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為什麼讀《孟子》

今天我們為什麼讀《孟子》

身處信息高度膨脹的時代,獲取信息變得容易,選擇獲取什麼信息則變得困難。生活豐富多彩,精力稀缺寶貴,如果不是恰好對東周歷史文化感興趣或以學術為業,我們還能找到讀《孟子》的理由嗎?答案是肯定的。

既然來世間一遭,姑且多認識人、多見識事,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通過讀《孟子》,認識一個有抱負、有才華、有脾氣的孟子。同時你也許會驚喜地發現,孟子的所思所想,雖已化作文化傳統的一部分,但也並非是老生常談;以此作為一個切片加以展開,還可以探尋古代中國社會的組織形態。為此,純粹從體驗的角度說,讀《孟子》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兒。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我們遇到的問題和困擾,在我們之前已經有無數人碰到。一個人閱歷思力有限,周邊親友提供的建議或許更加切己。但有時,上古哲人也可能為我們提供重要的參考意見,幫助我們做出恰如其分的權衡。《孟子》中關於修身養性、進退出處、樂天知命的論述,正是如此。

事實上,一個文明的著述,就像香檳塔一樣,上面一層差不多滿了,才會流到下一層,因此著述也會從更重要的主題慢慢溢往相對次要的內容。那麼,探尋對於一個文明最重要的主題是什麼,從比較接近源頭的典籍中或許能找到蛛絲馬跡。價值排序、制度傳承、路徑選擇無疑包含在孟子所處時代的主題中。孟子時代的諸侯,或是開疆拓土,或是救亡圖存。當孟子向諸侯強調施仁政、薄稅斂時,在那些恐懼朝不保夕或者汲汲於兼併天下的諸侯眼裡,孟子無疑是“迂遠而闊於事情”的。但秦朝的短祚暗示了,“總體戰”對於諸侯自身來說無異於飲鴆止渴。而後的中國歷史和歐洲長時間的列國均衡史,更是一次次讓我們看到孟子的智慧。“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確實代表了更健全的常識。

縱觀中國古代史,朝代之間政制的因襲和吸取前人身死國滅的教訓做出的制度創新,似乎使得一個個朝代的格局漸漸由寬平趨於狹促。先秦諸子處於西周分封多國體系和大一統的過渡階段,有的往前看,發明富國強兵的技術,有的往後看,宣揚敬天保民的奧義,其討論問題域的格局使後人感到陌生。好比已然成為金融行業成功人士的你,仍然不妨瞭解一下小時候“想成為”或是後來“差點就成為”的科學家、畫家的故事,雖然無補於改變既成的人生軌跡,但一來可以展望可能世界裡自己的人生將如何展開,與過去和解,二來也能比較什麼更重要,為後人提供更全面而審慎的建議。今天我們還要讀《孟子》、讀古書,更重要的意義大概在這裡。

閱讀《孟子》的過程中,不妨在孟子的言行和自己的想法之間不斷切換,讓自己穿梭於《孟子》裡的各色人等,辨析觀念和訴求的異同,還原思想的碰撞和互動:與孟子打交道的那些人,他們的訴求會是什麼?如果我們身處孟子的角色,我們會怎麼做、出什麼樣的主意?孟子沒像我們這麼做,如果不是出於策略上的失誤,那麼他的目的和我們的目的有什麼不同?通過這樣的沉浸和推演,興許可以看到“迂遠而闊於事情”之外更完整的孟子。

但“迂闊”的孟子確實沒能勸成大多數焦慮的諸侯,這些經歷都記載在《孟子》中,聯想到《孟子》由其本人與弟子敘定,說明晚年的孟子對此並不為意,他仍希望後人在必要的時候能像他一樣“雖千萬人吾往矣”。對比商鞅向秦孝公先後進以帝道、王道、霸道,終以強國之術見用,孟子確實不知變通。但《左傳》“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相時而動,無累後人”的教誨告誡我們,高槓杆的成功總是隱含著泡沫破滅的危機,殊非持家治國常道。孟子的堅持或正是源於此順受正命的心安,以及他發掘的“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大勇,後者強化了華夏文明中勇的基因,激勵了無數捨生取義的後人。

古人說“功夫在詩外”,讀古書也是如此。孔子說“仕而優(有餘力)則學,學而優則仕”,也是在教導我們在讀書修身和責任擔當之間保持審慎的平衡。日常生活裡的體驗,往往有助於我們更好地體味孟子的心緒。今天的讀書和閱歷都是為了錘鍊更健全的常識與德性,為更好地應對明日的起起落落、承擔機運可能賦予的更多責任做好準備。

有位學者曾這麼描述維多利亞時代和愛德華時代英國人稱之為“品質”的東西:“責任先於權利;榮譽先於利益;強者的謙卑,驕傲的服從;搏擊強梁,卵翼婦孺;不輕易承諾,但所做永遠多於所言;神態自若地相信最壞的前景,但絕不退縮;與其背棄信任你的人,毋寧死。”擁有這樣的品質也為包含孟子在內的青春期華夏人所欽佩。希望通過閱讀《孟子》,大家能夠體認到,當一個這樣的好人“難且值得”。古代的哲人如若地下有知,看到親手拋下的漂流瓶種子歷經數千年長成參天大樹,繼續蔭庇著更多人追求勇敢而自由的生活,雖然生前顛沛流離,也會深感欣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