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抢注疫情救命药专利,武汉病毒所所长:是从保障国家利益出发

日前,一篇题为《请问武汉病毒研究所,你是能未卜先知吗?》的网文在网络上流传,对"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泄露人造病毒"、"抢注瑞德西韦专利"等问题再次提出了质疑,引发公众关注,网友纷纷要求武汉病毒研究所给出一个答案。

近日,科学网记者采访了武汉病毒所副所长、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肖庚富研究员,他对这些问题做了正面回应。

回应抢注疫情救命药专利,武汉病毒所所长:是从保障国家利益出发

"制造"病毒匪夷所思

肖庚富告诉科学网记者:"看到有人在网上说我们'制造'甚至'泄漏'了2019新冠病毒时,我们的感觉是被人当头打了一闷棍,也觉得特别匪夷所思。后来,国内国际很多专家都公开发声,主流观点是该新冠病毒来自自然界,没有发现人工合成的证据。《柳叶刀》杂志也于2月18日发表文章,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著名科研单位的27位病毒学家、流行病学家联合发表声明反对阴谋论,全力支持奋战在疫情一线的我国科技工作者。至于'泄漏',我们所最早是在2019年12月30日收到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送来的不明原因肺炎样品,在此之前,我们所根本没有这个病毒。"

随着疫情的愈演愈烈,国外也相继出现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其中美国在1月20日确诊首例新冠肺炎患者,该在入院7天后使用了瑞德西韦,发现疗效明显。而武汉病毒所1月21日申报了瑞德西韦专利。针对武汉病毒研究所这样行为,网友表示难以接受,纷纷指责这样的行为十分不厚道,针对这个问题,肖庚富也做出回应:

回应抢注疫情救命药专利,武汉病毒所所长:是从保障国家利益出发

只是申报药物"用途"

"药物专利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两大类。产品专利包括物质、制剂、合成中间体、包装等;方法专利可以大体分为两类,即适应症专利和边缘方法专利,其中适应症专利的创新点在于针对一种新的适应症,本质上是药物的使用方法,常被称为制药用途专利。

美国吉利德公司申请专利的时间早于这次新冠病毒的发现时间,它的实验和专利申请中要求的权利不可能包括这个在其申请日之后才出现的新病毒。"

简言之就是武汉病毒所申报的是"用途",而不是药物结构,意思是"发现了该药的一种新的用途"。

肖庚富还表示:"如果瑞德西韦能够成药,美国吉利德愿意许可给中国企业,中方申请的适应症专利有可能成为一个可以对药价谈判产生影响的因素。从保障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在我国尚未上市、且具有知识产权壁垒的药物,依据国际惯例申请适应症专利,为我国争取了一个更好谈判筹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