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chèn]碑》又稱《吳天璽記功頌》,三國吳天璽元年(267)刻。吳的最後一位君主孫皓,因天降符瑞而立碑記功。此碑原在江蘇省南京市天禧寺,後移籌思亭,又移尊經閣、縣學。石呈圓幢形.環而刻之。世傳為皇象書,但並無依據。宋時原石斷為三段。上段21行,中段17行,下段10行,共存213字,故又稱《三段碑》《三擊碑》。後有宋胡宗師、石豫亨、明耿定向題跋三則。清嘉慶十八年(1813)八月毀於火。故原拓本稀少,存世者多為翻刻本。故宮博物院藏有宋拓本。

此碑碑文的書寫也很奇異。它雖是篆書,但不同於任何篆書面目,康有為曾驚歎為“奇書驚世”。

張叔未則雲“吳《天璽紀功碑》雄奇變化,沉著痛快,如折古刀,如斷古釵,為兩漢來不可無一不能有二之第一佳跡”。

方朔《枕經堂金石書畫題跋》曰:“予觀其書,方折盤旋以隸筆而行篆體,戈長劍利中實乃弓燥手柔。張懷靂以沉著痛快目之,良下虛也。”

馬宗霍《書林藻鑑》中評:“以秦隸之方,參周籀之圓,勢險而局寬,鋒廉而韻厚,將陷復出.若鬱還伸。此則東都諸石,猶當遜其瑰偉。即此竺瘍,是以陵轢上國。徒以壁壘太峻,攀者卻步。故嗣音少耳。”

但啟功認為這簡直是用正方形作車輪,肯定不能走得遠。其實其筆法取隸,字形用篆,棄其簡易,獨取繁難,再加裝飾筆畫,足使學書者望峰卻步,不敢高攀。

什麼意思?那就是說這叫美術字,不叫書法。

然而後世篆刻家對此碑很有啟發,多取此碑筆意入印。

先來看看這種風格的書法是一種什麼味道。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皇象生卒年不詳,三國時期吳國廣陵江都人,字休明,官至侍中、青州刺史。善八分,小篆,尤善章草。其章草妙入神品,時有“書聖”之稱。

他的草書與曹不興繪畫,嚴武的圍棋等並稱“八絕”,“似龍蠖螫啟,伸盤復行”(唐竇臮《述書賦》),“如歌聲繞梁,琴人舍徽”(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樸質古情,沉著痛快,文而不華,質而不野。前人對皇象書法評價甚高。唐張懷瓘曰:“右軍隸書,以一形而眾相,萬字皆別;休明章草,相眾而形一,萬字皆同,各造其極。”可見他創造了“相眾而形一”的書風,在書法史上有重要意義。傳世書跡有《天發神讖碑》、《文武帖》、《急就章》等。

《三國志·吳志·趙達傳》裴松之注引《吳錄》曰:“皇象字休明,廣陵江都人。幼工書。時有張子並、陳梁甫能書。甫恨逋,並恨峻,象斟酌其間,甚得其妙,中國善書者不能及也。”晉葛洪《抱朴子》譽皇象為“一代絕手”。南朝宋羊欣雲:“吳人皇象能草,世稱沉著痛快。”清包世臣甚至說:“草書唯皇家、索靖筆鼓盪而勢峻密,殆右軍所不及。”唐張懷瓘列其章草為神品。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天發神讖碑》宋拓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