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詩又是燈謎,紅樓夢書中探春這首經典絕詩,暗示了她的一生

在《紅樓夢》書中,探春是一個讓人費解的人物,她性格直爽,敢說敢做,王熙鳳都要忌憚幾分,但又對自己的生母冷落三分,令人感慨。與此同時她還是大觀園裡的才女,詩詞造詣很是高深,還發起了海棠詩社,引得黛玉寶玉等人一齊作詩,就是這樣一位才女,曾經有過一首春燈謎,且還是一首詩,詩的內容還暗示了探春的一生。今天我們要來品讀這首詩,理解其中的深意。

這首詩雖為探春所作,實則為《紅樓夢》作者曹雪芹,詩名為《風箏》,這首詩的原文如下:

既是詩又是燈謎,紅樓夢書中探春這首經典絕詩,暗示了她的一生

探春

階下兒童仰面時,

清明妝點最堪宜。

遊絲一斷渾無力,

莫向東風怨別離。

整首詩寫的是放風箏的情景和所思所感,但詩中的意象有所指代,結合探春這一人物的故事可以細細品味。我們從字面上和內涵上兩方面來解讀這首燈謎,這首經典絕詩。

既是詩又是燈謎,紅樓夢書中探春這首經典絕詩,暗示了她的一生

人生

先看第一句,這句詩說的是在石階下的孩童們仰頭放風箏的時候,這一句交代了要做的事便是要放風箏,且為孩童們放,不是自己放。需要注意的是,探春的判詞裡也有提到放風箏,且也是別人放,判詞中兩個人在放風箏,而探春在哭泣,這首燈謎詩中是孩童們在放風箏,異曲同工。

接著看第二句,這句緊接上一句,說的是在清明時節梳妝打扮的時候最為合適。這樣字面上理解便有疑問了,為何是在清明時節,又為何是這個時節最適合呢?其實在清明時期,有比較多的東風,很適合放風箏,這個東風在詩的後面幾句也提到了。然後這個“妝點”可以引申為新娘的梳妝打扮,和探春的結局聯繫起來理解便可知,探春最後是遠嫁不得歸,判詞中的探春哭泣也是因為要遠嫁了。

既是詩又是燈謎,紅樓夢書中探春這首經典絕詩,暗示了她的一生

探春遠嫁

再看第三句,這句詩也是寫的放風箏,說的是風箏線遊蕩在天空中,忽然斷開後風箏便沒了氣力。我們心裡或許又有疑問,本來放風箏好好的,為何風箏線斷了呢?其實這裡還運用了借代,風箏線代表著賈府,探春從小跟著王夫人,憑藉著才華和膽識讓自己有所作為,可是當出嫁的時候,賈府也留不住了,所以這根“線”斷開了,於是探春便“渾無力”。

最後一句抒發著感慨,說的是不要對著把風箏飛上天空的東風抱怨和難捨難離。因為上一句也提到了探春遠嫁,賈府“斷線”,不要去抱怨,不要去悲傷,可是判詞中,偏偏探春在掩面哭泣,千里東風彷彿做了一場大夢。

既是詩又是燈謎,紅樓夢書中探春這首經典絕詩,暗示了她的一生

燈謎

這首燈謎詩看似寫風箏,實則寫的是探春的一生,探春有才華,能夠憑藉自己的努力讓夢想飛入雲霄,這個“風箏”就好像探春的志向和理想,可是遨遊天際也是靠著這根風箏線,放風箏的人代表著賈府的人,這根風箏線一斷,暗示著探春的命運就此改寫,又或許是冥冥中註定,所以最後一句詩也在勸說莫要怨別離。

風箏飛得再高,也是依靠別人,風箏線斷了,飛得越高,摔得越刻骨銘心。探春的一生,倔強又可憐,她的故事令人感慨,我們從中也能讀出那份上進和努力,那份不甘和痴情。致敬經典,致敬紅樓夢。(文/雲冗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