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柑橘潜叶蛾如何防治?

林延山


柑橘潜叶蛾,俗称为鬼画 符,主要以危害柑橘新梢叶片为主,因受害后的叶子上有如画上的无字天书一样,被人们称为鬼画 符。



这里结合本地柑橘种植管理中,对潜叶蛾的危害症状,发生时间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总结分享,供大家在防治潜叶蛾的管理工作时参考借鉴。

潜叶蛾的危害症状

潜叶蛾在本地区主要害秋梢叶片,潜入表皮下进行取食叶液及叶肉,在叶片上拱洞穿过叶面表皮,形成一条银白色弯弯曲曲的隧道。叶片洞内会留有虫粪,在叶片上形成一条弯曲的黑线,由于虫道在叶片上蜿蜒曲折,就会导致新叶卷缩硬化,严重时叶片自然脱落。



危害时间

潜叶蛾一般危害柑橘新抽发的嫩枝叶为主,但是以危害秋梢最为严重,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很适合他的生长和繁殖。8月下旬到9月中旬尤为突出,因为雨水较多且湿度相对来说就大,所以柑橘秋梢被害率基本达100%。由于潜叶蛾在秋梢造成大量伤口,所以会诱发溃疡病的发生,给害螨、盾蚧、粉蚧和卷虫等提供了良好的过冬场所。

防治方法

1、潜叶蛾防治通过抹梢,控梢,剪去受害严重的枝条和越冬虫害的枝条,这样来减少虫口的基数。

2、药物防治,可以釆用: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氰菊酯,噻虫嗪,氟酰尿等药物,在防治其他柑橘病虫害时,添加上述药剂一并进行喷药防控。



本文总结

柑橘幼树或者改接后的秋季嫩梢发的很快,是防治潜叶蛾的重点,由于一般防治潜叶蛾的药剂持效期都比较短,有效期也就只有4-5天的样子,所以要想防治好潜叶蛾,不是打一次药就能解决问题,原则上根据秋梢抽发情况,用药防治两到三次以上,才能够有效地防治着柑橘潜叶蛾。


农人殷殷


您好,柑橘浅叶蛾如何防治?结合一些资料及实际操作,帮您提供如下解答,望能帮到您。

一、什么是柑橘浅叶蛾?

潜叶蛾是柑橘生长过程(process)中的主要重要害虫,常在夏秋梢抽发期以幼虫潜入嫩叶表皮下取食,在叶片(Blade)表皮上留下蜿蜒的虫道。

二、柑橘浅叶蛾有哪些危害?

随着气温逐渐温和,秋梢大量抽生,眼下潜叶蛾的发生已达到峰值。潜叶蛾一旦爆发,不需几天便可把嫩梢钻得一塌糊涂,受害叶片卷缩或变硬,易于脱落。尤以苗木、幼树上发生更多,严重影响其生长。

三、柑橘浅叶蛾有哪些防治措施?

1、柑橘园地宜选择无明显冻害地段,要求土层深厚、排水透气良好、有机质丰富、灌溉方便、交通便利。

2、结合栽培管理措施进行抹芽控制夏梢和早发秋梢或夏剪以抑制虫源是防治潜叶蛾的根本措施。通过水肥管理,使夏、秋梢抽发健壮整齐,减少着卵量,中断幼虫食物来源以抑制虫源。冬季结合修剪,剪除被害梢,以减少越冬虫口基数。但要注意将摘下的嫩梢、虫叶和剪下的被害枝梢集中处理,以直接消灭其中的害虫。

3、掌握重点保护夏、秋梢的原则。一般在新梢萌发不超过3毫米或嫩芽被害率达5%左右时,开始喷药。以后每隔7天左右喷1次,连续2~3次。防治成虫,喷药宜在傍晚进行;防治初孵幼虫宜在晴天午后用药,效果较好。

四、有哪些常用防治药?

常用药剂有: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杀虫双水剂600~800倍液。





行摄醉美乡村


柑橘树潜叶蛾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 结合栽培管理措施,合理进行抹芽控梢。控制夏梢摘除过早或过晚抽发的秋梢嫩芽,采取“去早留齐、去零留整、集中放梢”。的抹芽放梢措施,使抽梢一致,恶化柑橘潜叶蛾幼虫的食料条件,打断其食物链,以减少虫源和喷药次数,这是防治柑橘潜叶蛾的根本措施;② 通过肥水管理,抑制虫源。掌握在成虫危害低峰期统一放梢;③ 保护和利用天敌。潜叶蛾的天敌有白星姬小蜂等多种寄生蜂、草蛉、捕食性蚂蚁和苏云金杆菌等。

(2)物理防治:结合冬季修剪,剪除在嫩梢上越冬的幼虫和蛹,初夏早期摘除零星发生危害的幼虫和蛹,摘下的嫩梢、虫叶和剪下的被害枝梢要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次年越冬虫源,降低来年虫口基数。

(3)化学防治:在秋梢大量萌发期和芽长1厘米左右时是重点防治时期。应立即喷药保护,不同种类药剂要注意轮换使用,目前已登记用于防治柑橘潜叶蛾的药剂有:6.3%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1.8%阿维菌素水乳剂、1.8%(5%)阿维菌素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克/升顺式氯氰菊酯乳油、2.5%(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50克/升S-氰戊菊酯乳油、20%甲氰菊酯水乳剂(乳油)、25克/升溴氰菊酯乳油、50克/升氟啶脲乳油、25克/升(100克/升)联苯菊酯乳油、98%杀螟丹可溶粉剂、40%杀铃脲悬浮剂、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97%矿物油乳油、20%吡虫啉可溶液剂、5%(10%)吡虫啉乳油、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0.3%印楝素乳油、50克/升虱螨脲乳油、5%虱螨脲悬浮剂、10%虫螨腈悬浮剂、250克/升苯氧威悬浮剂等。

柑橘潜叶蛾严重影响柑橘的树势和来年的产量,化学防治仍然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有关研究表明,从使用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啶虫脒、除虫脲几种药剂在防治潜叶蛾的杀虫效果上看,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啶虫脒>除虫脲>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且均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各农药生产企业在制定柑橘病虫害解决方案的时候可基于此进行考虑,研制更加高效的防除柑橘潜叶蛾的产品。


查理叔叔


  1、在冬季、早春修剪时剪除有越冬幼虫或蛹的晚秋梢,春季和初夏摘除零星发生的幼虫或蛹。

  2、在夏、秋梢抽发期,先控制肥水,抹除早期抽生的零星嫩梢,在潜叶蛾产卵量下降时供给肥水,集中放梢,配合药剂防治。

  3、在柑橘新梢大量抽发期,芽长0.5~2厘米时,嫩叶受害率大于等5%时喷药防治,喷施药剂7~10天1次,连续2~3次。

  药剂可用:1.8%阿维菌素2000~3000倍液、10%吡虫啉1000~1500倍液、10%氯氰酯乳油2500~3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等。


农村佬第


柑桔潜叶蛾是柑桔类果树新梢上最主要的害虫。柑桔潜叶蛾以幼虫潜食叶肉,造成银白色蜿蜒曲折的隧道,削弱光合作用,影响新梢充实,成为其它小型害虫的隐蔽场,增加柑桔溃疡病病菌的侵染机会。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防治柑桔潜叶蛾的危害。

如何防治柑桔潜叶蛾的危害

发生规律:

柑桔潜叶蛾在广东一年发生15代以上。其成虫银白色,体长约2毫米,后翅边缘有较长缘毛。幼虫淡黄白色,0.54毫米,无足。主要以蛹在叶片边缘越冬,多产卵于嫩梢端部的5片嫩叶上,尤其以叶背叶脉附近为主。在一年中,其发生主要有四个高峰期,分别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6月中旬至7月上旬、8月中旬至9月中旬、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

防治方法:

一、抹芽控梢,统一放梢。冬春季影响潜叶蛾发生的主导因子是低温,夏秋季节影响潜叶蛾发生的主导因子是食物,也就主要是柑桔嫩梢。因此控制虫源的根本措施应当是抹芽控梢、统一放梢。放梢的时期要抓住柑桔潜叶蛾的发生低峰期,主要在小满至芒种(5月下旬至6月上旬)来放夏梢,在大暑至立秋(7月下旬至8月上旬)放秋梢。放梢时施好三次肥,分别在放梢前15天施促梢肥,在放梢前2至3天施攻梢肥,在放梢后3至4天施壮梢肥。放梢时以去零留整、去早留齐、去少留多为放梢的原则。放梢的标准是在全园有70%80%的植株抽梢,每株树有70%80%的枝条抽梢时,一次性统一抹净,然后进行放梢。

二、药剂防治。是要抓住三次以柑桔潜叶蛾为主的综合药剂防治措施。第一次喷药在新梢萌发后34天(梢长不超过1厘米),主要以防治柑桔潜叶蛾、柑桔蚜虫、柑桔木虱、柑桔凤蝶为主。第二次喷药在第一次喷药后的56天,主要以柑桔潜叶蛾、柑桔蚜虫、柑桔凤蝶为主。第三次喷药在第二次喷药后的78天,主要以防治柑桔潜叶蛾、柑桔凤蝶和柑桔溃疡病为主。同时可以在柑桔新梢受害率达到20%时作为柑桔潜叶蛾的防治指标。防治柑桔潜叶蛾的药剂有98%巴丹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24%万灵乳油15002000倍液、20%灭幼脲1号悬浮剂300040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20003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40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4000倍液等。同时,柑桔潜叶蛾的成虫白天在果园或苗圃附近的草丛中栖息,黄昏时出来活动。所以潜叶蛾的防治还应经常清洁果园或苗圃周围的杂草,喷药时亦在黄昏时进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农伟哥


农业防治。夏、秋梢期及时抹芽控梢,摘除过早或过晚抽发不整齐的嫩梢,统一放梢,同时加强肥水管理,促使夏、秋梢抽发整齐健壮。柑橘结果树一般不留夏梢,选留秋梢时,避开潜叶蛾产卵高峰期,选留早秋梢或晚秋梢较好,缩短新梢嫩叶期,减少潜叶蛾的食料,降低虫口密度;冬季则结合清园修剪,剪除被害枝叶,扫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虫源基数。

生物防治。柑橘潜叶蛾的天敌资源丰富,要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近年来,许多橘园已大量采用天敌来防治潜叶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保护和利用天敌一方面要搞好虫情预测预报,尽可能减少喷药次数;另一方面要合理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如杀虫双和菊酯类药剂等。同时,由于寄生蜂等天敌多在上午羽化活动,所以喷药时间最好选择在下午或傍晚。

化学防治。搞好虫情预测预报,做好潜叶蛾田间消长规律的调查,掌握在放梢后幼虫孵化高峰期喷药防治。一般当夏、秋梢芽长至3毫米时或在新芽抽出50%时喷第一次药,以防治成虫为主;在傍晚连续喷药2~3次,每隔6~7天1次,直到新梢木质化。若已潜入叶内的低龄幼虫,一般可于中午喷药效果较好。有效药剂有1.8%阿维菌素(爱力螨克)乳油5000倍液加0.25%矿物油、2%(罗速发)乳油2000~3000倍液、5%伏虫隆(农梦特)乳油1000~2000倍液、24%灭多威(万灵)乳油1500~2000倍液、20%灭幼脲(灭幼脲1号)悬浮剂3000~4000倍液、20%甲氰菊酯(灭扫利)乳油5000~10000倍液、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乳油5000~7000倍液、20%除虫脲悬浮剂4000~6000倍液、5%氟虫脲(卡死克)乳油2000倍液、0.5%阿维菌素2000~3000倍液、10%比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99.1%机油乳剂(敌死虫)200~400倍液。在喷药防治时注意不同种类的药剂要轮换施用,以免抗药性的产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