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刪了《孟子》八十五節的原因

讀著讀著,朱元璋眉頭越皺越緊。終於,把書一摔,大聲說:“使此老在今日,寧得免焉?”那意思是說,這老頭要是活到今天,還活得了嗎?

和所有皇帝一樣,朱元璋也提倡孔孟之道,但是說實話,由於軍政繁雜,對於《論語》、《孟子》這些經典,他並沒有系統研讀。如今天下已定,他也有興致來閱讀一下原典。不讀不知道,一讀嚇一跳。讀著讀著,朱元璋眉頭越皺越緊。終於,把書一摔,大聲說:“使此老在今日,寧得免焉?”那意思是說,這老頭要是活到今天,還活得了嗎?

明太祖朱元璋刪了《孟子》八十五節的原因

在中國古代思想中,孟子把"民本“的思想表現的最為突出。他不顧統治者的顏面,大膽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見解,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君擺在”民“和”社稷“的後面,如此貶低君的地位,自然是歷代統治者都不會認可的,明太祖朱元璋當然也不例外。

朱元璋偶爾一次看《孟子》,當他看到”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那一段時,不禁勃然大怒,罵道:”使此老在今日,寧得免焉!“,朱元璋大發雷霆,立刻召見文臣,宣佈即日起“罷免孟子配享孔廟”,將孟子的牌位撤出孔廟,取消他在孔廟裡和孔子一起吃冷豬肉的資格。孔孟之道是中華立邦之本,此命一下,舉朝譁然。這一舉動就如同基督教國家裡要把耶穌驅逐出教堂一樣驚世駭俗。大臣們紛紛上奏反對。朱元璋宣佈朕意已決,誰也不許再說,否則以“大不敬”罪處死。

明太祖朱元璋刪了《孟子》八十五節的原因

朱元璋怕孟子,把天下讀書人都教壞了,更怕”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深入人心,對大明王朝不利,便想出了刪書的辦法。洪武27年,朱元璋命翰林學士劉三吾等人,對孟子進行刪節,劉三吾揣摩皇上的意思,共刪掉孟子85條有問題的內容,幾乎佔全書的1/3,並將剩下的內容,編為《孟子節文》一書,朱元璋立即下詔書,規定”自今八十五條之內,課士不以命題,科舉不以取士,一以聖賢中正之學(指《孟子節文》為本)。“

明太祖朱元璋刪了《孟子》八十五節的原因

那麼,刪節的85條裡都有些什麼內容,讓朱元璋這樣深惡痛絕呢?

第一類當然是那些主張“民貴君輕”,“大臣可以不尊重皇帝”的字句。這種刪節雖有些可笑,但從專制帝王的心理出發,倒也可以理解。

可也有一些刪節,就不太好理解了。比如“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這一揭示統治規律的名言,朱元璋也無法容忍,連同“五畝之宅”之類的話一起刪掉了。

另外許多主張皇帝必須施行“仁政”的條文,居然也被刪去了。比如這句話:“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

還有一類更奇怪的,就是孟子批評商紂王的話,也都被刪除了。比如:

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

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湯誓曰:“時日害(曷)喪,予及女(汝)偕亡。”民欲與之偕亡,雖有臺池鳥獸,豈能獨樂哉?

明太祖朱元璋刪了《孟子》八十五節的原因

這是為什麼呢?

對中原漢人來說,推翻了蒙古人的統治,是撥開雲霧,重見青天,大多數漢人都不承認蒙古人統治的正統地位。但朱元璋卻承認蒙古人的統治是“正統”,並從各個角度,竭盡全力為元朝的正統性辯護。在即位告天文中,他這樣說:“惟我中國人民之君,自宋運告終。帝命真人於沙漠,入中國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孫百有餘年,今運亦終。”也就是說,元朝的統治是受命於天,光明正大,理所當然。

明太祖朱元璋刪了《孟子》八十五節的原因

批判孟子和歌頌蒙古人,這兩件事貫穿著同一個意圖:讓大明政權千秋萬代永世不倒。

朱元璋初登皇位,內心有點沒底:中國人向來重視門第,講究出身,自古以來,豈有乞丐而為天子?他認為許多人雖然畏服於他的刀劍,對於他這個人卻相當瞧不起。

所以,朱元璋要大力提倡“天命論”,就是“天命無常,有德者居之”。老天爺的心思很難猜,證明它的唯一證據,就是誰最終得了天下。朱元璋的“天命觀”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成王敗寇。只要一個人打得了天下,那就證明他擁有天命,別管什麼出身、什麼手段。天下那麼多富貴人、讀書人、有根腳人,誰也沒當上皇帝,偏偏他一個乞丐當上了,這不正說明他有“天命”之助嗎?這樣,朱元璋就不得不承認蒙古人統治的合乎天命。因為他們曾經擁有過天下。

明太祖朱元璋刪了《孟子》八十五節的原因

他在《諭齊魯河洛燕薊秦晉民人檄》中說:“自古帝王臨御天下,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治天下者也。自宋祚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國,四海內外罔不臣服。此豈人力,實乃天授。”

朱元璋必須視元朝為正統,因為這是上天的意志。所以他承認元朝直接受命於天,接續了三皇五帝的正統,“正名定統,肇自三皇,繼以五帝,曰三皇曰兩漢曰唐宋曰元,受命代興,或禪或繼,功相比,德相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