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長時間一直待在家裡,會不會產生心理問題?

遊老師ATP


從過年到現在,舉國上下都在眾志成城一起抗擊冠狀病毒,對於普通大眾來說,最多的就是宅在家裡就是對祖國最大的貢獻了。但問題來了,宅久了會不會出現心理毛病?

答案是肯定的!人是群居動物,自古以來都是,任何個人脫離群體而單獨存在都會毫無疑問的出現問題。現階段,黨中央號召全國人民不出戶,少出門,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可以說是忍痛做出的決定,對社會特別是對經濟的影響是非常非常巨大的。而人長時間宅在家裡,一家人還好,可以一起打牌打麻將,另外如今網絡發達,足不出戶就可以知悉天下大事,但時間長了總歸不好,特別是一個人的。

一個人宅會出什麼心理問題?我有兩個大學同學,長期單獨居住,一個喜歡玩遊戲,一個喜歡看電影,最直接的後果就是眼鏡度數逐年增加,而且對於戀愛婚姻的態度都十分消極,表現出對婚姻的排斥,愛玩遊戲的A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談戀愛太累,一個人多好!其實仔細想想這已經是產生心理問題了,他連戀愛鬥沒怎麼正兒八經談過現在32了竟然說談戀愛累,他的戀愛價值觀是別人或者說是媒體給他灌輸的,他只看到了婚姻或者愛情消極的一面,我經常跟他打電話,但一談到這方面問題他就不耐煩,我很發愁。另一個愛看電影的B現在在蘇南一個城市一個人買了房,人也算開朗,但一個人久居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想戀愛卻不想付出,經常幻想這馬上來個女的和他結婚生子,跳過談戀愛看電影吃飯的環節,還經常讓我給他介紹靠譜的女的,能趕緊結婚的女的。

其實我更覺得,如今這個社會,封閉自己的不是政府,不是冠狀病毒,而是人自己。有些人他不喜歡交際,微信QQ什麼的鬥成了累贅,自己把自己宅起來。社會發展到現在,各種各樣的心理疾病層出不窮,這個社會需要好的價值觀引導,好的方向標去引領,而媒體是首當其衝的第一責任人。


敢問生活


疫情長期待在家裡,到底會不會產生心理問題呢?

這個要取決於您的【基礎的心理功能】。

如果你是一個很會嗨,在家裡也能夠自得其樂的人,顯然是不會有心理問題的。

如果你本身有一些基礎性的心理問題,則很容易由於長時間的壓抑和與外界不溝通產生更加嚴重的反應。

通常情況下對普通人來說,長期壓抑在家也容易產生焦慮,甚至產生焦慮的「泛化」。

那麼,什麼是焦慮的泛化呢?

最常見的表現是本來因為這個事情只對一件或一類事情擔心,現在也脫離開這個事情也會擔心,儘管這個事情已經不再與原初的事件相關!

那麼又如何來緩解這種焦慮呢?

① 針對焦慮的主體事件,做更真實的信息瞭解。

比如說疫情的信息,我們知道疫情的感染人數,但是可能我們對於疫情的死亡率的瞭解是不夠充分的。我您更深入的瞭解,可以知道疫情的死亡率遠遠低於非典,他的佔比在5%左右。

② 理解焦慮。

焦慮在我們來說看起來是一個不好的情緒,但是正是焦慮在提醒,我們可能正面臨著危險。焦慮說明你的自我保護功能是完善的。

③ 轉移注意力

轉移注意力對我們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緩解痛苦,緩解焦慮的一個方式。轉移注意力,讓我們把100%投注在問題上的能量,向其他方面輸送,達到一種能量的平衡。



曉霞心生活


疫情期間,長時間在家中隔離是會對個人的思想情感產生一定的影響,但總得的來說,這種影響是來自於家庭內部和個人自身,其實和疫情的關係並不大。而且,往往都可以通過理智來化解。

春節之際,舉國上下的封城封村封路之策對於疫情的控制確實帶來了很理想的效果,但長達一個月的封閉,對家庭和個人的身心健康是存在一定的影響。主要來自以下方面,第一,我們被迫在家隔離,不能外出,這本身對於一個自由人來說是心理上的控制感,你會感覺到不舒服,雖然你也知道出去是不合適的!第二,長期在家,對於一些剛建立家庭的人來說,所有的毛病都會表現出來,加上不外出,無法找朋友喝喝酒、聊聊天,去娛樂場所發洩,導致家庭矛盾升級,產生洐生的心理愁緒!第三,很多朋友都是上班族,一旦長時間不能外出務工,那麼沒了收入,房貸車貸信用卡還款壓力山大,心裡會產生焦慮感!第四,農村地區媳婦兒都指望著家裡青年勞動力外出務工賺錢養家,如今無法外出,媳婦在家操勞也定會更加嫌棄男人不賺錢,那麼對於家庭裡的每個人來說都是心裡上的壓抑!

所以,從心裡角度分析,很多人都會產生各種負面情緒,但總得來說是我們長久在家裡,打破了原有的規律,從而引發了其他連帶效應,本身來講並不是疫情導致我們心裡不暢。我想我們在當前環境下,更應該擺正心態,更多的去思考前線抗疫的英雄們,他們羨慕我們,而我們呢又在惆悵所謂的心裡不快,實屬不該!


審計監察


有可能會有吧,畢竟一個人孤孤單單待著,會發黴的


好想有個家CC


會的,尤其是長期沉浸在疫情相關的新聞中,會覺得生活沒有了指望甚至末日來臨的感覺,你需要想想疫情結束後生活還是會照常的,同時,也要相信當今的中國,非常強大,足夠應對這樣的病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