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有沒有哲學的思維存在呢?

琳之玉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出自唐代詩人劉希夷的詩《代悲白頭翁》中的詩句。意思是年年鮮花盛開如故,賞花的人卻不盡相同,真是花相似、人不同,物是人非。詩人對景抒懷感慨萬千。

這句詩辯證的敘述了盛衰有數、花期有時和賞花人的青春一去不復返的無奈,形象生動,富有哲理。

實際上要知道這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有沒有哲學的思維存在,還是要從原詩中一窺端倪。這首樂府律《代悲白頭翁》開始寫桃李花落誰家,引紅顏嗟嘆,感概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今日白頭翁亦是昨日華髮郎,得意如公子王孫,失意時無人問津。

一首《悲白頭翁》道盡人了人情的冷暖,揭示了世道的輪迴。

由此可見"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極富哲學思想,並最終成為千古名句,傳唱至今!


揚韓若鑫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花不同"這兩句詩,出自唐代詩人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

這一聯句不僅迭字連用,工整對仗,音律優美,意景深遠,而且極富哲理性。它非常形象地表答了時空轉換,世事變遷,萬物更迭的自然規律,最讓人生髮出“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感慨。

與這聯詩句意景差不多的李白的一首詩:“前水非後水,古今相續流;新人非舊人,年年橋上游",同樣也闡發著這樣的哲理:花開花落,雲聚雲散,在年年歲歲週而復始的自然輪迴中,一切都在更迭不息。物還在,人已非,這就是任何人也躲避不開的自然規律。


湖北老衛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是為何呢?

有一句話說得好:“年年歲歲花相似,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就是真實的存在。年年歲歲,週而復始,百花盛開依舊不變,欠缺的只是數量上有增減之差異。

花相似如同燕歸來,燕子是候鳥,它春天歸舊巢,秋寒南飛過冬。所以說:“年年歲歲花相似”是自然鐵律的呈現,是時序更替的必然。

花開花落,草長鶯飛,年年如此,歲歲相同。

為什麼“歲歲年年人不同”呢?唐代詩人李白《把酒問天》中有一句:“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由生的感嘆是人生苦短。

那麼,確切地說來,就是一歲年紀一歲人。人的變化很大,今年的你與去年的你相比較,不僅僅歲數增加,同時又會蒼老而盡失了去年的風采。固此,你去年欣賞的花和今年欣賞的相同,但是,你本身的這個人卻有了顯著的變化,不再是去年的那個“他(她)”。

花好歲歲如初,歲月年年不饒人,雖然說越來越老成,但總是回不到過去。

既然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那此兩句出自哪裡?

原詩句出處:

《代悲白頭翁》

作者/劉希夷(唐代)

洛陽城東桃花季,飛來飛去落誰家?

……

故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

兩詩句解析: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表明了花兒不管它是今年花開花落,或是去年的花開花落,此效果是一樣的,並沒有多大變化。

但是,人就不一樣了,今年與去年大不同,總是處於一個漸漸蒼老的過程。當年的紅顏少子,說不定經年歲月就鬢髮盡白,成了白頭翁。

歲月蒼桑人盡老,必然會“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含有什麼哲學思維在裡面呢?

相對於人來說:沒有長不大的孩子,只有快速老去的大人,這就是經年有別麼。人是從生到死一個過程:出生後,每一天都在成長且每一天的思維導圖也在放大,接受的越多,思考的也越多;中年以後,就會弱化,雖然有一身經驗所得,但也敵不過歲月的流失。固此,人生沒有一天是相同的。

相對於花來說:花的生命能週而復始,有根生或果子繁殖,是循環週期性的。今年花開花落,明年又會重新岀現,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至此,年年花兒到時開,歲歲花兒都相同。

籤於此,花兒今年開落敗,明年又重生,這是人無法比擬的。雖然人能傳宗接代,但基因有變化,接續的人就不同了。

總之,“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是含有哲學思維觀點的總結,更是大自然界的一種巧妙組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