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此次疫情暴露出来在医疗设备领域,全球靠前的公司全是国外的,中国需要怎么迎头赶上?你怎么看?

创作者李先生


不知道就不要瞎说,除了人工膜肺国产的没有,其他的呼吸机,CT,磁共振,等国产的质量都很好。


有一点信念的医学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暴露了我们各个方面的很多问题,居安思危,“如果这是战争状态”,我们怎么办?这是值得思考,并及早谋划、从长计议的。

这次疫情,让我们在一些医疗设备上处于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比如救急特需的人工心肺机ECMO,诺大个中国仅有400台左右;而就算是中国产量占全球半壁江山的N95口罩,以及防护服、护目镜等,也多是国外的品牌。我们只不过是一个世界的“加工厂”。

究其原因,一是这些产品我们可以进口,二是利润特别大,三是别人研发早、已经抢先占领了市场。虽然这些年来,我们在很多常规产品上已经有了大量的国产化,但至少也是要等国外的新产品出来三五年以后才能实现,而且性能等方面往往也还存在不少瑕疵。究其原因,主要是研究开发的力量薄弱,更新换代跟不上。

记得18年前,作为CRO(合同研究机构),我们受托于美国的一家药物研发机构,做临床前灵长类动物实验,为了快速测定血糖,需要一台手提式血糖测定仪,合作方希望我们用美国的产品,以便有可比性。然而一问之下,一小台在国内竟卖17万人民币,于是只有请合作方从美国带来,结果只花了相当于2万多人民币。可见不仅利润大,而且水还深。

其实,医学、生物学中的仪器设备,尤其是先进的设备,从离心机到血液分析仪、核酸检测仪、药物分析仪、细菌鉴定仪、CT、等等,基本上都是进口产品。这与国内如此庞大的研究、运用队伍相比,是极为不相配的。

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凡是我们能够引进的产品,我们始终都开发不出来,于是始终受制于人;而凡是被封锁的技术和产品,我们都做得很好。从民用的汽车、芯片到医疗设备,从军用的“两弹一星”到潜艇、航母、飞机、卫星、导航、飞船、甚至太空服,无不如此。

因此我想,与其投资那么多去做一些只见论文、没有实用性的事情,何不在关系国计民生的事情上,也要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集中全国力量,买几件“瓦良格”来“解剖”一下,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开发出我们自己的科技产品呢?同时,应当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与科研的结合,不断创新技术产品,尤其是可服务于中医中药的医疗设备。华为的发展模式,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WILLSON39


你说的话有调查过吗?据我所知道的,现在三甲医院的设备至少70%的设备都是国产设备,我老婆就是三甲医院的医生,她看到的用到的设备比你张嘴就来的话靠谱的多!


海flybird


因为中国在西医起步本身就晚,再加上研发投入不积极,所以确实会和其他先进国家有差距,但也不可否认中医在本次疫情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我倒是觉得,中国可以借助这次契机,向世界更好的推广中医治疗,特别是目前疫情严峻的日本、韩国,还有流感严重的美国,让他们从实际效果重新认识中医治疗


耿直的黄蜂


已经赶上了!CT、MRI、有创/无创呼吸机,注射泵输液泵、心电监护仪、心肺复苏机等等等等,国产医疗仪器设备不比国外差,只是个别极尖端的影像治疗设备尚有差距。


120c77338280


不只是医疗设备,通过这才疫情最主要的是我们国家的体制,关乎民生的医疗这样的机构,必须牢牢掌握在国家手中,不能私有化,类似莆田系必须让他们退出!


闲庭信步83823062


任何时候,你都不敢说你哪方面都很棒,但是你要相信,中国人只要想做,就没有做不好的!无论是任何领域


A当今明月A


有中医,还有那么多中医傻,什么都不是事。中医大师和中医傻们现在不敢吭气了吧,遇到这样过硬的时候,他们还真聪明


海纳百川33556


一個小小的口罩,讓中國的工業不足顯露無疑。疫情都這麽久竟然還買不到。世界加工廠這不是嘆牛嗎?如果缺了是大米更難想象!


善意83


发娱乐圈的钱用来发展科技 军事,该好好管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