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成!浙商银行调降非“限购”城市首套房首付比例,对此你怎么看?

琅琊榜首张大仙


这样的政策,救市的姿态大于救市的实质。

首先,浙商银行出台房贷新政下调首付比例,对低迷的市场而言,会有一定的宣示作用。目前,浙江、上海等多地都有出台一些楼市新政,比较集中于调整土地价款缴付方式和期限,减缓房企拿地的资金压力。

其次,浙商银行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是针对非限购城市。非限购城市没有楼市调控政策的介入,楼市基本处于放开状态。这样的城市,人口流出及产业基础薄弱,是极大可能的。在这样的城市进行房贷政策的调整,不会对房地产稳健格局造成冲击。

第三,房贷调为二成,一为刚需福音,二有政策依据。原来首套房首付三成变为二成,这当然是刚需所期待的。从政策角度,央行与原银监会在2016年2月曾发布《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规定,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原则上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5%,各地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按这个规定,首付两成是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

这条政策直指购房者群体,同时也算是回应了一些房地产协会期待降首付的呼声。自2016年9月30日以来,这一轮楼市调控降去了房地产的虚火,“房住不炒”成为楼市指挥棒。相信,疫情之下的“救市”,一定不会演变为“救房价”。


波士财经


大家好!我是“借借技巧”,作为银行从业人员,我专注于银行贷款、存款、信用卡、理财等问题的解答。关注我,便于查看更多专业回答。

浙商银行调降非“限购”城市首套房首付比例,将3成房贷首付款调低为2成。关于这个问题,我有如下看法:

一、不能误读为国家释放信号

今年以来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房地产市场极其冷淡,许多地方出现了零成交的情况。2月20日,央行又调低了LPR贷款定价基准。针对这一情况,有许多人认为国家会放松对房地产的调控。

但事实上,国家不可能放松对房市的调控,也不会将房地产做为拉动经济的重要手段。因此,浙商银行调降非“限购”城市首套房首付比例,只是一个银行方面一厢情愿的信号,不能作为国家放松对房地产市场管控的信号。

二、对房市的影响十分有限

一方面,浙商银行是一家极小的地方性银行,它的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极其有限。另一方面,浙商银行调降首付款,只是针对非“限购”城市,而且是首套房,因此,受此影响的人群和市场十分有限。

因此,只要不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降低购房首付款的比例,都不能视为国家放松房地产市场调控。一些规模极小的地方性商业银行的政策,不足以影响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借借技巧


美国引发次贷危机的重要因素就是在不断进行货币量化宽松政策下,可又在找不到优质的实体经济为依托的情况下,于是找到了巨大的房地产资产为寄养。并且还对低收入人群进行大量的房地产贷款,甚至给予了零首付的拎包入住式促销。此后再把这些低质贷款进行衍生品打包销售,摇身一变成为了优质资产。可是,到了后来出现了大量按揭支付违约,造成了整个金融体系出现问题。这个需要我们引以为戒,千万不要步人后尘!

至于说浙商银行近日下发了个人贷款政策调整的通知。要对非“限购”城市居民家庭购买首套个人住房的首付贷款比例从原来的三成(30%)调降至二成(20%)。初始一看吓一大跳,其实想想也就是跟着恒大屁股后搞营销而已,其广告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有胆量来一二线城市试试!

不过,不论是具有限购特性的一二线城市,还是不限购的三四五线城市,对于浙商银行都是极具风险的运作方式。

在一二线城市的资金规模消耗量大,浙商这点钱还不够填牙缝;而在三四五线城市却是这一轮房产调整可能最厉害的区域,要是在高位茫然低首付进入,一旦下跌就会是断供的第一个吃螃蟹的。凭借着浙商银行这几个亮晶晶的大字,也不会成为被吃的猪,更不会步入雷曼兄弟的后尘。

浙商银行本身在上市之时就差点破发,这已经被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这次还敢于天下先,而且还要在房价摇摇晃晃之时。要是碰到一些刚刚按揭20%的楼盘,突然再来一个75折促销,拿不让购房者直接进入房产不抵按揭的尴尬境界。这是在玩火呀,还是在玩忽悠,还要看后期的真正资金投放的规模。相信其广告促销作用大于实际操作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