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麼又多了個“兄弟”,阿里本地生活湊齊“四駕馬車”

|丁波

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再落一子。

今天下午,阿里本地生活服務方面宣佈全資收購SaaS公司客如雲。

作為餐飲SaaS行業的頭部企業,客如雲此前憑藉軟硬件產品、超過100個城市的銷售和服務網絡,以及從SaaS到生態配套而擁有極高的市場佔有率。

完成收購後,客如雲將和餓了麼、口碑、蜂鳥一起,成為阿里本地生活推進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四駕馬車。

疫情之下,餐飲、零售等行業遭受重創,大量餐廳飯館停止營業。

阿里巴巴集團合夥人、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王磊表示,客如雲在加入阿里本地生活後,將快速推動行業復甦,這也是眼下最重要的KPI。

餓了麼又多了個“兄弟”,阿里本地生活湊齊“四駕馬車”

目標:共同推進數字化

早在去年4月,坊間就有阿里本地生活服務收購客如雲的消息傳出。

這家成立於2012年的SaaS公司,旗下有客如雲自助點餐、客如雲快餐廳、POS收音機、客如雲找位、紅雲(餐飲商戶的移動管店)等產品。此前,客如雲一直在為餐飲、零售等行業提供點餐、收銀、排隊、預定等場景下的軟硬件服務。

在阿里本地生活收購之前,客如雲先後有過8輪融資記錄。在B輪融資中,百度也曾出手,成為客如雲的投資方之一。

據悉,客如雲成立8年來的營收狀況一直保持良好,收入也穩定增長,現金流充沛。其目前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等130個城市設立了直營分公司,員工總數超過了5000人,在全國擁有800家授權代理公司,服務商超過了50萬家。

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和客如雲方面均表示,完成收購後會共同推進數字化和“新服務”戰略。

餓了麼又多了個“兄弟”,阿里本地生活湊齊“四駕馬車”

對於外界關於收購後管理層的去留問題,阿里本地生活服務方面則回應“管理層和客如雲的員工們一起,依然各司其職,並且在順暢的融入阿里本地生活的大家庭。包括客如雲在內的阿里本地生活平臺,依然在進行多個崗位的招聘。”

而此前有傳言稱,彭雷與阿里本地生活之間達成了對賭協議——至2020年3月底,要完成新增30萬商戶的任務。

客如雲方面則表示,“無稽之談。當然我們是有自己的業績增長目標。客如雲服務商戶數量一直在快速上漲,目前超過50萬。相比業績,我們更希望給商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把系統層面的功能做得更好,把服務層面做的更貼心一點,把增值業務導入的更豐富一點,幫助商家實現降本增效。”

“我們的目標完全一致,就是用數字化升級幫助本地生活服務商家降本增收。”阿里巴巴集團合夥人、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王磊稱,“這是本地生活服務行業的必然方向,數字化重構一定是是線上線下一體運營、軟硬件一體升級的。所以,客如雲融入阿里經濟體也必將使這一升級進程再次加速。”

阿里本地生活加碼B端賽道

阿里本地生活收購客如雲後,B端的戰火也將愈燃愈烈。

客如雲是餐飲SaaS行業頭部玩家,創始人彭雷有過團購行業的創業經驗。

成立的8年裡,餐飲SaaS市場早期一度成為紅海,競爭慘烈。但客如雲憑藉軟硬件產品、超過100個城市的銷售和服務網絡,以及從SaaS到生態再到增值服務的全方位配套,在B端市場上快速攻城略地,佔有率極高。

經過行業的洗牌、迭代後,如今餐飲SaaS賽道上,僅剩下客如雲、二維火等少數公司。

餓了麼又多了個“兄弟”,阿里本地生活湊齊“四駕馬車”

客如雲創始人彭雷曾公開表示,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遵循著一定的規律,最初的6-8年,發展緩慢,行業滲透率逐漸從0滲透到10%左右,一旦跨過這個拐點,3-4年之內行業滲透率就能快速上升至80%在餐飲零售SaaS領域,這個“拐點”發生在2018年。

“眾所周知,2018年底SaaS領域的玩家確實面臨了整合、淘汰、洗牌的過程,但這對於企業來講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產品實力過硬,能夠真正滿足商家使用需求的SaaS產品才能夠留下來,並且能夠得到更長遠的發展。”彭雷說。

SaaS行業鉅變的同時,本地生活服務行業的競爭也逐漸從C端轉向B端。

也正是在2018年,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成立,開始推動行業從傳統的“流量化”向“數字化”轉型升級。在C端已經積累了龐大的用戶資源後,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在B端也開始進入快車道。2019年1月,平臺提出三個“一百萬”的年度數字化目標,9月便宣佈提前完成。

對阿里本地生活服務來說,收購客如雲意味著在B端的軟硬件設施及服務上能力大增。

目前,客如雲擁有300-400人的技術及研發團隊,根據商戶不斷變化的需求進行產品研發創新,產品實現硬件一年一更新,軟件兩週一迭代的研發頻率,並可以做到7*12小時客服,1小時快速響應的星級服務,保證為商戶及時解決問題。

敲響中小型商戶的警鐘

在疫情膠著時宣佈收購,阿里本地生活的真正目標或在於給行業提振信心。

畢竟,餐飲老闆們當下的日子不好過。

疫情防控期間,為避免人群聚集,春節各類聚餐和婚宴等幾乎全部取消,大量餐廳飯館停止營業,但同時人力、房租等經營成本卻還在支出。不少餐飲商家只能將備菜存貨拿出來低價甩賣。

餓了麼又多了個“兄弟”,阿里本地生活湊齊“四駕馬車”

按照此前艾瑞諮詢的數據報告顯示,中國餐飲市場的規模原本在今年將達到5.2萬億元。

但現實不容樂觀。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在1月31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按照往年的經營情況,西貝在春節期間的營收會達到七八個億的規模,但現在因為疫情影響進賬為0,但支出還在繼續。他認為佔據企業30%成本的人員開支是疫情當下決定企業生死的最大問題。

“在這個行業裡邊我們日子還算不錯的,那日子不好的呢?”賈國龍說。

在餐飲行業普遍受到衝擊的情況下,商戶們的弱點被充分暴露——線上發展空間挖掘不夠,過分依賴線下。抗風險能力差的商戶將率先受到衝擊。

以前,願意進行數字化升級、購買SaaS產品的以連鎖餐飲商戶居多,中小型長尾商戶的意願要低很多。當疫情形勢逐漸轉好,各行各業開始陸續復工時,此前已經有數字化基礎的商戶們率先以外賣的形勢恢復了營業,有了營收。還沒有開始數字化轉型的企業,則顯得比較被動,依然要面臨暫停營業的困境。

此次疫情也不免給從業者們敲醒了警鐘——是時候有所改變、開始新生了。

推動行業復甦是當下最重要的KPI

去年11月9日,口碑餓了麼正式推出“新服務”戰略。12月,客如雲表示,“餐飲SaaS行業的終局是全面智能化,商家所有的業務都將在雲端完成”。

雙方不謀而合。

今年1月開始,疫情開始蔓延。客如雲、口碑、餓了麼又相繼推出了一系列B端幫扶政策。

餓了麼又多了個“兄弟”,阿里本地生活湊齊“四駕馬車”

客如雲聯合餓了麼推出RTC項目,將庫存轉化為現金流

口碑餓了麼先後宣佈“五個決定”和開工“十件套”等政策,服務行業抗疫與復工。與此同時,客如雲也宣佈了“聚塔計劃”及“疫期五大解決方案”——捐贈2000臺智能收銀一體機,外賣系統免費升級,免除湖北商戶兩個月支付費等多項措施。

王磊表示,客如雲在加入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後,將快速推動行業復甦,“這也是整個本地生活平臺當下最重要的KP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