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皇帝王莽是卑劣的篡弑者,还是超前的改革家?

地皇四年(公元23年),王莽死于乱军之中。随后的1900多年里,作为"乱臣贼子"的典型,王莽不断遭到口诛笔伐,直到20世纪。

短命皇帝王莽是卑劣的篡弑者,还是超前的改革家?

1928年,胡适写了一篇名为《1900年前的社会主义皇帝——王莽》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文章里,胡适对王莽颇多赞美之词,认为他是一位"社会主义者",一位空想家和无私的统治者。王莽的改革之所以会失败,完全是因为他的思想和政策都太超前了。

今天的网络上甚至有人认为,王莽是"穿越"回汉朝的人。

那么,王莽其人,到底是卑劣的篡弑者,还是超前的改革家呢?

01

王莽上位

白居易曾写过一首诗,流传很广: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王莽如果死在汉平帝时期,那他将会是一位完人,甚至是圣人。横空出世的王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凭借一己之力,让千疮百孔的西汉王朝有了一些蓬勃的气象。

和历史上许多阴险狡诈的篡位者不同,王莽的名声一直很好,好到他篡夺汉家天下的时候,几乎没有人反对——即使刘姓诸侯也都认为,把江山交到王莽手里,比放在刘家人手里更靠谱。

短命皇帝王莽是卑劣的篡弑者,还是超前的改革家?

王莽出身高贵,姑妈是汉元帝皇后、汉成帝生母——王政君,叔叔伯伯相继担任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执掌帝国权柄。出生在这样家庭的人,大多会沾染上纨绔子弟的习气,但王莽没有,他从小就谦恭待人,礼贤下士。

王莽的父兄,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死了,于是,王莽一肩担起了侍奉母亲、照顾寡嫂,以及抚育长兄遗子的事。此外,王莽不仅殷勤侍奉诸位叔伯,还向当时的儒学大家虚心求教,绝对算得上品学兼优。

伯父王凤是王家的第一位大司马大将军,他病重时,王莽随侍在侧,不惜以身试药。如此谦恭、孝顺,让他赢得了朝廷内外的一致好评,即使不做官,他也是西汉王朝的道德楷模。

到汉成帝末年,随着王莽叔伯的相继离世、病退,王莽成了整个王氏家族的"话事人"。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王莽出任大司马大将军,继承了这个由王家垄断的职位。

02

失而复得的权柄

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汉成帝驾崩,汉哀帝继位。哀帝是成帝的侄子,因此与王家没有亲戚关系。

继位的汉哀帝,自然会亲近跟他血缘相近的人,于是,丁、傅两家在短时间内取代了王家的外戚地位。因为裙带关系上位的王莽,被汉哀帝赶出京城,回到自己的封地——新都。

这几年是王莽人生的低谷,在政治上最失意的时候,次子王获却给王莽惹了点事儿。王获动手杀死了自己的一个奴婢,本来,按照当时的律法,王获的行为不算什么大罪,如果在杀奴婢之前跟官府报备过,甚至就是合法的事儿。

但王莽不这样认为。他在得知儿子杀奴婢的事后,"切责获,令自杀"。杀人偿命!谪居的王莽,竟然让自己的儿子自杀来抵偿奴婢的性命。

如此举动,天下震惊。

西汉中期以来,奴婢问题日趋严重,公卿大夫蓄养家奴已经是普遍现象:这些豪族大家动辄数百上千的家奴,既丧失自由,听任主人打骂,又无法参加劳动,为国家贡献赋税收入。此时,身居高位的王莽竟然愿意为一名身份卑微的奴婢,责令亲生儿子自杀,这一举动,让许多奴婢感动得不知所以,许多人仿佛从王莽身上,看到了救世主的影子——只有王莽,才能救天下!

严于律己的王莽,受到了全天下人的拥戴。当他被汉哀帝贬出京城的时候,许多人上书为其求情。舆论一边倒地支持王莽,汉哀帝最终不得不将其召回京城,侍奉太皇太后王政君,但没有给他具体的职位。

不过王莽运气好,熬了几年就熬出头了。


短命皇帝王莽是卑劣的篡弑者,还是超前的改革家?

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汉哀帝驾崩,太皇太后临朝称制,把王莽重新扶上大司马大将军的位置,并且和王莽一起,立年仅九岁的刘衎为帝,是为汉平帝。自此,王莽坐稳了大司马大将军的位子,直到建立新朝,始终牢牢掌握着西汉王朝的权柄。

初始元年(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代汉自立,建国号"新",改元"始建国"。

03

新朝新政

王莽将自己的国号定为"新",是寄予了很大期望的。他希望自己的统治,能够革除西汉的弊病,让天下焕然一新。

西汉中期以来,除了日益严重的奴婢问题,土地问题也长期困扰着统治者。西汉中后期,人口日益增长,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朝廷的收入越来越捉襟见肘。能否顺利解决这两大难题,成为王莽政权成败的关键。

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这位明星政治家开始动手了。


短命皇帝王莽是卑劣的篡弑者,还是超前的改革家?

王莽下诏,将天下的耕地全部改名为"王田",表示将所有的土地收归国有,禁止买卖。同时,恢复"井田制",即,将900亩的田平均分成九份,八家分领边上的八份,中间一份为公田,由八家共同耕作,收成归国家。

诏令规定,每户家庭男丁八人可拥有一井(900亩)之田,男丁不足八人的,必须将超过部分分给其他家庭。而那些原先没有田的,则按照上面规定,由国家授予田地。

这样的政策,且不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受到地主的强烈抵抗,就是按照平均数而言,每一个男丁分配超过100亩土地,当时全国也没有那么多的可耕种土地。这项政策注定是一纸空文。

到后来,甚至追随王莽的官员都看不下去了,对王莽直言:

井田虽圣法,其废久矣。周道既衰,而民不从。秦知顺民心,可以获大利也,故灭庐井而置阡陌,遂王诸夏,讫今海内未厌其敝。今欲违民心,追复千载绝迹,虽尧舜复起,无百年之渐,弗能行也。天下初定,万民新附,诚未可施行。

几年之后,王莽迫于形势,不得不收回成命,宣布取消土地改革计划。这样一来,拥有土地的地主、没有土地的雇农,都对王莽失去了信任。


短命皇帝王莽是卑劣的篡弑者,还是超前的改革家?

与土地改革同时,王莽还试图推进"废奴"事业。他规定,所有的私人奴婢,都改名为"私属",禁止买卖。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王莽的政策只针对私家奴婢,不包括官府的奴婢。

由于受到各级官僚的强烈抵制,这项政策最后也不了了之。讽刺的是,王莽的土地改革政策,最后导致了更多的农民失去土地,而这些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不幸沦为官府的奴隶。

04

折腾不已,内外交困

废奴、土改的失败,没有让王莽停下改革的脚步。

和土地收归国有类似,王莽还制定了商业改革的措施:五均六筦。王莽规定,在长安、洛阳、临淄、成都、宛、邯郸六大城市设立专门的部门,监督物价,防止商人抬高物价。此外,国家对盐、铁、酒实行专卖,垄断钱币铸造,对名山大川的物产收税。

王莽的本义,是希望通过行政手段,干预无序的市场行为,保证商业稳定有序地进行。这些想法颇有些建立现代政府的意味。

但是很不幸,当时的官僚阶层并没有王莽这样的"现代意识"。官僚阶层不支持王莽的政策,王莽不得已,只能依靠一些大商人来监督、平抑物价。最后,垄断的官商集团,不仅没有平抑物价,反而因为王莽的新政,赚得盆满钵满;而那些规规矩矩做生意的中小商人,却被挤兑地生存不下去,最后沦落到破产的地步。


短命皇帝王莽是卑劣的篡弑者,还是超前的改革家?

这还不够,王莽还要继续玩儿。他下诏,将全国各地的地名全部改了一遍,而且高兴了就继续改。如此胡来,导致有些官员根本搞不清楚自己所在的地名,不得不在文件里加上老的地名。

同时,王莽坚持改革币制。平心而论,王莽时期的钱币,制作精美,远胜西汉的五铢钱,但是种类繁多。繁多到什么程度呢?在王莽当政时期,同时有28种不同规格的货币流通,怎一个乱字了得!

再加上王莽坚持向匈奴、高句丽等开战,整个新朝开始陷入内外交困之中。

05

千秋功罪任凭说

地皇四年(公元23年),新朝军队在昆阳大战中惨败,损失殆尽。

不久,起义军攻入长安,王莽在渐台被杀。死后,王莽的头颅被砍下,悬挂于宛市。百姓听说之后,"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

但另一方面,当起义军进攻长安时,数千官员、随从、军士追随王莽,一路退到渐台。这群人最后全部战死或被杀,一路追随王莽至泉下。


短命皇帝王莽是卑劣的篡弑者,还是超前的改革家?

要说王莽真那么不得人心,最后怎么还会有这么多人为他殉葬呢?直到生命的最后,王莽身边还是有追随者,他的一生,恐怕不能算是彻底的失败吧?

今天我们看到的王莽那些事儿,绝大部分来自班固的《汉书》,班固是东汉时人,为了证明东汉的统治合法性,必然会丑化王莽,将其塑造成沽名钓誉的伪君子。

平心而论,王莽在改朝换代之后所推行的那些改革政策,太过理想主义,不具备太多的可操作性。但他作为社会改革家的初心,道德楷模的事实,却是不争的。

都说王莽沽名钓誉,但要伪装自己,几天、几年容易,要伪装几十年而不露馅,真的容易吗?王莽一生,几十年始终如一地礼贤下士,这是班固也无法反驳的事实,如果王莽真露出了什么"狐狸尾巴",《汉书》里怎么会毫无记载呢?

这位明星政治家,与其说是沽名钓誉的伪君子,不如说是理想主义的道德楷模,他的失败,不是因为他的虚伪,而是因为太过理想,以至于现实最终将他杀死在了那个年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