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总其终始,匪无乖互是什么意思?看了几家翻译都不满意,望赐教?

垂虹亭


揔其终始,匪无乖互?

揔,即总,还有用手把持,揽取之意。此处应当解释为作者的观看及临摩了这么多古人的法贴。

其,代词,指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终始:从开头到结尾,这里显然是指王羲之流传于世所有的书法作品,甚至他继承钟张二人的神韵以及自我扩展。也就是说“始”可以看做王羲之以学习前人书法作品为起点(始),“终”可以看做王羲之继往开来自成一家的结果(终)

匪:否定之意,就是“不”或“不是”的意思,当然可能还有另一重含义,即“匪”是“彼”的意思,主要是因为这个匪字的意思太多,从上下文来看,也可以是“彼”的意思,此字为通假字,匪彼二字通用,比如《诗经》“彼交匪敖”和“彼交匪纾”,所以在《广雅》中才说“匪,彼也!”

无,没有的意思

乖互:即违反、违背、抵触、触犯、差错之意。乖,就是不一样,不正常,不对劲儿,比如《红楼梦》里说贾宝玉“行为偏僻性乖张”,类似的词还有乖谬,乖戾、乖僻等等。互,差错之意,现代汉语的交互,互动等其本质含义都是二个以上存在差异的个体放在一起,比如互补。因为存在差异,所以才称之为“互”,如果不存在差异存在共性,就不是“互”,而是“合”、“融”、“汇”等词。

讲到翻译,如下

字面翻译:观羲之作品,(与之相比)不是没有优点和不足。

通用翻译:总之,羲之书法与前人相比互有短长。

古文翻译:右军书道承前后,转益多师自春秋。

诗词翻译:逸少书风皆唯妙,春花秋月恰平分。

现代翻译:与前人相比,王羲之或有长短,却已自成一家。

古代意译:钟张二王,虽各有千秋,然右军能博采诸美,自成巅峰。

现代意译:王羲之从无我走到了有我,集前人之大成,成为书驿。


亦有所思


你好,我是眉画张敞,虽然不精通书法,但是对古文有点功底,我就谈谈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这句话出自唐代书法家孙过庭的《书谱》,原文里有这样一句话: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犹逸少之不及钟张。”

“总其终始,匪无乖互。”这句话是针对“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犹逸少之不及钟张”来说的。

“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犹逸少之不及钟张。”这句话的意思是:以前的一些书法评论家认为:王献之的书法比不上王羲之,就像王羲之的书法比不上钟繇和张芝一样。

孙过庭认为以前书法评论家这句话“总其终始,匪无乖互。”意思是:总体上看这些评论家的评论,前后两句之间不能说没有抵触和矛盾。

因为孙过庭认为:王献之比不上王羲之这个评论是对的,但是说王羲之比不上钟繇和张芝就不够恰当。所以他说这前后两句话抵触矛盾。

这是我的一点见解,希望能让您满意!谢谢!


眉画张敞


揔其终始,匪无乘互是什么意思?

我认为意思是:总的来讲至始至终,没有不协调不一致的的地方,是完美统一的。

语出唐代作者孙过庭的《书谱》。《书谱》中通过对几个书法大师的对比,得出王羲之的字写的比较好这么一个结论。

张芝大师草书写的好,王羲之比起张芝的草书、他还擅长楷书。钟繇大师的楷书写的好,王羲之比起钟繇的楷书、他又擅长草书。就是是说王羲之的字单列出来谁也比不过,这就应了那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王羲之不和他们单一的比,要比就比综合。王羲之的字广泛涉猎各体,博采众长名家,把所有的这些进行了完美的统一,自成一体。

如此看来,王羲之的字是把所有的单科尖子汇聚与一身的,取中庸之道。这样既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又符合人们的心里需要,合乎国情民情,又迎合了社会的发展,于是王羲之的字就理所当然的被世人所推崇了。


远方远方2


雖專工小劣,而博涉多優。總其終始,匪無乖互。

(与钟张相比)羲之虽在专门擅长一种书法(隶,草)方面有点小劣势,但广博涉猎方面更加有优势。总的看来,评论说“羲之不如钟张二人”这句话,不是没有矛盾之处的。

注辉:

1,专工:专,专门。工,擅长

2,小劣:稍微(有点)劣势

3,总其终终:总,概括,统观。终始,从头至尾,全部。

4,匪无乖互:其实是“非无互乖”的倒装句。意为“不是没有互相矛盾的地方”。匪,不。无,没有。互,互相。乖,违背,矛盾,错误。


国学小师


乖,不顺。

总其始终,匪无乖互,即总得看来,相互间不是没有不顺之处的。


汝州王国成


纵观开始和终结,不正确的事无人帮助。不知和你胃口。


崔风朝


观察其开始和最佟的结果,匪一样的人,是没有人好好给他合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