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赤黴病,到底該怎麼預防?


小麥赤黴病,到底該怎麼預防?


一、危害症狀

小麥赤黴病又名麥穗枯、爛麥頭,主要分佈於潮溼和半潮溼區域,尤其氣候溼潤多雨的溫帶地區受害嚴重;赤黴病主要引起苗枯、莖基腐、稈腐、穗腐,從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其中危害最嚴重是穗腐[1]。穗腐:小麥揚花時,在小穗和穎片上產生水浸狀淺褐色斑,漸擴大至整個小穗,小穗枯黃。溼度大時,病斑處產生粉紅色膠狀黴層。小穗發病後擴展至穗軸,病部枯竭,使被害部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

小麥赤黴病,到底該怎麼預防?


二、發生規律

小麥赤黴病由鐮刀菌屬多種真菌引起,病菌在春季氣溫7 ℃以上、土壤含水量大於50%時形成子囊殼,氣溫高於12 ℃形成子囊孢子,子囊殼和子囊孢子形成的最適溫度是20~25 ℃,分生孢子產生速度最快的氣溫是25 ℃,病菌發育最適宜的溫度為24~28 ℃,在相對溼度80%~100%時發育最好[2],病菌除在病殘體上越夏及稻樁、玉米稈等多種作物殘體上越冬外,還以菌絲體在染病種子內越夏越冬;翌年在病殘體上形成的子囊是主要侵染源,子囊孢子成熟正是小麥揚花期,因此小麥赤黴病病菌最有利的侵入時期在小麥抽穗期至揚花末期[3]。

三、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①適期早播:根據各地氣候特點,適當早播,避免小麥抽穗至揚花時遇到雨季,從而避過有利於赤黴病發病的氣候條件;

②精細播種:精細整地、均勻播種,之後進行淺旋蓋籽,杜絕深籽苗、堆籽苗現象,確保麥苗生長一致,為以後全田抽穗揚花期一致、縮短揚花期、減少赤黴病發病幾率奠定基礎;③合理排灌:春季雨水較多的區域,小麥田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麥田積水;④合理施肥:增施磷鉀肥,忌偏施氮肥,促進小麥健壯生長,防止小麥旺長。⑤合理密植:一般適宜播種量為10公斤/畝左右,基本苗控制在20萬根/畝左右[4],避免田間鬱閉,增強麥田通風透光性。

2、藥劑防治

小麥赤黴病,到底該怎麼預防?


防治小麥赤黴病最有效的時期是小麥齊穗至揚花初期,防治重點是預防穗腐的發生;若抽穗期遇連續陰雨天氣,應提前施藥,避免病害發生、流行;赤黴病危害較重的年份在初次施藥後間隔5-7天,可再施藥1-2次,確保赤黴病防治效果。可以選用的藥劑有氰烯菌酯、氰烯.己唑醇、戊唑醇·咪鮮胺等。

參考文獻:[1]呂井啟.小麥赤黴病的發生與防治[J].安徽農業;2004(5)[2]全國小麥赤黴病協作組.我國小麥赤黴病穗部鐮刀菌種類、分佈及致病性[J].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84(3)[3] 陳香華,汪立新,熊站之,等.徐淮地區小麥赤黴病的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20(21)[4] 葛勝,朱偉,俞瑗.小麥赤黴病發生原因及防控建議[J].現代農業科技,2012(19)溫馨提示:因小麥品種、氣候條件、生長環境、植株長勢等不同,小麥赤黴病的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也有所差異,以上介紹的小麥赤黴病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僅供參考;對推薦的病害防治藥劑應先小面積試驗,成功後再推廣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