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为什么杀母?

五花菜


刘彻何时杀过母?从来没有的事情。

汉朝时期,还是比较讲究礼仪孝顺的,特别是汉武大帝尊行儒术之后,更是如此。

刘彻是不会杀母亲的,哪怕母亲犯了错,也不会动手的。

那刘彻到底杀了谁?刘彻杀的人是自己的老婆钩弋夫人,也是汉昭帝刘弗陵的生母。

为何刘彻要杀刘弗陵他妈?

只有一个原因:担心自己过世后,母壮子弱,影响大汉的江山,就像曾经汉初的吕氏外戚专权,差点颠覆了汉朝。

此事有专门记载,褚少孙在《史记》里的补记:汉武帝为防患女主乱政,立子杀母。

钩弋夫人是刘彻晚年娶的老婆,当刘彻已经是个糟老头子时,钩弋夫人正是如花似玉的年纪。但刘彻还是不能小看,虽然岁数已经大了,但经过努力地耕耘,还是让如花似玉的钩弋夫人在公元前94年生下了刘弗陵,这就是后来的 汉昭帝。

本来,皇位之事和刘弗陵是沾不上边的,只是,公元前91年,发生了著名的巫蛊之乱,导致太子和皇后卫子夫两人统统自杀。

于是能够竞争皇位的只剩下四个人了,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昌邑王刘髆和赵氏之子刘弗陵。按理来说,燕王刘旦机会最大,但此人性格张狂,做事不讲究章法,在哥哥死后,就申请回京都,希望老爹封他为太子。这是赤裸裸地要太子之位,汉武帝当然不愿意了。

广陵王刘胥无才华,喜欢享受,不是一个当皇帝的料,因此汉武大帝把他也淘汰了。

两个哥哥先后死了,一个哥哥被淘汰了,看起来昌邑王刘髆有机会了,可是他的舅舅李广利干了投降匈奴的事情,既然如此,昌邑王刘髆是没机会了。可悲的是,不仅没机会,此人在他老爹死之前一年,就急匆匆赶往阎王殿了,很是可惜。

最后剩下的只有刘弗陵了,汉武大帝非常喜欢这个儿子,和他小时候一样聪明和机灵。但,汉武大帝死的时候,已经快70了,而刘弗陵他妈刚三十出头,这就是钩弋夫人。

怎么办? 一边汉武大帝想把皇位传给刘弗陵,一边汉武大帝对钩弋夫人又有点不放心,担心钩弋夫人在他死后专权,让外戚崛起。

想来想去,刘彻下了狠心,把钩弋夫人送上了断头台,理由只有一个:防患女主乱政,外戚篡权。

钩弋夫人死了,一段时间后,刘彻也走了阎王殿,疾病催他走,不得不走。

而刘弗陵上台后,年龄虽然小,但是做事有章有法,将汉武大帝征战四方留下的亏空慢慢填了起了,这对西汉200年的王朝起到了极大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刘弗陵在公元前74年一命呜呼,只活了21岁。

他恨过自己那个雄才大略的父亲吗?一定恨过,毕竟,让一个7岁孩子的母亲离开了人世,这对孩子的心灵一定是有伤害的。不恨父亲,才不正常呢。

但,没过多久,那个看似刚强的父亲,那个刘弗陵又爱又恨的父亲,又在孩子8岁时离开了人世,这是真正的父母双亡,这是人生不能承受之重。

纵然,有诸多顾命大臣陪伴在自己左右,但又有谁能代替父母的位置呢?没人可以代替。他的死是因为疾病,他的疾病绝对和父母早亡有关。可惜了!


蓝风破晓


汉武帝元朔四年,权倾一时的王太后崩于长乐宫东殿,谥号孝景皇后,与汉景帝合葬阳陵。

“王太后后孝景帝十六岁,以元朔四年崩,合葬阳陵。"——《史记.外戚世家》

这就是那位有着雄才大略的汉武大帝刘彻的生身母亲的人生结局,被官方认证的结局。从这里看,我想知道,为什么有人会有刘彻杀死自己生身母亲的疑问?

(刘彻和其母亲)

孝景皇后王娡,汉景帝第二任皇后,槐里(今陕西兴平)人,母臧儿为燕王臧荼孙女,父为槐里人王仲,她先是嫁于金王孙,并生有一女。神奇的地方来了,其母为其占卜得知自己的两个女儿都是大贵之人,而将其强行接回,并被送入太子宫。后来貌似也验证了这一卦象,她为刘启生下三女一子,其子便是汉武帝。请注意,其名“娡”始见于唐朝的司马贞所著的《史记索隐》。

(王娡剧照)

首先,提起汉朝,“孝"这个字一定是一个热词,“汉家旧典,尊崇母氏”,便是汉用以治国的精髓之一。除刘邦(及其他开国皇帝)外,凡帝王谥号,多有孝字。是否记起,那位孝子汉文帝刘恒以身奉母,李密的《陈情表》中载“圣朝孝治天下”。现在,请想象一下,一位母亲,十月怀胎生下孩子,她做为一个低位妃子,只能如履薄冰,忍辱负重,为自己儿子步步谋划。不可不提“金屋藏娇”,这一成功的有着政治因素的例子,这是被志怪小说《汉武故事》据史实而讲诉的美好故事。那么小小的刘彻呢,他也会知道,这位有着传奇色彩的女性,永远是自己的母亲,是需要自己用一生来爱护的母亲,哪怕后来的后来,发生太多令母子关系顿生龃龉的事。


那么,这些令两人不快的事是什么呢?是的,这也是位充满野心,渴望权力的女性。然而,虽有“珠玉在前”,那位汉朝的窦太皇太后干预朝政,以自己的影响和势力巩固大汉统治,虽晚年造成不良影响,但功可盖过。而这位已经顺利晋级为太后的刘彻生母,从史实记载来看,她不懂国家大事,缺乏政治智慧,只想用自己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如此看来,也不过是一个坐在特殊位置上的普通女子罢了。

“景帝崩,太子袭号为皇帝。尊皇太后母为平原君。封(田)蚡为武安侯,(田)胜为周阳侯。”——《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但此时的王太后不甚满意,她开始第一次干预朝政,要求自己的儿将自己的弟弟任命为丞相。请注意:此时的他因为一些事情得罪了汉武帝,已被汉武帝罢免官职,闲赋在家了。而且,刘彻也清楚自己的这位舅舅才不配位,其能力不可胜任丞相一职,但王太后一再要求,身为儿子也不能不给老妈面子。真的想说,身为太后的她,事前不曾考虑过儿子想法,事后也不会觉察到儿子心中的不忿。可最后的最后,结局会怎样?



结局很快到来,且不会是王太后能预料的。田玢在朝中卖官鬻爵、贪污腐败,且用非正常手段大肆排除异己,这一切虽不是王太后的授意,却和她的纵容有着巨大的关系,汉武帝将其丞相之位撤掉,但因念及亲情并未给子太重处罚。面对儿子的摊牌,看着盛怒的皇帝,王太后放了权,母子也和好如初。不知道此时的王太后是何想法!

而在我看来,这是两个政治对手的互相交手过招,不过只因身份有牵绊,而作为一方的王太后最终不敌另一方的汉武帝罢了。但这又何尝不是完美般的结局!

母与子,无数的人在担任这些角色,但掺杂了权势欲望的母子关系,又该如何经营?这一点我不能明白的回答,我只知道,这位有着神奇色彩的王太后,有着每个人都祈愿的寿终正寝的结局就好。


小姐姐讲史


刘彻为什么杀母?

回答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确定一下问题本身,即题主所问的应该是刘彻为什么要搞杀母立子制度。

在汉武帝刘彻统治时期,具体地说就是在公元前91年的时候,在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出现纠葛和矛盾的爆发,汉朝廷发生了有名的“巫蛊之祸”,甚至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都举兵反抗,但是最终都自杀身亡。

这件事的发生,致使汉武帝刘彻很久没有确定新的皇位继承人。

可是,饶你是雄心万丈,心胆包宇宙,终究拖不得垂垂老去,刘彻到了晚年,依然还要面对由谁来接汉室江山这个问题。

汉武帝共计7子,太子刘据、齐王刘闳、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昌邑王刘髆、少子刘弗陵。

就在“巫蛊之祸”发生三年之后,汉武帝刘彻令画工画了一幅《周公辅成王图》,然后,将这幅画赐给大臣霍光,很快,群臣就领悟到,汉武帝刘彻想立少子刘弗为帝了。

可是,在甘泉宫居住的刘彻却莫名其妙的心情开始烦躁,经常无故的训斥少子刘弗陵的母亲赵氏,性格温顺的赵氏对此没有丝毫的抵触行为,她摘下身上的配饰,匍匐在地,向刘彻请罪。

汉武帝刘彻依然不依不饶,让人将赵氏拖出去送入宫中监禁。

无辜的赵氏被拖出去的时候还频频回看刘彻和自己的幼子,汉武帝心肠似铁,摆手说,快走,你怎么也不能活了!

数日后,赵氏死于云阳宫。

第二年,汉武帝刘彻病死于五柞宫中,终年70岁。

刘彻死后,赵氏夫人的幼子,8岁的刘弗陵登上皇位,即汉昭帝。

那么,“刘彻为什么杀母?”

我们替题主延续一下其问题;为什么刘彻要采取杀母立子这种残酷的方式来确定皇位继承人呢?

这个问题早在汉武帝刘彻死之前,他自己就做过基本的概括和解释。

刘彻说;“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

汉武帝刘彻的意思是说;古往今来国家之所以陷入混乱的局面,很多事因为君主年纪小,而其母后身体正当壮年,壮年的母后难免独断政事,生活上淫荡肆意,没有其它东西能制止她,你们没听说过吕后的事情吗?

因为刘彻担心在他身后,会出现女主干政,导致汉室衰微,朝纲混乱,所以,采取了这样极其残忍的方式来预防他所担心的事情发生。

汉武帝刘彻所提到的吕后故事,就是指汉高祖刘邦死后,其皇后吕雉专权,为巩固其统治,外戚掌握汉室大权。严重威胁到了刘氏的皇汉地位。直到吕后死后,诸臣将吕氏一族一网打尽,才了结了这段故事。

汉武帝对这一段历史之所以口诵心惟,念念不忘,也是由于自己幼年之时,他的祖母窦太后也是干预朝政汉景帝的立嗣问题都要看窦太后的眼色行事。景帝去世之后,刘彻继位,成为太皇太后的窦氏前期依然抓权不放,中间朝臣上书,建议汉武帝乾纲独断,于是,这些人都被逼死或被免职。

直到窦太后病逝之后,汉武帝才算能够自己秉政行权。

有鉴于此,汉武帝对于女主擅权之事,可谓之深恶痛绝。以至于用极其残忍的手段,先行下手,欲免除后患,不使自己的子孙重蹈覆辙。

汉武帝这种不人道的做法极其残酷和野蛮,而且,对后世也起了一个不好的样板作用。嗣后的封建王朝当中,这种杀母立子现象时有发生,尤其在北魏一朝,北魏的肇始者拓跋珪甚至对其儿子嘱咐;“昔汉武帝将立其子而杀其母,不令妇人参与国政,使外家为乱。汝当继统,故吾远同汉武,为长久之计。”

于是,杀母立子,成为北魏王朝的一项国家制度,“后宫产子将为储贰,其母皆赐死”。

综上所述,汉武帝刘彻为了自己刘氏一族对王朝的长久统治,采取这样残暴不仁的方法,实属暴虐,有违人伦,凸出了人性自私、黑暗的一面,应该予以谴责,视为封建王朝的糟粕而厌弃之。


子由拍案惊奇


刘彻并没有杀母。这话有语病。

确切来说:汉武帝刘彻杀的人是,他自己的儿子汉昭帝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是为“立子杀母”。

立子杀母,这是古代皇位继承时的残酷行为。历史上最著名的“立子杀母”,其实就是刘彻杀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是汉武帝晚年的宠妃,据说怀孕十四个月诞下了汉昭帝刘弗陵。

在当时卫太子刘据还活着的时候,老糊涂汉武帝居然觉得这胎是尧舜转世。因为尧帝也是他妈怀孕十四个月降生的。

巫蛊之乱后,卫氏一系被连根拔起。汉武帝准备立刘弗陵为自己的继承人。但在册立皇太子前夕,喜怒无常的汉武帝又担心:

儿子这么小,很容易出现“子幼母壮”的情况,钩弋夫人恐会变成下一个吕后。

在这种怀疑之下,汉武帝便在立太子前赐死了钩弋夫人。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立子杀母”的事件。

汉武帝的操作虽然残忍,但归根到底是他个人的行为。

真正存在制度化“立子杀母”操作的,其实是北魏王朝这个鲜卑政权。

在北魏的宫廷,每当皇帝册立太子前,太子的生母都会被赐死。根据《魏书·皇后传》的记载:

“道武宣穆皇后刘氏,后生明元……后以旧法薨;

文成元皇后李氏,生献文,……依故事薨;

孝文贞皇后林氏,生皇子恂……后依旧制薨。”

这里所言的“以旧法薨”,其实就是按照北魏的家法,立子杀母。

举个例子吧,道武帝拓跋珪赐死儿子明元帝拓跋嗣的母亲刘夫人时,还提到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的事:

昔汉武帝将立其子而杀其母,不令妇人参与国政,使外家为乱。

说自己是受汉武帝的启发,这项残忍的制度最后被灵太后胡充华所终结。



HuiNanHistory


刘彻什么时候杀母了,他杀的是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对于历史上的这段记录,其实钩弋夫人追求优越的物质生活本也不算什么,只是没算好主少母壮这关节,我是不信她从小就攥着拳头这种说法,尤其不能相信的是非得刘彻碰一碰手就张开了,好吧,张开就张开吧,手里还握着一把玉钩,如果上面再刻着仙福永享寿与天齐那就更完美了。

所以对于这段历史,有人觉得是事先编排好的,因为赵婕妤(钩弋夫人)的父亲因犯罪又没什么钱抵罪,所以被处以宫刑,成为刘彻的近侍服务人员,有一定职位,平时皇帝出行的话,他的父亲也都伴驾随行,所以结识的官员和同行比较多,说不定就是以前的人脉关系中有人知道老赵的女儿天生丽质,所以牵线搭桥,而且还能借机表现一下自己出类拔萃的望气之数,但没办法,史书就这么写,咱们也只能这么信,没有现实证据说明望气的官员是有意为之,如果有,那他早就被刘彻弄死了。

赵婕妤的死亡原因大致两种:

一、《汉书》,刘彻在避暑胜地甘泉宫疗养,赵婕妤作为他心爱的女子当然也随侍身边,因为犯了睡也搞不清楚的错误,所以遭到刘彻的斥责,造成她郁郁而终。

不信没关系,好在还有其他选项.

二、《史记》关于这段历史的描述,是褚少孙补记于《史记》中的,说的很明白,刘彻为了防止类似吕雉这样的女人乱政,为了保护皇帝的尊严和独立性所以杀了赵婕妤。

估计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史记》的补录比较靠谱。

赵婕妤入宫较晚,相对也比较受宠,在刘彻召幸荣宠之下,赵婕妤不久有了身孕,据说怀孕期十四个月,有点尧舜禹汤的调调,因为尧就是足十四个月才降生的,应了国之正主的好兆头,刘彻一高兴,把赵婕妤居所的大门成为“尧母门”,一词两意,放到今天估计会称之为尧母门事件。

为何称之为尧母门事件呢?因为以此为分水岭,由储位引发的乱象渐渐浮出水面,刘彻很喜欢刘弗陵,因为刘弗陵聪明健壮,和自己小时候一样,他恐怕还没意识到,这种政治游戏很危险,前车之鉴有刘邦,后世则有万历皇帝因为类似的事,快要把自己和朝臣都逼疯了。

定名尧母门,隐含的意思不就是让赵婕妤的孩子继位么?不但后宫,朝堂也有人开始慢慢站队,看来古人沿袭立嫡立长的旧制不是完全出于教条的原因,这是有现实意义的,并有前车之鉴做参照。

巫蛊之祸,刘据兵败自杀,刘彻挑选继承人有四个选择:

刘旦,觊觎皇位已久,刘据刚死,正值刘彻暴怒加心疼的状态,刘旦迫不及待的要求承担起父皇的保卫工作,原来的封国要不要无所谓的,以杀来使削封国告终,彻底凉凉。

刘胥,过于纨绔,目无国法,自己都这样,怎么掌管国家。

刘髆,死期颇为可疑的一位,李广利为了捧起这个外甥,勾结丞相意图左右储位人选,事发后李广利向匈奴乞降求接纳,丞相则被腰斩,你说你都丞相了还折腾个什么劲呢。刘髆什么时候死的呢?刘彻死的前一年,时间很敏感。

刘弗陵,基本没悬念,前文讲过,刘彻最喜欢他,尧母门也暴露了他的意图,没问题是说刘弗陵没问题,但关键的问题就出在了赵婕妤的身上。

刘彻年岁大了,虽然也经常寻个仙炼个丹什么的,但结果是绝不出人意料的,没用。眼看着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如果立刘弗陵为太子,那么一旦自己死掉,皇帝将再次面临魔咒一般的外戚掌权,早先自己被窦太后捏在手里,还不是要圆圆要扁扁,他可不想让心爱的儿子刘弗陵再遭这罪了。

主少母壮,这个困局无法避免,既然主少的问题没办法解决,那么就只能解决母壮的问题了。

一日,刘彻突然无缘无故的痛骂赵婕妤,一下子把赵婕妤骂蒙了,看到暴怒状态的刘彻,她一弱质女子被吓的不要不要的,摘下了所有饰品,频频向刘彻扣头,而早已做好打算的刘彻直接下令将赵婕妤送掖庭狱,和慎刑司差不多吧。

赵婕妤被人拉着往外走,却频频回头,希望刘彻念着旧情能够放过自己,曾经的恩爱荣宠哪去了,至少也该让自己死个明白,自己并无过处。刘彻只说:快走吧,你活不了的。

设想一下当时的场景,还真是不大舒服,本来的恩爱夫妻,赵婕妤却突然莫须有的受到了严厉斥责,当得知自己将要去掖庭狱的时候,回头看看自己的夫君希望能够念及旧情有所和缓,没想到刘彻却告诉她-你活不了了。很难想象当时赵婕妤的绝望程度。

卫子夫回头一望挽回了刘彻的心,赵婕妤回头一望得到了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结果。

如刘彻所愿,赵婕妤死掉了,就埋在甘泉宫南。

其实班固和褚少孙写的都是一回事,班固忠实的记录了过程,这个过程并没有错,只是没有写此事背后的政治目的,而褚少孙则自有他的一番分析。

褚少孙的分析对不对呢?

汉武帝刘彻:“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 。女不闻吕后邪 ?”

在这里,刘彻还补充了一条,无论生前死后,他都不想被人扣上一顶绿帽,皇家也要面子,他只是说可能、说如果,他也不能直接对已死的窦太后指指点点的,好说不好听,是吧,总之,前车之鉴很多。

刘彻死前立刘弗陵为太子,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权利远超诸如宰相、丞相之流,并命其辅佐少主。

残忍是肯定的,但刘彻当时这么做有没有苦衷

刘彻也是人,不可能没有感情,更何况自己心爱的老婆呢。

刘彻继位后想放开手脚大干一番,为了统一思想,他想大力推行儒学,但崇信黄老之术的窦太后非常不满,不但直接干政解除了丞相窦婴和太尉田蚡的职务,还暗访王臧等人曾经犯过的错误,致使赵绾和王臧自尽身亡。

为什么不追查窦婴的责任呢?那是窦太后堂兄的儿子,更要命的是刘彻头上还蹲着一个王太后。

为什么不追查田蚡的责任呢?那是王太后同母异父的弟弟,窦婴和田蚡相互也掐架,一嘴毛那种,结果王太后绝食“明志”,不干掉窦婴我就把自己饿死,o( ̄ヘ ̄o#),窦婴殒。(窦婴确实伪造了遗诏)

自己的事业原本孔雀般美丽,结果变成了拆骨鸡,铁打的营盘碎成了渣,为了自己也非常讨厌的舅舅,还违心弄死了窦婴,亏心一辈子。

赵婕妤无辜,但国政要不得妇人之仁,自己曾经的处境历历在目,加上吕雉这个前车之鉴,这恐怕是刘彻的唯一选择了。

刘弗陵继位后是如何做的?

汉昭帝继位后,当然要追封母亲,他当然知道母亲为他所付出的惨痛代价,所以征用民力两万人为母亲修建了云陵,追封外公为顺成侯,姑姥姥尚在世,赏钱二百万,侍奉的仆人和房舍都进行了扩充,族内其他人各有赏赐不多赘述,但这其中有个原则,母亲一族,没有任何人能在朝中做官。

百姓对此抱以同情

老百姓总是心软的,他们觉得赵婕妤死的很冤枉,平白无故的为何就被杀了呢?舆论的作用是巨大的,为了顺应这种思潮,各种传闻不绝于世。

某些个人著作收集了一些当时的传言,比如赵婕妤死后香飘十里,引发武帝猜疑,也有人说是刘弗陵修建云陵,移葬的时候才得以发现:

赵婕妤的棺椁中竟然只有鞋子而已,人已不知所终。

还有人说赵婕妤是神人下凡,死前云淡风轻的自言完成了任务,本来注定就该当年死去的。

各种传闻很多,也有为她建庙的,我就不一一叙述了,因为没有必要,所有传闻的最终目的都是寄托了对赵婕妤的哀思,同时也充满了善意人士的美妙期寄,赵婕妤并未被杀还是活的快乐似神仙,这类传闻是基于人们对她的深切同情而产生的。

政治家们怎么看?

政治家们和汉武帝一样,同样是人,他们对赵婕妤肯定也持同情态度,但仅从政治角度来看问题的话,大多持赞赏态度,当时不同今日,具有特殊的政治环境,尤其是西汉的“顶层结构”,问题很大。

褚少孙:“昭然远见,为后世计虑,固非浅闻愚儒之所及也。”

我就是褚少孙所说的“愚儒”之辈,因为虽然知道这种手段很有必要,但我还是有些难以接受,并对赵婕妤抱以深深的同情。

司马光也认为,有鉴于吕氏外戚的前车之鉴,先诛其母,以绝祸患,这是以天下社稷百姓为重,以子孙后代福祉为重的行为,意义深远。

这种拨乱反正的行为残忍而富有成效,可惜西汉最终还是灭于外戚王莽之手。

你怎么就知道赵婕妤和她的家族会沦为诸吕之辈呢?安上莫须有的罪过又何以心安理得?

如果让刘彻解释的话,可能他会说:你又怎知她不会衍生诸吕之祸呢?你还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能、我敢以江山社稷和子孙福祉去赌么?如若不幸言中,到那时血流成河,代价可不止一条人命。

.


古今通史


这个问题有问题。如果你说的是汉武帝刘彻的话,他没有杀自己的母亲。

影视剧照 王 姪

汉武帝刘彻的母亲叫王姪。王姪的母亲叫臧儿,是楚汉项羽所封诸侯王燕王臧茶的孙女。臧儿少儿的时候,身份尊贵,极尽荣华富贵。但是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2年登基后,把谋反的燕王臧荼斩杀,臧儿的父亲臧衍带着她逃了。

影视剧照 王姪

从此臧儿家道中落,后来嫁给了槐里的王仲。据《史记》记载,她为王仲生了两男一女,儿子王信,长女王姪和次女王儿姁。不想王仲早逝,臧儿又毅然的改嫁给长陵田家,又生了两个儿子田蚡和田胜。看来秦汉时期社会对妇女还是很宽容的。

影视剧照 王姪 金王孙

那王姪又是怎样成为了汉景帝刘启的第二位皇后呢?

等到王姪长大之后,嫁给了凡夫金王孙,并为其生下一女。有天臧儿找来个算卦的给女儿占卜算命,卦师说你这两个女儿都大富大贵命,更振奋人心的是还特地说王姪能生下天子。

臧儿听了这话,充满了对以前美好生活的向往,即刻发挥出了天才的超强执行能力,毅然决然的计划让王姪与金王孙离婚。金王孙当然不愿意眼睁睁失去自己辛苦娶来的漂亮媳妇,所以坚决不同意。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凡人,只想过着普通的生活。可丈母娘和妻子岂是池中之物!他哪里是对手,最终王姪被强行带走,费尽周折偷偷送进太子宫。好无奈!正因为有过这样一位不叫人省心的媳妇,金王孙才在历史上留下了一笔。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这对母女好有信心有魄力,母亲臧儿竟敢拿女儿的青春赌一把,交给一个未知的未来。王娡也应该和母亲达成了一致意见。她果断放下抛弃自己刚出生没多久的女儿,为了荣华富贵进入到太子宫里,还是有很高的追求的,足见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做人的态度是比较耐人寻味的!

影视剧照 王姪 刘启 刘彘

王姪进入太子宫后,很快受到了太子刘启的宠爱,先后为太子刘启生下了三个女儿,她随后把妹妹王儿姁也吸进宫来,王儿姁更是得到了刘启的宠爱。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去世,汉景帝刘启继位。公元前156年,王姪生下皇十子刘彘(汉武大帝刘彻)。据《史记》记载,汉景帝刘启共生有十三个儿子,王姪姐妹俩就占了五个,王姪生三女一男(平阳公主、南宫公主、林虑公主、刘彘),王儿姁生四个儿子,而且都封了王。在后宫众多资源之中能受此等宠爱,我们可以想象的的出,王姪姐妹应该在容貌气质俱佳,并且政治智商方面绝对是出类拔萃的。

估计以前的那段婚前历史娘儿仨谁都不会透露的,汉景帝死后才得以面世。《史记》记载,在汉景帝刘恒去世后,金王孙已死,刘彻才从宠臣韩嫣口中得知,在长陵市井之中还有一个自己的同母姐姐。于是亲自去迎取。平民百姓姐姐哪见过这大阵仗,怕的要死,和刘彻玩起了躲猫猫,最后从床下给拽了出来。接回宫后彼此相认,一家姊妹五个团聚,太后王姪相拥而泣!汉武帝封之为修成君,大加赏赐,富贵之极。

公元前150年,在经过若干次较量后,刘启第一个皇后薄皇后被废掉,王姪成功胜出,被立为皇后,成为汉景帝第二位皇后,同年王娡的儿子刘彻被立为太子(这段如何的宫斗我们在前面文章做过解说不再赘述)。王娡兄长王信被封为盖侯。

影视剧照

王姪做了九年皇后,公元前141年,正月,汉景帝逝世,太子刘彻登上皇帝宝座,窦氏封太皇太后,王姪封皇太后。三月,汉武帝又尊外祖母臧儿为平原君。王姪同母异父的两位弟弟也分别封侯,封田蚡为武安侯,田胜为周阳侯。

王姪精心培植了大批外戚,都成为少年刘彻从政道路上坚实集团和政治后盾,她周旋于刘彻和太皇太后窦氏之间。她一路谨小慎微,不断为自己的儿子扫平前路的障碍。

公元前126年,王太后王姪逝世于长乐宫,应该是平安的离世,与汉景帝合葬阳陵。

影视剧照

可以说没有臧儿、王姪的坚持,果敢与坚决,没有对家族复兴,追求荣华富贵的坚定信心,哪会有王姪的飞黄腾达,更不会有汉武大帝出现了。对于她们远大的目光,超强的执行能力,以及过人的精明狠绝,也的确是我们常人不能理解的!


布衣淘史


首先必须澄清的是,刘彻杀母中的“母”并非指刘彻自己的母亲王姪,而是另有其人。

据史书记载,刘彻的母亲王姪,是汉朝建国初期燕王臧荼亲孙女臧儿的女儿。因相师预言王姪将诞下天子,所以臧儿想方设法将王姪送入宫中,王姪得到当时还是太子的景帝宠爱生下皇子刘彻。景帝去世后,刘彻登基为汉武帝,尊母亲为太后。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王太后去世,与景帝合葬。


史书的记载已经明确说明刘彻的母亲属于自然死亡,那“刘彻杀母”又是怎么回事呢?

他其实杀的是儿子刘弗陵也就是他的后继之君汉昭帝的母亲赵婕妤,赵婕妤住在钩弋宫,人称“钩弋夫人”。

刘彻晚年,发生了著名的“巫蛊之祸”,原太子刘据起兵反抗,兵败自杀。自此以后,汉武帝就没有再立太子,直到他病逝前夕才将幼子刘弗陵立为太子,并事先将钩弋夫人赐死,“立子杀母”第一次出现在了汉朝。

汉武帝之所以要将钩弋夫人杀死,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防止后宫干政,外戚壮大

西汉王朝从立国伊始就被外戚力量所干扰。

高祖刘邦死后,太后吕雉临朝称制,不仅大肆重用以吕禄、吕产为代表的外戚力量,还差点将刘邦的儿子们杀了个干净,对早期的政治格局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文帝、景帝甚至在武帝早期执政时也曾受到来自后宫的干扰,那就是文帝的皇后,景帝的母亲,武帝的皇祖母窦太后。

窦太后在景帝时就曾数次威逼利诱景帝将皇位传给幼子梁王刘武。刘武在窦太后的支持下对皇位的野心也越来越膨胀,当得知袁盎等人劝阻景帝传位给他时,竟然派刺客将袁盎刺杀。

不仅如此,笃信黄老学说的窦太后甚至可以影响到国家大政的实施,她强令皇家子弟及窦氏族人修习黄老学说,严厉打压儒生的在朝势力,以至于景帝一朝儒生们都碌碌无为不得重用。


武帝时,他本人更能感受到外戚后宫对皇帝施政的掣肘。因为他自己能够被立为太子,本身就是后宫干涉的结果。

当初,窦太后的女儿刘嫖为了亲上加亲,想将女儿嫁给当时的太子刘荣,不料被刘荣的母亲栗姬拒绝。刘嫖转而将女儿嫁给当时还是胶西王的刘彻,并联合刘彻母亲设立将刘荣废绌,改立刘彻为太子。

武帝登基后,开始实行一系列倾向于儒家的改革新政,史称“建元新政”,但是遭到了窦太后的阻碍。 窦太后将丞相窦婴、太尉田蚡罢官,郎中令王臧和御史大夫赵绾被逼自杀。


由刘彻一力主导的建元新政陷入了低潮,一直到窦太后去世后,刘彻才又开始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改革。此时距离建元新政已经过去了六年时间。 可以说,正是由于来自后宫的干扰,让汉武帝的新政不得不推迟了六年时间。

所以,为了防止外戚和后宫对继任皇帝的干涉,刘彻决定将钩弋夫人赐死。

第二,为了防止自己死后,淫乱后宫

后宫淫乱的历史由来已久,最出名的恐怕就是秦朝嬴政之母赵太后与丞相吕不韦、假宦官嫪毐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不独有偶,汉王朝也曾出现后宫淫乱。高祖刘邦死后,吕雉就曾专宠审食其。惠帝发现之后,却也无可奈何。吕后称制后,无才无德的审食其更是被封为左丞相。


这对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来说,是一个绝对不能容忍的侮辱,可是在以孝著称的汉王朝,皇帝作为儿子又不能对母亲施加责罚。

为了避免这样有损皇家颜面的事情发生,刘彻也必须将钩弋夫人逼死。


小学究


汉朝初年,发生过很多子弱母壮,太后霸占权力的故事。

汉朝是一个讲究孝道的国家,早在刘邦开始,他就把自己过世的母亲追封为“昭灵夫人”。


汉惠帝时期,刘盈的母亲破了“非刘氏不王”的规定,封了自己的两个侄子吕禄和吕产为王,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刘氏的统治。吕雉还大肆杀害了刘邦的儿子,能在她手上活下来的只有低调的刘恒和宠爱的刘长,然后就是她的亲生儿子。

汉文帝时期,国舅薄昭仗着自己的姐姐是太后,无法无天,藐视皇权,甚至还在文帝的身边安插亲信。文帝碍于母亲的面子,忍忍就算了。文帝十年,薄昭不知何故,杀害了文帝的使臣,文帝终于将他处死。因为这件事,薄姬对汉文帝渐渐冷淡,文帝是一个非常孝顺的皇帝,得不到母亲的原谅,他也经常闷闷不乐。


汉景帝时期,窦太后是一个经常会插手朝政的人,她非常爱管闲事。曾经在宴会上,她当众向汉景帝要求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小儿子刘武,汉景帝当时很尴尬,还好有窦婴解围。

相比以上这些太后,王娡稍微好一点,但她也做过一些刘彻不想做的事,比如立田蚡为相,杀害窦婴。

以史为鉴,刘彻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他必定会杀掉钩弋夫人来稳固小儿子刘弗陵的皇权。


如史如画


刘彻杀母?

刘彻杀母?这又是啥时候的事情?哪个记载的事情?是哪个小说写的事情?亦或是哪个影视剧的剧本?更或是预测未来有个叫做刘彻的人会做这种大逆不道之事?显然题主问的这个刘彻并不是历史上的汉武帝,汉武帝的母亲王娡不仅当了太后,还有一定的权势,最终寿终正寝,与汉景帝合葬了。

杀了谁?

卫太子自杀之后,刘彻没有了接班人,这时候需要找一个接班人,于是刘弗陵进入了刘彻的视野。但是刘弗陵的年龄太小了,刘彻怕他的母亲靠幼子专权,成为另一个吕后,所以就杀了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让刘弗陵在大臣的辅佐下成长。


所以汉武帝刘彻根本就没有杀母,哪来的为什么杀母而言?硬要说为什么,编写一个剧情不就有了为什么。


淡看天上月


刘彻即汉武帝,(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立为太子名刘彘,西汉第七位皇帝(含前后少帝)政治上,创设中外朝制、刺史制、[2]察举制,颁行推恩令,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在经济上,推行平准、均输、算缗、告缗等措施,铸五铢钱,由官府垄断盐、铁、酒的经营,并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设立太学,对外征讨匈奴,破闽越、南越、卫氏朝鲜、大宛,又凿空西域、开丝绸之路,并开辟西南夷。

历史上刘彻并没有并没有前母,而是后期立太子的时候怕子少母壮,杀了太子的母亲,历史上刘彻立了先后两个太子,第一个太子为卫子夫所生刘据,第二个就是杀母立子的刘弗陵!

晚年汉武帝开始迷信,征和元年(前92年)江充自以为与太子刘据、卫皇后有嫌隙,见汉武帝年纪已老,害怕汉武帝去世后被刘据诛杀,便定下奸谋,征和二年七月壬午(前91年9月1日),刘据派人假冒使者收捕江充等人,把江充杀了。苏文逃到汉武帝处,向汉武帝控诉刘据,汉武帝开始并不相信此说,派使者召刘据,但使者不敢到刘据那里,回报汉武帝说“太子反已成,欲斩臣,臣逃归。”最后太子刘据有三子一女两皇孙,全部因巫蛊之乱而遇害,刘据之子、史皇孙刘进有一子刘病已幸存,尚在襁褓中,后改名刘询,为汉宣帝,即《乌龙闯情关》里面的刘病已,相比大部分人都看过。

元元年(前88年),马通、马何罗等谋刺武帝,金日磾发觉并保护了武帝。同年,汉武帝叫人画了一张“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送给霍光(霍去病之弟),意思是让霍光辅佐他的小儿子刘弗陵作皇帝。期间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因过”受到斥责,忧死于云阳宫。一般认为是子幼母壮,为了防止钩弋夫人重演吕后称制的局面,汉武帝找借口处死了她。后元二年二月乙丑日(前87年3月27日),汉武帝于弥留之际立刘弗陵为太子。丙寅日(即次日),汉武帝对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人加以任命,要求四人接受遗诏并共同辅佐幼主。这就是“杀母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