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練)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單元檢測,讓孩子練習


(每日一練)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單元檢測,讓孩子練習


單元自測

積累與運用

1.下列各組詞語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磐石(pán) 含蓄(xù) 白皙(xī) 欽佩不已(qīn)

B.荒繆(miù) 籌劃(chóu) 赫然(hè) 兀兀窮年(wù)

C.彷徨(páng) 暑名(shǔ) 深邃(suì) 迥乎不同(jiǒng)

D.涉獵(shè) 迭起(dié) 澎湃(bài) 義憤填膺(yīn)

2.下列各組詞語書寫準確無誤的一項是( )

A.馬革果屍 婦儒皆知 心會神凝 彷徨

B.感情激盪 燕然勒功 零亂不堪 徙勞

C.一拍即合 當之無愧 惹人注目 磐石

D.和愛可親 死而後已 無瑕顧及 滑稽

3.下列對加紅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巴望:指望 義憤填膺:胸

B.仰之彌高:更加 兀兀窮年:勞苦的樣子

C.瀝盡心血:滴 獸鋌亡群:疾走

D.家喻戶曉:比方 鞠躬盡瘁:勞累

4.填空。

(1)貝多芬,德國作曲家,代表作有

(2)《孫權勸學》選自 主持編纂的

5.下面選項中沒有使用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

A.客人帶著好像敬畏又好像憐惜的神情,默不作聲地望著他。

B.他的嗓音特別洪亮,彷彿在他那古高盧鬥士式的大鬍鬚下面吹響一把軍號。

C.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

D.他無視屋內的人,一直走向那隻巨熊一樣蹲伏著的大鋼琴旁邊。

6.依次填入文中畫線處的詞語,能與前邊加紅部分構成最佳對偶的一項是( )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樸、聞一多先生,時局極端險惡,___________。但此時此地,有何話可說?我謹以最虔誠的信念,向殉難者獻誓:心未死,___________,和平可期,___________,殺人者必覆滅。

A.人民無比沉痛 志不絕 爭取民主

B.人心異常悲憤 意志緊 民主自由

C.人民生活痛苦 鬥志昂 民主有望

D.人心異常悲憤 志不絕 民主有望

7.請按照例句的形式,各用一句話概括人物的特點。

鄧稼先:博學睿智的科學家。

聞一多:

貝多芬:

福樓拜:

孫 權:

8.下列說法有誤的的一項是( )

A.楊振寧是美籍華裔物理學家,1957年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與鄧稼先是好朋友,鄧稼先為中國國防武器研製作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兩彈’元勳”,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B.《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中塑造了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革命家的形象,後期投身於民主運動,前期潛心學術研究。

C.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是莫泊桑、歐·亨利、屠格涅夫。

D.“他誠然孤獨,可是有‘永恆’為伴”,這是《音樂巨人貝多芬》中的一句話,意思是:朋友會離去、會誤解,但音樂不會,音樂永遠陪伴他。

9.仿照示例,任選下面列舉的一位人物作簡單的評價。

聞一多 貝多芬 左拉

示例:鄧稼先,我國核物理學家,《從鄧稼先》一文我們感受到他為國防事業獻身的精神。

你的評價:

綜合性學習

10.你的偶像明星(名人)是: ;你喜歡、崇拜他(她),是因為他(她):

11.你認為我們應當如何看待“追星”這樣的行為?(不超過40個字)

12.請你介紹一位文化名人,並用簡潔的語言介紹他(她)的主要事蹟。

閱讀理解

課內鞏固

閱讀下文,完成文後問題。

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13.文中最突出的描寫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14.“治經”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其中“經”指__________________一類書。

15.用原文回答問題。

(1)表現孫權對下屬呂蒙愛護、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孫權給呂蒙提出的讀書目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最能說服呂蒙的是哪句話?為什麼?

17.指出文中流傳至今的兩個成語,並分別解釋。

18.文中加紅句子是魯肅誇讚呂蒙的語句,這句話屬於什麼描寫?有什麼作用?

19.翻譯下列句子。

(1)蒙辭以軍中多務。

(2)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課外拓展

閱讀《憶冼星海》,完成第20~22題。

憶冼星海

茅盾

和冼星海見面的時候,已經是在聽過他作品的演奏,讀過了他那玩語言的自傳以後。

那一次我所聽到的《黃河大合唱》,據說是小規模的。那次演奏的指揮是一位青年音樂家,朋友告訴我,要是冼星海自任指揮,演奏當更精彩些。但我得老實說,儘管是“小規模”,可是那一次的演奏還是十分美滿的。我應當承認,這開了我的眼界,使我感動,老覺得有什麼東西在心裡抓,癢癢的又舒服又難受。那偉大的氣魄自然而然使人發生崇高的情感,光是這一點,也就叫你聽過一次,就像靈魂洗過澡似的。

從那時起,我便在想象:冼星海是怎樣一個人呢?我曾經想象他該是木刻家馬達那樣一位魁梧奇偉、沉默寡言的人物。可是朋友又告訴我:不是,冼星海是中等身材,喜歡說笑,話匣子一開就會滔滔不絕。

我見過馬達的一幅木刻:一人伏案,執筆沉思,大的斗篷顯得他頭部特小,兩眼眯緊如一線。這人就是冼星海,這幅木刻就名為《冼星海作曲圖》。木刻家的用意不在“寫真”,而在表現冼星海作曲時的神韻。它還遠不能滿足我的“好奇”。而這,直到我讀了冼星海的自傳,才得到部分的滿足。

從冼星海的生活經歷,我瞭解了他的作品為什麼有這樣大的氣魄。他做過飯店堂倌,咖啡館雜役,做過輪船上鍋爐間的火夫,浴堂的打雜,也做過乞丐。什麼都做過的一個人,有兩種可能:一是被生活所壓倒,雖有抱負,只成為一場夢;一是戰勝了生活,那他的抱負不但能實現,而且必將放出萬丈光芒。“星海就是後一種人!”——我當時這樣想,彷彿我和他已經是很熟悉的了。

大約三個月以後,在西安,冼星海突然來訪我。

那時我正在候車南下,而他即將經過新疆赴蘇聯①。當他走進我的房間,自己通了姓名的時候,我吃了一驚,“呀,這就是冼星海麼!”我覺得很熟識,而也感到生疏。我將這坐在我對面的人和馬達木刻中的人作比較,也和我讀了他的自傳以後在想象中描繪出來的人作比較,我差不多連應有的寒暄也忘記了。然而冼星海卻滔滔不絕地說起來。他說起了他到蘇聯去的計劃,講他的《民族交響樂》的創作。他的話我已記不全了,可是,他那種氣魄,卻使我興奮鼓舞。他說,他以後的十年中將以全力完成他的創作計劃。我深信他一定能達到,因為他不但有堅強的意志和偉大的魄力,而且又是那樣好學深思,勤於收集各地民謠的材料。他說他將在新疆逗留一年半載,儘量收集各民族的歌謠,然後再去蘇聯。

現在我還記得他的《民族交響樂》的一部分計劃。他將從海陸空三方面來描寫我們祖國山河的美麗、雄偉與博大。他將以“獅子舞”“劃龍船”“放風箏”這三種民間的娛樂,作為這偉大創作的“象徵”或“韻調”,來描寫祖國人民的生活、理想和要求。“你預備在旅居蘇聯的時候寫你這作品麼?”“不!”他回答,“我去蘇聯是學習,吸收他們的好東西。要寫,還得回中國來!”

那天我們的長談,是我和他的第一次見面,誰又料得到這就是最後一次啊!“要寫,還得會中國來!”這句話,今天還響在我耳邊,誰又料得到他不能回來了!

這樣一個人,怎麼就死了!

昨晚我忽然這樣想,當他在國境被阻,而不得不步行萬里,且經受生活的極端的困厄,而回莫斯科去的時候,他大概還覺得,這一段不平凡的生活經歷又將使他的創作增加綺麗的色彩和聲調。要是他不死,他一定會津津樂道這一番的遭遇。現在我還是這樣想,要是我再遇到他,一開頭他就會講述這一段顛沛流離的生活,而且要說:“我經過中亞細亞,步行過萬里,我看見了不少不少,我得了許多題材,我作成了曲子了!”時間永遠不能磨滅我們在西安的一席長談給我的印象。

一個具有偉大氣魄、抱有崇高理想的冼星海,永遠坐在我對面,直到我眼不能見,耳不能聽,只要我神智還沒昏迷,他永遠活著。

1946年1月5日(有刪改)

【注】①蘇聯,指前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1991年解體。

20.作者在回憶冼星海的過程中,既寫了想象中的冼星海,也寫了冼星海留給他的印象。閱讀文章,填寫表格。


(每日一練)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單元檢測,讓孩子練習


21.閱讀加紅句子,結合文章內容,揣摩作者“好奇”的原因和內容。

“好奇”的原因:

“好奇”的內容:

22.簡要分析作者是怎樣把只見過一面的冼星海描寫得生動而感人的。(不超過150個字)

作文

23.生活是個萬花筒,所有的一切都讓你著迷:讀書、踢球、畫畫兒、集郵、種花……你一定從中享受了無限的樂趣,得到了教益和啟迪,增長了才幹,陶冶了情操。請你以“ 真讓我著迷”為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記敘文,寫出你的真實感受。

參考答案


積累與運用


1.A 解析:B項“荒繆”的“繆”應為“謬”;C項“暑名”的“暑”應為“署”;D項“澎湃”的“湃”應讀pài、“義憤填膺”的“膺”應讀yīng。

2.C 解析:A項的“馬革果屍”的“果”應為“裹”,“婦儒皆知”的“儒”應為“孺”;B項的“徙勞”的“徙”應為“徒”;D項的“和愛可親”的“愛”應為“藹”、“無瑕顧及”的“瑕”應為“暇”。

3.D 解析:“喻”應為“知道”的意思。

4.(1)《田園交響曲》《命運交響曲》(2)司馬光 《資治通鑑》

5.A 解析:A項中的“好像”只表示一種猜測。

6.D 解析:可以從詞性、句式結構考慮。

7.略。

8.C 解析:不包括屠格涅夫,應為契訶夫。

9.略。

綜合性學習

10.略。(只要喜歡、崇拜的理由正面、積極、向上即可得分)

11.追星本來是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從這個角度看,追星無可厚非,但如果過分狂熱,那追星就失去了純真、積極的色彩。由此可見,追星只是我們生活中的點綴,而不應該是生活的全部,我們應當理智對待,切忌盲目。

12.示例:北宋名臣包拯,人稱“包青天”,他鐵面無私、剛直不阿、兩袖清風,至今為人敬仰。

閱讀理解

13.對話(語言)描寫

14.研究儒家經典 《易》《詩》《書》《禮》《春秋》

15.(1)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16.(1)“卿言多務,孰若孤?”孫權以身作則,從而說服了呂蒙。

17.吳下阿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來看。

18.側面描寫,突出呂蒙積學修業,學有所成。

19.(1)呂蒙以軍中事務多來推辭。

(2)士別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長兄知道這件事太晚了啊!

20.答案示例:

①魁梧奇偉,沉默寡言②戰勝了生活的坎坷,成就了偉大的抱負③在西安與冼星海相見

21.答案示例:

①聽《黃河大合唱》之後,“發生崇高的情感”。

②能寫出具有“偉大的氣魄”作品的冼星海是怎樣一個人。

22.答案示例一:作者先寫聽《黃河大合唱》和看《冼星海作曲圖》,從側面表現出冼星海的氣魄和神韻;然後再正面寫與冼星海的見面,通過對他滔滔不絕談吐的描述以及“要寫,還得會中國來”的語言描寫,表現了他熱情開朗的性格和熾熱的愛國情懷。文章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使冼星海這一形象生動而感人。

答案示例二:作者雖與冼星海只見過一面,但印象深刻。作者詳細記述了這次見面的情形,描寫了冼星海滔滔不絕的談吐,計劃寫《民族交響樂》的創作激情,以及“要寫,還得回中國來”的鏗鏘話語,在對人物的描寫中,生動地刻畫了一個熱情開朗、才華橫溢、充滿愛國情懷的音樂家形象,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文

23.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