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中国足球多年来不断向多个欧洲足球强国学习,这种现象是百花齐放还是病急乱投医呢?

用户76074438526


前段时间引起颇多争议的关于中国男足国家队归化非中国裔球员的问题。

对于是否需要归化外籍球员来增强中国男足国家队的实力,小熊历来持否定态度,归化乃捷径,但是这条路一定不是长久之法。其实我们只要仔细想想,很好理解这个道理。就当前来看,比之欧洲和南美国家的足球联赛,中国的无论是中超联赛,还是中甲联赛,水平依然是比较低的。别看,当前很多金元足球策略的影响下,有很多球员来到中国踢球,这当然是好的,但是对于大量的且处于青年和黄金中年的当打之年的球员,他们还是不会选择到中国来踢球,他们的首选依然是欧洲和南美,甚至是日本的职业联赛。那么也就是说,我们中国最终能够归化的外国球员,在一般情况下并非足坛顶级,甚至放到很多足球强国的国家队,他们都没有能力担当替补水准。由此看来,归化球员是一条捷径,但长久来看,对于中国足球的实质提升是没有太大功效的。

对于中国足球来讲,还是需要摸索自己的发展特点,根据球员的相关素质,制定对应的策略,才是比较科学的。小熊觉得原来中国队的“前锋一高一快、两翼下低传中”就非常适合中国球员在亚洲地区的征战。


小熊巴拉克


中国也不是病急乱投医或者是百花齐放。我觉得中国足球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因为人口总数太多,喜欢足球的人肯定很多,对于成绩不好大家都还是颇有说辞很正常,毕竟就像自家的孩子一样什么都比别家的孩子弱会带来心理上的变化。中国足球学习其他国家的方法是很不错的,能出去学习其他的先进足球知识对我们国家自身的足球水平还是有提高的。最近那么十年虽然中国足球没有什么亮眼的表现也是因为世界足球的水平进步很快,但是这些年中国足球的进步还是有目共睹的,只是世界足球发展的太快导致中国足球的进步淹没在了世界足球的光环下,而且过去的10年也正是中国足球的低潮期。人员更迭、各年龄段球员断层、俱乐部操作不规范、培养技术能力差、基本功不扎实都是中国足球的短板。随着近年来中国各大资本的投入和专业人员的介入和管理我们还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什么事情都会有周期,英格兰、荷兰、巴西、意大利不都是有这些问题吗?所以从长远看中国足球正在正规化、专业化。相信未来的10年中国会找准自己的定位和技战术打法以及在对比赛阅读时和大赛经验上更上一层楼!


赶风的胖子


中国足球近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一部向欧洲诸强队学习的历史。总结中国足球二十多年学习的历史,应该看到既不是百花齐放的历史,也不是有病乱投医。之所以这样回答问题是因为以下原因,首先中国足球之所以学习,是因为中国足球落后。向欧洲足球强国学习是足协提高中国足球水平的必然举措。其次,中国足球学习的脚步可以看到的是,哪个阶段哪个欧洲国家足球成绩好就学习哪个国家的足球,比如先后学习了德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这些都是哪个阶段成绩斐然的足球国家,为此说有病乱投医,也确实冤枉了足协的真实想法。第三,之所以说不是百花齐放是因为没有在同一时间学习几个国家的足球经验教训,而是同一时期学习一个国家的足球经验和教训,很难夸奖足协的行为是百花齐放,第四,足协确定向欧洲乃至南美国家学习足球管理培训以及国家队提高成绩的经验无可厚非。但是应该选择适合中国人特点的足球国家的经验。一旦确定后就应该把国家队各级别的球队的教练员全部配备该国的教练员,便于统一风格,便于统一技战术打法,便于形成很好的衔接,这样一种模式练到底,国足的成绩自然会提高,国足自然会强大起来。第五,足协在学习外国经验的时候应该允许各俱乐部选择自己的模式,不能一刀切,确保各俱乐部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第六,足协要摒弃官本位思想,让专业人员做专业事,这样全国的足球形势就自然而然的好起来了。最近球迷喷者较多,不能科学理性的看待国家队的表现实属正常,毕竟成绩糟糕,但是我认为是恨铁不成钢的体现,也不要苛求,相信足协早就了然于心。回答的较长,也不一定确切,望指正为盼。谢谢


卓异090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足球向欧洲强国学习体现最明显的就是聘请主教练,历数历届国家队洋教练人选:1992年德国人施拉普纳,1998年英国人霍顿,2000年,塞尔维亚人米卢蒂诺维奇,2002年,荷兰人阿里·哈恩,2007年塞尔维亚人杜伊科维奇、福拉多,2011年西班牙人卡马乔,2014年法国人阿兰·佩兰,2016年马尔切洛·里皮,2019年卡纳瓦罗,从主教练人选就可以看出中国足球向欧洲足球学习的渴望,很多主教练的选择既有参考当时中国足球联赛中成功教练的因素,如米卢,也有是选择当时世界上足球成绩较好国家的教练,如西班牙人卡马乔就明显使因为2010年南非世界杯西班牙夺冠的影响,还有就是中国与欧洲国家一揽子合作计划(足球合作只是众多合作计划的一部分)的一部分,如法国人佩兰,意大利人卡纳瓦罗。中国足球向足球强国学习不仅仅是欧洲,也曾经学习过邻国日本、美洲巴西,这种学习是百花齐放还是病急乱投医?

首先,纵观世界上所有的足球强国,甚至说足球国家根本不可能向中国这样如此快的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发展方向:近邻日本用20年如一日的学习巴西,才成就了亚洲桑巴的美誉,越南从十年前坚持依靠阿森纳来发展青训,走的明显是带有法国色彩的发展路线,足球实力实现了从亚洲不入流到亚洲二流的转变。中国的学习没有一个能够坚持10年,而一个系统从建立到产出再到形成规模效果,没有十年的时间是完全做不到,就像一个企业从投资建设到稳定运转都需要3年,更不要说足球青训了。

其次,从足球发展上看,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句话:足球的语言是通用的,意思是足球的基本要求、基本规律,无论是巴西、德国,还是英格兰、日本,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不同国家在具体的长处、重点上要求不一样。中国学习了那么多,恰恰是对足球发展的本质规律缺乏认识,只看到了成绩明显的那一刻、足球风格的最长处,并将它作为足球发展的要求,忽视了其他方面,没有形成足球发展的系统理论、系统要求,对于足球发展应该说是有害无益。

最后,中国向欧洲强国的学习,往往伴随着中国足球运动管理中心领导人员的更替,前任的合作计划往往束之高阁,最起码是逐步边缘化。而往往是,足协年初签约了与某个国家的合作协议,年末或其届末宣传培养了多少人、取得了什么成绩,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那都是扯淡,是在往自己脸上贴金。

所以,截止目前看中国足球向欧洲的学习应该说,都是病急乱投医。当然,如果中国不同俱乐部在青训发展、足球风格上,学习不同国家的足球理念,并持之以恒坚持,在某一天,中国每个地区、每个俱乐部形成了不同的风格,那才叫百花齐放。所以说建议中国足球学习在国家层面,特别是各级国家队建设要坚持不懈地沿着一个风格来部署、来努力,中国足球才能有成为足球强国的希望。大家认为呢?欢迎交流。


会飞的鹰123


中国根本就没有什么人搞足球,就看某宝某东上足球的销量就行了,和什么韩版英伦完全没法比。

中国足球也根本没学过什么外国,因为没什么可学,德国那上百万的专业足球人口哪是能学来的,日本人口居住密集,小学生步行都能够跨市去踢比赛,这也没法学,美洲大多混血混出的运动天赋,这也没法学。

所谓学外国,只不过是当初那几本足球杂志编辑自己脑补出来的。

中国足球唯一一次学习外国,实际上还要追溯到1950年代,国家男子足球队远赴匈牙利留洋了,那是一次货真价实的学习。

如果真要再算一次,1990年代初送健力宝去巴西两批,算一半学习吧,最糟糕的时候实际就是找野球场自己踢着玩。

所以,没必要较劲。省点力气,去租个小场锻炼锻炼吧。


足球新闻翻译官



孟庆杰足球


去年学巴西,今年学德国,明年学法国,这样算百花齐放吗?不要说一个泱泱大国的🐷协,就是一个个体户,昨天卖零食,今天卖文具,明天卖内衣,这样就成大型连锁超市吗?你这样的问题就是为了来搞笑的吧,还百花齐放!老实说,群基础是有的,甚至一个村队都打得比国🐷队好,这根本就不是球员问题,是选材标准问题,究竟要学什么,做什么,怎么做都不清晰,怎么可能能做好呢?


用户58737838021


学习了什么?忽悠大家卖拐呢吧?这不把值十块的,一两千卖了。硬说值那有什么办法。自己说了算。但这是竟技,需要拉出来比划比划。干的怎样说出花也没用。看看经多年不断学习,终于可以与亚洲三流强队踢了,并有可能获胜。这就是找绩单,真没白花国家的钱。


用户7763226162779


病急乱投医,没有群众基础、我记的我小的时候、上学、有年级联赛、各区有区联赛、现在有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