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不能放鬆警惕!市民防護應少“聚”多“勤”

隨著復工復產的穩步推進,很多市民已回到工作崗位。那麼在外出、上班時有哪些防護要點?2月24日,記者採訪了蕪湖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醫師蔣凡凡,就當前市民如何做好個人防護的一些熱點話題進行解答。

“當前蕪湖疫情總體平穩,但疫情防控形勢依舊嚴峻,不能過於樂觀。”蔣凡凡特別提醒大家,當前切不可懈怠,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都必須做好個人防護。

“這次的病毒主要是經過呼吸道和密切接觸傳播,那麼我們就可以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來做防護。”蔣凡凡介紹說。針對呼吸道傳播,最重要的就是戴好口罩,少去不通風、人流密集的場所,人與人之間應保持1米以上距離;開窗通風,室內至少一天通風兩次,一次15分鐘至30分鐘,保持室內新鮮空氣流通。而要防止密切接觸傳播,最主要的就是勤洗手,外出時儘量少觸碰公共物品和部位,比如電梯按鈕、門把手等;外出返回後儘快洗手,儘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口、鼻、眼,“特別要提醒大家注意一下手機的消毒。”

除了阻斷病毒傳播,做好個人健康管理也顯得很重要。“合理膳食,適量運動,保持身體健康。”蔣凡凡說,對自己負責,個人還須做好主動監測,自感發熱時主動測量體溫。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額頭,如有發熱要測量體溫。出現有發熱、咳嗽等疑似症狀時,千萬不要帶病上班。應主動戴口罩到定點醫院發熱門診就診。並主動告訴醫生14天內旅行史,以及與可疑病人接觸史。注意就醫時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總體上來說,就是要做到‘三勤、四主動’。”蔣凡凡說,“三勤”指勤洗手、勤通風、勤運動;“四主動”指主動防護、監測、就醫和報告。

由於當前口罩等物資依然緊缺,蔣凡凡表示,在保障公眾健康的前提下,可適當延長口罩使用時間、次數。蔣凡凡強調說:“一次性防護口罩不能清洗,也不可使用消毒劑、加熱等方法進行消毒。需要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懸掛在潔淨、乾燥通風處,單獨存放,但口罩有髒汙、變形、異味時,就必須更換。”

隨著我市各單位、企業以防疫安全為前提先後復工復產,堅持疫情防控的同時市民生產生活秩序正逐步恢復正常。

(蕪湖日報記者 陳旻 張學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