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孟子的“勞而不怨”是愚孝嗎?所謂真正的“孝”,千人千面

孟子的“勞而不怨”是愚孝嗎?所謂真正的“孝”,千人千面

一:“孝”在中國思領域的地位

中華歷史五千年,傳承了很多優秀文化傳統,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體系。在中國類目繁多的文化體系中,“仁”、“孝”體系佔有重要地位。儒家思想甚至將“孝”道思想作為其理論體系的核心。古代思想界大咖孟子老先生提出的“百善孝為先”的觀點為歷代中國人奉為真理。

另一位思想界巨擘孔子老先生認為,在德行教育中,孝道教育是其根本和源泉。他認為道德的至高點是“仁”,而“仁”的根本是孝,孔夫子及其弟子在《論語》裡多次強調了這一點。“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在“學而”的這段話裡,儒家明確地表達了這一理念。

二:“勞而不怨”還是“以直報怨”

時代變遷,隨著社會的發展,“孝順”的含義也變得有所不同,如何正確地盡孝,是廣大民眾一直在探討的問題。《孟子·萬章上》記載:“萬章問曰:‘舜往于田,號泣於星天,何為其號泣也?’孟子曰:‘怨慕也。’萬章曰:

“‘父母愛之,喜而不忘。父母惡之,勞而不怨。’然則舜怨乎?”。

孟子老先生這段話為當代人理解和踐行孝道提供了一些參考。芸芸眾生,思想各異。部分人認為孟子老先生的孝道觀是“愚孝”,即使作為父母,也會有犯錯的時候,而孟老先生卻說“父母惡之,勞而不怨”,像舜帝的父母這樣不僅不對兒子慈愛,甚至還極其厭恨,想要殺死他,做子女的還是要對他們恭敬,這難道不是愚孝嗎?

孟子的“勞而不怨”是愚孝嗎?所謂真正的“孝”,千人千面

對於這個問題,孔子有著自己的理解-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孔子回答:“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他這句話的意思是,別人對我們怨恨或抱怨時,我們要以公道正直的態度去對待他。這種觀點與孟子“勞而不怨”的理念看起來好像是相悖的,那我們到底是聽孟子的“勞而不怨”還是聽孔子的“以直報怨”?古往今來眾多學者對此看法不一。

1、“勞而不怨”是“愚孝”?

孟子老先生認為一個德行高尚的人應該有善良至誠的品質,所以他才提出了“百善孝為先”的至理名言,並指出“大孝終身慕父母”,在孟子的相關文字記錄裡,舜一直都被奉為尊孝道的楷模。

《孟子》裡寫到:桃應問曰:“舜為天子,皋陶為士,瞽瞍殺人,則如之何?’’孟子曰:“執之而已矣。”“然則舜不禁與?”曰:“夫舜惡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則舜如之何?”曰:“

舜視棄天下,擾棄敝屣也。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欣然,樂而忘天下。”(《孟子·盡心上》)

舜帝之父瞽瞍殺人以後,舜毫無顧慮地“棄天下,猶棄敝屣也”,然後自己偷偷地把父親弄出來並帶他逃走(“竊負而逃”),面對權力誘惑,有多少人能理性思考,有多少人能毫不猶豫地拒絕?

舜“不為物誘”,一心想著父親,所以做出了棄天下而救父的舉動,或許會有人說他傻,也或許會有人說他不明智公正,但是從直覺來講這是他愛護父親的赤子之心,即使捨棄天下、冒著揹負罵名的風險也要救父。此所謂“自誠明,謂之性”(《禮記·中庸》)。

孟子的“勞而不怨”是愚孝嗎?所謂真正的“孝”,千人千面

從史書記載來看,舜的一生於父母兄弟之親情真的是薄寡的,他出生不久母親就去世了,他的父親馬上另娶他人還生了個孩子,後母惡毒,親爹不疼,舜就像活在宮鬥劇裡的人物一樣天天被虐待,還時時刻刻有生命危險。

因著舜德行優良,堯把兩個女兒嫁給了舜,舜同父異母的弟弟象想霸佔嫂子,於是趁著舜修草房的時候故意放火想害他,在計謀未得逞後又在舜去修井的時候把井口堵上,幸好舜提前挖了暗道才得以逃脫。至親之人這樣害他,他雖心知肚明,卻也不計較,跟什麼事兒都沒有發生一樣對待他們。

這得需要多大的胸懷,多少兄弟因雞毛蒜皮的小事反目成仇,而舜的父親兄弟則是時時刻刻想要謀害他呀。即使這樣,舜依然認為是自己做得不夠好才會這樣。則故事顯示了舜博大的胸懷,他沒有怨恨,而是自責自己做得不夠好,甚至比之前更加恭敬地侍奉父母,即使在得勢之後孝順父母,友愛兄弟,

因“孝”感動天下。

孟子所謂“勞而不怨”不是某些人認為的不論對錯只要是父母的話都要聽從,孟子通過對舜的描寫只是想客觀地說明即使因為某些原因父母對子女怨恨,子女依然要對父母心懷恭敬,不要心生怨懟。由此可以看出,孟子提倡的"勞而不怨"思想並非是愚孝,而是為人子女者遵從內心而發出的盡孝行為。

2、“以直報怨”與孝的關係

以孔子、孟子為首的儒家學派一直倡導治世強國,他們最主要的主張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們希望通過提升民眾的思想水平而規範其行為,從而創造一個天下太平、路不拾遺的美好社會。

孟子的“勞而不怨”是愚孝嗎?所謂真正的“孝”,千人千面

當然,儒家思想體系也包括“仁”、“義”、“禮”、“智”、“信”等,可能大多數人對儒家“直”的思想不是很熟悉,其實“直”在儒家學術思想體系中也佔有重要地位。這種“直”也是孔子一直比較推崇的一種品德,也是他在春秋時期社會大變革中思想認識的反映。

那麼儒家思想中所謂“直”,其具體含義包括哪些呢?《荀子·修身》雲:“是謂是,非謂非曰直。”《說文》解釋為:“正見也。”《韓非子·解老》亦云:“所謂直者,義必公正,必不偏黨也。”

從這裡可以看出,眾多思想家對“直”雖然說法不同,其實質是一樣的——即公平、公正之義,後來人們將其延伸為人們處理事情公正無私的美好品格。這種品格對人們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為人處世要光明磊落,在社會生活中要見義勇為,公正行事。

儒家思想自問世以來,除秦始皇以外,歷代統治者都將其作為統治的主導思想體系,雖然這其中其提倡的“君臣”觀念起主要作用,但不可否認其他“仁義禮智信”等思想也對規範社會秩序起重要作用。儒家思想將“直”作為為政之人須具備的重要品質,《論語·為政》中說:“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如果官場裡沒有真直的人,就會貪腐成風,如果社會上沒有正直之人,就會人人自私自利,規矩全無,社會秩序變得混亂不堪。由此可見“直”的重要性。當然,若只有“直””而無禮、無謀也是不行的,孔子曾曰:“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孟子的“勞而不怨”是愚孝嗎?所謂真正的“孝”,千人千面

“直”太過會適得其反,使人厭惡,就像現實生活中有的人說話不經思考,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一點兒也不顧及別人的感受,也不會觀察所在場合,說一些不適合的話,最後招人反感。“直”作為君子之德,應以“信”“禮”“學”等其他品質加持,使直而聰慧,直而有禮。

那麼,用孔子的“直”道來盡孝如何?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

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兒子聽從父親的命令是孝嗎?在孔子看來,

“父之令”是不能籠統地一概而論的。孔子說,天子、諸侯、大夫、士人如果身邊有敢於直諫的人,即使一時不行正道也不會有很嚴重的事情發生;同理,為父者身邊有敢於直言勸諫的兒子,其自身不會輕易地陷入不義之中。明知其行為不符合道義,臣子不向上位者進諫,子女不向父母進諫,那就是不忠、不孝。

三:“勞而不怨”與“以直報怨”的相通相融

孟子對待“孝”的態度,在實質上其實是與孔子一脈相承的,孟子作為孔子的學生,從很多方面對孝作了延伸和完善,孟子比較明顯的亮點是他明確提出孝的核心是尊老。

孟子的“勞而不怨”是愚孝嗎?所謂真正的“孝”,千人千面

孔子時期的“孝”所描述的場景主要是在家族、家庭內,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幾個層次中屬於前兩個層次,是屬於“小家”領域的;孟子將孔子孝的思想進行昇華,將其作為“治國”、“平天下”的條件之一,通過孝來達到由“內聖”而“外王”的崇高境界。

在孔子的觀念中,“孝”是處理家庭關係的基本規範,作為思想大儒,他通過自己所學所見所思所想,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總結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孟子進一步延伸擴展,也提出自己的人際關係觀點:“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在孟子的觀念中,“仁義”是由“孝”“悌”兩個基本元素組成的,孔孟一體,孟子“孝論”一樣也比較注重血緣關係,把宗族利益放在首位,提倡家國同構。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家庭和睦,宗族興旺,則社會穩定,社會穩定則家國安寧,因此,孝在家庭穩定,社會和諧中有著重要的意義。

孟子也贊同孔子對父母恭敬順從,面對父母犯錯或者對子女有怨懟時也恭敬侍奉,不生惱怒的主張。這對現代人也具有良好的啟發意義:一個人只有做到了孝敬父母、尊重老人,才有資格得到子女的孝敬和別人的尊重。孝是家庭美德,尊老是社會公德。一個社會的家庭美德與社會公德總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

這樣說來,孟子的“以德報怨”與孔子的“以直報怨”是相通相融的,兩者都是為了更好地盡孝。在科技日新月異發展的新時代,孝道仍然是我們需要學習的美好品德。孟子的“勞而不怨”不是一些人理解的愚孝,是一種保持赤子之心而發出的強音,值得後世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