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重溫《瘟疫論》具有重要意義


雜氣致病,理論創新; 透達膜原,切合實用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重溫《瘟疫論》具有重要意義


明朝時期一場來勢洶洶的瘟疫打破了一直以來依仲景傷寒之法的治療,當時的治療成“抱薪救火”之勢,吳又可在觀察了大量病例以後總結提出了“疫氣致病”學說,撰成《溫疫論》一書,開創了我國傳染病學研究的先河。


該書開篇自序“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溼,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疫氣所感”,也就是後來西醫中所說的微生物。在當時醫家都認為外感病的病因皆歸於風寒暑溼燥火時,吳又可認為溫疫與傷寒有“霄壤之別”,無疑對外感致病學說是一個顛覆。

但比起顛覆,《溫疫論》更多的其實是對於《傷寒論》的繼承和創新,也更結合臨床實際。比如吳又可對於下法的重視,“下不厭早”,更強調下法要早用。《溫疫論》中對於黃疸也是非常重視的,實際上瘟疫有好多都是肝病,或者是瘟疫過程中又出現了肝損害、急性肝壞死等。《傷寒論》中也提到了黃疸,用大量篇幅論述了茵陳蒿湯,更多的是強調利小便,先說小便不利,然後才說發黃,強調溼熱,小便不利以後溼熱沒出路了,所以才發黃。《金匱要略》裡“脾色必黃,瘀熱以行”,強調的是脾,出現面黃、眼黃、皮膚黃、小便黃等症狀,都是因為脾有溼熱有鬱熱,溼熱瘀到血分出不來了,所以脾色外現,出現了黃疸的症狀。而不是現在教材上講的溼熱鬱於肝膽,膽汁外溢,發為黃疸,張景嶽提出的與膽有關係指的是膽汁外洩的膽黃,與溼熱燻蒸肝膽,膽汁外溢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傷寒論》中的方藥,不論是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梔子柏皮湯、茵陳蒿湯、茵陳五苓散,還是後來的茵陳術附湯、梔子大黃湯、大黃硝石湯等,治療的都是脾胃,而不是從肝膽論治。


《傷寒論》中的茵陳蒿湯大黃的用量是二兩,用量是非常小的,強調利小便而不是通大便。“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服後“一宿腹減”,“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黃從小便去也”。實際上是因為茵陳蒿湯裡有大黃,大黃的顏色是黃的,所以吃完以後尿是黃的。張仲景就通過現象觀察到小便如皂莢汁色後緊接著就好轉了,所以認為利小便很重要。《金匱要略》中也提到“治黃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都強調利小便。


而《溫疫論》裡的茵陳蒿湯大黃的劑量特別大,不僅能瀉下,還能涼血解毒。現代臨床中治療肝病尤其是急性肝炎,都主張大劑量的用大黃,比如急性黃疸型肝炎就是大黃用量大時效果最好。這就說明吳又可在學習、繼承傷寒理論的基礎上還是有創新的。所以咱們在學習古人的東西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繼承和創新,不能一味固步自封,也不能只強調創新,把老祖宗的東西都忘了,要有客觀的認識。


不管怎麼說,溫病學說還是在傷寒學說的基礎上發展來的,就包括邪伏膜原的概念,《傷寒論》中雖沒有明確提出,但半表半里的概念對後世溫病學邪伏膜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吳又可認為膜原內不在臟腑,外不在經絡,浮於半表半里之間,同時這個疫氣就是伏於膜原,正對達原飲的疏利之法,在臨床中取得了很好的療效,對後世醫家產生了很大影響,不止溫病學派,還有傷寒學派的俞根初等人,被稱為“紹派傷寒”,就是通俗傷寒派,不同於經典傷寒派,他們在臨床中使用傷寒的體系來治療傳染病和外感病。那時候溫病學家認為溫病應該獨立於傷寒之外,不能使用傷寒的理論體系來治療溫病。


在俞根初的《通俗傷寒論》裡非常認可達原飲這個處方,還在達原飲的基礎上加了柴胡為柴胡達原飲。無論是傷寒學派還是溫病學派,都承認達原飲確實有效果。所以讀古書時,理論當然重要,但是更有意義的是處方。理論往往是提供了一個學習的典範,不一定有具體的指導價值,對於咱們臨床最有價值的還是後面的治療思路,這個是直接對咱們臨床有指導意義的。


-同學說-

溫故知新

關注我們,一起學習中醫經典。


參考文獻:

[1]肖永華,劉寧,趙進喜,賈海忠,張立山,戴雁彥,餘秋平,王宣權.雜氣致病,理論創新;透達膜原,切合實用[J].環球中醫藥,2018,11(01):68-70.

本文由趙進喜教授團隊整理,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時請註明出處。

整理:張楷童

排版:黃曉強

審校:王宣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