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我同學結婚我隨了1000元,婚後半年離了,隔一年又通知我結婚,我應該去嗎?

時光磨憶


生活中,朋友同事生孩子要通知,結婚要通知,開業要通知、二婚甚至三婚也要通知,搬新家還要通知,這樣的事情多太多太多,儘管覺得不好,但是一般情況下,礙於情面都會參加。我覺得這是一種過度消費自己的人脈資源行為,個人持否定態度。

01

前一段時間,單位曾經有一個我們覺得奇葩的事情。

單位兩個年輕人談戀愛,最終結婚。可是在結婚宴請的問題上,卻出現了奇怪現象。

那一天男同事宴請,因為是喜事嘛,大家基本都知道,各科室熟悉的,不熟悉的,基本都去了。

過了兩天,女同事也要宴請,“兩個人結婚為什麼要宴請兩次?就為了多收一分禮金?真不知道怎麼想的。”大家一時間議論紛紛。最終200多人的單位,就去了8個人,正好一桌,弄得很尷尬。

正常的禮尚往來、人情世故大家都會參與。畢竟是熟悉的同學、朋友或同事。但是過度的消費自己的人脈資源,過度的把一些不正常的觀念做法強加給自己的秦皮朋友或同學,這樣的做法真的得不償失。

02

經常聽到同事、朋友說起,很久沒聯繫的同學,忽然加了微信,打了電話,很多就是為了借錢或者告訴你他們又新店開業或者梅開二度了,是不是真的想得到親朋的道賀祝福我不知道,但是要你掏腰包發紅包這個一定是真的。幾乎所有人都對這樣的形式深惡痛絕,但是往往又陷陷其中。乃至於甚至形成了一個怪現象,“他大小事我都去上禮了,實在沒什麼事,就把家裡裝修下,舉行個儀式吧,要不我就太吃虧了”

同學、朋友的感情我覺得是建立在無利益的基礎之上的,這樣的關係才能持久。變相的消費自己的人脈資源,僅僅是為了幾個禮金,我覺得是因小失大。

03

通過這樣的事情,我想到了前幾年流行的傳銷,還有打著類似名義的各種坑。這樣的實例我相信大家都深有體會。傳銷的目的,無非就是通過熟人、朋友、同學,拉人頭騙錢,他消費的就是我們僅有的人脈資源。結果呢,那些人是誰見誰怕,很少人有敢搭理他們的。

我們生活的圈子就這麼大。認識的親朋好友同學,無非就是這麼幾個人。你今天這個理由要紅包,明天那個理由要道賀,後天還有理由要祝福,最終的目的大家都心照不宣。這幾年甚至出現了結婚隨禮打白條的笑話。最終的結果也會像傳銷的後果一樣,人見人躲。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都應該做到適可而止。這應該是每一個人做人的最基本底線。


山之盡頭


跟我老公有個同學一樣的。

他第一次結婚,我們去送了800。沒多久生了孩子,又去送了200。

結果一年都不到,就說離婚了。不久之後又再婚。這一次,我們去送了500。

目前消停了,沒有再結了離,離了結。

我們之所以第二次少送一些,就是從情感意識上難以認同他的做法。把結婚當兒戲,跟過家家似的,不好當面吐槽,但內心裡特別反感。

我們雖然對他的做法有意見,但還是選擇去,是因為他畢竟是多年的同學朋友,不去不好意思,而且,也不可能說就這樣跟他斷絕關係。

他結婚之前是有個特別好的女朋友的,不知為何就分了,然後他迅速找尋下一家,沒幾個月就跟人家結婚,婚後沒幾個月又有了孩子,有了孩子沒幾個月又離婚再找了。

像他這樣,對感情真是極其不負責任。

我們不想與這樣的人有太多的交流,所以現在聯繫變少了。大家觀念不合的話,友誼其實是真的走不太長遠的。

但他如果再請我們,我們還是會去的。只為了曾經的那份同學情誼。


璦雅泡泡


我有一個哥們,結婚的時候,幾個要好的同學商量,每人隨禮一千元。他的老婆是個小家碧玉似的女孩,對他也是脈脈含情,很依賴的樣子。我們都很羨慕他,畢竟現在單純的女孩子太少了。

可是,結婚半年就離了,我們都感到很詫異。哥們說:“哎!她像個小女孩,什麼事都依賴我。我也是個人呀,憂愁煩惱的時候不願說話,她就說我不愛她了,拿起什麼就摔什麼……”他搖搖頭說:“手機摔掉了好幾個,實在太累了!”

過了一年,他又要結婚,當然又得隨禮,總不能不去吧!我們幾個商量,這回就隨五百塊錢,畢竟錢抵不過一個“情”字,同學情份才是最珍貴的啊!有個愛開玩笑的同學說:“隨五百,也是讓他知道,再結婚就沒錢隨禮了!”我們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他結婚的那天,聽到這句玩笑話,也爽朗的說:“結婚須謹慎,這是最後一次,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了!”





一蝶詠


這個問我都想問!我也有一個朋友,她有兩個兒子,第一件辦兒子上年燈!第二件又是第二個兒上年燈。第三件樓進火,第四件樓房從裝修過又進火。第五件兒子結婚,第六件兩個孫子擺滿月。我一直被她請去![捂臉]我的呢沒她那麼多的辦[大笑]所以人情真的大過正明!不到您不喝[捂臉]


吉星高照2344570


如果關係很好,去捧個場,給他一個面子。

如果關係一般,象徵性的給點份子錢,人就別去了!

在我們那邊,二婚一般都不會收人家份子錢了,也不會大張旗鼓的擺酒,辦婚禮之類的。一般都是靜悄悄的邀請雙方的直系親屬以及玩的最好的幾個朋友,在一起吃個飯,共同見證一下,意思意思即可。

我有兩個同學,關係還不錯。她倆結婚的時候,我都去了。但是,一個結婚半年,就離婚了。一個結婚五年多,離婚的。後來,又再婚了。

但是,她倆都不再通知我們我們這些好朋友。她倆都選擇只是邀請了雙方的自家人在一起吃個飯,就算是結婚了。

等我們這些同學知道,也已經過去很久了。我們埋怨她們怎不通知我們。她們倆回覆我們的意思都差不多,大概的意思就是:“再婚原本就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何必興師動眾呢?就兩家人在一個吃個飯就成了,那還有什麼頭婚的時候那些形式和講究啊!”

確實,我身邊好幾個離婚後再婚的,都差不多是這樣的。

有的人,連婚紗照都省了,都沒去拍。更別說什麼擺酒席,邀請親朋好友去,收份子錢之類的了。

並且,我們那邊還有一個這樣的習俗:白事和紅事份子錢,是絕對不能補的!事後補,是一種不吉利的說法。所以,大家也都知道,如果別人結婚的時候,沒通知你,你沒到場,那麼,事後你也完全就不能補份子錢之類的。

如果是結婚這樣的喜事,你想著補份子錢,那也只能是等他們有了孩子之後,趁著去看孩子,給個大紅包之類的。這樣,雙方都心知肚明,知道是啥意思!


幸福魚兒


有個朋友八年擺酒十次,今天剛剛接到電話邀請,小兒子週歲又要整。哎,像我只結婚和生小孩兒請過客的,真的傷不起,只怪自己臉皮太薄。去年本人身受重傷,我住院期間他生小孩兒滿月酒,我跟他說我人去不了,用微信給他轉了幾百,他知道我受傷了到醫院看望買了一抓香蕉和幾斤蘋果。今年在家休息,無一分錢收入,你們說說我到底該怎麼辦?


今生wu緣來生再聚


大家別不信,我有個同學在這十年當中他結了三次婚,我們也去參加了三次婚禮。但是這三年結婚中我們隨的禮確實也是都不一樣的。因為他第一次結婚的時候,我們的條件也不太好,所以說作為朋友同學的我們只是隨了他一人200塊錢。第二次他結婚的時候,我們這邊一般的關係也要隨500了,後來我們沒有辦法就一人給他隨了500塊錢。等到他第三次辦婚姻的時候,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尷尬,就跟我們說同學們來捧場就好了,其實誰的臉能那麼大呀,人家畢竟是結婚,我們於是又一人拿了1000塊錢給他。總之作為同學的都不會計較隨多少錢。最重要的是人家有事的時候大家是不是會去捧場幫忙?

所以我說同學之間別把你放的那麼重,別把水多少錢看的那麼重要,有些時候同學之間是純潔的感情,大家可以開玩笑,也可以說一些接受不了的話,但是在實際行動中我們這些好朋友,好同學還是要鼎力相助分享幸福。所以我說真正的好同學沒有任何隔閡的,拿多少錢作為同學了都高興,因為來捧場大家就喜歡,所以說在我們東北隨多少禮沒人家看你看的是在結婚這一天你到沒到場,所以我說隨多少禮看自己的經濟條件決定吧。


伊春美食美客


這種事我是遇到兩次。初中一女同學,原來相處不錯,因為初中一個誤會,害好多同學以為我想追她。高中的時候也因為一個誤會,和她書信往來好幾年。她第一次結婚,我好像是隨了400,那次初中我們班連我就3個。後來大約2012年左右,微信開始流行,有一次無意看她發的朋友圈要結婚了,我有點好奇。第一次結婚是電話通知的,那時候大多都是發後來我問她不是結婚了,怎麼又要結。她沒回答,只是問我說一婚沒什麼同學知道,二婚問我要不要參加,我說不用了。那時候她還說想買商品房,然後先掛我名下,因為我是拆遷戶,她也信任我.....但是被我拒絕了。第二個是高中同學,一婚我是有去,隨了1000。他和他老婆鬧矛盾,是有讓我跟他一起去調查。後來離婚了我也知道。2013年左右又結婚,有跟我說。我那次好像正好要出去旅遊,沒去參加


努力疼你


我的老母親一晃離開我們己經三十三四年了,離開了我們三十多年的老母親由於長我父親八歲,我父親一直稱呼他為姐,在舊社會那封建時代,我外公因逝世得早,留下了我外婆一人拉扯我母親兄弟姐妹六人,(三男三女),日子就非常非常難過,日子艱難的外婆最直接的對待長女,也就是我母親,趕快給他找個好婆家,儘快嫁出去,收點彩禮,減輕肩上的負擔,要知道,一個寡母肩上拖掛了六個兒女,那負擔是極重極重的了,尤其是在舊社會,無經濟來源,只能臉朝黃土拼命刨食,再加上自己又是個粽子腳,走路都困難,養活一家孤兒寡母七人就難於上青天,就這樣,我母親十五歲不到就過了我家門,外婆生活上舒了一口氣,我母親己成了潑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我舅舅也用那彩禮錢馬上就娶了我舅媽進門,一出一進,外婆肩上瞬間就輕鬆了兩擔,餘下的幾年,又迅速的嫁了我二姨,再照本宣科娶進了二兒媳,肩上又甩了兩擔,老外婆臉都笑嘻了,笑嘻了臉的外婆掂著一雙粽子腳左鄰右舍,叔佰妯娌面前一顆花白的腦袋昂得更高,說話底氣十足,把那柺杖杵得叭叭響,看誰再敢欺侮我孤兒寡母,否則,老孃不客氣,造你個低朝天,一副他不怕一灣人的姿態,搞得一灣人都怕他老人家,算了算了,走個路都繞遠點,免得哪點不對頭賞你幾拐拐屬幹遭,這樣的日子幾年再過下來,我小舅一埸急性闌尾炎沒救過來,還沒成家就英年早逝甩下老孃而去,再又過二年,我小姨己擇了人家,這下我外婆徹底的成了孤家寡人,肩上無擔一身輕了,無擔一身輕的老神仙個性太強太強,容得下兩兒子,容不下兩兒媳,他老人家見不得媳婦懶,兩媳婦容不下婆婆惡,一翻雞飛狗跳,新社會了,婦女翻身了,翻身了的兩兒媳一通滴咕,惡婆婆變相的被掃地出門,媽,您老一輩子辛苦了,去大姐家散散心吧,農村的活太受太重怕累到你老個,到大姐家去享享清福,免得猴崽子們累你,就這樣,精明一輩子的外婆不精明瞭,管你去不去,兩舅舅被婆娘一慫恿,一駕馬車請出了老孃,我母親變相迎進了老媽,一直奉養到我外婆百年,由此,我母親是很不原諒我那兩舅舅,,一直到逝世都不和孃家來往,變相的斷了孃家路,這也是老輩們的恩怨情仇無解了,但近幾十年來,我們餘下的十幾個老俵子妹不能不來往呀,大舅幾兒子幾女兒結婚,通知你必須去,二舅家也有樣學樣,還有那二姨小姨的子女們己得跟進,二舅家兒子離三次婚,娶兩次女人,你得去,小姨家兒子離兩次婚,己娶兩回媳,你得去,還禮金不能少,不然,他幾爺子一聯盟,說你大表姐摳們,看不起親戚,這幾十年過下來,一會這個表弟娶媳,一會那個表妹再嫁,那請貼讓你疲於奔命,應接不暇,搞到最後,我也煩了,忍不住放下臉,你們一輩子離了這個娶了那個,婚姻當兒戲,你們有勁當新郎,,我還無力當吃客,還讓我活不活,禮金雖其次,反正通知了不出也得出,關健我也一把年紀了,你們拿大表姐當豪客宰,我兒女們意見一大筐,己出怨言,這輩老媽走,子女輩堅決斷絕關係不來往了,想當年你父輩們刻薄老外祖,己屬不孝,就憑這點,一輩和你親,二輩勉強和你表,三四輩己屬徹底認不倒囉,我一聽兒女言,一想,我對舅家姨家,只有付出的份,也沒指望回收,也算對得起我母親,給他老人家撐了臉面,再又對得起幾個舅家,親戚做到這份上,也算對得起他們了,再者,己老了,走不動了,好好休息吧!


金武珍


看你第一次上禮1000,感覺關係還不錯,應該去,上禮500可以,不用上禮也行,因為是第二次。

我05年,有朋友辦孩子100天,去的都是自家人,沒通知我,因此我辦的時候,我通知朋友,事後我退了禮錢,就是要個人氣。

我還有一個朋友,結婚沒上禮,但是去了,因為拮据,我也沒怪人家,現在還正常交往。

想那麼多,真累啊,別再為去不去糾結,我見議,自認為關係不錯的話,上禮,而且必須去,一般關係不用上禮,但也應該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