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少年好像对一切事缺乏敬畏之心,是父母教育哪里出了问题?

农人一杨


我是张旭语文,很愿意与您一起探讨问题的实质!

说到敬畏之心,不得不说说今年的新冠状肺炎病毒,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病毒,主要是人们对大自然缺乏敬畏之心,才去抓捕、销售、食用野生动物。

倘若人人心怀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何以会如此呢?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一定要对孩子加强教育,让他们富有敬畏之心。

现在的孩子对一些事物缺乏敬畏之心,毫无疑问是父母的教育出了问题,那么究竟哪里出问题了呢?

第一,娇惯和溺爱是一个问题。

现在的家庭,大都一到两个孩子,娇惯和溺爱是常态。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

被娇惯,尤其是被溺爱的孩子,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对父母和爷爷奶奶不害怕,也就是缺乏敬畏。

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小男孩在超市里,为了要买某个他想要的东西,就坐在超市的地上大声哭闹,母亲或者奶奶对哭闹的孩子,除了左一个“宝,别闹了”,右一个“宝,不哭了”之外,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样的孩子就是被娇惯和溺爱过头了的孩子,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已经烙上了唯我独尊的印记。等他们长大了,唯我独尊就会被放大,除了目无自个的长辈外,还会目无旁人。一旦踏入社会,是一定会吃亏的。

缺乏对长辈的敬畏之心,就会推己及人,对老师、年长的人,以及领导都会缺乏敬畏之心。

所以,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要让孩子树立敬畏父母和长辈的思想,一定不能娇惯和溺爱。娇惯和溺爱的结果,会伤害孩子的一生。

第二,只管学习成绩,忽视思想教育是一个问题。

家庭教育是对孩子进行品行教育的第一阵地,第一阵地如果丢失了,孩子的品行必将会出问题。

不能否认的是,有一些家长,眼中只有孩子的学习成绩,至于品行教育是不在他们的日程表中的。

在这些家长心中,孩子的学习成绩就等于未来,所以只要孩子学习好,思想和行为有点问题,都会被学习成绩淹盖地严严实实。

其实,学习成绩是会消失的,是不会跟着人一辈子的,它只不过是某一个时间段中的跳板。但是品行却要跟着人一辈子。

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很好,能考上最好的大学,但是他们却不会做人,缺乏敬畏之心。所以就会在大学期间,做出让人难以想象的事情。比如,很早以前,一位清华大学的学生,拿流酸去泼洒动物园里的黑熊。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就是因为对生命缺乏敬畏之心。

这样说来,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要始终把品行教育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要把学会做人的教育放在第一位。

第三,父母的帮样教育是一个问题。

“帮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成人的世界需要,孩子的世界更需要。

所不同的是孩子的世界中的帮样是父母亲。

有这样的情景:公园里鲜花盛开,有一对父女来到了鲜花旁边,父亲无视“请爱护花草”的提示牌,跨过栏杆去摘了一朵鲜花,然后戴在了女儿的头发上。

这位父亲给他女儿的信息是:公园里的鲜花是可以摘的,即便有提示牌,即便需要跨过栏杆。

我们想想:女孩对花还会有敬畏之心吗?

一些家长往往会忽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塑造,因而会给孩子的品行教育带来不良的影响,会遗害无穷的。

要让孩子有敬畏之心,家长的帮样作用是不可缺失的。

总之,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家长们一定不能娇惯和溺爱孩子,一定要把品形教育放在首位,一定要做好帮样。


张旭语文


现代少年好像对一切事缺乏敬畏之心,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与父母的教育密不可分!

父母方面,孩子未成年,他交往了什么样的朋友,对他就可能有什么样的影响,所谓近墨者黑!所以,做父母得了解孩子同什么品德的人做朋友。这需要你和孩子常交流,他愿意在你面前说长道短了,他的方方面面消息你都容易获得。但如果你顾不上孩子,更谈不上调教孩子,那孩子“放飞"自我,他遇到坏人的可能性就很大,别说什么敬畏之心,说不好他会惹出你很意外的麻烦!

家庭教育前提是亲子和谐,在温馨的亲情下,你用心和孩子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你表达什么内容就会潜在的给孩子什么营养。你说应回报社会、国家,孝敬老人、父母,他就播下感恩的种子;你说万物皆有灵性,人要善待自然善待生命,珍惜拥有的美好,他就有了善待他人的意识;你讲人间万像善恶邪正,他会增长正义的力量!那缺乏敬畏是不知天高地厚,人力微薄,……父母该告诉他什么?相信做父母的人生经历中就有不少故事!

其实,与孩子交流只需要你多化时间与他共处,你的故事讲给一张白纸一般的孩子,他是很愿意听的。但家庭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单纯对某一个事件,家庭教育最好从小开始,多方面都是潜移默化的作用。当孩子长大了你才发现不少问题,那就需要父母加倍努力,甚至放下手头的事去补孩子缺失的一课。


荒原十禾


不能以偏概全,说现代少年好像对一切事缺乏敬畏之心,但确实有一部分孩子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对人、对事、对环境,缺少敬畏之心,没有边界感。

要说是父母教育哪方面出了问题,那么我认为如下两点要注意改善:

第一:不能让孩子生活的太顺了

父母都要清楚:你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的,他们要有独立能力去做自己的事情,尤其是碰到一些挫折时,他们必须要鼓起勇气去面对。可惜很多家长都是圈养孩子,把孩子成长过程的所有大小事情大包大揽,铺平了孩子走出去的道路,孩子根本体味不到什么是艰辛什么是挫折,得来好像全不费功夫,养成自私自利的小霸王作风,目空一切,又何谈珍惜敬畏呢?

第二:日常少了规则仪式感

天方地圆,尊老爱幼,爱护环境,等等,这些很基础传统的常识好像都被所谓的“现代文明”给从简了。父母日常散漫不严谨,没有规则感,没大没小不以身作则,不去认真教孩子认知生活中的真、善、美、恶、丑,不去教导孩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得过且过,自然会把这个坏习惯传染给孩子,孩子就少了自我约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和道德观念,不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约束,任性放纵,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就会导致孩子人格偏离。

小到一个家庭,“抬头三尺有神灵”都是一种保持敬畏之心的表述,内心一定要有规则感,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必须要有基本的遵章守纪的规则感。大到一个国家,也要全民有信仰,有精神文明风范,比如现代人缺乏对大自然的敬畏,破坏环境,破坏生态,最终导致自然灾难。

所以,建议父母教育孩子,从小就要家把握好两点:一是爱,即爱心和尊重,给孩子爱,也要让孩子懂得如何去爱人;另一个是规则管教,从孩子懂事起就必须教给孩子规则。严慈相济,不可偏废。

希望以上拙见对大家有所帮忙,不对的地方多留意交流。


新资优教育CEO吴新


我觉得少年人对大多数的事物缺乏敬畏之心,这是好事情。年轻人就是要敢冲敢拼,敢于质疑,敢于思辨性的理解,这样才是真正“少年强则国强”!而少年人唯一不能缺乏敬畏之心的是相对于规矩而言,任何人都必须敬畏规矩。规矩之所以是规矩,是因为规矩得到了人民群众广泛的认可。那么无视规矩,就是无视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现阶段,中国式的家庭教育确实有问题:

1、生活上过于照顾孩子,不舍得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导致这些孩子觉得自己被无微不至照顾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种状态很容易导致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的性格。一个太自我的人是很容易无视规矩的。

2、太过刻意追求孩子成绩优秀,以至于忽略了孩子人格的培养。我们需要知道,“德智体美劳”,德是排第1位的,德决定了“智体美劳”应用的方向。

总之。少年人对大多数的事物缺少敬畏之心是好事,但就是需要敬畏规矩。也就是要注意“德”的培养,塑造完整而又有益于社会的人格。

期待你的认可和关注!


肥仔老师谈教育


跟少年的阅历浅、经事少有直接关系,父母不必太过自责,得有等待的心,并且想想自己不同岁数也有不同的言行和不同收获或感悟。好多事情得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和体悟,哪怕走弯路或碰壁,孩子的人生才会是他真正走过的人生,家长不要过多参与,偶尔用讲他人故事的形式点拔一下孩子,让孩子知道敬畏是会积报影响他人生的也可算是个好方法


用户2619373632712


确实,现代少年对父母都少了敬畏之心。有一个说法是:以前父母打孩子,孩子是不敢还手的,90后的孩子不同,父母打他们,他们会还手,会打父母。我在这里不是赞成父母打孩子,是说出目前的现状。这主要是父母教育出了问题,跟目前社会大环境不太大,大环境影响的是父母!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小时候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可是看看大部分父母们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人生观呢?大家都处于一个什么状态呢?大家每天都忙碌不堪,忙着工作应酬挣钱,买房买车,出国旅游,忙的内心没有宁静和温情,忙的功利主义,忙着攀比嫉妒,忙的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到最后只剩下忙着挣钱!钱钱钱,现代人一切向钱看了,没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怎么去教育孩子?言传身教,孩子们的成长过程被打上了父母的烙印,教孩子怎么还能敬畏?

随着近几年家庭教育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成为一个问题少年,希望自己年少时受到的不正确的教育别在自己孩子身上重演。学校和社会上也有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培训,还有一些书籍。所以现在的父母已经成为升级版,对孩子的教育可以说是很到位。从亲子陪伴到知识教育各种言传身教,孩子们也受益颇多。不仅懂礼貌,知感恩,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得到熏陶,有自信,不盲从,所以以后的孩子会越来越优秀,相信以前的那些对一切都缺乏敬畏之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是一名宝妈,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我们携手学习,共同成长




做好自己运由心生


作为一名老师和班主任,个人感觉敬畏之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现在的新闻报道“少年弑母”“当街掐晕母亲”“暴打亲妈”等关键词不断地充斥着大众的眼球。

每一个残酷的事件都让人唏嘘不已,现在的孩子究竟是怎么了?

真要究其根源,就是这些孩子缺乏敬畏心理。

一、孩子缺少“敬畏之心”有可能会导致哪些问题?

1.在家中肆无忌惮、目无尊长

这些缺乏“敬畏之心”的孩子在家里通常都是“小霸王”的姿态。面对父母及长辈完全没有尊敬之心,经常对着父母和长辈大呼小叫,颐指气使。把父母和长辈当做“佣人”一般,呼来唤去,目无尊长。

2.在社会上无视规则

在家中就已经养成肆无忌惮的习惯,自然在社会上也会无视规则。去年的“抢夺公交方向盘”“拦高铁”“霸坐”,各种无视规则的人总用自己定的规则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但这类人除了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之外,还会给他人带来各种问题、麻烦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3.丧失底线,走上犯罪的道路

做人做事应该有底线、有规则、懂自律。但如果这样的人长期地无视社会规则,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就是规则的中心、制定者,无视规则甚至法律,最终就会不断地试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一旦尝到甜头就会完全抛弃一切,最终走向犯罪的道路。

孩子从小被父母过于娇惯,家长无原则的宠爱,会让孩子变成一个没有原则地索取、以自我为中心、无视规则和法律的人。家庭中的规则不等同于社会上的规则,家长可以无条件纵容孩子,让孩子为所欲为。但社会并不一样,不遵守社会规则的人自然会被社会所淘汰。

二、孩子缺少“敬畏之心”是有哪些原因?

1.家长溺爱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父母的溺爱、长辈的娇惯,都会让孩子接受一种“我就是这个家的规则制定者”的优越感。平时家长都是以孩子为中心,一切以孩子为优先。好吃、好玩地向来都是先照顾了孩子,即便是有长辈在场也是如此。家里不管父母还是长辈在孩子面前都要靠边站,逐渐就会让孩子变得恃宠而骄。

2.缺乏敬畏的教育

平时家长对于“敬畏”的教育不重视,没有给孩子灌输相关的“敬畏”“规则”等教育,让孩子从小就缺乏规则感,所以自然就没有敬畏之心。而家长不重视敬畏教育的一个很大原因就在于家长自己本身也缺乏“敬畏心”。也许家长认为带孩子插队、开个后门、闯一次红灯只是小事一件,单不知道的是,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孩子全都记下来了。

3.受到坏的影响

孩子们的模仿能力是成人所意想不到的,但是作为身心发育还不健全的孩子,辨别能力却没有发育成熟。如果孩子周围都是这些没有“敬畏心”的人,孩子自然就会受到坏的影响。比如平时在家中,孩子的家长也是目无尊长;外学校,平时的玩伴也喜欢逃课、顶撞老师、无视课堂纪律,孩子们自然就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正所谓“有样学样”,只有与正直的人相处才能在他们的影响下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是否拥有“敬畏之心”也能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人是否有素质。一个优秀的、成熟的社会人,应该是有修养、讲礼貌、懂规则、会自律的人,正是因为强烈的“敬畏心”才会让他们如此优秀。

三、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敬畏之心”?

1.首先要教会孩子敬畏生命

近年来关于青少年“弑母”“自杀”“虐待动物”等事件越来越多,归其原因大多是这些孩子心中没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因为心情郁闷、负面情绪累积、被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都会成为孩子们情绪崩溃和爆发的原因。因为不懂的珍惜生命,也不懂得生命的可贵,就“擅作主张”去伤害他人的生命、伤害自己的生命。生命的可贵只有失去后才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但是也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只有孩子们提前懂得这些,才会珍惜他人和自己的生命,才不会随便做出伤害他人或自己的事情来。

2.要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

恐龙如此强大的生物,终也敌不过自然的力量消失殆尽。作为人类如此渺小的生物,纵使科技再发达,智商再高,也不能抵抗自然的力量。近年来,温室效应、泥石流、雾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都在像人类提醒:不敬畏自然,自然就会把你淘汰。

3.要对父母有敬畏之心

母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其中的辛苦是难以言喻的。父母倾其所有为了孩子,都是因为对于孩子无私的爱。但是爱不是孩子不敬畏父母的借口和理由,正是因为父母全身心的付出,孩子更要懂得尊敬父母、理解父母,并且将这份敬畏之心延伸到生活中去。做一个懂礼貌、懂规则、能自律的孩子。

拥有敬畏之心能够让孩子自觉和自律,因为它会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它不仅一个成熟的社会人应该有的生活态度,也是人们必须遵守的社会规则,是生活在这个复杂社会必要的智慧。除了教育孩子要拥有“敬畏之心”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需要父母注意。

四、家长培养孩子的“敬畏之心”时,还能做些什么?

1.教育孩子明辨是非,给孩子立规矩

都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没有是非观和不懂规则的孩子,成人后必然会被社会所抛弃。家长在培养孩子“敬畏之心”时,还要给孩子强调正确的是非观,要适时地给孩子订立规矩,让孩子遵守规则,学会自觉和自律。

2.言传身教,以己及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平时的行为举止都能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内容,“耳濡目染”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教育孩子之前,父母自己首先就要做好。平时对尊敬长辈、爱护环境、保护弱小、礼貌谦让、遵纪守法,孩子自然也能够在父母的影响下,成为一个有“敬畏之心”的人。

3.适当的惩戒教育

孩子犯错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了。在没有接受系统的规则教育的前提下,孩子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家长应该“珍惜”孩子每个“第一次犯错”的机会,及时教导孩子,并且“下不为例”。适当的惩戒教育能够让孩子有“敬畏”感,但是切记一味地打骂教育。孩子犯错的重点不在于惩罚,而在于孩子是否从每一次的犯错中知道自己的错误是什么,应该如何改正。

作为家长不一定都能够给孩子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教会孩子“敬畏”,就能让孩子的精神更加富足、优越。一个懂得“敬畏之心”的孩子,必然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阜阳乡村老师


春风吹战鼓擂,八零后的青年谁也不怕谁。我们这一代的父母,本身也就是天不怕地不怕,所以影响到孩子身上,也是什么事都无所畏惧,再加上环境条件的影响,什么事父母亲都能够满足,出了什么事都能够摆平,潜移默化的就造成了孩子无法无天的性格,之前的李某一就是这样造就出来的。

子不教父之过,现在的父母亲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方向和出发点都错了,所有的父母都在抓孩子的学习成绩,抓孩子课外活动能力,因此钢琴古筝跳舞画画等等,什么火爆就让自己的孩子学什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孩子成为全面的人才。但却都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先教育孩子读书之前,应该先教孩子做人,殊不知未曾学艺先学礼,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我们古代伟大的圣贤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却没有几个人会意识到这一点。

孩子的成才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品德更加重要,一个人不怕他没有才华,就怕他没有品德,最可怕的是既没有才华又没有品德,那个时候悔之晚矣。


Emma老师的英语课堂


首先纠正一下这个好像是对的结论,现代少年我认为是个先进力量的代表。而不是缺乏敬畏之心。

这个问题是针对那些已经缺乏敬畏之心的少年而提出的问题,如果是这样,父母的教育确实出了问题,缺乏敬畏之心的根本问题是对一件事没有态度,没有看法,失去兴趣。是动力出了问题,而父母给予的具有智慧的抱持性环境才是问题的源头。这是觉知的开始,也是动力获得的开始。

我见过的好多少年都是意气风发,勇猛精进的少年,他们代表这个国家的未来。

还有就是根深蒂固的固有思维,我们更不上这个世界的节奏,却非要把这种不按做为评价少年的标准。








林夕堂小朱老师


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自己自己也有两个孩子,一个初中,一个小学。孩子不仅对一切事务不关心,而且对长辈亲人缺乏敬畏和尊重,对于国家大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很不满意!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成长,家人的冷暖,国家的兴衰,世界的格局都不了解,不愿意去关心,那么,这样的孩子读书是读不起劲的,就是成绩好,也是暂时的,说到底,如果未来还是这样,满肚经佛,也是没有用的!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人类自身与现实世界,不断地调整自己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汲取人类智慧,来满足自己知识与能力发展的需要,从而长大成才后更好的履行家庭义务,社会义务,国家义务!而我们的孩子,每一天只知道吃饭,睡觉,玩手机,花钱买零食,什么也不关心,对祖国和人民视而不见,是没有多大出息的表现,也不可能成为“高材生”!心灵扭曲的孩子,不给社会添乱,就是万幸!所以,老师和家长自己要给孩子做好表率,以身示范,做积极热情深明大义的新时代公民,家长,恩师,把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调频到位,扣好人生第一颗口子!——要拥有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和崇高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