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勒德•胡塞尼與《追風箏的人》: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風箏

也許是因為偏愛,這本小說我讀了4遍,每讀一次體會的側重點都不一樣。在這之前,我已經寫過一篇稿子探討“哈桑式感情”,但寫完了還是覺得沒有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於是就有了今天這篇文章。

從作家的經歷,作品誕生的背景,故事本身,以及“風箏”的隱喻來探尋《追風箏的人》的審美意蘊。

一、卡勒德•胡塞尼:詩人民族的後裔,祖國的赤子

《追風箏的人》的作者卡勒德•胡塞尼,1965年生於阿富汗的喀布爾市。他出生時家庭條件優渥,父親是一名外交官,母親是一名優秀的教師,屬於上層社會家庭的孩子。

但好景不長,隨著政變和外侵的不斷折磨,他隨父母輾轉法國,最終於1980年蘇聯入侵阿富汗時,舉家移民美國。


卡勒德•胡塞尼與《追風箏的人》: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風箏

卡勒德•胡塞尼

胡賽尼自小飽受詩歌文化的薰陶,他曾講到:

“哪怕在阿富汗最貧瘠之地,一位目不識丁的老農都有可能會背誦幾句魯米的詩句。我聽著奶奶講的故事長大,從小就痴迷於波斯詩人菲爾多斯《列王紀》裡描繪的世界。”

在這種文化的影響下,胡賽尼還是個孩子時就開始寫作,他從小就有一個作家夢。

但初到美國,迫於生存的壓力,他藏起了自己的作家夢,選擇了一條很多移民都會選擇的道路——學醫。

直到1999年的一天,已經成為一名醫生的胡賽尼,在得知塔利班禁止阿富汗人放風箏的消息之後,寫下了一個關於放風箏的故事,也就是《追風箏的人》的雛形。

這是他再次觸碰作家夢的開始。

2001年3月,胡賽尼認為短篇對這個故事的限制性太大,當下決定將這個故事拓展成一個長篇。

6個月後,9•11事件發生,一時間美國人民心頭蒙痛,民憤高漲。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關於阿富汗人的報道也都圍繞著本•拉登和反恐戰爭展開,隨之,阿富汗人所遭受的誤解和偏見也越來越深。

在這樣的背景下,“只為自己寫作”的胡賽尼躊躇良久,決定將《追風箏的人》的手稿投出去。為的是,讓世人看到阿富汗人不一樣的一面。

結果遂人所願,《追風箏的人》出版後產生了巨大的國際影響力。2006年,胡賽尼因此獲得聯合國人道主義獎。

《華盛頓郵報》在評論《追風箏的人》時,寫道:“作者對祖國的愛顯然與對造成他今日滄桑的恨一樣深。”

卡勒德•胡塞尼深深地愛著他的祖國,他有著一個明確的創作追求——“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眾面孔上的塵灰,將背後靈魂的悸動展示給世人”。

二、時代背景下的《追風箏的人》,講了怎樣的一個故事?

卡勒德•胡塞尼作品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有著很長的時間跨度,處女作《追風箏的人》自然也不例外。

《追風箏的人》從1975年開始跨越到2002年,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和僕人哈桑情同手足。哈桑忠善純良、正直勇敢,深受阿米爾父親的喜愛。

他一直默默守護著阿米爾,在一場風箏比賽中,他為了幫阿米爾追到象徵榮譽的風箏,遭到了阿塞夫的凌辱。阿米爾目睹了悲慘的發生,但卻選擇了逃避。


卡勒德•胡塞尼與《追風箏的人》: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風箏

哈桑和阿米爾

事後,在嫉妒和自責的雙重摺磨下,阿米爾設計逼走了哈桑。不久後,隨著戰爭的爆發,阿米爾也跟隨父親移居到美國。

但對哈桑的愧疚始終折磨著他。

多年以後,已成為知名作家阿米爾接到了父親的朋友拉辛汗的電話。為了自我救贖,他踏上了睽違20多年的故鄉,去尋找一條“再次成為好人的路”。

然而,到達喀布爾時,他卻得知哈桑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索拉博不再是簡單意義上的朋友的兒子,而是他的侄兒。

至此,童年時的痛苦再度在眼前重演,背叛的愧疚加倍的吞噬著他的內心。他終於鼓起勇氣,親自前往,從塔利班手中救出了索拉博,並渡過難關,將索拉博帶回美國。

這一次,他為索拉博追起了風箏,當年哈桑為他追風箏時說的話,他對索拉博喊了出來:為你,千千萬萬遍。

卡勒德•胡塞尼與《追風箏的人》: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風箏

哈桑和成年阿米爾

到這裡,故事結束,阿米爾完成了自我救贖,內心的負擔越來越輕,角色也弧也漸進達到圓滿。

但卡勒德•胡塞尼的“救贖路”才剛剛開始,他對祖國的愧疚感、對同胞的愧疚感始終未曾減輕過。

2002年6月,胡賽尼將小說手稿寄給了文學經紀人伊蓮•科斯特,為這部小說找到了伯樂,同時也為自己找到了伯樂。而彼時,美軍已經進入阿富汗。

在這樣的背景下,這本書對於人們從更人性化的角度去看待阿富汗和阿富汗人民,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卡勒德•胡賽尼在《追風箏的人》中文紀念版的前言中說:

“身為阿富汗人,當讀者告訴我,閱讀這本小說讓他們對阿富汗有了具體的認識,他們再也不把我的祖國看作僅僅是一片不幸、麻煩不斷、災難深重的土地,對此我深感光榮。”

《追風箏的人》之後,他的小說創作都是圍繞著阿富汗展開,《群山迴響》、《燦爛千陽》都是如此。

他有著明確的創作追求:“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眾面孔的塵灰,將背後靈魂的悸動展示給世人”。

三、我們該如何更好的理解這部小說?

《追風箏的人》能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停留131周的時間,在全球賣出3200萬冊,受到各大媒體的追捧和好評,可見,其箇中深意定不虛做。

卡勒德•胡塞尼與《追風箏的人》: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風箏

《追風箏的人》封面

那麼,我們該如何更好的理解這部小說呢?

01、讀懂風箏的象徵意義

《追風箏的人》中文版譯者李繼宏說:“對阿米爾來說,風箏隱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為健全的人,成為他自我期許的阿米爾。”

實際上,在阿米爾成長的不同階段,風箏有著不同的象徵意義。

在童年時期,風箏隱喻著“父愛和關心”。阿米爾自小不符合父親對他的期望,父親希望他體格健壯,勇敢正直;他卻生就身體瘦小,性格懦弱,唯有的寫作才華也是父親所不看好的。

反倒是哈桑,總能輕易地獲得父親的關愛和喜歡。父親能夠記住哈桑的生日,每次帶阿米爾出去玩都要叫著哈桑,願意花重金請大夫治好哈桑的兔唇。

因此,他時常嫉妒哈桑。而贏得風箏比賽的榮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換取父親的認可。

在少年時期,風箏隱喻著“愧疚和痛苦”。哈桑在幫阿米爾追風箏的時候,遭到了阿塞夫的堵截,他為了保住代表阿米爾榮譽的風箏,遭到了阿塞夫的凌辱。

阿米爾目睹了這一切,但因為性格中的“懦弱和自私”,他沒有上前阻止。此後,良心的愧疚時常默默的吞噬著他。

面對這種痛苦,他再一次選擇了逃避。他沒有道歉,反而是陷害,逼走了哈桑。但那種愧疚感不但沒有因此減少,反而在不斷增加。並跟隨他移居美國,走進婚姻。

在成年以後,風箏隱喻著“救贖和重生”。2002年的夏天,拉辛汗從巴基斯坦打來的一通電話,為他指明瞭一條“再次成為好人的路”。

他千里迢迢返回喀布爾,去搭救哈桑的兒子索拉博,想要為自己曾經對哈桑的不公做出點補償。

當他深入塔利班去救索拉博,被已加入塔利班的阿塞夫捶打的時候,當他的肋骨斷裂的時候,他的內心是輕鬆的,是解脫的。

他內心的痛苦在他成功把索拉博救出“虎口”、帶回美國,併為索拉博追風箏,對他喊“為你,千千萬萬遍”的過程中,一點一點減輕,他也在這個過程中,一點一點再次接近一個好人。


卡勒德•胡塞尼與《追風箏的人》: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風箏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無論它意味著什麼,讓我們勇敢的追。”

對於作者卡勒德•胡賽尼來說,風箏意味著對阿富汗同胞的愧疚,對祖國的熱愛,自己讓世界人民更具體的認識阿富汗的迫切心理。

而每一位讀者,也一定能從中得到啟發,找到屬於自己的風箏,勇敢的去追。

勒德•胡賽尼曾說,通過讀者的來信:“我看到小說作品獨有的聯結人們的力量,我還看到了人類的體驗有多麼普遍:羞恥、負疚、後悔、愛情、友誼、寬宥和贖罪。”

02、瞭解故事的歷史背景

卡勒德•胡賽尼創作的每一個故事,都有著很長的時間跨度,處女作《追風箏的人》自然也不例外。

小說從1975年跨越到2002年,講述主人公阿米爾的一路成長。其中的歷史背景,實際上就是阿富汗現實的歷史。

用胡賽尼的話講:

“在20世紀的絕大部分時間裡,當歐洲陷於內戰、種族屠殺時,阿富汗人一直享受著寧靜的生活。”

而這種寧靜的生活隨著1973年的結束而畫上了句號。自1973年開始,阿富汗就被頻繁的政變和外侵不斷的迫害著。

1973年至1979年9月,蘇聯先後在阿富汗發動了3次政變。隨後,又於9月底,對阿富汗出兵。

卡勒德•胡塞尼與《追風箏的人》: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風箏

阿富汗戰爭中的蘇軍

作者在書中是這樣描述的:

“1979年12月,俄國坦克在我和哈桑玩耍的街道上耀武揚威,給我的父老鄉親帶來死亡,開啟瞭如今仍未過去的、血流成河的時代。”

這場戰爭到1989年共持續了十年的時間,才算結束。其間對阿富汗民眾和國家造成的傷害不可計量。

而短暫的平靜之後,1994年塔利班政權又開始上臺實行獨裁統治。他們殘暴專制、歧視女性,抵制武器以外的所有現代化,仇視一切異教的方針,迫使這個國家之後一直活在壓抑的恐怖之中。

作者童年時期,阿富汗那種“哪怕全家人一起出門都不用鎖門,從未聽到一聲槍響,從未聽說過一起謀殺案”的生活一去不復返。

塔利班政權成為過去以後,從當下來看,作者相信阿富汗未來並非毫無希望,做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每一個讀到這些阿富汗故事的讀者們,也如此希冀著。

03、瞭解故事的文化背景

以阿富汗為代表的中東地區,歷來都是宗教紛爭最激烈的地區

在這裡,主要生活著兩個種族,一個是以書中的阿米爾、阿塞夫為代表的普什圖人,他們是阿富汗的主體民族,信仰遜尼派伊斯蘭教。一個是以哈桑和阿里為代表哈扎拉人,信仰什葉派穆斯林。


卡勒德•胡塞尼與《追風箏的人》: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風箏

宗教派系圖

普什圖人迫害、欺壓哈扎拉人。在普什圖人長期的迫害下,哈扎拉人大批的死亡或者流亡在外。

也因此,我們看到書中哈桑保護阿米爾時,阿塞夫對哈桑說:“你只是個哈扎拉人”。以及後來,阿塞夫殺害哈桑,囚禁索拉博。

甚至,阿米爾從來不把哈桑當朋友,以及他對哈桑的種種嘲弄,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由民族優越感所支配的行為。

結語: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風箏

單純的成長故事本是蒼白的,而胡賽尼的精明在於,將政治、歷史、宗教的元素融入到小人物的成長中,在歷史的狂流中去塑造人物,這樣就給人物注入了更強大的生命力。

同時,也賦予了“風箏”這一意向更豐富的象徵意義。

卡勒德•胡塞尼與《追風箏的人》: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風箏

風箏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就像劉繼宏老師說的那樣:“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無論它意味著什麼,讓我們勇敢的追。”


參考文獻:

【1】卡勒德•胡賽尼《追風箏的人》.李繼宏,譯.上海人民出版社

【2】李佳樂.《淺析卡勒德•胡賽尼中的文化色彩》教育教學論壇

【3】文化有腔調公眾號.《聽胡賽尼聊聊為何能打動三千萬讀者|海外專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