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磨難中成長 從磨難中奮起︱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在磨難中成長 從磨難中奮起︱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浙江省支援荊門醫療隊隊員在醫院的臨時辦公室裡工作。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胡元勇 攝

湖北省荊門市,創建於上世紀50年代的市第一人民醫院(北院區)頗為引人注目。過去,它那富於歷史感的建築別具一格;現在,因為浙江醫護人員的日夜呵護,這裡充滿著愛與希望。

這也是這座醫院留給醫療隊隊員、浙江日報全媒體視頻影像部隨隊記者胡元勇的第一印象。

“這裡就像一個戰場,他們承受的辛苦常人難以想象!”胡元勇的鏡頭裡,這座頗有年代的醫院,經過醫療隊隊員們的快速改造,已經改建為一座臨時的定點醫院;由於條件有限,隊員們沒有獨立的辦公室,只有樓梯口的一點空間被改造為臨時辦公場所;兩支醫療隊建立起兩個ICU後,這裡成為當地危重型患者的集中救治點,為了與時間搶生命,醫院裡的每位醫護人員每時每刻都步履匆匆,以實際行動詮釋著生死時速。

今天,記者連線了浙江省支援荊門醫療隊,在距離危險最近的地方,他們如何克服困難?在戰“疫”期間,他們如何成為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醫療隊隊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呼吸治療科組長徐培峰至今都記得剛組建ICU時的艱難。隊員們將一個普通病房改造成了一個ICU,這意味著什麼?“這裡沒有負壓病房的條件,重症監護室裡,醫護人員們相當於完全被病毒包圍。”然而,正是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醫療隊仍然堅持戰鬥著。

呼吸治療師的工作,就是要實時監測所有患者的呼吸狀況,根據監護儀上的數據做出評估和干預。在近10天的醫療隊工作中,徐培峰一刻都不曾放鬆地跟進患者的狀況,他常常一進病房就是幾個小時;為了精準判斷患者的呼吸情況,他需要跟在床邊觀察、記錄;一旦遇上需要插管的患者,他幾乎完全處於充滿病毒的環境裡……“我們的工作距離風險最近,但也距離希望最近啊。”他告訴記者,在他們的不斷努力下,浙大邵逸夫醫院醫護收治的前4位危重型患者中,已經有兩位脫離呼吸機,脫離了危險。

在磨难中成长 从磨难中奋起︱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記者聯繫上王爾山時,他剛剛脫下厚重的防護服,結束當班的工作。在這位90後醫療隊隊員、浙大邵逸夫醫院呼吸治療科初級呼吸治療師的職業生涯裡,荊門戰“疫”顯然是最為困難的。對這位年輕的小夥子而言,最具挑戰的是爭分奪秒的轉運工作。“一般情況下,轉運呼吸衰竭的患者需要有儲氧面罩和氧氣鋼瓶,氧氣供給濃度應達到80%~90%。”王爾山說,但是當地醫院的轉運條件,往往只有鼻導管、普通面罩和氧氣枕,氧氣濃度只有不到50%。在這樣的情況下,轉運醫護團隊為了儘可能縮短患者缺氧時間,只能與厚重的防護服做“鬥爭”,與生命搶時間。

令王爾山印象深刻的,是一次搶救過程中,ICU裡的氧氣不夠了。情急之下,他趕往另一個樓層找到一個氧氣鋼瓶,因為電梯遲遲不來,他拖著幾十斤重的鋼瓶爬起了樓梯,最終他在危險到來之前把氧氣送進了ICU。在和記者描述這一場景時,他笑道:“如果沒有防護服,我可是能單手拎起鋼瓶跑呢!”

在隊裡,醫療隊隊員、台州恩澤醫院重症醫學科首席護師張文源也承擔著呼吸治療師的工作。幾天前,台州團隊接管的ICU剛開始開展救治工作,一次緊急狀況令他印象深刻。當一位危重型患者從另外的病區轉入時,他敏銳地意識到了,該名患者急需升壓藥和腎上腺素。由於改建ICU過去是普通病房,病區裡只配有不多的搶救藥物,他一邊通知醫療隊緊急調用相關藥物,一邊以最快的速度將患者帶到接管的ICU。“在轉運的路上,患者的血壓一直往下掉,我知道那個情況有多危險!”在那個幾乎命懸一線的時刻,醫療隊醫護們有序配合,終於挽留了患者的生命。

這起成功處置的緊急事件,並沒有讓張文源滿足。他開始思考在接管病區的日子裡,自己有義務規範當地的搶救流程。他先是和藥房溝通,配足了病區的搶救藥物;又在上班之餘,將藥品和耗材分門別類,歸置了搶救箱、插管箱、穿刺箱,確保危急時刻,當地醫護人員們能“拎箱”救治。

荊門一“戰”,歸期未知。面對充滿挑戰的每一天,這些醫療隊隊員們最想留下什麼?“我們要利用自身學科優勢,在這裡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浙江省對口支援荊門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前方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浙大邵逸夫醫院黨委書記劉利民說,目前,我省派出荊門醫療隊隊員164人,醫療隊不僅帶來了物資,還在醫院發揮傳幫帶的傳統,每天,浙江醫護人員們都在以面授和臨床帶教等方式,讓當地醫護獲益,造福當地患者。

採訪結束前,胡元勇再次告訴記者:“我從事新聞事業十多年來,經歷過無數緊急報道任務。但這一次,依然是我所記錄的最為艱險的畫面。我不僅僅是一名新聞記者,我一定為浙江的抗疫工作留下珍貴的影像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