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南明為何不如南宋持久?這些原因值得探討

縱觀中國歷史,漢家王朝有三次南渡,一為東晉,二為南宋,三為南明。東晉紹續百年國祚,南宋重建百五十年基業,惟有南明二十年不到而亡,這是為何呢?其實並不奇怪,且聽筆者敘說南明舊事。

南明之亡,根源於政治混亂,內耗嚴重。軍事、經濟的內耗,起源於政治上的內鬥。雖然南明諸個政權內鬥的具體表現不一,但是其根源於明後期的黨爭是確定無疑的。

南明為何不如南宋持久?這些原因值得探討

朱元璋

一、南明黨爭的由來

明萬曆時期的閣部之爭

明朝的黨爭由來已久,具體可以追溯到萬曆時期張居正任內閣首輔之時。張居正時的明朝內閣,權力頗重,侵佔了六部的權力,使得朝堂上形成了閣部之爭。

我們知道,明朝自胡惟庸以來,太祖朱元璋就廢除了宰相制,六部直屬於皇帝,掌握了行政權。但是,因政務堆積於皇帝一人,使得決策帶有太大的專斷性,這對國家的治理是極其不利的,更何況,全國政務皆賴皇帝一人處理,一方面,皇帝負擔太重,明前期幾位皇帝除了前兩位爺倆,大多短命;另一方面,皇帝忙得連風花雪月的時間都沒了,這樣的皇帝當來又有什麼意思呢?所以自成祖朱棣設立內閣開始,明朝的皇帝逐漸放權內閣,內閣的權力逐漸膨脹,漸漸侵吞了六部的部分行政權,尤其是吏部銓選官員的權力。六部官員無法正常行使職權,對閣臣日益嫉恨,閣部矛盾逐漸擴大。

東林黨的形成

在張居正改革中,“考成法”是一項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政府官員積極性的措施。

“考成法”一改明朝官員怠惰之風,使得“一條鞭法”等財政賦稅方面的變法得以高效運行。但“考成法”在中央的運行機制是這樣的:內閣管六科,六科管六部。六科的科道官本是掌監察的官員,屬於言官一類。言官奏事、舉劾本該皇帝親自處理,然而內閣管轄六科後,言官的舉劾必須經過內閣,受內閣審核。也就是說,張居正內閣不僅侵奪了吏部授官的權力,還侵奪了監察體系的舉劾權。這也是為什麼張居正死後,清算、報復如此激烈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壓得各官喘不過氣來!

南明為何不如南宋持久?這些原因值得探討

崇禎皇帝

張居正死後,長期被壓抑的言路得以釋放,來自不同地方的官員以翁婿、鄉黨、師生、考官與考生等關係,組成政治利益集團,從萬曆二十一年“癸巳大計”開始,朝廷黨派之爭愈演愈烈,吏部文選司郎中顧憲成等發起東林黨,以期通過議論、講學的方式宣揚其政治主張,扭轉士風,改變官場腐敗爭利風氣。

所謂癸巳大計,即萬曆二十一年京察,吏部尚書孫鑨和考功司郎中趙南星把當時“公論所不予者”大都作為處分的對象,其中不乏與內閣有千絲萬縷聯繫之人,故東林黨人遭到了閣臣和言官的抹黑、報復,加上明神宗對顧憲成的厭惡,大批東林人士遭到罷黜。

然而,顧憲成等人認為這是內閣首輔王錫爵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甚至認為王錫爵在皇帝不知情的情況下貶黜東林人士。所以,東林黨人對內閣閣臣、齊楚浙黨人懷恨在心。

天啟年間的東林閹黨之爭

天啟初年,葉向高任內閣首輔,趙南星重掌吏部,東林黨人不僅再次進軍政壇,而且掌握了內閣和吏部,也就是說,東林黨人掌握了明政府官員任命和處理政事的權力。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東林黨人犯了北宋後期新黨人幾乎一樣的錯誤,苛於君子小人之辨,以此作為攻訐政敵,報復齊楚浙黨人的旗幟。倘若天啟皇帝是個雄主,自然會制止東林黨過分的排擠行為,以保持朝堂的勢力均衡,但天啟皇帝卻是個沒有主見的軟骨頭,這導致了魏客專權,齊楚浙黨人失其黨魁,為自保,紛紛投向魏忠賢,於是自天啟起,明朝的黨爭變成了東林黨對閹黨的鬥爭。

南明為何不如南宋持久?這些原因值得探討

明朝

天啟年間的東林黨雖囿於所謂“君子小人之別”而使得非東林人士盡皆淪為魏忠賢的走狗,但他們的個人品德確實合乎“君子”之稱,於是明朝政治一時清明,遼東前有熊廷弼,後有袁崇煥,農民起義尚未爆發,一切似乎都還有迴旋的餘地。

齊楚浙黨的殘餘勢力助長了魏忠賢的野心,東林黨人怎麼也想不到,天啟皇帝竟對乳母客氏依賴至此,以致魏忠賢倒行逆施。於是以東林六君子為首,東林黨人無論在野、在朝都掀起了反閹的浪潮。魏忠賢深忌恨之,於是謀結外廷諸臣,遍置耳目爪牙,企圖將中央和地方的東林人士一網打盡。朝中的東林人士再次迎來滅頂之災,一時間冤獄四起,朝中再無君子可言。

復社對明朝政治的影響

“東林六君子”一案引起天下士人的極大憤慨,東林文人們紛紛在地方結成各種文社,以社會輿論對抗閹黨的酷政。在張溥的努力下,十幾家文社聯合成復社,一定程度上繼承了東林黨的政治主張。崇禎皇帝即位後,閹黨失勢,復社的幾名領袖得中進士,復社開始對明朝政治產生巨大影響。首先,復社是一個龐大的團體,根據吳應箕的《復社姓氏錄》,復社人員應超過兩千之數。其次,復社的社會輿論影響力十分強大,以致朝中官員皆拉攏復社人士以求所謂“清名”,皇帝重用復社人士以求天下士人之心。這就導致了一個後果,即復社人士得中科舉的概率大大提高,其社會名望皆重於一般士人,士人皆想盡辦法求入復社,朝廷的考試權和舉薦權一時盡握在復社人士手中。

雖然復社的初衷是好的,其繼承了東林黨的政治遺產和政治主張,追求著朝政清明、大明覆興的理想,但是復社人士同樣也繼承了東林黨狹隘的、不現實的道德區別標準,引發了新的黨爭,不得入復社的士人和閹黨殘餘勢力結合,為南明的政治混亂埋下了禍根。這正是復社入社-入仕-把持考試權這一政治循環的消極影響。

二、黨爭如何導致崇禎亡國

內閣的穩定與邊防的鞏固和將帥的安危都是息息相關的,內閣的決策是左右邊防局勢的前提,閣臣尤其是首輔的支持是邊關將帥能否放開手腳、隨機應變的關鍵,而將帥的安危也直接關係閣臣的進退,一旦邊關告急,守城不利,舉薦將帥的閣臣也將被黜退,兩者可以說是休慼與共。

南明為何不如南宋持久?這些原因值得探討

李自成

然而,當閣臣在陷入黨爭後,其政敵往往無視軍國大事,肆意誣陷邊關將領,以期拉閣臣下馬,加上崇禎帝這位多疑、剛愎的皇帝,往往戰事激盪之時,臨時換將,以致軍心不穩,將兵不知,這對東北邊防局勢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危害。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袁崇煥。袁崇煥經略遼東,取得寧遠、寧錦兩次戰役的大捷,朝中君臣皆視其為中興名將、力挽狂瀾之臣。但因其與東林黨人交好,故反對派視其為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於是他們強加通敵罪於袁崇煥。皇太極亦“謂崇煥密有成約,令所獲宦官知之,陰縱使去,其人奔告於帝”,崇禎帝本就多疑,一時內外皆謂崇煥必反,崇禎帝最終還是將袁崇煥打入大牢。

南明為何不如南宋持久?這些原因值得探討

明朝

當時,崇禎帝最欣賞的兩位內閣輔臣溫體仁和周延儒為一己私利,對袁崇煥落井下石,企圖借袁案扳倒東林黨人,更換內閣,為自己謀求首輔之位。想來崇禎帝做出這種決定的背後,也應有此二人推波助瀾吧。

袁崇煥一死,明朝再無邊防大將,偏偏屋漏逢下雨,黨爭引起的政治混亂,使得百姓苦不堪言,終於明末農民起義爆發了。

中國古代王朝面對農民起義一般或剿或撫,倘若剿撫不定,只能使局勢愈發糜爛。明末內憂外患,局勢本就不容樂觀,然而面對農民起義的剿撫問題,崇禎帝再一次猶疑不定,結果就是黨爭又給了明王朝的威信以致命一擊。

崇禎帝好不容易被楊鶴說服,採取主和派的招撫政策,然而主剿派的陝西巡按李應期、延綏巡撫洪承疇和總兵杜文煥,趁投降的農民軍放鬆警惕之時,將其趕盡殺絕,以致農民軍再難相信明政府的招撫政策,時降時叛。這時,主剿派再將賊勢浩大的責任都推到楊鶴身上,好讓崇禎帝對主和派失去信任,以助主剿派聖眷在握。

三、南明的黨爭遺禍

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率部攻破北京城,崇禎帝於煤山自縊。即使明廷失去了北方的大片領土,但好在還有廣袤的南方。

南明較之南宋的局勢,其實應是更加樂觀的。

首先,自南宋開始,中國南方,尤其是江南和東南地區的經濟逐漸全面超過了北方,成為全國賦稅、錢糧的主要供應地。經過了四百年的發展,東南地區的開發程度大大超過了南宋之時。土地開發跟上之後,加上經濟的發展和生產技術的進步,南方的人口較南宋時肯定是要多得多的。所以南明較之南宋,其經濟優勢該是很明顯了。

南明為何不如南宋持久?這些原因值得探討

吳三桂?

其次,宋代的南京指的是河南商丘,但是明代的南京卻是應天府,也即是今江蘇南京,妥妥的南方政治文化中心,早在朱元璋時就建立起來的六部機構和各種其他建制都完整地保留了下來,作為陪都,應天府根本不需要很長時間的過渡,就可以代替北京,發揮王朝中心的職能,進而穩定局勢,重樹朝廷威信。

最後,崇禎一朝的民怨、積弊其實完全可以藉著這次南遷推翻重來,甚至崇禎帝自縊煤山的悲壯,引起了百姓和士人相當程度的同情和憤慨。南明政權倘若抓住機會,對政治進行洗牌,憑著民心、財富,放下成見,聯合農民軍,至少可以抵禦清軍於淮河之上。然後維持著三足鼎立之勢,休養生息,發展生產,再現太祖北伐蒙元舊事,也未嘗不可。

然而這些長久之計都基於南明政通人和的理想情況之上。可惜,黨爭的政治傳統、沽名釣譽之輩和私利大於國難的普遍心態並沒有隨著崇禎一朝而去。

首當其衝的,就是皇位繼承問題。璐王、福王之爭的本質,是東林人士和淮北四鎮將領之爭,代表是史可法和馬士英。

國難當頭,誰得到了武將集團的擁戴,誰就能當上皇帝,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所以,當馬士英搭上了四鎮將領的路子之後,福王繼統便已是板上釘釘之事了。

然而在武將參與政治鬥爭之後,他們還會有足夠的心思關注邊防嗎?更不用說,思量著如何北復中原吧。

南明為何不如南宋持久?這些原因值得探討

清朝形象

當江北武將得了從龍之功的便宜後,遠在武漢的左良玉卻心有不甘,於是和東林人士一拍即合,向南明朝廷施壓,最終史可法等人入了內閣,造就了新一輪的東林、非東林的黨爭。

與此同時,馬士英為報知遇之恩,將東林人士人人喊打的阮大鋮舉薦給了弘光帝。這引起了朝野復社-東林人士的強烈反對。阮大鋮上位後,大力打擊東林人士,將之排擠出政權,朝廷無一日安寧。

除了武將之間的內鬥、阮大鋮等非東林人士和東林人士的黨爭、馬士英與史可法之間的政見之爭外,文臣和武將間亦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自太祖朱元璋建國以後,武將受到了巨大的打擊,文臣崛起的同時,以文馭武的傳統就形成了,所以,當亂世再臨,武將本身地位就會因戰功而提高,更不需要說有擁立之功的淮北四將了,他們都可以直接影響政權,於是文臣想恢復以文馭武的傳統,武將則不願意放棄來之不易的權力和地位,雙方也是矛盾不斷,內鬥不止。

就這樣,弘光政權只持續了一年多,就宣告結束,長江天險被清軍攻破,南明遷入福建鄭氏的地盤後,南明的覆滅就已是不可挽回的結局了。

參考文獻:

1、《南明黨爭述論》,孫曉龍,青海師範大學

2、顧誠,《南明史》

3、《明季南略》,(清)計六奇

4、《國榷》,(清)談遷

5、《明史紀事本末》,(明)谷應泰

6、《明史》(清)張廷玉

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