

所以,孩子的自言自语只是在用语言传递自己内心的想法。

作为家长不能嫌弃孩子的唠唠叨叨,呵斥孩子的自言自语,要求孩子保持安静。这样的教导反而阻碍孩子的大脑发育。

自言自语的孩子更聪明!

孩子的“自言自语”是种病?NO!它只是孩子的必经阶段


03身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做?

自言自语是幼儿的一种常见行为。对待它,父母既不能阻止,也不能忽视。需要这样做:

适当的关注,了解孩子的内心

温斯勒说:“年轻的孩子在日常活动中经常谈到自己,父母和老师不应该把这看成是怪异的行为。相反,他们应该多多听取孩子说了什么,这是了解儿童思维的一个奇妙的窗口。”

当孩子一个人在那碎碎念的时候,阻止孩子是一个错误的做法。

“闭嘴,保持安静。你不能安静一会吗?说什么呢?”

这样的语言传递给孩子的是一种厌恶的情绪,孩子会认为大人反感他们的这种行为。长此以往,孩子会封闭自己的想法,语言能力也会受到压制。甚至会影响孩子以后的社会能力。

和阻止相反的是对孩子的自言自语完全的忽视。这样的父母认为孩子还小,说出来的话可能就得好玩,其实孩子自己也不知道什么。这样做又失去了了解孩子的内心的时机。

比如:当孩子自言自语的说:“我明天不想去上幼儿园了,为什么呢?因为今天我被小贝欺负了。”

如果家长能听见孩子的这些话,就能及时安慰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所以,父母应该充分利用孩子的自言自语。单纯的打断与禁止孩子自言自语不同。一个表达关怀一个简单粗暴,孩子区分得了是阻止还是关心。

孩子高兴时,可以等他说完了插一句:“今天宝宝玩的真开心呀。”当孩子遇到困难、或者表达难过时。说一句:“宝宝不开心了呀,妈妈来看看呢!”

孩子的“自言自语”是种病?NO!它只是孩子的必经阶段


★用自言自语促进成长型思维

心理学家指出:自言自语其实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方法,其本质是“自我对话”。

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自言自语最终会基本消失,内部语言会迅速的发展起来。而内部语言有相当一部分是我们的“自我对话。”

自我对话对思维方式至关重要。举个例子:

  • 明天你要参加一个比赛了。对手的实力很强。那么在比赛前,你的脑袋里基本会有这样两种想法:
  • 第一种:他太厉害了,一直都是第一名,我没有办法打败他,如果我失败了一定很丢人。
  • 第二种:谁能一直是第一名呢?我也很努力,下面在加倍努力,我肯定可以能战胜他。

这两种不同的“自我对话”实际反应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所以,才要及早的关注孩子的自言自语,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意识到除了沮丧、懊恼之外,还有更好的解决方式,修正自己的固定型思维。

总之,对待孩子的自言自语,保持一个平常的心态,不要一发现就觉得孩子有问题。同时也要适时关注,以便更好的帮助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