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助推智能汽車加速發展,這一行業千億市場正式打開?

日前,發改委會同11個國家部委聯合蓋章出臺《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該戰略指明瞭2025年實現有條件智能汽車規模化生產,203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體系全面建成的願景,指出發展核心技術、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等智能汽車發展的主要任務,並宣佈了加強組織實施、完善扶持政策等保障舉措。

其中,最為引人注意的,便是智能汽車的發展願景,即:

“到202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形成,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規模化生產,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智能交通系統和智慧城市相關設施建設取得積極進展,車用無線通信網絡(LTE-V2X等)實現區域覆蓋,新一代車用無線通信網絡(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展開應用,高精度時空基準服務網絡實現全覆蓋;到2035-2050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體系全面建成。”

基於上述願景,可以看出,這一政策將更加實質推進國內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創新能力和整體水平提升,以及更加註重為智能汽車產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使自動駕駛真正引入日常生活中。


政策助推智能汽車加速發展,這一行業千億市場正式打開?


智能汽車的千億市場即將打開?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的徵求意見稿早在2018年1月就已公佈,而和上一個版本是意見稿相比,這一最終戰略出現了一個要的變量——即刪除了“2020年目標”。

彼時,在“2020年目標”中,指出智能汽車新車佔比達到50%以上,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車用無線通信網絡(LTE-V2X)覆蓋率達到90%,北斗高精度時空服務實現全覆蓋。而現如今這些目標基本被刪除,取而代之的是:“2025年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模化生產,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等等。”

而當前的《戰略》“2025目標”,放棄了智能汽車發展的硬指標(智能汽車和V2X覆蓋佔比),改為“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督和網絡安全體系將基本形成,能夠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模化生產,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到203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體系全面建成”的目標。2035年到2050年,則要求建立“智能汽車產業強國”也是軟目標。

此外,與之前的意見稿相比,《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強調指出產業協同發展。“戰略意義”部分中新增“增強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引領能力,培育產業發展新優勢”。在“主要任務”部分首提了“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要結合5G商用部署,推動5G與車聯網協同建設等。

兩相對比之下,從硬件發展目標(智能汽車和V2X覆蓋佔比)改為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督和網絡安全等體系發展目標,可以看出政策對這一發展願景做出了合理的調控,畢竟之前的規劃來看的確是高估了行業技術的發展節奏,而這一變量因素,也可以看出政府加緊了對智能汽車行業的管控。

那麼,為什麼選擇在此時加緊了對汽車行業的管控呢?

答案是,智能汽車的“未來”已來。據悉,在新四化技術革命下,汽車行業風起雲湧,中國正試圖藉此契機實行彎道超車。早在2018年1月發出徵求意見稿時就提出,汽車業界將其視為中國繼新能源汽車之後,又一個將要“集中力量辦大事”強力推進的方向。

除此之外,,2020年可謂是自動駕駛的關鍵節點,大部分車企都預計能在2020年前完全實現L3級別的半自動駕駛技術,到2025年實現L5級別的全自動駕駛技術。其中,有些車企是和科技公司合作,共同開發自動駕駛技術。例如北汽和百度合作;福特投資了ArgoAI等等。

因此,在政策和資本的利好下,疊加汽車智能化、電子化等技術的推進,無人駕駛已然成為未來汽車發展的必然趨勢。其中,隨著5G時代的到來——5G將在2019年進入預商用階段,2020年開始規模商用,無人駕駛來的可能要比預想的早。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中國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相關數據顯示,無人駕駛汽車到2025年可以催生出一個2000億至1.9萬億美元的巨大市場。此外,該機構還預計,到2025年在5G快速建設與產業鏈成熟度快速提升的推動下,中國車聯網滲透率或提升至77%左右的水平,市場規模有望達到接近萬億級別。

至此可知,智能汽車這一行業已經從蠢蠢欲動轉變為積極佈局,無人駕駛產業的“千億市場藍海”有望提前實現。

相關受益概念股有哪些?

細分到自動駕駛兩個子行業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車聯網(V2X)的市場來看,或許更能窺出這一行業巨大的發展潛力。

據瞭解,實現無人駕駛需要兩方面要求,一是汽車內部要求,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二是汽車外部要求,車聯網(V2X)。其中的關鍵技術包括:環境感知技術,通過單個傳感器或多個傳感器融合技術實現對車輛本身、周圍車輛、道路、行人及交通信號、標識、狀況等環境狀況的感知等。

ADAS方面,由於目前全球ADAS滲透率仍偏低,因此市場發展空間巨大。具體而言,由於全球ADAS市場規模眾說紛紜,因此業內普遍認為2020年將超300億美元。其中,德勤預測2020年全球ADAS市場規模將達到400億美元;智研諮詢認為其市場規模將超300億美元,2014-2020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32%。

V2X方面,得益於政策和大行業的發展,車聯網行業快速滲透,行業規模不斷擴大,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接近萬億級別。據華為預測,車聯網是物聯網高速領域內行業成熟度最高並且連接數量最多的領域,預計2020年,中國車聯網連接數量將達到6000萬規模。另外,根據中國聯通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全球V2X市場將突破6500億元,中國V2X用戶將超過6000萬,滲透率超過20%,市場規模超過2000億。

政策助推智能汽車加速發展,這一行業千億市場正式打開?

在這其中,西部證券指出,《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作為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綱領性文件發佈,結合5G商用部署將推動5G與車聯網協同建設,智能化道路、車路協同部署有望加速到來,路側RSU設備、車載設備、車路協同控制雲控平臺等軟硬件產品及解決方案等領域將產生大量需求和市場機會。諸如智慧交通龍頭千方科技,網聯汽車標的銳明技術、鴻泉物聯,高精度地圖國內領先供應商四維圖新,積極佈局車聯網模組和項目的高新興等個股均可以予以關注。。

四維圖新(002405.SZ):是國內第一家獲得甲級導航電子地圖資質的公司,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導航地圖業務、車聯網業務、汽車電子芯片業務、自動駕駛業務等,隨著自動駕駛場景的逐步落地,公司高精度地圖業務有望率先受益。同時,公司與寶馬汽車公司簽署了 TLP框架協議,為寶馬在中國銷售的2019年-2024年量產上市的寶馬汽車提供地理位置相關數據。

從公司發佈2019年的三季報來看,該公司受車市下滑影響前三季度業績整體承壓。其中,2019 年度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5.35 億元,同比增長0.76%,歸母淨利潤2418.48 萬元,同比下降88.97%,歸母淨利潤處於公司業績預告的區間內。

千方科技(002373.SZ):是一家主營應用軟件開發、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和專業技術服務的技術企業,主營產品為城域級視頻監控管控平臺、中小監控解決方案管控軟件、V2X系列產品、電子車牌等。2019年上半年,千方科技獲得阿里巴巴集團入股,圍繞智能交通、邊緣計算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據財報顯示,該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6.94億,同比增長26.33%;歸母淨利潤5.91億,同比增長20.54%;扣非歸母淨利潤5.23億,同比增長35.83%,略超市場預期。

高新興(300098.SZ):是一家提供通信設備及服務的企業,其經營範圍包括開發、維護通信網絡運維信息系統、動力環境監控系統等生產及銷售。據財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1.63億元,同比下降15.19%;歸母淨利潤6072.29萬元,同比下降84.56%;扣非淨利潤4516.31萬元,同比下降88.38%;基本每股收益0.0351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