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養的蜂為何飛逃嚴重?

用戶8925386941662


今年養的蜂為何飛逃,其實很多原因引起飛逃的,下面海哥為您分析下為什麼蜂群會飛逃。

1.蜂群缺蜂糧是蜂群飛逃的重要原因,一群蜂群正常發展要有足夠的儲存蜂糧,蜂糧包括蜂蜜,蜂花粉。不同的季節群群儲存蜂糧情況不一樣。冬季,百花基本調謝,有個別花源,這時候外界蜜源根本無法滿足蜂群發展,幼蟲得不到工蜂滿足飼餵,幼蟲發展不健康,有部分出房的工蜂無法正常試飛,飛法試飛的幼蜂必死無疑的,此時群勢會下降,必然導致哺育蜂無法正常提供溫度給蜂群,以致蜂王產大面積的卵無法成蟲。所以蜂群缺蜜會引起群勢下跌,此時工蜂情緒極不穩定,部分工蜂有飛逃意向,部分工蜂甚至不飼餵蜂王,飢餓的蜂王不到幾天,身體收縮變形,與處女王無兩樣,一到時機成熟,部分工蜂因缺蜜迅速逃離蜂巢,蜂王也被迫一起逃走。

2.外界環境影響也是蜂群飛離的原因,我有一箱蜂放在籃球架背後,由於孩子經常打籃球,蜂箱掛在牆上與籃架處一幅牆,籃球架的震動會引起蜂箱的震動,蜂群躁動不安,過幾天蜂群的工蜂逃離,蜂王也逃離,我發佈蜂群逃離的視頻,當時還找不出原因,後來靜心思考,振動籃球架是蜂群飛逃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們給蜂群選址要慎重,蜂群幸歡清靜無干擾的環境。還有蜂群不能暴曬,有的蜂友喜歡把蜂群放在樓頂,不加遮陰,六月溫度過高,蜂群也會棄巢逃離,所以外界環境會制約蜂群的發展,初學養蜂者不防留意下這方面。

3.群勢弱小也是蜂群飛逃的原因,群勢弱工蜂無法哺育幼蟲,上圖就是我的交尾群,由於我平時少管理,蜂群得不到健康發展,花子脾,工蜂出勤率大,壽命短,加幼蜂發育不健康,蜂群發展越來越弱,一系列問題引起缺蜜,經歷兩個月交尾群不得不逃離。

4.蜂王太老也是蜂群逃離的原因,兩年以上的蜂王產卵下降,行動緩慢,多大的群勢給它帶也是無力,我一箱蜂就是這樣,六脾足蜂的蜂群,現在不足一脾,前天整群逃跑,老王飛不動,工蜂滿天飛,最後工蜂無王返回,此箱蜂就開始失王。所以我們初學養蜂最好及時更換蜂王。

5.病蟲害也是蜂群飛逃的原因,弱群最容易引來綿蟲,以及中蜂爛子病,這些最容易導致蜂群群勢下降,最後蜂群飛逃。

總的來說,缺蜜,環境,群勢,蜂王,病害等是蜂群飛逃的主要原因,我們初學養蜂者做足這幾方面預防工作,我估計蜂群不會飛逃。


粵西海哥


養蜂的人就怕蜂跑了,有些人認為是蜂王帶領蜂群逃跑,就千方百計阻止蜂王跑出蜂巢——巢門按上防逃片,或者把蜂王翅膀剪了。讓蜂王不能飛出來,就阻止蜂群飛逃,蜂群就能順利發展嗎?

其實不是蜂王想跑,而是工蜂脅迫蜂王離開,另覓新的蜂巢。蜂王都是不情願離開自己的蜂巢的,肥胖的蜂王飛行很吃力,有時候為了能飛起來,工蜂會不給蜂王吃,讓蜂王餓瘦了再飛逃。

所以,想不讓蜂王逃跑 就別讓工蜂產生飛逃的念頭,用防逃片,剪蜂王翅膀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先要明白工蜂產生飛逃念頭的原因吧!

一是產生分蜂熱。

工蜂能辛勤工作是蜂王信息素和幼蟲信息素制約的結果。每個蜂王每個幼蟲身體都會不停釋放信息素控制著工蜂。如果蜂王老劣了,信息素就會減弱,產子量也會減少,這樣工蜂所受的信息素就少得多。再加上工蜂沒有分泌王漿撫育幼蟲,生理功能就會發生變化,會對蜂王產生不滿,有另立新王,分蜂群的慾望,這就是分蜂熱產生的原因之一。

所以如果蜂王產子量少,蜂群一直很弱,不見增長。這樣的蜂王就是老劣了,要調整蜂群,讓蜂密集,換是年輕優秀蜂王,使蜂群恢復活力,產子量提高,就能避免分蜂飛逃的發生。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蜂數多了,蜂王老劣沒有足夠的信息素控制眾多的工蜂,也會出現分蜂熱。

當蜂群強盛了,一定要注意讓年輕優秀蜂王領導蜂群,要提前換王。不能等著蜂群有分蜂熱,發生飛逃時再著急。

中蜂還有一些原因會發生蜂群飛逃的,比如蜂群飼料沒了,或者疾病從生,或者敵害騷擾……蜂群處在生死存亡之際時,工蜂為了活下去,就會脅迫蜂王飛逃,另尋可以活下去的地方。

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證蜂群能安全舒適。要保證蜂巢裡有飼料,要及時防治蜂病蟲害,要幫助蜂群對付敵害。——這樣,蜂群沒有生死危機,就不會出現蜂王飛逃的事情。

還要提醒的是,中蜂特別容易飛逃。周圍有聲響振動驚擾,查蜂時驚嚇了蜂群,蜂巢環境過熱不舒服,都會造成蜂群突然飛逃的。

蜂群周圍一定要保持安靜,那些鋸樹,敲打,鞭炮,轟鳴等聲音都會造成飛逃。查蜂太頻繁,動作太大,也會造成蜂王飛逃的。

所以,防治蜂王飛逃,不是阻止蜂王飛行就解決了的。工蜂決定著蜂王是否要走,要勤換王,讓蜂巢安靜舒適,飼料充足,沒有病蟲害沒有敵害,蜂群待著高興,就不會要蜂王飛逃的。

如果用防逃片,剪蜂王翅膀的辦法阻止飛逃也只是暫時的。工蜂有了飛逃的慾望,就不會再認真勞動,蜂王也不會多產子。這樣蜂群不能發展也沒有收益,留著沒多少用處。而且,工蜂堅決要飛逃時,會抬著剪翅膀的蜂王飛逃,防逃片擋住了,會拋下蜂王飛走的。

只有認真把蜂群養好了,讓蜂群秩序正常,幼蟲飼料都充足,工蜂們安心工作,忙著撫子勞動,就不會有分蜂飛逃的念頭,才會產出蜂蜜來。


魏大磊生活錄


  • 大家好,就“我今年養的蜂為何飛逃嚴重?是不是倒春寒”談談我的看法。
  •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蜜蜂飛逃與題主所假想的“倒春寒”沒有必然的聯繫。“倒春寒”是春天天氣寒冷的表現。天氣冷了,是不利於蜜蜂行動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蜜蜂是不會飛逃的。而飛逃或者分蜂,一般都在溫度比較高的情況下發生的。所以這時出現蜜蜂飛逃都是其它原因引起的。
  • 飛逃不同於分蜂,它是蜂群整體逃離,由於題主描述得不是太祥細,不能對症分析。所以我只能簡單談談常見的蜜蜂飛逃的情況,以供參考。

(一)敵害入侵引發蜂群飛逃

  • 這是最常見的蜂群飛逃的誘因,常見的敵害有胡蜂,螞蟻,蟑螂,蜘蛛,老鼠等。當這些敵害入侵,影響到蜂群生存狀況時,它們就會飛逃。
  • 這些害蟲有的偷食蜂蜜,有的直接殺死蜜蜂,攻擊蜂王等。而且他們的破壞力非常強,短時間內就會引起蜂群混亂不安。為了生存,蜜蜂迫不得已,整群離箱飛逃。當然這些敵害入侵是很容易被發現的。
  • 針對這些敵害我們一定要對症處理。如針對胡蜂可於巢門口加裝蜂王防逃片,防止胡蜂進入蜂箱,或者徹底清除胡蜂的巢穴等。另外可加固蜂箱,防止其他害蟲進入。並在蜂箱外投放老鼠藥,蟑螂藥,螞蟻藥等,來清除這些敵害。

(二)盜蜂入侵引發的蜂群飛逃

  • 盜蜂一般發生在蜜源短缺的季節,或者飼餵操作不當等情況引起的。盜蜂的出現很易引起蜂群的飛逃。
  • 盜蜂出現時,可見蜂箱外的警衛蜂增多。並經常有扭打在一起的蜜蜂,而且可看見巢門口有死蜂,打開箱可見裡面蜂群混亂,箱底可見大量的封蓋死蜂等。盜蜂還可能會攻擊蜂王,特別是西蜂群盜中蜂群,更易引起蜂群不安造成飛逃。
  • 一但出現盜蜂,人工很難控制。常見的只有把蜂箱搬離。所以平時一定要加強防範,如蜜源不足時要極時補喂。減小巢門的數量及大小,飼餵時應在晚上限量投餵等。

(三)病害及病蟲害引發的蜂群飛逃

  • 蜂群發生病害及病蟲害時,如未人工極時干預治療,蜂群為擺脫困境,有時也會選擇出逃。
  • 蜂群的各種原發疾病,繼發性疾病,不管是病毒引起的,還是細菌引發的,各種寄生於蜂體的寄生蟲。或者是寄生於巢脾的寄生蟲等。危害達到一定的限度,都會引發蜂群飛逃。
  • 蜂群的病害很多,只能通過對症治療才能解決。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蜂群自身飛逃後,另建新巢,往往都能解決這些疾病問題。這一點應值得我們養蜂的朋友思考與借鑑,也許這也是我們解決,這類問題的好辦法。

(四)失王導致蜂群崩潰飛逃

  • 蜂群失王后,如未進行人工干預,而蜂群又無法另育新王,將會導致工蜂產卵,最後引發蜂群崩潰飛逃。
  • 蜂王是蜂群的靈魂,蜂王靠自身分泌的蜂王信息素,來制約蜂群的秩序與行為。當蜂群失王后,沒有了蜂王信息素的影響,工蜂的性腺就開始發育,之後便開始產卵。工蜂產卵後其工作性就會喪失。它們的就不會整理巢穴,更不會去採蜜。然而蜂群的儲備是有限的,天天坐吃山空很快就會導致蜂群斷糧,沒有了食物的支持,蜂群是無法存活的。於是多數的蜜蜂就會飛逃到其他蜂群。
  • 針對這種情況,當發現蜂群失王時,就應極時的人工干預,如介入新王,介入新王臺,並群等。以免引起蜂群工蜂產卵後,局面難以控制。

(五)其他原因引起的蜂群飛逃

  • 引起蜂群飛逃的原因可能還有,蜂箱周圍環境汙染嚴重,環境衛生差亂差,新換蜂箱內有嚴重的異味,蜂箱內溫度過高,蜂箱長期移動頻繁等。
  • 蜜蜂是非常愛乾淨的昆蟲,對於蜂箱內外的環境衛生,氣味等較為敏感。蜜蜂對溫度同樣也十分敏感,當溫度超過其忍耐限度,通過分蜂也無法解決時,它們也會選擇整群飛逃。另外長期移動蜂箱等,也可能導致其情緒不穩定,從而引發應激反應引起飛逃。
  • 因此,我們不但要重視蜂箱內的衛生狀況,還要重視蜂箱周圍的衛生情況,做到常打掃,不留死角。不要把蜂箱安置於有嚴重異味的場地,並保持其能夠良好的通風。更不要長期搬動蜂箱,並做好其防暑降溫等工作。

總結,蜂群飛逃嚴重的原因有多種多樣,針對你的情況,不能在此簡單定論,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來判定。不過只要我們在養蜂過程中做好敵害防治,搞好環境衛生,嚴把疾病防控,科學的管理,培養出更好更強的蜂群。就一定會減小蜂群飛逃的機率。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天數茫茫A


蜜蜂養殖中,造成蜜蜂逃跑的原因比較多,一般與蜂種和環境以及養殖技術都有關係,蜂部落就從目前常見的造成蜜蜂逃跑的原因來進行分析,並給出相應的應對方法。

蜜蜂的飼餵

根據蜂部落的經驗,蜜蜂從不飼餵是造成蜜蜂逃跑的一大原因。尤其是對於農村來說,很多養蜂人沒有給蜜蜂餵養的習慣。這種飼餵方法最常見的就是土法飼養的蜜蜂,如果當地蜜源充足,氣候適宜,一般不會出現這種問題,但是如果當地蜜源不足,或者說一年中只有個別大蜜源的情況下,一旦遭遇惡劣氣候,極其容易引發蜜蜂飢餓,在中情況下,蜜蜂容易發生逃群。

應對的方法就是飼餵,一般飼餵包括了獎勵飼餵和補助飼餵,獎勵飼餵的目的在於提高蜜蜂積極性,輔助飼餵則主要是為了在蜜蜂缺蜜的時候給蜜蜂補充糧食,所以獎勵飼餵一般都是使用稀蜜水或者稀糖漿飼餵,而輔助飼餵則一般採用濃糖漿或者蜂蜜進行飼餵。如果我們想要獲得更多的蜂蜜,通常採用輔助飼餵的方法,採用兩份白糖加一份水的方式熬製成糖漿,在傍晚或者夜間進行飼餵;如果我們想用蜂蜜飼餵,則一般採用在流蜜期的時候存儲蜜脾,在缺蜜期的時候給蜜蜂餵養。

經常打擾

我們有的新養蜂的朋友太過於興奮,經常開箱檢查,看似對蜜蜂關心得無微不至,但是這實際上對蜜蜂的影響是巨大的,長期開箱檢查的蜂群,採蜜會受到嚴重影響,造成蜂群飢餓,而蜜蜂長期處於緊張狀態,給蜂群造成不安感,最後引發蜜蜂逃群。最好的方式就是儘量的減少開箱檢查,學會採用箱外觀察的方式。

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包括了我們蜂場的位置,蜂箱是否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擾,比如人畜、胡蜂之類的,蜂箱放置的地理環境是不是有狂風或者烈日照射蜂門等。這種需要我們認真檢查,逐個解決。

距離蜜源遠

蜜蜂居住的地方講究有蜜源,尤其是中蜂,中蜂遷徙性比較強,一旦蜜源缺少,極其容易引發蜜蜂逃群現象,所以我們要把蜜蜂養殖在距離蜜源比較近的地方,還需要一年都有主要蜜源和輔助蜜源。

病蟲害的危害

蜜蜂病蟲害嚴重也是造成蜜蜂逃群的一大原因,一般意蜂不怎麼逃跑,但是中蜂如果遭受巢蟲侵害比較嚴重,則容易引發巢蟲危害,所以我們需要根據巢蟲的防治方法,避免蜂群遭受巢蟲危害。


江西農村老妹


首先大家看清楚了,他問的是今年的事情,按舊曆年今年才剛過一個月。

那我來幫你分析分析吧:我不知道朋友你是哪個省的,中國除了海南省熱帶地區,其它省份這段時間裡分蜂飛逃的可能性很小;巢蟲危害也剛剛起步,也不至於導致土蜂飛逃的原因,土蜂天敵在這段時間裡導致蜜蜂飛逃的原因也不存在。

排除了上述的原因,那就剩病害和環境因素了。病害主要是幼蟲病,正月也還沒有到幼蟲病的高發期,導致土蜂飛逃的可能性也很小。那最後就來看環境吧,這個月環境因素變化最大的就是天氣了,今年的這一個月裡我國的天氣很不穩定,忽冷忽熱,忽高忽低,像過山車似的。在這種天氣,如果你的蜂群沒有什麼儲蜜,也沒有產卵,蜂群又比較弱小;或者有產卵,沒有做好保溫,氣溫一驟降到蟲卵所需的最低溫度,幼蟲就被凍死了;或者有保溫,天氣忽熱,氣溫驟升,溫度過高,蜜蜂也很容易產生熱應激反應,嚴重的也會產生幼蟲死亡,多雨初晴,氣溫飆升,蜂群沒有很好的儲蜜和幼蟲穩固,這些都很容易導致土蜂飛逃,我這段時間就收到好幾窩這樣飛逃的蜂群,你自己好好觀察分析自己的蜂群找出原因吧,把蜜蜂養好!祝你一切順利!





土蜂王國


養蜂容易飛逃,尤其是夏天,主要有以下幾點。

1、蜂巢溫度過高。一般蜂巢裡面都是維持在34—35度之間的恆溫環境。這也是幼蟲發育的正常溫度,天氣冷的時候,蜜蜂在巢脾上爬的比較多是為了保證幼蟲的發育溫度,在炎熱的環境,蜜蜂很少在巢脾上面留著,長期環境太熱,就算蜂群不飛逃也會慢慢消失了。所以要注意蜂巢的環境。

2、蜂巢食物缺乏:大多數植物的花期都是在春天開花,而夏天外界的蜜粉源雖少,即使遇到連續下雨,也不會對蜂群帶來太大影響,因為蜂群都是有儲備蜂蜜的。所以在採集蜂蜜的時候要留給蜜蜂足夠的食物,不要一次全才光了,沒有食物,蜜蜂也是會搬家的。

3、蜂巢害蟲猖獗。巢蟲和蟎蟲也是由卵孵化出來的,也是在蜂巢房裡孵化出來的,這兩種害蟲對蜂群危害極大,它們生長週期比蜜蜂短,發展比蜜蜂快,很容易爆發,這些害蟲對卵喜歡產在老蜂巢裡面,如果發現有蜜蜂飛逃,排除以上兩點,就更換以下蜂巢。

希望對光大養蜂人有所幫助!




農夫叄拳有點懸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蜂的飛逃是有原因的,查明原因後,採取相應的措施就能預防其飛逃的發生。


現將蜜蜂飛逃的原因及處理措施闡述如下以供參考。

飛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過箱的時機選擇不當,造成過箱後外界無充足蜜源供給或者是過箱後遇上連續的陰雨天氣等;

二是新蜂箱沒有經過除異味處理;

三是過箱過程中綁脾不規範,沒有留下適當的飼料糖,造成蜂巢內缺蜜。

預防措施是: 選擇適當的過箱季節,外界氣溫要在20℃左右、且蜜粉源充足、晴朗無風的天氣進行;最好用養過蜂的舊箱,新蜂箱要用水儘量沖洗並敞開經過幾天的太陽曝曬讓異味揮發掉,如能用蜂蠟水煮過更好;過箱時要適當留足飼料糖並在過箱當晚以1:1的糖水進行獎勵飼餵;過箱後2-3個小時通過箱外觀察看蜂群是否出勤正常,如蜂群採粉正常並有清理死蜂或其它垃圾的現象表明蜂群正常,如果很多蜜蜂飛行慌張且到處亂飛,蜂箱內有很大的“嗡嗡”聲則表明蜂群有可能發生了失王現象,我們就要做好第二天介紹王臺或蜂王或者合併蜂群的準備。新過箱的蜂群如果表現正常後一般不要開箱檢查。

1、跟蜂群的群勢有關 發生飛逃的蜂群往往群勢較弱,一般都在三脾以下,由於本身對外界的適應或防禦能力就較弱,一但外界環境發生變化或受到驚擾就很容易發生飛逃。所以建議要飼養強群,到了冬天能合併的蜂群要儘量合併成強群。這樣蜜蜂才能越冬,才不會發生飛逃或凍死。

2、跟環境的變化有關 當外界環境發生變化,如蜜源枯絕、連續的陰雨天氣、持續的高溫天氣造成的烈日曝曬、寒流侵襲等,造成蜂群無法適應也有可能發生飛逃。建議當環境發生變化時,要密切關注蜂群的動向,做好防雨、防曬、防凍工作,如巢內發生缺蜜現象要及時給予補足飼料糖。

3、跟病敵蟲害的入侵有關 當蜂群長期受到病敵害的侵擾,如蜂群發生嚴重的巢蟲危害、鼠害、蟻害、胡蜂等天敵的侵襲以及蜂群自身發生細菌性或病毒性疾病而長期得不到恢復也有可能發生飛逃。建議開箱檢查時,如發現以上情況要及時採取防治或治療措施,要儘量做到蜂脾相稱或蜂略多於脾。

4、跟巢內經常性缺蜜有關 蜂巢內如果長期處於缺蜜狀態又得不到補充,蜂群由於缺糧而無法哺育後代,造成蜂王停產,工蜂啃食幼蟲和蜂蛹最後發生飛逃。所以當巢內發生缺蜜現象時要及時進行補充飼餵。

5、跟經常性農藥中毒有關 如果飼養蜜蜂的周邊環境有人經常對農作物、蔬菜、果樹等有花類植樹物施打農藥,外勤蜂採花蜜後經常發生中毒現象,低毒藥也會造成巢內蜜蜂或幼蟲慢性中毒,形成大量插花子脾的出現,嚴重影響了蜂群群勢的發展。時間一長蜂群也有可能發生飛逃。出現這種情況也只有提前轉移蜂場來避免蜜蜂中毒的發生。

6、跟經常發生盜蜂有關 如果蜂群經常發生飼料糖被其它蜂群偷盜而得不到制止,長期下去蜂群也會發生飛逃。預防方法是堵塞蜂箱縫隙、培養強群做到蜂脾相稱或蜂略多於脾、飼餵蜜蜂時要儘量在天黑以後進行並且不要把糖水灑落在地上、把被盜群暫時轉移到3公里以外的地方等一個星期後再搬回原址。

7、跟蜂群擺放的位置有關 如果蜂群長期擺放在風口處且又受到太陽曝曬、雨淋或擺放在陰冷潮溼的地方,蜂群也容易發生飛逃。蜂群的擺放地址要選擇背風向陽的地方,並做好防曬或保溫措施。

8、跟過度頻繁地開箱檢查有關 中蜂的特性是喜安靜、怕驚擾,如果過度頻繁地開箱檢查且每次開箱時間過長,蜂群不堪驚擾也會發生飛逃。所以在流蜜期或分蜂期也只宜3-4天或一個星期開箱檢查一次並且開箱時間不宜過長,檢查要到位動作要迅速,其它時期以箱外觀察為主,感覺不正常的蜂群才開箱檢查,其它正常蜂群10-20天開箱檢查一次為宜。

9、新過箱的蜂群也容易發生飛逃 新過箱的蜂群由於野性還較強,如果管理不當也很容易發生飛逃。


北山子軒


蜜蜂養殖過經常會有蜜蜂飛逃的現象,究竟是什麼導致蜂群喜歡飛逃呢?為了更好的解決這些疑問,今天就詳細的做一個分析與解答供大家參考。

蜂群分開散熱

一.為什麼夏天更容易出現蜂群飛逃的現象?

蜂群出現飛逃的原因很多,每一個季節的情況又不一樣,但是在夏天出現飛逃基本上跟以下原因脫不了干係。

1.蜂巢溫度過高:養蜂人都知道蜂群裡面都是維持在34-35度之間的恆溫環境。這也是幼蟲正常發育的溫度,所以的天氣比較冷的時候,蜜蜂在巢脾上爬的比較多為了保證幼蟲的溫度;而在炎熱的環境,蜜蜂又很少在巢脾上面留,原因就是怕幼蟲因為過熱導致死亡,如果種植環境長期下去,蜂群的幼蟲就還能成活,到最後蜂群越來越少。就算是蜂群不飛逃也慢慢消失。

而出現蜂群溫度過熱的原因就是養蜂人把蜂群長期放在太陽暴曬下,或者比較悶熱不通風的環境,就算是蜜蜂不會像人一樣中暑也是受不了的,至少蜂巢的幼蟲受不了。這樣養殖的蜂群通常不出一個月就會飛逃。

2.蜂巢食物缺乏:由於大多數植物的花期都是在春天開花,到了夏天就是各種果實成熟的季節,這時候的外界蜜粉源雖然比較少,即使遇到夏天的連續雨水天氣,也不會對蜂群食物來源有多大的影響,因為正常的野生蜂群都是有儲備蜂蜜的。

但是有一點我們不要忘記了,大多數的養蜂人在花期過後就馬上把大部分蜂蜜取出來銷售,甚至一部分養蜂人連一點蜂蜜都不留,這時候的外界蜜粉源對於蜂群來說還是基本能維持正常的生存供給需要,萬一出現了連續數天的雨水天氣蜜蜂不能採集工作,那麼後果只有一個,蜂群不是飛逃就是出現盜蜂。而盜蜂還引起兩敗俱傷,比單獨飛逃一群損失更大。

3.蜂巢害蟲猖獗:上面介紹了蜂巢高溫跟缺少儲蜜的蜂群不喜歡上脾,這就給那些喜歡危害巢脾的蠟螟有可乘之機。如果有一隻臘螟成功在巢脾產卵,那麼在接下來的幾天會有大量的巢蟲。加上前面的兩個因素,這時候的蜂巢除了巢蟲多以外,根本沒有再值得蜂群繼續呆下去的理由。所以說巢蟲危害造成蜂群飛逃的罪魁禍首其實還是蜂巢的高溫跟缺乏蜜源。


樓蘭牧哥


蜂群愛飛逃是中華蜂的一大缺點,很多養蜂人因為蜂群飛逃而煩惱,特別是夏季時,飛逃現象更嚴重。其實蜂群飛逃是蜜蜂的自我保護現場,這種現象很多情況下都會發生,比如受到威脅時,環境惡劣時,受天地攻擊時,病蟲害嚴重時,都會出現蜂群出逃,為什麼蜂群夏季容易出逃,因為夏季炎熱,外界粉蜜源少,很多蜂王出現停產現象,一旦停產超過十天,蜂群便進入斷蜂子時期,沒有了子脾對蜜蜂來說就沒有了依戀,立馬會正群飛逃,所以在夏季時一定要注意蜂王產卵情況,如果停產要趕快調入卵蟲脾。不管在什麼時候蜂箱要保證有卵有蟲,蜜蜂才會不離不棄的跟著你。





奮鬥年輕人小王


蜂子逃跑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是感受到外界危險,覺得不安全。第二是蜂箱斷糧,沒有東西吃。第三是蜂箱無幼卵,工蜂不戀家,便會帶著蜂王逃跑。第四是周圍缺少蜜源。1外界沒有花粉蜜源。蜜蜂靠採集花粉和蜂蜜生存,如果蜜蜂沒有花粉和蜂蜜吃,蜜蜂的生存受到了威脅,就會逃跑到有花粉蜜源的地方。

2病蟲害。胡蜂對蜜蜂危害很大,胡蜂捕食蜜蜂,攻擊蜜蜂的蜂巢也會讓蜜蜂圍王,或者蜂王停止產卵而逃跑。巢蟲,巢蟲危害一般是蜂量不足,老巢脾引起的,當蜜蜂已經控制不了巢蟲的危害時,就會逃跑。爛子病。蜜蜂的幼蟲腐爛,可以在巢房內看到腐爛的蜜蜂幼蟲,爛子病久的只能在巢脾上看到蜂卵。還有螞蟻等。

3.蜂箱有異味。新的蜂箱往往帶有木材的異味,特別是杉木蜂箱,如果異味很嚴重的就直接給蜜蜂使用,就會造成蜂群逃跑。

4.頻繁檢查。一天之內多次打開蜂箱檢查蜜蜂,干擾了蜜蜂的工作和影響了蜂箱內的溫度。蜂群棄子而逃。

5.溫度。天氣太熱了,蜂箱內溫度太高,工蜂離脾,也會造成蜂王停止產卵,就會造成蜂群逃跑。

6.割蜂蜜。特別是傳統養殖的。割蜂蜜時太傷蜂了,也太傷子脾了,也會造成蜂群逃跑。

蜜蜂逃跑的時間一般在上午,蜜蜂在逃跑前工蜂出入減少,不怎麼採集花粉。工蜂會減少喂蜂王,以便蜂王縮小腹部,有利於蜂王飛行。有的工蜂還會叼食幼蟲。特別是蜂群內沒有封蓋子了,或者只有非常少的封蓋子時,並且沒有大幼蟲,蜂群可能就要逃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