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以上的人都在從事什麼工作?怎麼樣?

生活處處有學問


為什麼一定要狹隘的把35歲以上的人定義為“管理者”,好像到了35歲沒做到管理者,就會突然從職場上消失一樣。

實際上,35歲混跡職場的大有人在。絕大多數人,都是在職場裡待了一輩子。並不會因為35歲的到來,就突然轉行了。

01

35歲以上的人,依舊分佈在職場的各個地方,只是你不怎麼關注

現在靜下來仔細想一想,你們公司30多歲的人是不是大有人在?

即便是小公司,也不可能全部都是年輕人。大公司就更不談了。

但是,你在不注意的情況下,是很難意識到他們已經到了一個你認為很尷尬的年齡段的。

不論是做普通員工、技術員工,還是基層、中層管理者,他們依舊活躍在職場的每一個崗位上。

管理真的只是少數人,大多數人都是默默無聞地做了一輩子基礎工作。

02

隨著年齡的增大,工作難找,每個人都開始趨於穩定,不再活躍於前臺

當你到了30多歲的時候,眼看著35歲就要來了,你會怎樣考慮?

你會覺得找工作會很難,於是會在離35歲還有幾年的時候,儘量挑選出一個認為可以長期發展的工作,然後沉下去,好好做自己的工作。並不再對外界的誘惑過分關注。

你會這麼想,那些正在經歷的人,同樣會這麼想。

只有年輕人,覺得自己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給自己體驗,才會頻繁地換工作。

這兩種鮮明的對你,會讓你誤以為,職場上活躍的年輕人就代表了全部,繼而會有職場上沒有35歲人的存在這種錯覺。

03

行業的流動是一直存在的,不論是上下游還是行業內外

我諮詢過很多人。有些一輩子都在一個行業裡打轉,也有人發生了很大的行業跨度。

在一個行業裡打轉的人,會因為自己的年齡、經驗、能力,在行業的細分領域裡,不斷調整自己的位置,並最終找到自己合適的。

實際上,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在年輕時達到最高點之後,都是在往下流動的。因為往下,才有機會。

如果在行業內,實在是找不到機會了。再才會開始考慮行業外。

可能是機緣巧合的行業轉換,也可能是迫不得已,導致的行業外流,轉行做其他事情。

其實我們不需要太過關注於這些還沒發生的事情。以後的事情誰也說不準。

唯一能把握的只有現在。現在的自己,才能夠決定將來的自己究竟在哪。

活在當下,也就是活在未來。

我是@次等大叔,豆瓣讀書認證作者。著有《從零開始學招聘》,合著《HR軟實力》,頭條等多平臺簽約作者。10年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經驗,擅長生涯諮詢、職業規劃與心理輔導。歡迎關注,為您解惑!

次等大叔


85年的,現在正好35歲!

2008年大學畢業,到華潤雪花工作,而且工作期間居然沒有像我的同學們一直換工作。這期間,我從業務員做到業務主管,也還算是不錯,在我們這個小城市裡,年收入大概能拿到10左右,五險一金!

16年,因為工作太過忙碌,出於家庭原因,我辭職了!本來想在家裡做全職太太,可是天生就不是一個安定分子,所以自己開始創業!!現在有一所1000平方左右的幼兒園,兩個門店!!日子過得緊張忙碌!!

原來不會因為錢而發愁,創業以後,資金一直很緊張,今年計劃一定要扭虧為盈!!正在為這個目標努力著!!




雨落wusheng5


具體從宏觀角度分析就業形勢,數據羅列等我就不去多寫了。

都說很多公司只招35歲以下的,甚至會不定期裁掉35歲以上的人員。

其實,我覺得不同崗位另當別論吧,尤其較高職位,35歲以下的反而不佔優勢。

而較基礎的崗位,經驗要求不是太高,當然很多公司喜歡35歲以下的。

言歸正傳,這些35歲以上的都在做什麼呢?

說下我身邊的例子。

因為做什麼工作,與學歷關係很大,下面我就以本科為界限,分男女粗略羅列下吧。

1. 凡是本科以上的男士們,好像沒見誰閒著的,而且都發展的還不錯,公司基層打工的比較少。

他們主要有:

a. 當老師的,當醫生的,年齡對他們影響不是很大。

b. 做公務員的,沒大追求,更是不用擔心35歲這個字眼。

c. 自己創業開公司的,雖然不一定掙大錢,但比打工強多了。

d. 在公司,基本都做了管理層,好的做到副總裁,一般的做基層主管。

e. 也有少部分基層員工,比如華為碼農,但他們年薪碾壓前面幾類人,雖辛苦,但還不錯。

2. 本科以下學歷的男士,做的工作整體相對基層些,但勤勤懇懇,也很不錯。

a. 在公司做業務員,尤其35歲以上的老業務員,很受領導器重。

b. 另外接觸到的還有快遞員,快餐騎手,店主老闆,維修員,保安等。

3. 35歲以上的本科學歷女性

a. 在公司,相對少一些,管理層和基層的都有。但有孩子的從事基礎些的崗位的相對多些,不是沒能力,而是很多為了家庭自願做基礎崗位。

b. 做自由職業者或創業。很多35歲以上的女性為了兼顧家庭,而從事自由職業,例如:設計,自媒體,代購,電商,開店等。

c. 公務員,事業單位,老師,醫生,這些穩定的職業,35歲以上的女性較多,不會像公司職員那樣輕易辭職。

d. 在家做全職媽媽,全職太太。

家庭經濟允許,孩子無人照管,感覺這兩年尤其放開二胎後催生了這兩個職業蓬勃發展。

4.本科以下學歷女性

a. 在家相夫教子,或做全職太太。

b 創業,或自由職業,例如電商,微商,店主等

c. 在公司從事基礎的工作,具體不羅列了,比比皆是。




初夏的木葉


其實辭退35歲以上的員工早就是各個行業公開的秘密了。


先看一組數據: 2016年,亞馬遜員工平均31歲,谷歌員工均齡30歲,臉書員工均齡28歲......而均齡38歲的老牌公司IBM,不久前被ProPublica 報道說,2017年這家公司採用各種辦法裁減40歲以上的員工。 最近的一次,聯想整個集團換血續命裁員估計大家都看了吧? 但真相是:35歲以上的人其實大多數還存在於各大公司發揮著自己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 只是很多人還抱著十年前的心態,只要我好好幹,單位就不會辭退我.... 所以35歲以上的人到底去哪兒啦?

一、他們跌入忙碌的陷阱,成果全部消失,錯誤不斷積累 這些35歲以上的人每天真實的工作狀態是這樣的:從你踏入辦公室起,很多工作向你撲面而來:一堆的文件單據需要你及時處理;上司臨時交辦的任務一件壓著一件,件件都很緊急;客戶那邊等了你二十分鐘,要和你核對對上個月的數據好開發票;供應商那邊一個電話接一個電話地打過來,不停地問你貨款的進度到哪一步了.....

你會發現,你手頭的工作並沒有什麼難度,而讓你高度緊張絲毫不能鬆懈的在於,這些工作無法讓你掌控節奏,漸漸地就會剝奪你對未來的控制感—— 每天也不知從哪裡來了這麼多工作,你不得不手忙腳亂地搞定,結果還來不及思考總結,另一個任務隨即而來。我記得自己看過這樣一個精妙的比喻,那就是很多工作內容的設計,像極了「俄羅斯方塊」遊戲。只要你開始玩「俄羅斯方塊」遊戲,你會發現你永遠停不下來: 一些方塊好不容易消除了,新的方塊又冒了出來; 一旦你出了一個小小的失誤,那些方塊就無法及時消除,結果越堆越多,直到遊戲結束。很多人的工作局面就像這款遊戲:成果不斷消失,錯誤不斷積。

二、深陷低價值工作無法自拔!很多人深陷職場困境的深層根源:讀書時沒有好好學習,導致專業不精成績一般,擇業時受制於客觀條件限制,只能選擇一些門檻低入手快的工作,例如客服、銷售等; 貪圖省力不肯動腦,永遠在等待領導的指令,沉溺及聚焦於及時反饋中,

每天大腦裡想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這個月開了多少單,能拿多少提成;一旦沒有完成任務,則無比焦慮無力;即便完成了任務,下個月又有新的指標和壓力,一刻不得停歇; 總認為自己幹好一件事足矣,對新鮮事物無暇顧及甚至排斥,看不懂如今的流量思維、KOL、內容創業.…

給五點建議 。1.如果可以,儘量多學一門技藝:對於很多沒有資源背景的普通人而言,所謂“天荒餓不死手藝人”,問題在於你要沉下心來,將技藝磨練純熟,切不可情緒用事半途而廢。2.職場中的核心要素無非兩點,一是做事,二是為人。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這兩點至關重要。3.做任何工作之前,都要儘快熟悉整個領域,找到該領域的價值核心:想盡一切辦法創造機會,積極主動地接觸並處理那些核心工作。4.記住,企業的本質是盈利,而員工和企業的關係就是一種交換:總有一天你會明白,再深切的情懷也無法逃離市場規律,要時刻審視自我。


小瞳視界


很多方面都有,我只說我身邊的,我小區有一個36歲的,做淘客,有工作室。

然後淘客是?

淘客從導購、返利、微信、代理、到現在的短視頻,每一階段性的模式都離不開用戶的習慣以及互聯網的升級。從單純的以服務淘寶店鋪為主的淘客成了其他平臺的關鍵詞,淘客來源於阿里巴巴的淘客聯盟,後來出現京東商城的京東聯盟,拼多多的多多客,再到目前淘客涉及多個線上行業,包含外賣、旅遊、住宿等。

其他人我不知道



魏城


25歲之後創業或者管理層的比較多,當然了像一些財務工作,教師等工作。這個年紀越大,在人們的眼中就會覺得越靠譜。可是如果你是做著文員,客服,前臺等,這種話基礎類工作。那麼35歲之前你不為自己做好職業規劃,一直從事相同的職位,那麼35歲之後基本就失業了。


隨手紀sprout


身邊的朋友或同事經常說的一句話,35歲對於一個男人來說是一個分水嶺,年齡來到35歲你是什麼級別,基本就這個樣子了;因為35這個數字很尷尬,你僅剩下經驗,還是經驗,基本靠經驗在做事情;你趕不上年輕人的衝勁、創新;而且還要佔用更多的資源;很多公司都喜歡用一些年輕人,衝勁十足,有創新,費用低。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案例;要麼在小公司的最底層;要麼自己出去創業;要麼已經爬到公司的高層;很極端的兩個分級。


Siemens飛


35歲以上的人都在從事什麼職業?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下面就說說我的看法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564dde4896024b2c9fc458d2d457537b\

大蘇的vlog


各位觀眾:大家好。今天是2020年2月24日,星期一,農曆二月初二。首先,非常感謝悟空問答給了我這樣一個回答問題的機會和平臺,同時也非常榮幸能和廣大的自媒體愛好者們相識在頭條,相遇在頭條,相知在頭條!
其次,我是溫超文化傳媒工作室的創始人,也是今日頭條Vlog領域的原創作者,更是今日頭條傳媒領域的原創作者。
我今年已經38歲了,現在經營著一家以我自己姓名命名的文化傳媒工作室。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5d2940df8fbe42b69b09e9df20da6b2d\

溫超


大部分35歲的人都在幹著平凡的工作。或者打工,或者說是清潔工,保安,服務員。或者說是寫字樓裡最基本的工作。這個世界上管理層只佔人口的5%左右。不要覺得35歲的人都是混的特別好。 公司招工不要35歲以上的。只不過是因為你35歲了,那麼把你培養出來你就多大了。 這是公司限時的打算。他部分35歲以上的人都是卑微的平凡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b630000cda4d7cadc1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