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勿近白虎”是什么意思?

用户3807021793431


在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由此也发展了一大批汉族的企业家,而这里面就有胡雪岩。

当时的胡雪岩可以算得上是清朝晚期的首富,坐拥万千家产,光现银就有两千万两,还不包括田地、药庄、银号等。并且他还是中国近代唯一一个穿黄马褂的红顶商人,可以说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

然而,世间万物盛极必衰,胡雪岩曾经拥有的万贯家财,不但在最后没能给后人留下一笔丰富的基业,反而在临终的时候留下遗言,告诫子孙“勿近白虎”,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胡雪岩口中的“白虎”,并不是指老虎,可能有的人会觉得“白虎”之意是指“钱财”或者“贪心”。要是胡雪岩当初不贪心,能见好就收,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所以临终遗言是想让子孙们远离财富,不要被财富所支配。

“中国商人具有一种与西方企业家完全不同的想法: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美国学者:费正清

而我觉得胡雪岩口中的“白虎”之意是指“权力”和“关系”,所以,他临终的遗言是想告诫子孙,要远离所谓依靠带来的“权力”和“关系”。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在“重农抑商”的社会背景下,商业一直被看作是最低级的社会阶层活动。由于“士农工商”的等级划分,即便商人最后成为了商界巨贾,其社会地位也还是不如农民。

要想实现阶级的跃迁,商人就需要跟所谓的权力相结合,像商人吕不韦就通过奇货可居的商业逻辑,不仅富甲一方,还成为了秦国的国相。而胡雪岩前期的成功,也是通过获取“权力”与“关系”,最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到后来,吕不韦还是被“奇货可居”所攀附的权力所自杀,而胡雪岩也是被所谓的权力弄得最后面临破产的地步。

胡雪岩初期取得成功的两大靠山——王有龄和左宗棠

胡雪岩幼年孤苦,12岁丧父后孤身外出谋生。1842年,19岁的胡雪岩被杭州阜康钱庄于掌柜收为学徒,而于掌柜膝下无子,所以死后将价值5000两银子的钱庄托付给了胡雪岩。

而后胡雪岩为了帮助王有龄补实官位,挪用了500两钱庄的银票帮助王有龄。在王有龄任杭州知府的时候,对胡雪岩那是一个感恩图报,随着王有龄的官越做越大,胡雪岩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从开始的置办丝行到暗中与军界打交道,胡雪岩算得上是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可是,谁也没想到胡雪岩人生的第一个靠山王有龄,在太平军攻打杭州破城时就被自缢身亡了。

失去靠山的胡雪岩,在王有龄去世之后,又不得不重新找另一个靠山。于是,胡雪岩的第二个靠山就是左宗棠,左宗棠是继王有龄去世,被曾国藩推荐到浙江担任巡抚,督办军务的。

胡雪岩也许是尝到了依靠靠山所带来的好处,所以对于左宗棠同样是使出惯用的伎俩。不仅帮助左宗棠筹办军饷和军火,还帮助左宗棠入疆作战的经费问题,先后四次出面向汇丰银行等英国财团借得总计白银1595万两。

于是,在第二位靠山左宗棠的庇护下,胡雪岩在短短十年间,成为了清朝的首富,并且官至二品红色顶戴,赏赐黄马褂,就此成为著名的“红顶商人”,可谓是风光无限!

胡雪岩巅峰时期依靠的靠山,反而最后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左宗棠和李鸿章虽然同为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但是两个人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政治势力,都在官场上相互压制对方。其中,在“海防”和“塞防”的政治路线的争执下,使得左宗棠和李鸿章撕破了脸皮。这是因为当时清朝的国库已经空虚,虽然“海防”和“塞防”都想抓,但是清朝的资金只能支持一边。

如果支持了“海防”,西征军的连饷就发不出来,如果支持了“塞防”,那么李鸿章先前提出的“海防”战略就要化为泡影。而慈禧是擅长的平衡之术的,这样的局面是她所想看到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她宣布的是“海防”和“塞防”两手抓。

只是后来,让李鸿章没有想到的是,左宗棠身边的胡雪岩居然可以以一己之力借到上千万两,从而帮助左宗棠顺利的收复了新疆。

此时的李鸿章心里其实很明白了,要想彻底击败左宗棠,就需要对胡雪岩这个商业巨贾下手。所以在1882年,胡雪岩耗资2000万银两在上海开办蚕丝厂,想要垄断蚕丝贸易,却遭到外商联合抵制。

一开始,胡雪岩以想以高价收购国内新丝去牟取大量收益,然而那年意大利生丝突告丰收,再加上“中法战争”爆发,胡雪岩高价买来的生丝价格迅速下跌。

胡雪岩在贱卖了自己的蚕丝厂后,又遭到李鸿章一边散播胡雪岩钱庄快要破产的谣言,使得各地官僚纷纷前往阜康钱庄提取存款,导致胡雪岩最终走向破产。另一边又上奏朝廷胡雪岩在代理清廷借款时,私下收取利差赚得大量钱财。

顿时,激起慈禧大怒,并下令将胡雪岩革职抄家。就这样,胡雪岩最终沦为陌路英雄。

综上所述,胡雪岩作为是晚清著名的商人,为商时,他是白手起家,兴建钱庄,创建药房,诚信待人;做官时,他是热爱国家,还帮助左宗棠科技强国。而他的失败或多或少也跟自身的性格有关,他的性格仁义,诚信,或许在经商上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但是在做官上,却不能很好的融合官场之道,这也导致他在官场上不懂得去收敛低调,最终成为了政治牺牲品。因此,胡雪岩在经过一系列打击之后,便在临终留下了“勿近白虎”的遗言。


秋原历史


胡雪岩的“勿近白虎”是什么意思?

在回答这个问题先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胡雪岩!

胡雪岩,是安徽人,是中国近代史上鼎鼎大名的红顶商人!之所以做生意如此之大,赚到银两之多,多到富过敌国,是搭上了朝廷作战这条线!也正是这条线成就了胡雪岩,最后也是这条线让胡雪岩倾家荡产,才写下“勿近白虎”含恨而逝!

那么这句“勿近白虎”,结合胡雪岩一生际遇来看,这个白虎应该指的是银子!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银子多有时未必是好事!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操控,银子就会是“吃人的老虎”!

读过《胡雪岩》的都知道,胡雪岩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商贩到最后成为红顶商人,他的成功虽然是有偶然的成功因素,但是跟他经商卓越的天赋大有关系!

当时清廷在新疆跟沙俄作战!

古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而胡雪岩跟朝廷就是做这样的生意!而这个生意还是左宗棠牵线的!

天时,地利,人和俱全,胡雪岩想不发达都不行!于是,生意越做越大,赚的银子越来越多,富可敌国!

没有想到,正是银两太多,又涉及朝政之争,官至二品,赏穿黄马褂的胡雪岩倒在银子面前!



二,涉及朝政之争,红顶商人胡雪岩倒在他一生赚到无数的银子面前!

可以说,红顶商人胡雪岩跟左宗棠成就了彼此!

收复新疆的大功,也有胡雪岩一份!也正是这一份功劳,涉及到当时的朝政之争——左宗棠跟李鸿章之争!

在李鸿章的心中:左宗棠之所以如此成功,胡雪岩的鼎立相助是分不开的!既然搞不定左宗棠,可以先拿“马前卒”胡雪岩开刀!于是,李鸿章运用手中的权力,和财力,扶植他人开始跟胡雪岩竞争,到挤兑,再到打压……胡雪岩正是在这样别有用心之人的打压之下,终至倾家荡产!

也就到临死时,胡雪岩告诫后人“勿近白虎”,就是如此!



由此可见:一生赚钱无数的胡雪岩也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也是死在银子这上面!真的是成也银子,败也银子!叹息!

【古今多少事,都在历史中!欢迎关注!我是媚之夭夭!】


媚之夭夭


胡雪岩临终之前告诫后人:“勿近白虎”。

很多人都认为胡雪岩口中的“白虎”,有视白银如恶虎的意思,又或指有白道之称的官场。

我也是醉了,显然不能苟同。

白虎,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源于远古人们对星宿的崇拜,是代表少昊与西方七宿的西方之神。

在民间,将成年女性私处无毛者称之为“白虎”。按照封建迷信的说法,这种女人会妨祖克夫,会给与之交合的男人带来霉运。

我们无法知道胡雪岩在人生的最后几年是否遇上了这种女人,也无法知晓胡雪岩是否将自己的不幸归罪于这种艳遇。或许胡雪岩临终前所说的“勿近白虎”就是这个意思,但因为我们无法确定,也就当不得它是真的。

我更愿意相信另一种说法,就是胡雪岩所说的“白虎“,既非白花花的银子,也不是白虎女子,而是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一类人。

这种人既有官场背景,又和西方列强相勾连,能力之大,绝对可以一手遮天。其代表人物就是胡雪岩晚年最大的对手盛宣怀。

胡雪岩自幼家贫,早年丧父,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从扫地打杂做起,直到做到钱庄的伙计。也正是在这个钱庄里,他因为勤快能干,头脑聪明,深得掌柜的赏识。在他的帮助下,胡雪岩得于赚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并在随后的发展中生意就像滚雪球般愈来愈大,俨然一方巨富。

如果他的人生中没有遇上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那么此生也许就这样平庸度过。然而,世间的事情总有太多的巧合,左宗棠居然找到了他。

身为大清“塞防“的代表人物,左宗棠一心想收复新疆。而当时大清国库空虚,有限的军费又大多用之于李鸿章的“海防”。左宗棠无奈之下,只能通过胡雪岩,在西方列强的手中借来巨款,用于行军打仗。

事成之后,不管胡雪岩愿不愿意,他的身上都贴上了左宗棠的印记,虽然得到了红顶商人的荣耀,也同时成了“海防”系打击的对象。

负责“海防”系出手的就是盛宣怀,他的名气也许不如胡雪岩的大,但他办事的能力非同一般,是李鸿章手下极为得力的一员干将。

公元1882年,胡雪岩决定进军蚕丝市场。当时这个市场基本上被洋人所垄断,国人要想涉足一步,谈何容易。而胡雪岩其意却是想将整个市场收回到中国人手里,这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胡雪岩就是胡雪岩,经过他的一番周密筹划,事情进展得出奇顺利,等到在处理意大利生丝市场的这个问题时,意外发生了。

这个意外的制造者就是盛宣怀,因为他的干预,使得胡雪岩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为了筹到钱,胡雪岩只能向汇丰银行提出借款。

盛宣怀以李鸿章的名义通知银行不得借贷,为防万一,还将这笔款项掌握在自己手中。此时的胡雪岩,在官场上能够帮到自己的左宗棠己然仙逝,要想通过自己的关系借钱,又苦于对手拼命拆台,无奈之下,就只能变卖家产来还清欠款。

这样一来,胡雪岩只剩下钱庄一项尚可腾挪。然而,盛宣怀既然出手,岂有容情一说,他立马派人放出风去,使得胡雪岩的钱庄出现挤兑风波,成了压垮胡雪岩的最后一根稻草。

由此可见,这一系列的打击让胡雪岩认识到了盛宣怀的可怕,更清醒地认识到官场势力和西方列强的强大,一旦与之为敌,等待自己的,只能是不可逆转的失败。

所以临终之时,他才会发出“勿近白虎”的感慨。这白虎二字,既有白道官场恶如虎之意,也有以西方之神来形容西方列强在当时的神通广大。


娃儿我热饭


胡雪岩“勿近白虎”是什么意思?



在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哪个不知道?赚的钱多得去了,以富可敌国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一生娶妻妾众多,大享齐人之福!但是,晚年衰落到倾家荡产的地步,确实令人唏嘘不已!

那么,在胡雪岩临死前告诫后人“勿近白虎”,切实切骨之痛。那么,这个白虎是指什么呢?胡雪岩在这里用了比喻手法:这个白虎,指的是银子!

因为正是白花花的银子让胡雪岩穿上了黄马褂,也正是白花花的银子露出老虎的血盆大口,让胡雪岩倾家荡产了!



1

胡雪岩起家!

胡雪岩能够发家,除了本人聪睿有眼光,还赶上了好机会!那就是当时朝廷正在西北用兵:征战新疆跟沙俄作打仗!

当时指挥战争的左宗棠,就这样跟胡雪岩交集了!

所有的战争需要,军饷粮草的生意全部给胡雪岩去做,这样一来,胡雪岩发达了!

左宗棠由于收复新疆有功,得到朝廷厚赏,同时还封赏了鼎力相助的胡雪岩!这个红顶商人就是这样得来的!

后来,胡雪岩生意越做越大,到了富可敌国的地步!



2

银子多了,惹下了祸!

在清廷政府,左宗棠立了大功,受赏本是应该的!但是跟他有过节的李鸿章却非常的不爽!

由于左宗棠正是如日中天,李鸿章奈何不得!就把心中的怨气全部改变方向,发泄到帮助左宗棠大忙的胡雪岩身上!

既然是胡雪岩银子多,李鸿章通过了手中的权力,采用阴晦的手段,唆使他人出头,迫使胡雪岩的生意一落千丈,直到倾家荡产了!

直到死,胡雪岩才明白银子给他带来的不是荣华富贵,而是灾难,才告诫后人“勿近白虎”!


阿邦行走在文化长廊


光绪十一年冬,悔恨交加的胡雪岩步入弥留之际,死前他嘱托子孙“白虎可怕,勿近白虎”,其子孙百余年来心有余悸,谨遵遗嘱不经商不入仕。胡雪岩口中的“白虎”,并非是真老虎,而是说“白银”,也指贪心。若胡雪岩不贪,能心明眼亮急流勇退,恐怕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只可惜,白花花的银子,终是迷了他的心窍。


多尔衮爱新觉罗


胡雪岩临终前说的“勿近白虎”前边还有四个字——“白虎可怕”,连起来是“白虎可怕,勿近白虎”。

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石门历史小学生认为,此处的“白虎”具体物品上指的是银子,广义范围上指的是

贪欲

繁华难持久,成败时势定。胡雪岩纵横商海几十载,最后因为银根紧缩,钱庄遭遇恶意挤兑而导致胡氏商业帝国的崩塌,抄家革职,受尽排挤,最后郁郁而终。

那么,胡雪岩把一生的教训浓缩成临终前的“勿近白虎”四个字,究竟是要表达什么呢?

远离银子和贪欲——钱是挣不完的,不是多多益善,要见好就收;欲望要适合而止,欲壑难填。

纵观胡雪岩一生:

:在杭州创办“胡庆余堂”药店,悬壶济世,当时被称为“北有同仁堂,南有胡庆堂”,胡雪岩本人更是被誉为“江南药王”。

:协助左宗棠西征新疆,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获布政使衔,官居二品——清朝享国两百多年,戴红顶而又穿黄马褂的商人,仅此一人。

:利伴权生,胡雪岩利用经手的官银“雨过地皮湿”,在全国各地设立“阜康”钱庄分号。

——胡雪岩三样都占了。

这几年,仕商文学风行一时,“做官要看曾国藩,经商当学胡雪岩”,与胡雪岩同时代的曾国藩,一生的信条是:花未全开月未圆

胡雪岩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激流勇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

一代武侠文学大家古龙先生,有八个字也道尽了人生苦楚,私以为,可以作为胡雪岩临终这八个字的注解——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石门历史小学生


红顶胡雪岩最后也随着左宗棠的倒台不得善终的。

相传胡雪岩以前让女人穿上象棋棋子的衣服,拿人当象棋下的。去年杭州叫了一帮什么旅游学校的学生也搞了一次,还上了新闻。

大家可以有空可以去杭州元宝巷胡雪岩故居看看。那边没什么人的。我经常会一个人去那边待半天。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时刻提醒自己“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勿近白虎。”相传胡雪岩死前就是说了这句话。可是人生在世,犹如那风中的落叶,水中的浮萍。又哪里由得了自己。

人呀,兵败如山倒的时候,他到底在想曾经还是以后呢?


夕阳吸夏


晚清首富胡雪岩。净资产曾高达2000万两白银。然而,世间万物盛极必衰,胡雪岩占据事业巅峰,却愈发贪婪,而不思退路。最终被白银所害,死前称白银是白老虎,老虎是要吃人的。

1882年胡雪岩斥巨资开办蚕丝厂,意图将中国的蚕丝垄断在中国人手里,但此举导致了外国商人的联合抵制。让胡雪岩没想到的是,意大利的生丝大丰收,外国商人手里也不再缺货。为了亡羊补牢,胡雪岩向汇丰银行申请贷款,希望得到流动资金,将损失降到最低,但无果。

没有借到钱的胡雪岩只能变卖产业来抵债,价格也自然很低。而盛宣怀则在暗中将胡雪岩变卖的产业统统买了过来,再通过自己“官商”的身份使其发展壮大,此后更是一举控制了众多的纺纱厂。当胡雪岩遭遇了一连串的损失后,名下资产已经仅剩一半了。不知怎地,这个消息像疯了一样传开,在胡雪岩钱庄存款的人挤破了头去提款。这便是压垮胡雪岩的最后一根稻草,钱庄一空,胡雪岩的生命也被掏空了。

纵横商场几十年,短短一年便跌落谷底,再也爬不起来了,饥寒交迫,分文无有。

光绪十一年冬,悔恨交加的胡雪岩步入弥留之际,死前他嘱托子孙“白虎可怕,勿近白虎”,其子孙百余年来心有余悸,谨遵遗嘱不经商不入仕。胡雪岩口中的“白虎”,并非是真老虎,而是说“白银”,也指贪心。若胡雪岩不贪,能心明眼亮急流勇退,恐怕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只可惜,白花花的银子,终是迷了他的心窍。

此事,也告诫人们别贪的无厌,差不多就行了。


王松林


这句话是胡雪岩在其临死前给子孙留下的一句告诫,让他们“勿近白虎”。

这句话中的“白虎”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白虎,而是指白花花的银两,胡雪岩的真实意图是想告诉子孙后代,银钱虽好,但也像老虎一样,害人匪浅啊,自己也并不希望子孙再走上经商的道路,以免招来祸患。

那么,胡雪岩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呢?这就要从胡雪岩自身的经历说起了。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胡雪岩一生像是为钱而生,却也因钱抑郁而终

胡雪岩祖籍安徽,少时家中十分贫穷,胡雪岩就帮别人家放牛来贴补家用。十三岁时,胡雪岩就离开家乡,外出闯荡。他到了杭州后就在各处商铺间给人跑腿办事,因为他办事勤恳、为人机灵,杭州阜康钱庄的于掌柜就将他收为了学徒。

于掌柜膝下无子,很喜欢机灵的胡雪岩,弥留之时,就将钱庄留给了胡雪岩。

胡雪岩拿着于掌柜留下的资金,努力经营,后结识了清朝的一位候补官员王有龄,胡雪岩看重王有龄是一只潜力股,因此就私自拿出些银钱,帮助王有龄补实了官位,王有龄后成了湖州知府,王有龄一路青云直上,胡雪岩借势,生意也越来越好、越做越大。

但他仍然不甘止步于此,趁机又与军界搭上了关系,获得了左宗棠的信赖,胡雪岩成为了左宗棠亲自委任的总管,处理浙江一带的钱粮、饷银,他借机又赚了一笔,也从此走上了官商这条路。

官场让胡雪岩的事业更加壮大。光绪三年时,胡雪岩创办了“兰州织呢总局”,次年他又创立了“胡庆余堂”药号,收获了不小的利润。光绪七年时,胡雪岩又因为帮助左宗棠收复新疆有功,获赐黄马褂以及正二品红色顶戴,一时间炙手可热、风头无两。

但天有不测风云,胡雪岩在上海开办丝厂时,想要独占丝茧贸易,却因此触碰了外商的利益,引起了外商的联合抵制。

一场商战一触即发,起初胡雪岩因为准备充足而占据上风,但是由于中法战争的突然爆发,商界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胡雪岩因此一败涂地,被迫变卖家产四处周转。各处官员听闻风声,争先抢后的取出在胡雪岩商号中的存款,并趁机敲诈勒索,使得胡雪岩雪上加霜。

清廷得知此事后,非但没有帮助扶植胡雪岩,反而下令将胡雪岩的资产查封,并将其革职。胡雪岩年事已高,又经此大难,最终抑郁而亡。

死前仍不忘对其子孙告诫,让他们不要从商。可见胡雪岩遭受的打击有多大了。而胡雪岩的子孙也恪守他的遗训,大多从事文学和教育事业,没有再从商的了。


其实回顾胡雪岩的一生,其败在贪得无厌,而非银两,他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知足常乐,取之有道,切不可贪得无厌,物极必反。


听磊哥讲历史


胡雪岩临终遗言“勿近白虎”这句话的意思要理解到位就的理清楚几个当时主角人物。

1,胡雪岩(1823-1885),出生安徽绩溪,13岁前电视剧里的各种悲催情节都经历了、家境清寒、年幼丧父等,13岁-19岁是他各种苦学苦练之际,19岁时得了人生第一桶金。脑壳灵活的胡雪岩知道:要想富,政商关系要硬。 所以先后投靠王有龄、左宗棠等大腿,从此风生水起。

2,左宗棠(1812-1885),湖南湘阴人,这个人总的来说才华横溢,可官途不畅,各种考试落榜。不得不拜在老乡曾国藩门下,40多岁在曾国藩帮助下崛起。

3,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此人可以说天资聪颖,各种考试应当自如,又受曾国藩恩惠,后拜曾门下,逐渐开启人生起飞之路,一发不可收拾。

4,曾国藩(1811-1827),湖南湘乡人,这是终极大boos,此人一生为国鞠躬尽瘁,帐幕下出左宗棠、李鸿章等大将、培养大清不少人才。

几个大佬开始撕逼原因,曾国藩终身勤恳,鞠躬尽瘁。左宗棠出生曾的门下,可心高气傲,得势利后和老师撕逼。李比左小11岁、此人懒惰,在曾幕僚下不得志,常和曾唱反调,但曾是个大义之人,逐渐培养李,李随后崛起。 李和左虽然同出师门,都相互不来电,相互鄙视👎左评价李: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 李评价左:“破天荒相公”(嘲讽左没考的科举功名),左与李不合最主要是政见不同,左主张:新疆边防(历史书上的收复新疆伊犁),李主张:海防(组建海洋舰队)。 各种撕逼,胡雪岩站队左宗棠,最后左政界失败,胡雪岩难逃厄运。

总结,以上关系理清楚后就能理解胡雪岩临终遗言:勿近白虎。 可以理解为;子孙后代切忌不要靠近官道(白虎理解为白道,水浒传中高俅就有白虎堂、诬陷林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