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别再吹马斯克了!现代火箭之父才是超级高铁的真正发明者

2 从旧理论到科幻到新理论

在梅德赫斯特去世后的一个多世纪里,真空管道运输的理论研究逐步走向深入和完善。而且,此种运输方式在刚刚兴起的科幻文学中也大放异彩。那些作品中的设想看似超前,但其实从时间线上看,要滞后于科学家的理论研究,都有各自的理论原型。

1888年,儒勒·凡尔纳的儿子米歇尔·凡尔纳受大气铁路的启发,发表了超短篇小说《未来快车》。小说中设想了一种铺设在大西洋海底的钢铁管道,长度超过4800公里,直径约1.5米,重量超过1300万吨,将欧洲和北美连接起来。管道被三层铁网包裹,外表面涂满树脂,以使其免受海水活动的侵害。在强大的气流吹动下,管道内列车的时速高达1800公里,从波士顿出发,两小时四十分钟内就能抵达利物浦。这种系统的优点显而易见:管道的内表面经过精细抛光,有抑制乘客紧张不安情绪的作用;根据季节的不同,气流可以调节、均衡管道内的温度;抛开重力和损耗等问题,该系统的建造和运营费用低廉,所以票价也难以置信地低。

别再吹马斯克了!现代火箭之父才是超级高铁的真正发明者

艺术家A. J. Johnson为《未来快车》绘制的插图

不过,大气铁路需克服空气阻力,以及车轮与铁轨间的摩擦力,理论速度天花板较低。另外,即便车辆能够达到很高的速度,那时的气动噪声和气动振动也会变得很大,能量消耗也随之大幅提高。因此,随着科学的发展,理论研究逐渐朝着摆脱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的方向前进。

1904年,现代火箭技术之父罗伯特·H.戈达德提出vactrain的设想,这是首个现代意义上的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其时,他还是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的大一新生。他设想列车在保持真空状态的管道中滑动,为了通过非磁性手段使列车加速、减速,以及防止摩擦,需要在相对可移动部件,比如车轮与车轨之间施加流体压力,方法是用喷嘴喷出高压高温液体,液体被喷出后立刻就会变成高压蒸汽,从而使车体悬浮于轨道上。实质上,列车可以看成是在一层高压液膜上行驶。1906年,戈达德在短篇小说《高速往返》中完善了这一设想。三年后,《科学美国人》以《快速交通的极限》为题发表了该作品的概述。

别再吹马斯克了!现代火箭之父才是超级高铁的真正发明者

罗伯特·H.戈达德在相关专利中的示意图

别再吹马斯克了!现代火箭之父才是超级高铁的真正发明者

罗伯特·H.戈达德在相关专利中的示意图

别再吹马斯克了!现代火箭之父才是超级高铁的真正发明者

罗伯特·H.戈达德在相关专利中的示意图

戈达德的设想可以说是大气铁路向超级高铁的过渡。与大气铁路相比,vactrain的管道处于真空状态,列车不再利用气压差提供动力,并且首次考虑到降低空气阻力,杜绝列车与轨道间产生摩擦。与超级高铁相比,vactrain的形式已经与之非常接近,只不过在使列车悬浮和行进的手段方面,绝大多数超级高铁方案均采用磁悬浮技术,vactrain利用的是高压气体。

1955年,波兰科幻大师斯坦尼斯拉夫·莱姆出版了《麦哲伦星云》。这部小说以32世纪的共产主义乌托邦为背景,人类已经完成整个太阳系的殖民,正在尝试星际旅行。在小说中,莱姆描写了一种名为"Organowiec"的洲际真空列车,这种列车在透明的真空管道中能够以超过1666公里的时速行驶。这显然受到了vactrain的影响。

1962年,美国科幻作家麦克·雷诺兹发表在《类比》上的短篇《雇佣兵》,更是将真空管道运输提到至关重要的位置。在小说中,和平已经实现,为防止出现世界毁灭的可能,政府规定战斗仅能使用20世纪以前设计的武器,并且,所有的战斗都会进行电视转播以娱乐大众。各大公司利用雇佣兵部队解决商业纠纷。在运输行业,大陆气垫船公司处于垄断地位。而新近兴起的真空管道运输公司则能大幅降低运输成本,并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服务,从而打破垄断,但首先,它不得不与前者进行战争。

别再吹马斯克了!现代火箭之父才是超级高铁的真正发明者

《雇佣兵》封面

当然,不仅是武器,就连小说中的交通工具也都是20世纪之前就存在的设想。气垫船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716年,瑞典科学家伊曼纽尔·斯维登伯格在研究交通工具表面效应时提到的"悬浮"一词。到了19世纪初,有人认识到将压缩空气打入船底,可以减少航行阻力,提高航速。真空管道运输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810年梅德赫斯特的真空邮递线构想。因此,无论是小说中,还是在真实的历史上,真空管道运输的确都比气垫船更新一些。

如果说以前的研究主要限于理论计算方面,那么到20世纪70年代,真空管道运输的拥趸罗伯特·M.萨尔特则开始考虑实际的运营问题。其时,他设想了一种位于地下数百米的坚固岩层中的真空管道系统"Planetran",贯穿美国东北部的各大都市,并在8个州设立9座车站。

别再吹马斯克了!现代火箭之父才是超级高铁的真正发明者

Planetran想象图

当时,日本新干线已经运营了近10年,磁悬浮列车的研究也正在世界各国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技术终归不甚成熟。所以,他并未将磁悬浮技术应用于自己的设想,而是提议使用钢铁轮胎。列车利用电磁力加速,减速则依靠挤压前方稀薄的空气,以及相邻管道内列车的加速来实现。它可以看做大气铁路与vactrain的融合版本。

该系统最值得称道的,当属其惊人的节能能力。作为"高能量守恒系统",列车在减速时,会将大部分能量返回系统,以供相邻管道内的车辆加速时使用。此外,普通列车行驶过程中,空气阻力所占总阻力的比例超过70%,而真空管道内腔的空气阻力则会极大地降低,能耗自然随之降低,使得每位乘客消耗的能源成本还不足1美元,而且整段路程的平均时速能达到4800公里,从美国东海岸到西海岸只需21分钟。

萨尔特认为,这套系统将有助于减少飞机和地面交通工具对大气造成的破坏,有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因此,他称Planetran是美国"合乎逻辑的下一步计划"。然而其建造成本预计高达1万亿美元,所以该计划并未被政府采纳。

未完待续。接下来将继续分享 3超级高铁应时而生,4飞向太空。敬请期待!

\u0014\u00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