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出貨量下滑四成,手機生意越來越難做!5G概念股漲勢如虹,繁榮背後藏隱憂…

疫情之下,國內手機行業正上演一場“冰與火”之歌。一面,手機及5G產業鏈個股在A股的集體狂歡與手機企業扎堆5G終端新品,已逐漸營造出一派繁榮景象,另一面,國內手機銷量持續下滑,一月出貨量下滑四成,一季度行業整體承壓,而中金公司更直接下調國產智能手機2020年全年出貨量預期,國產智能手機出貨量將臨連續三年下滑,部分手機經銷商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現在手機生意越來越難做了。”

5G終端扎堆而出

隨著國內5G網絡建設提速,國內手機企業紛紛加碼5G投資,並加速5G終端推出進程。

2月24日,是手機行業的“大喜”日子。這一日,行業迎來了三款5G新品,下午3時,索尼舉行線上發佈會,正式發佈5G新機Xperia,下午5時,realme將原本計劃在MWC 2020舉行的X50 Pro發佈會搬到巴塞羅那,線上全球發佈,當晚9時,華為在海外線上全球發佈新一代摺疊屏5G手機Mate Xs。如果算上2月25日凌晨1:30分舉行的榮耀V30 Pro,當天行業陡增四款5G新手機。

手機企業的“滿血復活”不止於此。2月25日下午2:30分,vivo旗下子品牌iQOO新一代5G旗艦機iQOO 3正式亮相,緊隨其後的還有2月27日的三星S20系列的登場,以及3月OPPO Find X2、努比亞紅魔5G、華為P40系列、一加8系列、vivo APEX的扎堆面市。此前不久,小米、三星也均發佈了相關5G新品。

值得一提的是,零散的5G終端面市背後,各企業全年5G投資及產品規劃已落定。蘋果公司2020年計劃推4款5G iPhone手機,小米2020年預計發佈10款以上5G手機,realme2020年將發佈5款以上5G手機,覆蓋從千元入門到旗艦全價位段產品。其中在中國,推行“全面5G”戰略,不再推出4G手機產品,並啟動“5G+AIoT”雙驅動戰略。OPPO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今年公司絕大部分手機為5G手機,2020年將持續加大5G研發等投入。而早在去年底OPPO創始人陳永明曾公開表示,未來三年,OPPO將投入500億研發預算,其中就包括5G/6G以及人工智能、AR、大數據等前沿技術領域。

工信部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5G手機上市新機型35款,全年5G手機出貨量1376.9萬部,2020年1月5G手機上市新機型8款,5G手機出貨量546.5萬部。Strategy Analytics研究報告預測,到2020年5G智能手機的數量將激增,5G手機的全球出貨量將達1.99億部。

18只華為概念股已翻倍

受華為近日推出新摺疊屏手機Mate Xs,及正式推出HMS(移動核心服務)應用市場,以及華為正式推出首款搭載HMS的手機榮耀V30 Pro等影響,近來A股華為產業鏈、5G產業鏈漲勢如虹。

2月24日,華為終端發佈會當日,A股市場上華為概念股表現活躍,相關指數大漲超4%,超20只概念股漲停。此前,華為概念股、5G概念股已持續強勁超一週。

25日,華為發佈會次日,彼時受疫情全球蔓延影響,前一夜亞太股市大幅下挫,歐美股市更恐慌性暴跌,VIX恐慌指數日內最大漲幅近40%。然這並不影響華為、5G概念股持續強勁,當日華為概念板塊再掀漲停潮,常山北明、華天科技、電連技術、滬電股份、聞泰科技等超過20只華為概念股漲停。

據Wind數據統計,Wind華為概念指數、5G概念指數鼠年交易(2月3日)至今已分別上漲22%、23%,2020年至今分別上漲35%、27%,自2019年11月1日我國5G正式商用至今分別上漲46%、31%,漲幅顯著強於其他板塊。

從個股來看,誠邁科技、華天科技、會暢通訊、兆易創新等18只華為概念股去年11月至今股價已翻倍,興森科技、通富微電等5只華為概念股2020年至今股價已翻倍,另外,會暢通訊、常山北明、風華高科、華平股份、和勝股份等11只華為概念股鼠年至今股價漲幅超50%。其中,會暢通訊鼠年至今股價已經上漲151%,去年11月至今已上漲203%,常山北明、華天科技、興森科技鼠年至今股價已分別上漲86%、82%、72%。

出货量下滑四成,手机生意越来越难做!5G概念股涨势如虹,繁荣背后藏隐忧…

華為概念股近期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部分華為或5G概念股開始出現重要股東減持跡象。如揚傑科技,控股股東建水縣傑傑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擬半年內減持不超過3%股份,其股價年初至今已上漲99%,另精研科技史娟華、錢葉軍兩股東擬合計減持不超過5.63%股份,其股價年初至今已上漲54%。

全年出貨量下滑警報拉響

與5G終端發佈及資本市場火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手機出貨量的持續下滑。

中國信通院24日發佈的《2020年1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顯示,1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2081.3萬部,同比下降38.9%。而自2019年6月以來,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已同比連續8個月回落。1月出貨手機中,2G手機34.6萬部、4G手機1500.3萬部、5G手機546.5萬部,5G手機佔比26%。

但實際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月手機出貨量下降將更加明顯,因為春節期間全國所有實體手機銷售門店等都已關閉,僅有少量的線上手機交易,因此不少公司明確表示,一季度銷售目標無法完成。

蘋果預計2020年一季度將無法實現收入目標。此前,蘋果曾在1月底發佈的財報中預測,一季度營收將在630-670億美元之間。2月初開始,蘋果中國所有門店開始大範圍停業,直至2月15日,部分蘋果直營店方恢復營業。

“不可否認,疫情會給公司帶來一定的影響。一季度,疫情讓手機市場面臨挑戰,但5G來臨與智能手機市場長期發展的基本盤沒有變。”OPPO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小米創始人雷軍預計,受疫情影響,今年1季度中國手機銷量或會銳減,但是2季度到3季度有望出現報復性反彈。

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手機市場銷量相較去年同期會下降20%以上,這是由於新型疫情對手機市場造成了較大沖擊,諸多手機廠商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2月25日早間,中金公司發佈報告指出,為了反映疫情影響,下調2020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預測11%至3.48億部。疫情對手機產業鏈,特別是安卓手機一季度業績、半導體及面板廠商二季度業績將有明顯影響,手機品牌方面,疫情對華為負面影響最大。

據證券時報記者瞭解,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自2007年蘋果發佈第一代iphone以來,便逐漸興起,隨後以華為、OPPO、小米等為代表的一批國產手機品牌快速發展,並日益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亦一路高歌。但2017年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創下4.91億部紀錄後,2018年、2019年持續下滑,分別為3.9億部、3.72億部,後隨著5G興起,不少觀點認為在5G換機潮等推動下,2020年手機出貨量有望實現正增長,並迎來消費電子大年,如今中金該報告的出爐,無疑表明觀點認為國內智能手機2020年出貨量將連續第三年下滑,且下滑幅度要超過2019年至6.5%。

經銷商苦喊生意難做

行業冷暖,從經銷商處亦可窺見一斑。不少行業遇上大好發展年之際,經銷商躺著都能賺錢,而大環境不佳時,甚至可能舉步維艱。手機行業現狀如何?

江蘇某國內四線城市手機連鎖企業總經理敖總,2014年起在當地經營手機銷售業務,至今已下瞎十多家直營門店。“春節期間我們從初二開始關閉所有門店,停止營業,直到2月24日才部分開業,整個春節期間銷售幾乎停滯,僅有稀少熟客通過微信等線上購買手機,預計受疫情影響,房租人力成本損失近百萬。”敖總告訴記者,現在手機行業越來越難做,價格越來越透明,經銷商利潤普遍不高,以蘋果手機為例,毛利潤率約2%-3%,當然不同手機利潤率不一,且現在手機更新換代非常快,而手機行業進貨潛規則為給錢才給貨,不賒賬,不退貨,這就導致不少手機經銷商面臨較大的潛在庫存風險。

“產品採購了賣不出去怎麼辦?”面對記者這個問題,敖總無奈地說:“賣不出去就自己處理,降價或其他手段都可以。”

鍾先生曾在全國著名的電子街從事手機銷售相關業務近十年,當時在華強北租了一個小店鋪,2019年10月,鍾先生選擇了回到自己一五線城市家鄉,在家鄉經營起了一家線上消費電子產品網店,“原來一部手機至少能賺兩三百,現在最多能賺50-80元,在家自己開網店至少房租交通成本沒有了,還能兼著做點其它生意。”

另一有意思的細節是,深圳人流量較大的老商圈之一深圳上梅林商圈,幾年前一條街幾乎隔三五十米就有一個手機零售店,十多家手機零售店圍繞梅村路密集分佈著,如今手機零售店已銳減至不足五家。

2月24日,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實地探訪華強北幾個主要的手機產品交易城發現,目前賽格電子交易市場、通天地通訊市場、飛揚市場等均未正式營業,營業時間待定。

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指出,2020年春節期間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下滑了50%-60%,導致市場有近6000萬部手機庫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