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适当的放手,反而有助于孩子的习惯养成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一个由生活教育的目的、原理、原则和基本途径构成的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生活教育的目的是"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是让学生进行"心、脑、手并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在为孩子的生活服务。

家长适当的放手,反而有助于孩子的习惯养成

一个人如果在幼儿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终生受益;反之,如果养成一些坏习惯,以后要改正过来,就很困难。在我们日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培养的过程中,适当放手,有助孩子的习惯养成。

德国教育家卢梭说:"你知道怎样使得你的孩子备受折磨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可是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家长对孩子过度施爱,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便是百依百顺,这样造成了孩子的任性、自私,并且有逆反心理。如班上的瑞瑞,长得白白净净,圆圆大大的眼睛透露出灵气,从出生起母亲就是她的专职保姆,家长对她的一切需求都会满足。

家长适当的放手,反而有助于孩子的习惯养成

入园后只要她想要的玩具,就从其他小朋友手中夺走,"我要"是她横扫一切的理由。喝水的时候别的小朋友碰了她一下,她直接把杯中的水泼过去。看到别的孩子带来玩具,她不会商量,直接抢夺,放学时一定会哭着告诉父母,人家不给她玩,母亲总是说"我们去买"。碰到困难不愿主动提出帮助,只会用哭表达。不利于孩子的做人习惯养成,我们应该适度放手,把握施爱的尺度,可以减少孩子任性的机会,有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做人习惯。

家长适当的放手,反而有助于孩子的习惯养成

适当的期望值可以成为孩子进步的动力,促进成才,但若不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智力水平,盲目地期望过高,孩子虽经努力还是达不到要求,就会使孩子丧失信心,这种期望就会变成失望。"生活"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游戏是孩子的生活。超出孩子能力范围、过多的学习内容占据了孩子休息游戏的时间,搞得孩子疲惫不堪,反而什么也学不好。陶行知提倡的"教育是科学的",只有适度放手,才能减少孩子生出厌学情绪的机会,增加学习兴趣,有助学习习惯的养成,还为以后顺利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