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巖“勿近白虎”是什麼意思?

用戶3807021793431


在洋務運動後期,洋務派為解決軍事工業資金、燃料、運輸等方面的困難,打出“求富”的旗號,興辦了一批民用工業。由此也發展了一大批漢族的企業家,而這裡面就有胡雪巖。

當時的胡雪巖可以算得上是清朝晚期的首富,坐擁萬千家產,光現銀就有兩千萬兩,還不包括田地、藥莊、銀號等。並且他還是中國近代唯一一個穿黃馬褂的紅頂商人,可以說人生已經到達了巔峰!

然而,世間萬物盛極必衰,胡雪巖曾經擁有的萬貫家財,不但在最後沒能給後人留下一筆豐富的基業,反而在臨終的時候留下遺言,告誡子孫“勿近白虎”,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胡雪巖口中的“白虎”,並不是指老虎,可能有的人會覺得“白虎”之意是指“錢財”或者“貪心”。要是胡雪巖當初不貪心,能見好就收,就不會落得如此下場,所以臨終遺言是想讓子孫們遠離財富,不要被財富所支配。

“中國商人具有一種與西方企業家完全不同的想法:中國的傳統不是製造一個更好的捕鼠機,而是從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權”—美國學者:費正清

而我覺得胡雪巖口中的“白虎”之意是指“權力”和“關係”,所以,他臨終的遺言是想告誡子孫,要遠離所謂依靠帶來的“權力”和“關係”。

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在“重農抑商”的社會背景下,商業一直被看作是最低級的社會階層活動。由於“士農工商”的等級劃分,即便商人最後成為了商界巨賈,其社會地位也還是不如農民。

要想實現階級的躍遷,商人就需要跟所謂的權力相結合,像商人呂不韋就通過奇貨可居的商業邏輯,不僅富甲一方,還成為了秦國的國相。而胡雪巖前期的成功,也是通過獲取“權力”與“關係”,最後成就了一番大事業。

到後來,呂不韋還是被“奇貨可居”所攀附的權力所自殺,而胡雪巖也是被所謂的權力弄得最後面臨破產的地步。

胡雪巖初期取得成功的兩大靠山——王有齡和左宗棠

胡雪巖幼年孤苦,12歲喪父後孤身外出謀生。1842年,19歲的胡雪巖被杭州阜康錢莊於掌櫃收為學徒,而於掌櫃膝下無子,所以死後將價值5000兩銀子的錢莊託付給了胡雪巖。

而後胡雪巖為了幫助王有齡補實官位,挪用了500兩錢莊的銀票幫助王有齡。在王有齡任杭州知府的時候,對胡雪巖那是一個感恩圖報,隨著王有齡的官越做越大,胡雪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從開始的置辦絲行到暗中與軍界打交道,胡雪巖算得上是處於事業的上升期。可是,誰也沒想到胡雪巖人生的第一個靠山王有齡,在太平軍攻打杭州破城時就被自縊身亡了。

失去靠山的胡雪巖,在王有齡去世之後,又不得不重新找另一個靠山。於是,胡雪巖的第二個靠山就是左宗棠,左宗棠是繼王有齡去世,被曾國藩推薦到浙江擔任巡撫,督辦軍務的。

胡雪巖也許是嚐到了依靠靠山所帶來的好處,所以對於左宗棠同樣是使出慣用的伎倆。不僅幫助左宗棠籌辦軍餉和軍火,還幫助左宗棠入疆作戰的經費問題,先後四次出面向匯豐銀行等英國財團借得總計白銀1595萬兩。

於是,在第二位靠山左宗棠的庇護下,胡雪巖在短短十年間,成為了清朝的首富,並且官至二品紅色頂戴,賞賜黃馬褂,就此成為著名的“紅頂商人”,可謂是風光無限!

胡雪巖巔峰時期依靠的靠山,反而最後成為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左宗棠和李鴻章雖然同為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但是兩個人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政治勢力,都在官場上相互壓制對方。其中,在“海防”和“塞防”的政治路線的爭執下,使得左宗棠和李鴻章撕破了臉皮。這是因為當時清朝的國庫已經空虛,雖然“海防”和“塞防”都想抓,但是清朝的資金只能支持一邊。

如果支持了“海防”,西征軍的連餉就發不出來,如果支持了“塞防”,那麼李鴻章先前提出的“海防”戰略就要化為泡影。而慈禧是擅長的平衡之術的,這樣的局面是她所想看到的,所以在這個時候她宣佈的是“海防”和“塞防”兩手抓。

只是後來,讓李鴻章沒有想到的是,左宗棠身邊的胡雪巖居然可以以一己之力借到上千萬兩,從而幫助左宗棠順利的收復了新疆。

此時的李鴻章心裡其實很明白了,要想徹底擊敗左宗棠,就需要對胡雪巖這個商業巨賈下手。所以在1882年,胡雪巖耗資2000萬銀兩在上海開辦蠶絲廠,想要壟斷蠶絲貿易,卻遭到外商聯合抵制。

一開始,胡雪巖以想以高價收購國內新絲去牟取大量收益,然而那年意大利生絲突告豐收,再加上“中法戰爭”爆發,胡雪巖高價買來的生絲價格迅速下跌。

胡雪巖在賤賣了自己的蠶絲廠後,又遭到李鴻章一邊散播胡雪巖錢莊快要破產的謠言,使得各地官僚紛紛前往阜康錢莊提取存款,導致胡雪巖最終走向破產。另一邊又上奏朝廷胡雪巖在代理清廷借款時,私下收取利差賺得大量錢財。

頓時,激起慈禧大怒,並下令將胡雪巖革職抄家。就這樣,胡雪巖最終淪為陌路英雄。

綜上所述,胡雪巖作為是晚清著名的商人,為商時,他是白手起家,興建錢莊,創建藥房,誠信待人;做官時,他是熱愛國家,還幫助左宗棠科技強國。而他的失敗或多或少也跟自身的性格有關,他的性格仁義,誠信,或許在經商上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但是在做官上,卻不能很好的融合官場之道,這也導致他在官場上不懂得去收斂低調,最終成為了政治犧牲品。因此,胡雪巖在經過一系列打擊之後,便在臨終留下了“勿近白虎”的遺言。


秋原歷史


胡雪巖的“勿近白虎”是什麼意思?

在回答這個問題先前,我們先了解一下胡雪巖!

胡雪巖,是安徽人,是中國近代史上鼎鼎大名的紅頂商人!之所以做生意如此之大,賺到銀兩之多,多到富過敵國,是搭上了朝廷作戰這條線!也正是這條線成就了胡雪巖,最後也是這條線讓胡雪巖傾家蕩產,才寫下“勿近白虎”含恨而逝!

那麼這句“勿近白虎”,結合胡雪巖一生際遇來看,這個白虎應該指的是銀子!為什麼這樣說呢?



一,銀子多有時未必是好事!如果被別有用心的人操控,銀子就會是“吃人的老虎”!

讀過《胡雪巖》的都知道,胡雪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商販到最後成為紅頂商人,他的成功雖然是有偶然的成功因素,但是跟他經商卓越的天賦大有關係!

當時清廷在新疆跟沙俄作戰!

古話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而胡雪巖跟朝廷就是做這樣的生意!而這個生意還是左宗棠牽線的!

天時,地利,人和俱全,胡雪巖想不發達都不行!於是,生意越做越大,賺的銀子越來越多,富可敵國!

沒有想到,正是銀兩太多,又涉及朝政之爭,官至二品,賞穿黃馬褂的胡雪巖倒在銀子面前!



二,涉及朝政之爭,紅頂商人胡雪巖倒在他一生賺到無數的銀子面前!

可以說,紅頂商人胡雪巖跟左宗棠成就了彼此!

收復新疆的大功,也有胡雪巖一份!也正是這一份功勞,涉及到當時的朝政之爭——左宗棠跟李鴻章之爭!

在李鴻章的心中:左宗棠之所以如此成功,胡雪巖的鼎立相助是分不開的!既然搞不定左宗棠,可以先拿“馬前卒”胡雪巖開刀!於是,李鴻章運用手中的權力,和財力,扶植他人開始跟胡雪巖競爭,到擠兌,再到打壓……胡雪巖正是在這樣別有用心之人的打壓之下,終至傾家蕩產!

也就到臨死時,胡雪巖告誡後人“勿近白虎”,就是如此!



由此可見:一生賺錢無數的胡雪巖也是萬萬沒有想到自己也是死在銀子這上面!真的是成也銀子,敗也銀子!嘆息!

【古今多少事,都在歷史中!歡迎關注!我是媚之夭夭!】


媚之夭夭


胡雪巖臨終之前告誡後人:“勿近白虎”。

很多人都認為胡雪巖口中的“白虎”,有視白銀如惡虎的意思,又或指有白道之稱的官場。

我也是醉了,顯然不能苟同。

白虎,是我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源於遠古人們對星宿的崇拜,是代表少昊與西方七宿的西方之神。

在民間,將成年女性私處無毛者稱之為“白虎”。按照封建迷信的說法,這種女人會妨祖剋夫,會給與之交合的男人帶來黴運。

我們無法知道胡雪巖在人生的最後幾年是否遇上了這種女人,也無法知曉胡雪巖是否將自己的不幸歸罪於這種豔遇。或許胡雪巖臨終前所說的“勿近白虎”就是這個意思,但因為我們無法確定,也就當不得它是真的。

我更願意相信另一種說法,就是胡雪巖所說的“白虎“,既非白花花的銀子,也不是白虎女子,而是當時社會上存在的一類人。

這種人既有官場背景,又和西方列強相勾連,能力之大,絕對可以一手遮天。其代表人物就是胡雪巖晚年最大的對手盛宣懷。

胡雪巖自幼家貧,早年喪父,很小的時候就外出打工,從掃地打雜做起,直到做到錢莊的夥計。也正是在這個錢莊裡,他因為勤快能幹,頭腦聰明,深得掌櫃的賞識。在他的幫助下,胡雪巖得於賺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並在隨後的發展中生意就像滾雪球般愈來愈大,儼然一方鉅富。

如果他的人生中沒有遇上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那麼此生也許就這樣平庸度過。然而,世間的事情總有太多的巧合,左宗棠居然找到了他。

身為大清“塞防“的代表人物,左宗棠一心想收復新疆。而當時大清國庫空虛,有限的軍費又大多用之於李鴻章的“海防”。左宗棠無奈之下,只能通過胡雪巖,在西方列強的手中借來鉅款,用於行軍打仗。

事成之後,不管胡雪巖願不願意,他的身上都貼上了左宗棠的印記,雖然得到了紅頂商人的榮耀,也同時成了“海防”系打擊的對象。

負責“海防”系出手的就是盛宣懷,他的名氣也許不如胡雪巖的大,但他辦事的能力非同一般,是李鴻章手下極為得力的一員干將。

公元1882年,胡雪巖決定進軍蠶絲市場。當時這個市場基本上被洋人所壟斷,國人要想涉足一步,談何容易。而胡雪巖其意卻是想將整個市場收回到中國人手裡,這難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胡雪巖就是胡雪巖,經過他的一番周密籌劃,事情進展得出奇順利,等到在處理意大利生絲市場的這個問題時,意外發生了。

這個意外的製造者就是盛宣懷,因為他的干預,使得胡雪巖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為了籌到錢,胡雪巖只能向匯豐銀行提出借款。

盛宣懷以李鴻章的名義通知銀行不得借貸,為防萬一,還將這筆款項掌握在自己手中。此時的胡雪巖,在官場上能夠幫到自己的左宗棠己然仙逝,要想通過自己的關係借錢,又苦於對手拼命拆臺,無奈之下,就只能變賣家產來還清欠款。

這樣一來,胡雪巖只剩下錢莊一項尚可騰挪。然而,盛宣懷既然出手,豈有容情一說,他立馬派人放出風去,使得胡雪巖的錢莊出現擠兌風波,成了壓垮胡雪巖的最後一根稻草。

由此可見,這一系列的打擊讓胡雪巖認識到了盛宣懷的可怕,更清醒地認識到官場勢力和西方列強的強大,一旦與之為敵,等待自己的,只能是不可逆轉的失敗。

所以臨終之時,他才會發出“勿近白虎”的感慨。這白虎二字,既有白道官場惡如虎之意,也有以西方之神來形容西方列強在當時的神通廣大。


娃兒我熱飯


胡雪巖“勿近白虎”是什麼意思?



在晚清,紅頂商人胡雪巖哪個不知道?賺的錢多得去了,以富可敵國形容一點也不為過!一生娶妻妾眾多,大享齊人之福!但是,晚年衰落到傾家蕩產的地步,確實令人唏噓不已!

那麼,在胡雪巖臨死前告誡後人“勿近白虎”,切實切骨之痛。那麼,這個白虎是指什麼呢?胡雪巖在這裡用了比喻手法:這個白虎,指的是銀子!

因為正是白花花的銀子讓胡雪巖穿上了黃馬褂,也正是白花花的銀子露出老虎的血盆大口,讓胡雪巖傾家蕩產了!



1

胡雪巖起家!

胡雪巖能夠發家,除了本人聰睿有眼光,還趕上了好機會!那就是當時朝廷正在西北用兵:征戰新疆跟沙俄作打仗!

當時指揮戰爭的左宗棠,就這樣跟胡雪巖交集了!

所有的戰爭需要,軍餉糧草的生意全部給胡雪巖去做,這樣一來,胡雪巖發達了!

左宗棠由於收復新疆有功,得到朝廷厚賞,同時還封賞了鼎力相助的胡雪巖!這個紅頂商人就是這樣得來的!

後來,胡雪巖生意越做越大,到了富可敵國的地步!



2

銀子多了,惹下了禍!

在清廷政府,左宗棠立了大功,受賞本是應該的!但是跟他有過節的李鴻章卻非常的不爽!

由於左宗棠正是如日中天,李鴻章奈何不得!就把心中的怨氣全部改變方向,發洩到幫助左宗棠大忙的胡雪巖身上!

既然是胡雪巖銀子多,李鴻章通過了手中的權力,採用陰晦的手段,唆使他人出頭,迫使胡雪巖的生意一落千丈,直到傾家蕩產了!

直到死,胡雪巖才明白銀子給他帶來的不是榮華富貴,而是災難,才告誡後人“勿近白虎”!


阿邦行走在文化長廊


光緒十一年冬,悔恨交加的胡雪巖步入彌留之際,死前他囑託子孫“白虎可怕,勿近白虎”,其子孫百餘年來心有餘悸,謹遵遺囑不經商不入仕。胡雪巖口中的“白虎”,並非是真老虎,而是說“白銀”,也指貪心。若胡雪巖不貪,能心明眼亮急流勇退,恐怕不至於落得如此下場。只可惜,白花花的銀子,終是迷了他的心竅。


多爾袞愛新覺羅


胡雪巖臨終前說的“勿近白虎”前邊還有四個字——“白虎可怕”,連起來是“白虎可怕,勿近白虎”。

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石門歷史小學生認為,此處的“白虎”具體物品上指的是銀子,廣義範圍上指的是

貪慾

繁華難持久,成敗時勢定。胡雪巖縱橫商海幾十載,最後因為銀根緊縮,錢莊遭遇惡意擠兌而導致胡氏商業帝國的崩塌,抄家革職,受盡排擠,最後鬱鬱而終。

那麼,胡雪巖把一生的教訓濃縮成臨終前的“勿近白虎”四個字,究竟是要表達什麼呢?

遠離銀子和貪慾——錢是掙不完的,不是多多益善,要見好就收;慾望要適合而止,慾壑難填。

縱觀胡雪巖一生:

:在杭州創辦“胡慶餘堂”藥店,懸壺濟世,當時被稱為“北有同仁堂,南有胡慶堂”,胡雪巖本人更是被譽為“江南藥王”。

:協助左宗棠西征新疆,授江西候補道,賜穿黃馬褂,獲布政使銜,官居二品——清朝享國兩百多年,戴紅頂而又穿黃馬褂的商人,僅此一人。

:利伴權生,胡雪巖利用經手的官銀“雨過地皮溼”,在全國各地設立“阜康”錢莊分號。

——胡雪巖三樣都佔了。

這幾年,仕商文學風行一時,“做官要看曾國藩,經商當學胡雪巖”,與胡雪巖同時代的曾國藩,一生的信條是:花未全開月未圓

胡雪巖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是激流勇退,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

一代武俠文學大家古龍先生,有八個字也道盡了人生苦楚,私以為,可以作為胡雪巖臨終這八個字的註解——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石門歷史小學生


紅頂胡雪巖最後也隨著左宗棠的倒臺不得善終的。

相傳胡雪巖以前讓女人穿上象棋棋子的衣服,拿人當象棋下的。去年杭州叫了一幫什麼旅遊學校的學生也搞了一次,還上了新聞。

大家可以有空可以去杭州元寶巷胡雪巖故居看看。那邊沒什麼人的。我經常會一個人去那邊待半天。有種說不出的感覺。時刻提醒自己“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勿近白虎。”相傳胡雪巖死前就是說了這句話。可是人生在世,猶如那風中的落葉,水中的浮萍。又哪裡由得了自己。

人呀,兵敗如山倒的時候,他到底在想曾經還是以後呢?


夕陽吸夏


晚清首富胡雪巖。淨資產曾高達2000萬兩白銀。然而,世間萬物盛極必衰,胡雪巖佔據事業巔峰,卻愈發貪婪,而不思退路。最終被白銀所害,死前稱白銀是白老虎,老虎是要吃人的。

1882年胡雪巖斥巨資開辦蠶絲廠,意圖將中國的蠶絲壟斷在中國人手裡,但此舉導致了外國商人的聯合抵制。讓胡雪巖沒想到的是,意大利的生絲大豐收,外國商人手裡也不再缺貨。為了亡羊補牢,胡雪巖向匯豐銀行申請貸款,希望得到流動資金,將損失降到最低,但無果。

沒有借到錢的胡雪巖只能變賣產業來抵債,價格也自然很低。而盛宣懷則在暗中將胡雪巖變賣的產業統統買了過來,再通過自己“官商”的身份使其發展壯大,此後更是一舉控制了眾多的紡紗廠。當胡雪巖遭遇了一連串的損失後,名下資產已經僅剩一半了。不知怎地,這個消息像瘋了一樣傳開,在胡雪巖錢莊存款的人擠破了頭去提款。這便是壓垮胡雪巖的最後一根稻草,錢莊一空,胡雪巖的生命也被掏空了。

縱橫商場幾十年,短短一年便跌落谷底,再也爬不起來了,飢寒交迫,分文無有。

光緒十一年冬,悔恨交加的胡雪巖步入彌留之際,死前他囑託子孫“白虎可怕,勿近白虎”,其子孫百餘年來心有餘悸,謹遵遺囑不經商不入仕。胡雪巖口中的“白虎”,並非是真老虎,而是說“白銀”,也指貪心。若胡雪巖不貪,能心明眼亮急流勇退,恐怕不至於落得如此下場。只可惜,白花花的銀子,終是迷了他的心竅。

此事,也告誡人們別貪的無厭,差不多就行了。


王松林


這句話是胡雪巖在其臨死前給子孫留下的一句告誡,讓他們“勿近白虎”。

這句話中的“白虎”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白虎,而是指白花花的銀兩,胡雪巖的真實意圖是想告訴子孫後代,銀錢雖好,但也像老虎一樣,害人匪淺啊,自己也並不希望子孫再走上經商的道路,以免招來禍患。

那麼,胡雪巖為何會說出這樣的話呢?這就要從胡雪巖自身的經歷說起了。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胡雪巖一生像是為錢而生,卻也因錢抑鬱而終

胡雪巖祖籍安徽,少時家中十分貧窮,胡雪巖就幫別人家放牛來貼補家用。十三歲時,胡雪巖就離開家鄉,外出闖蕩。他到了杭州後就在各處商鋪間給人跑腿辦事,因為他辦事勤懇、為人機靈,杭州阜康錢莊的於掌櫃就將他收為了學徒。

於掌櫃膝下無子,很喜歡機靈的胡雪巖,彌留之時,就將錢莊留給了胡雪巖。

胡雪巖拿著於掌櫃留下的資金,努力經營,後結識了清朝的一位候補官員王有齡,胡雪巖看重王有齡是一隻潛力股,因此就私自拿出些銀錢,幫助王有齡補實了官位,王有齡後成了湖州知府,王有齡一路青雲直上,胡雪巖借勢,生意也越來越好、越做越大。

但他仍然不甘止步於此,趁機又與軍界搭上了關係,獲得了左宗棠的信賴,胡雪巖成為了左宗棠親自委任的總管,處理浙江一帶的錢糧、餉銀,他藉機又賺了一筆,也從此走上了官商這條路。

官場讓胡雪巖的事業更加壯大。光緒三年時,胡雪巖創辦了“蘭州織呢總局”,次年他又創立了“胡慶餘堂”藥號,收穫了不小的利潤。光緒七年時,胡雪巖又因為幫助左宗棠收復新疆有功,獲賜黃馬褂以及正二品紅色頂戴,一時間炙手可熱、風頭無兩。

但天有不測風雲,胡雪巖在上海開辦絲廠時,想要獨佔絲繭貿易,卻因此觸碰了外商的利益,引起了外商的聯合抵制。

一場商戰一觸即發,起初胡雪巖因為準備充足而佔據上風,但是由於中法戰爭的突然爆發,商界也受到了巨大的衝擊,胡雪巖因此一敗塗地,被迫變賣家產四處週轉。各處官員聽聞風聲,爭先搶後的取出在胡雪巖商號中的存款,並趁機敲詐勒索,使得胡雪巖雪上加霜。

清廷得知此事後,非但沒有幫助扶植胡雪巖,反而下令將胡雪巖的資產查封,並將其革職。胡雪巖年事已高,又經此大難,最終抑鬱而亡。

死前仍不忘對其子孫告誡,讓他們不要從商。可見胡雪巖遭受的打擊有多大了。而胡雪巖的子孫也恪守他的遺訓,大多從事文學和教育事業,沒有再從商的了。


其實回顧胡雪巖的一生,其敗在貪得無厭,而非銀兩,他的故事也告訴我們,做人做事,知足常樂,取之有道,切不可貪得無厭,物極必反。


聽磊哥講歷史


胡雪巖臨終遺言“勿近白虎”這句話的意思要理解到位就的理清楚幾個當時主角人物。

1,胡雪巖(1823-1885),出生安徽績溪,13歲前電視劇裡的各種悲催情節都經歷了、家境清寒、年幼喪父等,13歲-19歲是他各種苦學苦練之際,19歲時得了人生第一桶金。腦殼靈活的胡雪巖知道:要想富,政商關係要硬。 所以先後投靠王有齡、左宗棠等大腿,從此風生水起。

2,左宗棠(1812-1885),湖南湘陰人,這個人總的來說才華橫溢,可官途不暢,各種考試落榜。不得不拜在老鄉曾國藩門下,40多歲在曾國藩幫助下崛起。

3,李鴻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此人可以說天資聰穎,各種考試應當自如,又受曾國藩恩惠,後拜曾門下,逐漸開啟人生起飛之路,一發不可收拾。

4,曾國藩(1811-1827),湖南湘鄉人,這是終極大boos,此人一生為國鞠躬盡瘁,帳幕下出左宗棠、李鴻章等大將、培養大清不少人才。

幾個大佬開始撕逼原因,曾國藩終身勤懇,鞠躬盡瘁。左宗棠出生曾的門下,可心高氣傲,得勢利後和老師撕逼。李比左小11歲、此人懶惰,在曾幕僚下不得志,常和曾唱反調,但曾是個大義之人,逐漸培養李,李隨後崛起。 李和左雖然同出師門,都相互不來電,相互鄙視👎左評價李:十個法國將軍,也比不上一個李鴻章壞事。 李評價左:“破天荒相公”(嘲諷左沒考的科舉功名),左與李不合最主要是政見不同,左主張:新疆邊防(歷史書上的收復新疆伊犁),李主張:海防(組建海洋艦隊)。 各種撕逼,胡雪巖站隊左宗棠,最後左政界失敗,胡雪巖難逃厄運。

總結,以上關係理清楚後就能理解胡雪巖臨終遺言:勿近白虎。 可以理解為;子孫後代切忌不要靠近官道(白虎理解為白道,水滸傳中高俅就有白虎堂、誣陷林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