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孩子买的保险一年6000元连交20年,过后可以一次性取出来,划不划算?

宇宙无敌小喷子


悟空问答,知乎,百度问答上太多这样的问题了,买的保险合不合适?划不划算?亏不亏?现在退保还是继续缴费等等之类。看到这类问题,作为保险业一名从事培训的老师来说,深感责任重大。太多的客户不明白自己买了什么保险,为什么买保险,保险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保险在整个家庭的财产配置上的意义功能是什么。我今天以大白话的方式尽量系统的对这类问题进行解读,希望能帮到大家。也希望大家以后真的懂保险,再也不用回答此类问题。言归正传。

第一,什么是保险?

保险字面意思是稳妥可靠的保障,是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规避风险的一种手段。保险姓“保”,国家也一直三令五申,保险业要要聚焦,要回归本质。目的是引导保险产品回归到“保障”上来。而不是高调强调“理财”这个副业。举个例子,一共10个渔夫每人拿出100元,交到一个德高望重的人手里保管共1000元。假如这次出海,有个人没回来,就从1000元里拿950给他。都安全回家,退给每人95元,差额的50元是保管人的辛苦费。这就是最原始保险的真谛。随着时间的推移,保险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比如小病也可以给点钱。每次都退钱太麻烦,钱就一直放那,给点利息就成。到今天,保险已经成了设计复杂,功能完善的综合风险管理手段。

第二,保险的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有人觉得买保险亏?是因为买了保险好些年都没有生病,钱白交了。那些刚买一年就得到理赔的拿小钱换大钱的觉得保险很好,同时也付出了健康的代价。但起码治病期间不再为钱发愁,不再花光多年的积蓄。

来网上咨询问题的大多数是多年缴费但是没有获得过理赔的,然后就开始问,开始算,怎么算都不划算。加上网上一些伪专家的一通计算,什么如果放到银行会怎么样,如果放到某理财基金现在能到多少钱,如果买房,如果通货膨胀.......我想问的是,你能精确的推算出利息,推算出收益,你能推算出风险什么时候来吗?又要以小博大,规避风险,又要收益最大化,你想啥呢?世界上哪有这么两全其美的事呢?就是因为不能预测未来的风险,所以才买保险,谁能保证在未来风险来临时,你有足够的钱治病?这就是保险最大的意义。

第三,买什么保险,怎么买?

很多朋友都购买了保险,但是真不知道都买了什么,买了那种类型的。懂的都是主动买的,大多数人都是被身边的人死缠烂打躲不过去才买的,这也是“卖保险的”遭人嫌的原因。也是业务员不专业和急功近利的表现。甚至有的业务员自己都说不明白就满世界推销去了。当然结果是卖不出去,就只能“杀熟”了!所以说不怪大伙黑保险骂骗子,这是我们自找的,现有的培训销售模式确实是我们这个行业亟待改革和面临的最大问题。保险是好的,坏事的是人。

扯远了,说正事,买保险也是进阶的,逐步的。要根据现有的家庭财富状况合理配置。但是总体上保费投入不能超过家庭年收入的10%。买保险是为了降低风险而不是为保费所累。应该先买纯保障类的,大病小灾生老病死有人管,小投入解决“一病回到解放前”的窘境。家庭收入越低越应该买,说句开玩笑的话,真有钱人就是不买保险也无所谓,因为巨额财富就是他的保险,有必要的话,他可以买下整座医院。

然后才是理财类,这种保险适合保障已经充足后,但又为自己养老,子女教育婚嫁有考虑的人和家庭,首先这个保费是自己暂时用不到的钱,别为了买个保险天天啃窝窝头就不好了。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所有的理财类保险锁定的都是一个长期的收益。短期内看,不如买银行类理财,收益不高也不灵活。因为保险的利率是复利计息,只有到合同后期才会显现威力,越往后涨的越多,越往后涨的越快,体现其理财高收益的一面。一般家庭购买理财险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强制储蓄,如果没有这一个方式,你很难坚持存10年以上,而且几十年后还能有一个高出银行的收益。

富人们其实更需要理财类保险。钱需要打理,需要分不同功能,而保险在其财富传承,规避税务,隔离个人和企业财务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在我国,这几个方面只有保险能做好(信托还不成熟)。很多富人办企业,自己的财产和公司的混在一起,一旦出现经营风险,很难做到“城门失火,不殃及池鱼”。在春风得意时必须布下保险这颗棋子,以备意外出现时,还能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当然,还有其他综合类,单项类,比如既有保障又兼顾养老的,灵活缴费和灵活领取的,高端医疗,单独意外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展开说了。

第四,买保险必须要知道的几个原则

首先是先大人后孩子,家里的顶梁柱必须先买,因为父母才是孩子最大保险。没有父母的铺路就没有孩子无忧无虑。在国内,大家却弄反了,基本上孩子一出生都有保险,大人反而缺失。殊不知,父母才是这个家正常运转最大的保障,父母有保险,就算那一天不能再照顾孩子了,起码还能给他(她)留下一笔钱。不是说给小孩买不对,而是先大人后孩子才更科学

其次是先保障后理财,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本钱都没有了,后面的理财就没有任何意义。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家庭都倾向买理财类的,或者买保障理财二者兼备的,这也是前些年万能险等综合类保险大行其道的原因。保险公司卖的最多的也是这类,因为有卖点,好讲。我个人不推荐这类产品,不是说不好,而是不能完全体现买保险的初衷。二者都要有,二者都不高。你说是吗?这就是国内保险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的表现。

再次,没有不合适的保险,只有不合适的人。保险适不适合关键看需求。按需购买,而不是看别人都买了,我也要买。每个人和家庭的情况各异,不可一概而就。说到这,又要说说个别“讨人嫌”的保险业务员了,因为保险设计的专业性,客户不一定完全懂,这个时候就是体现你专业的时候了,设身处地的为客户分析需求,而不是哪个佣金高就推哪个,客户想买哪个就买哪个。反正他自己想买,卖了再说,管它合不合适。等客户以后醒过味儿了,不跟你打交道是其次,保险是骗子的概念也在他心里根深蒂固了。也希望各位业务同仁能真的以客户的需求导向,以成就一番事业为目标,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诚信展业。专业+诚信+坚持才是这个行业生存和成功的王道

好了,啰哩啰嗦就这么多了,希望能帮到大家。大白话说保险,就此搁笔。祝福各位财商永驻!


力橙财经


这个问题我最有发言权,因为我小的时候我妈就给我买的这种保险,我来介绍一下。

我们农村人,对于这种保险是真的不了解的,我妈被人忽悠给我买的这种保险,从我4岁开始买,一共买14年,每年几百块钱,等我18岁上大学的时候可以直接取1万。一共本金是8000多,意思给你1000多的利息,还能给你保险,18岁可以直接取出1万,我4岁时的几百块钱那可不是小数啊。

我19岁时,大学已经上了一个学期了放假回家想把这个钱取出来的,就去银行,人家的说法是

现在你18岁了,只能取3000,22岁时取3000,25岁时取4000,意思到你25岁时才可以全部取出,我说当初那个业务员可不是这样说的,人家说不知道这事,都15年过来了,上哪去找那个业务员。然后我说行了,我要取钱,什么利息我不要了,钱全取出来了,一共不到9000块,我算了一下,14年利息一共给了十几块。

所以,这种保险千万别买,都是骗人的,20年后,谁吊你啊


阅倦


晚了,简单说下自己的事,母亲去银行存钱,被人忽悠着买了保险,两万一年。说交五年可以取。有固定收益,还有年底分红可以拿。一年后我得知,算上分红连银行活期都没跑赢。通过了解,了解后才得知保险要交五年,然后再寸5年,10年才能拿回来。当面给母亲说的完全两回事。现在要退保。只能给70%,经理给我说一年看不出来,再放一年,这时候又交了两万。又过了一年,还是那位经理接待我,还是老套路,说了半天,我就说我要求不多,本钱给我,其它我一份不多要!要是不行,你每个农行网点的保险销售人员看还能办公不!我准备安排一些人(我当时工作就是不缺人。)在网点就说你们是骗子。你看你们这样骗人的事还能继续不!那经理不当回事。我就走了。当晚就开始准备搞事。网上也有很多同样被骗的。第二天先给保监会打电话。说明情况,然后我就说你们在不管我就用自己的办法管了。保监会的人还是比较负责的,让传真过去情况说明和保单。说他们会落实帮我处理的。结果,不到一星期,那经理打电话让我去带上家人。我说全额退钱我就去,不退就不要浪费时间。最后我去了,一个笑脸没有,在保单上他写了全额退保几个字,我签字。一周后钱退回农行卡。当时这样的例子太多,保险人员驻点银行,和银行门点的经理勾结,家人的当面的保险也是银行的经理和保险公司的人合伙推荐的!也许因为这样的投诉越来越多,没过几年,国家就下文件,不允许保险公司人员驻点银行!但是我想说,这种储户去存钱,结果买成保险的事一直就没停过,大家还是多长个心眼!


灵魂jun1or


说说我的事:07年经朋友介绍买了一份分红型保险,每年缴费4000元,后来也没去管它,反正现在都是在银行自动缴费扣款。前几天因为有保险方面的事去保险公司,就顺便查了一下我的保险情况。

问:我的保险已经缴费多少年了?

答:已缴费12年,还要继续缴费8年。

问:我的这个保险产品除了分红还有其他功能吗?比如病了之类的?

答:没有,你只买了分红型的,没有其他功能。

问:那我现在能知道我有多少分红了吗?8年后能分多少红利?

答:你现在的分红有6000多元了,8年后的分红现在无法告知。

问:交完20年后,什么时候可以退款和拿到红利。

答:等你死了,你的保费和红利会一次性退给你。

……

我在想:等我死了退钱给我?我死了退钱给我干嘛?死了没人埋吗?

我们现在回到主题,我38岁开始缴费,58岁缴费结束。每年4000元,20年后共计缴费8万元,按缴费12年得红利6000多元计算。20年后也就1万多点。这种回报率就算钱存银行也有这么多的利息,存银行还可以随时随地的取出来。

总之,一个人想过上有保障的生活还是必须努力工作,努力赚钱。


仇保福米哥


保险一年6000元连交20年,到期可一次性取出。估计这是储蓄型保险,与银行存款以及理财产品的利率高低没有可比性。

储蓄型保险是保险公司设计的一款兼容性产品,综合保险功能和储蓄功能。如教育金保险等等,基本的保障功能之外,还有储蓄功能。

此类产品如果在保险期内不出事,在约定时间,保险公司会返还一笔钱给保险收益人,与银行的零存整取异曲同工。但到期后返还的这一部分的收益率,是明显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的。

此类保险产品还具备保障功能,如果保险期内没有事故赔付,收益跑赢银行存款是不现实的。

储蓄型保险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锁定闲散资金,对于平时大手大脚的客户是一个约束。


陆燕青


分享两个我身边的案例吧,提前说明,我不是卖保险的。

朋友1,女儿两岁时买的保险,今年六岁,无意中摔了一跤,去西安唐都医院治疗,说是颈椎上长了一个包块,然后动手术,下来一共花了十万左右,我问他有没有保险,有,结果一分钱都没有报销,因为他没有买意外跟重疾,他只买了分红。所以保险公司当然不会理赔。

朋友2,孩子一岁买了保险,重疾跟意外等等,保险都有一个观察期,他买的这个观察期是180天,结果,在观察期第四个月的时候,他孩子发生了白血病,由于没有过观察期,所以就只能退还保费,她自己也明白。现在看孩子真的很累,前一秒好好的,后一秒可能就进了重症监护室。

这是我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为什么那么多病人跟保险公司打官司,理赔不顺畅,一般都是业务员给人家没有讲清楚,或者又是其他等等原因,但我个人觉得,普通家庭,一年拿2000-4000应该不是什么问题,而且,最好不要买交几年保几年的,然后到期返还,这种的我觉得最不靠谱,一般这种人就是想受到保障,也想返还保费,顺便挣一点利息,这种就是普通业务员常用的话语。一般先给家庭主力买,比如孩子的爸爸,接下来孩子的妈妈,最后再是孩子。如果家庭不是很宽裕,先买重疾,意外,住院医疗,最后在考虑分红型或者返还型的。最后,一般就是买15-30年,保终身的,这个保费等以后也是可以取出来的,大概是在60-70岁,只不过有的公司,取出来保额继续生效,有的取出来,保单作废。

仅仅是个人意见,我给孩子买的是交二十年保终身的。只因为去年清明节,我自己因为意外被车撞,醒来的那一刻只想着,如果我不在了,孩子怎么办?所以,只能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他一点点保障。


用户103591245330


就我真实的经历,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不划算”,但是我还是给孩子买了份这样的保险,每年6150,连续交20年。

为什么说不划算?

这里先澄清一个事实,大不份人都是因为不知道这个,被保险推销员给骗了。

这也是我买了之后发现的,很多人认为我每年交6000元,假设到第五年,我不想交了,我就可以把我之前5年的总和30000元钱取出来,并且还可能会给点利息。

对不起……你们想多了!!!

保险以现值计算,譬如我现在已经给孩子交了四年共计24000多元钱了,但是如果不打算继续缴费,退保的话,只会退给我4000多元!


因此,上了贼船的人很难下贼船的。

另外,保险的利率很低的,大概在1.5%-1.75%,远低于银行同期利率,你想想一般三年期的利率都在3.75%-4.2%之间,何况20年期的利率。所以很不划算。

为什么我还买了这份保险!

因为我是低收入群体人员,在我们当地,我们的家庭收入是承受不起孩子生病住院的,尤其现在的科技如此发达,仪器如此之多,孩子感冒一千就没了,万一生病住院,我都不敢想象。


我不想到真有那么一天,在医院门口为了给孩子治病,而下跪求人。因此依然省吃俭用的给孩子买了这份保险。

毕竟保险公司承担了风险,你必须要让出部分利益,当然我希望保险公司一直占我便宜,毕竟孩子不生病才是我最大的心愿。

所以,如果你的家庭经济实力允许你去承担风险,你完全没有必要做这么赔本的买卖!


秘语相传


保险这种事情到处都是坑,特别是长期投入的这种!

我身边有几个同事,大概在二十几年前,当时保险刚刚起步,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被保险业务员蛊惑,买了一种叫作“婚庆险”,大概的保险内容是这样的,每年交600块钱,累计交满20年,等孩子21年的时候,可以一次性拿出来,金额是2万块钱,作为结婚用。你可想而知,二十几年前的两万块钱是什么概念,结个婚那是搓搓有余了,所以几个同事都投了,据他们回忆说,当时的工资水平就是两三百块钱,甚至更低,好吧为了孩子他们都投了!

可后来的事实是什么样的呢?二十年后,也就是2012年,孩子到了21岁,把钱取出来总共2万块钱,要办一场婚礼,连聘礼都不够牙缝,何况是结婚呢?这还是属于正常情况的,另一个同事,到了第十八年的时候,原来那个业务员退休了,这张保单从此没有人跟踪和提醒交钱,就没有去交钱,结果要取钱的时候,被告知只能还本金10200元,你说冤不冤?20年的钱的600块钱,也值现在的一万块钱了吧?!

所以,在我看来,所以这些长期投的保险,都是耍流氓,你们看看那些保险业务员的工资那么高,就知道这里面的钱到底从哪里来了吧!


微笑传播


啧啧,刚刚研究完我妈给我买的保险,转到头条就看到这个,正好把我的保险拿出来遛遛吧……

我妈给我买的是一款终身险,纯理财那种,交15年,每年交620,1997年开始交(97年平均工资也就五六百),交满15年开始拿钱,每三年可以拿1000,我父母那时候不懂理财,一算,620*15=9300,9次就可以拿完本金,也就是27年拿完,而我才45岁,后面再拿就全是赚的,感觉很合算,就买了,emmm……我妈那时候自己就是保险业务员

我刚刚算了一下,简直就是天坑

年存620,复利15年,按照一个很低的理财档位4%年化收益来算,15年后本金有13000,15年后的这13000继续按照4%年化收益每三年产生1460元的利息,而按照合同约定,每三年返还我1000,保险公司净赚460,这辈子也别想拿回成本……

这里还没算上通胀,即人民币的购买力问题,当初每年交的保费相当于父母一个多月的工资收入,而现在我每三年拿到手的钱只值我月收入的八分之一


沫沫97460


我可以说买这种保险的人大部分都没有看保险条款,本人遇到过一次推销的。那个女的本来准备推销几个产品的,被我研究了一下之后,再也没有来我们单位了。

首先,这种储蓄型保险,有的叫投资型保险,反正不管叫什么保险,最后的实质都是保险。保险是要交钱的,所以如果有人忽悠你既可以保险又可以理财的话,不用看条款,让他赶紧滚就是了。

绝大多数的这种保险都实质是卖保险,不管你教多少钱,多少年,分次交还是一次性交,钱到保险公司账上之后,立马会先扣下相应的保单的钱,剩下的才会去理财。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后悔之后本金都拿不回来。因为你过了宽限期,也就是后悔期之后就相当于买了保险了,买了保险后还能退吗?显然是不可能,打官司也不可能赢,所以中途后悔的话肯定是亏本金的。

保险功能,由于打着投资的幌子,大家都看投资收入了,保险条款会非常苛刻,如果遇到保险理赔,要么陪不了,要么赔的少(跟纯保险相比的话)。

投资功能,由于本金被扣除了保险之后再去投资,跟其它纯投资产品来讲先天不足。一个简单的比喻,你投资十万,扣除保险一万,实质上你的本金只有九万了。怎么可能跟别人十万比收益,而且要多挣一万才能跟普通投资一样。

再说说投资收益率,条款一般会给一个最高预期收益率和最低收益率。但是推销的绝对不会跟你说最低收益率,肯定说最高预期收益率。当你问他是否可以保证最高收益率时,看他能不能保证?当十年之后,收益率很低时,保险公司会拿出当初的合同给你看,到时候也许就是个本金而已。如果找当初的保险推销员,他们拿完保险提成早就没影了。

本人给这种保险理财的定义就是,表面上说的是既可以保险又可以理财,实质上是既保不了险又理不了财,你盯着理财收益的时候,小心别人惦记着你的本金。完完全全是保险公司打着理财的幌子的合法骗人游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