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刘邦是“流氓皇帝”,刘邦究竟有多流氓?

史学达人


汉高祖刘邦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什么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开创汉朝等等,都是对他进行夸耀的一些词汇,孰不知刘邦可是有千古流氓皇帝之称的。

流氓一词在现代词语上的一种解释是指那些不务正业、经常寻衅闹事、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如此看来这真是专门为刘邦所存在的词啊。关于刘邦很流氓这件事,相信不少人也早有所耳闻,毕竟刘邦当初为了逃命多次想丢下妻儿的事可是在如今传的沸沸扬扬。不过刘邦所做的流氓事可不止这一件。



  • 一,不务正业,破皮无赖,整日游手好闲。刘邦家是种庄稼的,但是刘邦在成人之后却不下地干活,整日跟着地痞无赖在一起鬼混,为此他爹还多次对他进行训诫可是都不顶用。所以成年之后的刘邦还一事无成,后来花钱谋了个亭长的差事,开始插手那个地方黑白两道上的事。他凭借着亭长的身份在樊哙的肉摊上免费拿肉不付钱,逼的人家樊哙要换地方重新营生,刘邦得知这个消息后,就跑到他家里去说要阻断他的营生,让他买不了肉。这种做法确实也很流氓了,人家没招惹你,自己吃了亏反过来还要被你训斥一顿。

  • 吕雉一家在刚搬到沛县这个地方的时候曾大摆筵席邀请这地方的人来做客,而刘邦就仗着自己在泗水亭亭长的身份想要蹭吃蹭喝。于是刘邦便也去了吕太公家的宴会上打算白吃白喝,后来一时兴起居然还在宴会上说出随礼一万钱的话。可后来却是刘邦不仅没有交钱,白吃白喝后还把吕雉给打包了。

  • 二, 好色,无情无义。刘邦在他家那地方其实就是一个小混混,无事可做,还喜欢逛妓院,不仅如此刘邦在娶吕雉之前还曾和一个姓曹的寡妇搞在了一起,还生下了庶长子刘肥。可是刘邦一开始根本就不承认刘肥是他的儿子,还是在朋友的劝说下勉强认的。后来,刘邦在娶了吕雉之后就把那个寡妇给忘了。然后,刘邦在一次打仗时遇难恰巧又被戚夫人与她的父亲所救,而戚夫人的父亲看着刘邦一脸贵相便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刘邦。而此时的吕雉因为日夜为刘邦操持家务,人已经不如当年那般好看年轻,自然也就被刘邦抛之脑后了。刘邦还曾多想要废黜吕雉的皇后之位,一点也不顾及自己与她的结发之情。


  • 三,冷血无情,自私自利。一次刘邦在与项羽作战时,大军攻下彭城,项羽又派兵进行增援,刘邦大军被打的溃不成军,就连刘邦本人也差点被俘。情急之下只得驾马车赶快逃亡,而在逃跑的路上,因为做的人比较多,所以马车跑的很难,刘邦很担心会被敌人给追上,于是为了让马车跑得更快,刘邦几次想要把自己的妻子儿女推下马车,不让他们在马车上。话说,虎毒不食子,这刘邦简直是可怕。不仅对待自己的妻儿如此,就连是养育自己多年的父亲,也不见得他有多孝顺。在一次战争中项羽抓了刘邦的父亲,想要以此对他进行要挟,便对刘邦说要煮他的父亲,谁知道刘邦竟说煮好了也分他一碗的话。不管是认真的还是无意,这着实很过分。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像刘邦还曾往读书人的帽子里撒尿以此来表示对他们的侮辱,因为自己没有文化就对读书人不尊敬。不过虽然刘邦对家人很是无情,本人又是一个破皮无赖不过他对待朋友兄弟却很讲义气。


小姐姐讲史


未发家起身前

1.出身农家,却不喜种地,用咱庄稼人的话说就是二流子,整天游手好闲的,等着让家里人养活。

2.后来混了个亭长的小官当,和女子私通。后来去见了个有点名望的长者。凭借吹牛皮脸皮厚(其实这是人家的优点,一般的人干不出来。),忽悠来了一个媳妇。

发家致富贵中

3.一次病败逃跑,为了让自己跑的再快点,不被敌人捉住,前前后后几次将自己的亲儿子和亲闺女推下车。

4.对手拿老爹威胁,轻轻一笑,说什么咱俩哥俩好啊,我爹即你爹啊,你要是煮了他,也给我来一碗汤喝呗。

5.有个人才来拜会时,老刘正左边一个美女右边一个美女伺候着洗脚。(想想那画面)

发家致富贵后

6.瞧不起读书人,往儒生的帽子里撒尿。

7.要接见大臣,结果大臣去时,人家正搂着美人玩戏。大臣尴尬又气,一拧着脖子走了。老刘追上去,骑在大臣的脖子上挑衅地问什么,你看老子怎么样!

就说这么些吧,应该够了吧!





若愚说


刘邦的流氓名声是由他父亲叫出来的,在农耕时代不干农活,整天游手好闲,和狐朋狗友们喝花酒,嫖娼妓,经常和一个姓曹的女人鬼混,还生下一个儿子。他父亲很不喜欢他,觉得他不如哥哥,就是个不会有出息小流氓。

后来刘邦当了个小亭长,黑白道通吃。小地主吕太公为躲避仇人一家搬迁沛县,很多人带着贺礼参加乔迁宴。热闹的地方少不了刘邦,他嘴里喊着:“送一万钱红包”,其实只带了一张嘴,典型的地痞流氓做派。可是吕太公一看这人胆肥,肯定是黑白道都吃得开的人。沛县这地方民风剽悍,我初来乍到,地方上没个帮手肯定会吃亏,招他当女婿肯定错不了,于是把女儿吕雉嫁给了刘邦。没想到这小流氓娶了大美女,把之前的曹氏抛到九霄云外了。

六亲不认流氓习气重

刘邦起兵之后,为了达到他称王称帝的目的,六亲不认。有一次被项羽的军队追击,刘邦仓皇逃跑,为了加快速度,他把儿子和女儿从车上推了下去,大臣滕公把孩子抱上来,他又推下去,推上推下好几次,滕公生气了,才将两个孩子留在车上。

在打定陶时得了个战利品戚夫人,就把吕雉忘记了。刘邦的父亲和老婆吕雉被项羽活捉当人质,刘邦不闻不问。后来在鸿沟,项羽为了威胁刘邦,支了一口大锅,把刘邦父亲放进大锅,扬言要煮了。没想到刘邦根本没把这当回来,他对项羽说:“我爹就是你爹,你煮咱爹吧,分我口汤喝。”和刘邦玩流氓手段,项羽是徒孙。

政治上的大流氓

刘邦是个大政治流氓。项羽在鸿门设宴准备杀刘邦时,项伯给好朋友张良报信。刘邦知道后,又是称项伯哥哥,又要将女儿嫁给项伯的儿子。老实人项伯信以为真,在鸿门宴上挺身而出为刘邦挡剑。后来刘邦当了皇帝,当年约为“儿女亲家”的事只字不提,赐给项伯“刘姓”,这不但是让他忘记儿女亲家的事,还要让他忘记自己的祖宗。

韩信可谓刘邦的左膀右臂,不可或缺,为创立汉室江山立正赫赫功劳。可刘邦从来没信任过他。刘邦自己的部队被项羽杀光了,直接跑到韩信的营中,理直气壮的抢了人家的部队。韩信一点脾气也没有,只能重敲锣鼓另开张。就这样,打下江山后,刘邦还是借吕后的手,杀了韩信,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社会就是如此,一个人,一旦有了名成了一个大人物,在社会上有所地位,有所成就,那他无论以前做的好事坏事都会被别人一一扒出来,并且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且人们常常更热衷于谈论这些英雄人物的缺点不足之处,刘邦年少时的流氓品性可以成为人们的谈资,项羽小时候不爱读书的行为也可以成为人们的谈资。

人们对这些英雄人物的优良品性固然是深表崇拜,不过人们对于英雄人物的缺点却会更有猎奇心理。从这些英雄人物的缺点不足,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些英雄人物其实也不过是一个凡人而已。


大海里的方舟


刘邦出生在沛郡丰邑的一户普通农家,作为一个农民子弟刘邦却不肯干农活,因此常被他父亲刘太公训斥,但也是无济于事,因此在当地人眼中,刘邦就是一个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小流氓!

刘邦同村有个小寡妇,按说尚未婚配的刘邦不应该对个寡妇感兴趣,然而事实上刘邦却没事就去勾搭这个小寡妇,最后竟令寡妇怀了孕,最终为刘邦生下了的第一个孩子刘肥!


后来刘邦凭着自己的社会关系当上了泗水亭亭长,当时县里搬来了逃难而来的吕太公一家,而刘邦凭着自己“不要脸”的精神,骗得吕太公将自己的爱女吕雉以小15岁的年龄许配给了刘邦!

在楚汉争霸期间,刘邦打下了项羽的老巢彭城。项羽得知彭城被刘邦占领后,直接带着骑兵杀回彭城,吓的刘邦丢下了城中的刘太公和吕雉,自己狼狈而逃。在逃跑的路上,刘邦觉得坐在车上的一对亲生儿女碍事,就把自己两个儿女都推下了车,还好夏侯婴救了两个孩子!



刘邦虽然跑了,但是被他丟下的刘太公和吕雉却被项羽俘虏了。项羽本想用刘太公和吕雉要挟刘邦,并发下狠话说要活煮了刘太公,这个时候刘邦却对项羽说:当初我们曾对天起誓结为异性兄弟,那么我爹就是你爹,你煮我爹就是煮你自己的亲爹,你如果真的要煮了你爹,一定记得分我一碗汤。把项羽气得竟无言以对!


抛妻弃子,不顾亲爹死活,这就是历史上的“流氓皇帝”刘邦!


唐古看今


古今凡成大事者,必是有特别能力之人,刘邦的特别能力也许就是我们所说的“流氓”,这种流氓精神刚好是那个时代所需要的,所谓时代造就英雄,刘邦刚好就是这样。至于他究竟有多流氓呢?我下边通过几件广为流传的事情与大家略谈一二。


一、刘邦与村里曹寡妇的事迹

刘邦从小就喜欢广交朋友,而且出手阔绰,深得朋友喜欢,大家也都愿意与刘邦在一起相处。可是问题来了,刘邦虽然广交友,总是游手好闲,但是他是个无业游民,家里没矿,这就尴尬了。


刘邦每次与朋友去吃喝玩乐,都是赊账,但是从来不会去结算,因为他确实也没钱,实在为难。好就好在刘邦没钱但是有志气、有抱负,他总觉得自己以后会出人头地,总相信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这种精神很不错。

不过即使今天也一样,你会发现只要谁家孩子成天不务正业,大家就会把这个人与流氓一词联系起来,这是因为人们评价一个人的标准就很肤浅,大多数人评价一个人就是以工作怎么样,挣多少钱,但是从来不会考虑这个人心地如何,心胸如何,抱负又如何?

所以大家都觉得刘邦是一个成不了气候的流氓,甚至他的父亲也这样认为,经常骂刘邦没有出息,好就好在刘邦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不拘小节,死皮赖脸,不管别人怎么评价自己,怎么骂他,他都觉得无所谓,心里有理想,又何必在乎别人眼光。

就是这些无所事事的日子,他遇到村里的一个曹姓寡妇,人美心善,于是刘邦就与曹寡妇逐渐来往密切,并在一来二去的过程中让曹寡妇怀孕,生下刘邦的第一个儿子刘肥,后来担任齐王,还是很不错的一个小伙。

也许有人会觉得刘邦与寡妇混在一起,就是一种耍流氓,可是我们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一下,有什么奇怪呢?两人情投意合,为什么要管世俗的眼光,这件事情恰好从侧面突出刘邦不在乎世俗眼光的远见卓识,难道不是么?

在那样的年代,,封建思想束缚严重,很多人都深受影响,思想被禁锢,根本没法做出什么成就,而刘邦则不同,他的思想从来都没有局限,让人根本无法捉摸得透,这也是后来刘邦取得江山的一个原因,不拘小节,思想开放而没有束缚。


二、刘邦开空头支票

刘邦的岳父也就是吕雉的父亲,当时是当地县令的好友,地位与刘邦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吕公举家迁到沛县,在家中设宴,招待当地名流。既然是乔迁之喜,去参加宴会之人自然少不了要送礼,负责收礼的人是萧何,他根据礼金多少来安排座位,送的越多,座位越好,档次越高。

原本刘邦这样的角色,没钱没地位,自然就要坐级别很低的座位,可是他不走寻常路,在参加宴会送礼时,高声喊道“贺一万金”,送这么多钱,别人都对他刮目相看,让他坐在上上座。

可是事实上,刘邦一分钱也没有送,只是开了一张空头支票,说钱以后佣人会送去,当然事情过后,对方肯定不好意思专门差人去要贺礼,当时人们的思想还是很传统,没人想到刘邦居然会这样干。


在宴会上,刘邦在上上座,认识的人也都是社会名流,非富即贵,刘邦继续侃侃而谈,一点没有畏惧的感觉,让大家感觉这个人器宇不凡,确实是一个成大事之人,于是宴会上宾客都对刘邦刮目相看,这其中就包括宴会的主人吕公,觉得刘邦日后定能成大事,后来还把女儿吕雉嫁给了刘邦,让刘邦摇身一变地位提高。

也许在普通人眼里,会觉得这是刘邦流氓,或者大言不惭,可是如果经过深入分析,就会彻底否决自己的想法。刘邦的做法完全已经把人性了解得足够透彻,所谓的上流社会,都有一个准入标准,很多人因为这个标准导致无法接触上流社会,也就无法让自己认识比自己优秀很多的人。

一个人一旦失去认识更加优秀的人之机会,就会因为认识的局限性而变得越来越坐井观天,要是与比自己厉害很多的人交往之后,你会发现你受益颇多。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选择圈子很重要,有人做过这样一个研究,将一个人与一群社会精英放在一起生活,不久后这个人也就成了社会精英,,因为周围人的耳濡目染以及大力支持,这个人很快脱离原来模样。

而将一个精英和一群无所事事的人放在一起,这个精英最后也变得不再是精英,因为他一个人的思想很难左右周围人,反而周围人的思想左右了他。同样的道理,刘邦要是继续与以前的那些混混在一起,他不可能有后来的成就。

但是刘邦明白这个道理,就想方设法攀高枝进入那个圈子,获取更多的资源。当然,要是你在那个圈子里是最差的,别人一样看不上你,所以刘邦假装自己很有钱的样子,引起别人注意,这样一来就可以获得别人的青睐,以后做事情就顺利简单很多。


这是一种做人的大智慧,也是一般普通人所不能理解的,普通人觉得刘邦是流氓,而刘邦却在不断往上爬。这样的事情在今天一样普遍存在,有很多专门骗钱的人就靠这种行为在各个圈子混迹。


三、项羽煮刘太公事件

项羽攻克刘邦,刘邦落荒而逃,剩下自己父亲被项羽俘虏,并且传话给刘邦,意思就是说要煮了刘邦的父亲,叫刘邦及时出现。结果刘邦不仅不出现,还说“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项羽听完刘邦的话,气得不行,大骂刘邦不是人,居然连自己父亲都不救,遂下令要杀掉刘太公,可是项羽手下劝项羽说要是刘邦真的只想要天下,即使项羽杀了他父亲也无济于事,,并且还会落下骂名,又何必呢?最终项羽只能作罢,放过刘太公一马。


我们来看一下这件事情,单纯从表面上看,确实觉得刘邦很不是人,可是深入分析一下,刘邦当时的处境,,他去救父亲又能救得了么?只会让自己被一锅端,然而他叫项羽煮了刘太公,这样一来,所有问题都抛给项羽,项羽要是真煮了刘太公,天下所有人都会觉得项羽不是人,这样一来项羽的英雄形象不是毁于一旦,所以项羽断然不敢那样做。

这里也说明刘邦对项羽足够了解,这为他后来战胜项羽奠定了基础,而项羽则不仅对刘邦捉摸不透,还自己给自己设限太多。我想这件事情要是角色互换,刘邦肯定会煮了项羽他爹,并且大肆宣传说项羽不孝,这就是两个人的差别,在夺取天下这种生死大事上,谁的手段最多,谁就能取得最终胜利,束缚越多,顾及的道义越多,越不可能取得胜利。



结语

其实人的成与败都是有原因的,并不是一句简单的成王败寇就可以总结,几乎所有成功者都是对人性研究得足够透彻之人,从而顺应人性而为之,这样才更加容易成功!



嗔痴历史观


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的第三位皇帝,西汉王朝的建立者刘邦来说,他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延续四百余年的朝代,我们的民族、语言、文字均被冠以”汉“,他为中国开创一个新纪元,被称一代明君,却总被一些人说成流氓皇帝,刘邦流氓吗?

先别急着下结论,先来看看刘邦有哪些受人诟病的毛病,人无完人,毛病总是有的,也许正是这些毛病,才让人把刘邦称为”流氓“的吧。

1、刘邦不从事农业生产

民以食为天,在重农抑商的秦汉时期,农业生产不仅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事,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但是出身农民的刘邦并不种地,一个不种地的农民就会被人骂成不务正业,这也正常,但是反过来说,刘邦如果一心一意的种地,那还能建立大汉王朝吗?

韩信也不种地,成就一代兵仙,萧何也不种地,成就一代名相,张良照样不种地,成就一代谋圣,不种地并不能说明什么,人各有志,只要能成才,刘邦成功了,所以说刘邦不务正业是不对的,更不是流氓。

2、刘邦是个”混混“,爱戏弄人

刘邦当上沛县泗水亭亭长后,显然是个芝麻大小的官,相当于现在的村武装部主任,整天混迹官场,沛县上上下下的官吏,刘邦全都认识了,而且还混得很熟悉,时不时还调戏一下个别官吏,这些官吏有沛县县吏萧何、沛县狱掾曹参、沛县政府专职马车夫夏侯婴等等。

话又说回来,刘邦除了与官吏混熟,喝喝酒,开开玩笑,戏弄下别人,又没干过什么出格的事,也没有干过伤天害理的事,更没有做过欺负百姓的事,这是混混吗?当然不是,无非就是刘邦在底层吃得开,讲义气,刘邦曾经误伤过夏侯婴,被人告发到官府,刘邦因此被关压一年多,还遭受了鞭刑数百个,可刘邦没有出卖任何人,就自己扛着,最后还是夏侯婴的证言救了刘邦一命,说明刘邦讲义气,所以夏侯婴一生都是刘邦最信任的车夫,还封侯。

所以刘邦不是混混,更不是流氓,在外面混,只是刘邦的生活方式罢了。

3、刘邦好酒色,还跟寡妇生了私生子

刘邦喜欢喝酒,又喜欢女色,这放在秦汉时期任何一个男人身上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嘛,这也叫流氓?那天下的男人都是流氓了,刘邦喝酒没钱的时候经常欠帐,欠帐这事都是一个愿挨一个愿打,况且刘邦又不是没有还钱,有钱的时候,刘邦还是还的。

至于和寡妇生下私生子这事,也并不违反伦理,刘邦又没有结婚,他有理由和别的女人谈情说爱,只不过他找了一个寡妇而已,碰巧寡妇又生了一个儿子,也许刘邦是因为没钱娶寡妇吧,也许是因为其他原因,刘邦没有给寡妇名份,但刘邦成功之后,封了这个私生子刘肥为齐王,把天下最肥沃、最大的齐国封给刘肥,这本身就说明了刘邦觉得亏欠了刘肥才这么做的,这当然不是流氓行径了。

4、刘邦经常耍无赖

比如刘邦不请自到吕公家喝酒,撒谎说”贺万钱“,其实是没有钱,以这种方式讨酒喝而已,像这种庆贺场面,本来就是人多热闹图个吉利,如果主人不愿意,可以把刘邦赶出去,这也没什么,估计刘邦也经常被人赶出去,但吕公不仅没赶刘邦,反而待为上宾,这就不是刘邦的无赖了,而是两厢情愿的事,这当然不是流氓。

5、刘邦逃命时把自己儿子女儿赶下车

这一点确实是刘邦一生最大的黑点,没啥可以洗白的,刘邦这个确实过于薄情,即使是对自己的儿女也是如此,他逃命时想的就是如何保住自己的性命,到于其他人,跟自己比起来,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在那种危急的时刻,刘邦确实是心态失衡了,做出了这样绝情的举动,不过也不能因为这事说刘邦是流氓,只能说刘邦纺绝情了。

6、刘邦出尔反尔,言而无信

刘邦与项羽在鸿沟达到了暂时和平的协议,项羽释放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吕雉,然后率楚军往回走,刘邦在这个时候听从了张良的建议,立即撕毁了鸿沟协议,率军攻打项羽,项羽措手不及,但很快调整好心态攻打刘邦,刘邦在这事上的出尔反尔,言而无信,让人觉得刘邦是流氓。

可是你要弄清楚的是,这是战争,是你死我活的战争,同时也是政治,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刘邦的目的是打败项羽夺取天下,打仗和政治都讲兵不厌诈,只要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无所不用其极,刘邦违背协议也没啥不对的,这不是流氓。

7、刘邦看不起儒生

刘邦自己不有读过多少书,又是在底层社会摸爬滚打多年的,一直就看不起儒生,有要儒生帽子中撒尿的行为,有接见儒生时在洗脚不尊重儒生的行为,这个必须得承认是事实,但是刘邦的这种行为一点也不影响他重用正确的人才,和听取正确的意见。

郦食其说刘邦不尊重他,刘邦立即改变态度,停止洗脚,穿戴整齐,请郦食其坐为上宾,然后向他道歉,这种行为换了别人能做到吗?刘邦能,刘邦并不是看不起儒生,刘邦是那种习惯,可是一旦上升儒生有利于他的发展,刘邦立即变得恭敬,能屈能伸,能上能下,这就是刘邦,这怎么是流氓呢?

所以,综合起来看,刘邦并不是流氓,不仅不是,还且还是一个世间罕有的用人高手和情商高手,刘邦从底层来,并不代表他就是流氓,在秦汉时期,出身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草民出身的皇帝,本来就打破了传统,当上皇帝更是不可思议,尤其是击败了千年一出的战神项羽,更是不可思议。

韩信、张良、萧何这样的绝世人才,都拜倒在刘邦身下,服服贴贴地为刘邦出谋划策,这是流氓能做到的吗?英布、彭越这样桀骜不驯的枭雄甘心情愿为刘邦充当马前卒,这是流氓能做到的吗?48岁出首,七年时间就统一天下,只比秦始皇小三岁的刘邦就成功缔造了一个强盛的朝代,这是流氓能做的吗?

刘邦不是流氓,是开创新纪元的一代明君。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1.这家伙会骗吃骗喝。早期,刘邦不喜欢工作,也不事稼穑。成天当个二流子,与一帮狐朋狗友撩鸡逗狗,不务正业,没有人看得起。如此还喜欢喝酒吃肉,时常腆着脸去酒楼大吃大喝,然后赊账。酒楼老板知道他有一帮小弟(樊哙、周勃等),也不敢不赊,但他无信用,从来不还账。

村里面有个姓曹的寡妇,刘邦时常半夜三更去敲她的门,然后行男女苟且之事,后来生下了刘肥。久而久之,如此下作行为为左邻右舍所不齿,也把他老子刘太公气成了高血压。

还喜欢吹大话,吕雉的父亲吕公请客时,刘邦身 无分文。但在大庭广众之中,众目睽睽之 下,他高声喊出自己的礼是“贺一万”,这地痞要吃白食!不想这干云之豪气,感染了吕公,觉得这是英雄气!还把自己的千金小姐吕雉嫁给了他。他有了美女吕雉,又忘了寡妇曹氏。

2.彭城之战时,项羽打败了刘邦。夏侯婴驾车带刘邦及其儿女逃命.由于项羽大军在后边穷追不舍,刘邦为了减轻车的负荷,居然将自己的一双亲生儿女踹下了马车。夏侯婴不忍,重新将他俩抱上马车,后又被刘邦踹下马车,如此反复好几次。你看看,他是怎样的父亲?

楚汉两军鸿沟对峙时,项羽绑了刘邦亲爸刘太公,并隔沟向刘邦喊话,要煮了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并当即架起了大铁锅,以逼刘邦就范。刘邦说“你把咱父亲煮了,别忘了分一杯羹给我喝”,真他妈不孝之子!这样的无赖,连项羽也拿他没办法。

3.郦食其是凭一张嘴就为老刘拿下七十多座城池的主。他初见刘邦时,刘邦正在让两个女人伺候自己,为自己洗脚。郦食其看不下去了,才说:“我来这里,连最起码的尊重都得不到,怎么可能效忠于您呢?”,刘邦才赶走了侍女,和郦食其两人畅谈了一宿。这倒🈶点惺惺相惜的意思了。

4.《史记·卷九十七》记载,刘邦平生最恨读书人。当时,他刚刚拉起一支队伍,最需要的就是广纳贤才。有个儒生前去拜访刘邦,希望能为他效力。刘邦看这个人戴着儒生的帽子,心情很不爽。而这个人却不会察言观色,面对刘邦侃侃而谈,还引经据典。刘邦不耐烦了,就立刻起身,取下他的帽子,然后当众往帽子里撒尿。尿完才把帽子掷给他,并将他赶了出去。我还真搞不懂:这素质怎么能得天下?

5.某日,刘邦正在寝宫跟戚夫人亲热。大臣周昌因为有要事奏报,便闯了进来,自然看到了火辣辣的一幕,又赶紧退了出去。刘邦被周昌败坏了兴致,不依不饶,三步并作两步走,揪住周昌的脖领子。周昌只好下跪谢罪。

刘邦泼皮无赖的本性尽显,顺势骑在周昌的脖子上。问他:“你看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周昌是硬汉,挺直了脖子回答到:“恕臣死罪,以今天的行为看来,陛下跟夏桀、商纣一样,都是暴君。”,刘邦听后却哈哈大笑。

你不认为刘邦是流氓皇帝吗?


希望星晨58298869


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有一个“流氓皇帝”的称号,历代史学家不讳尊者,以史实为依据,真实记录了刘邦的流氓行径,下面我们看一下刘邦有多流氓:

同寡妇,私通生子

附近村有一曹姓寡妇,风姿绰约,刘邦看到后巧言令色和其私通,经常大摇大摆的出入曹氏房中,不顾及四邻风言风语,最后曹氏为刘邦生子名刘肥。

蹭吃喝,从不结账

刘邦当上亭长后,经常呼朋喊友去当地的一个酒馆喝酒,但从不付钱,用白条敷衍店家,一年下来赊了不少帐,但店主慑于刘邦的亭长身份,不敢同刘邦开口要钱。


新结欢,速抛旧爱

在感情上,刘邦是一个十足的流氓,先期同寡妇曹氏私通,曹氏为其生子,见于吕雉后,迅速抛弃曹氏,遇到戚夫人后,对其宠爱有加,对尚在敌营受难的吕雉不闻不问。

为苟活,独弃儿女

同项羽争夺天下时,有一次被项羽的军队追赶,为了快速摆脱敌军,竟将同车的儿女踹下车子,一则提高行车速度,二则分散敌军注意力。虎毒尚不食子,刘邦的流氓习性可见一般。

苟不孝,分父羹汤

刘太公被项羽抓到后,成为要挟刘邦的筹码,项羽当着刘邦的面架火煮其父,刘邦因此说了那句著名的“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辱文人,冠当溺器

刘邦当上皇帝后,有个文人带着儒生的帽子来拜见刘邦,或许来者的繁文缛节使刘邦不耐烦,他居然抢过文人的帽子,往里面小便,真是斯文扫地。

由此可见,刘邦性格里带着很多流氓的习气,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历史有名的政治家,大汉王朝的开拓者。


帅帅读史


流氓指的是那些思想龌龊、行为下作、寻衅滋事、游手好闲的人,汉高祖刘邦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流氓皇帝,这里所说的“流氓”只是说明刘邦在当时的行为不被世人所接受和认可罢了。

其实反观刘邦的行为举止,更像是一种对社会风俗的反抗或者紧急情况下的反应罢了。

那么刘邦究竟干了哪些为当时世人所不齿的事呢?

游手好闲,私通寡妇

刘邦年轻时候比较佩服信陵君专门去投靠他,结果到了魏国信陵君已经死了,于是就拜在了张耳的门下。后来秦国捉拿张耳,刘邦就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刘邦回到家后也不从事农作,也不学一个谋生的本领。整天就知道游手好闲,结交一些狐朋狗友。当然他也出手阔绰,经常救急一些有困难的江湖人士。这在当地人们的眼里可不得了了,认为这家伙就是一个好吃懒做的泼皮无赖。

同时呢,刘邦还对一个当地的小寡妇比较有意思,两个人眉来眼去打的火热。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刘邦还不注意隐秘,一时间刘邦就成了当地有名的浪子。后来小寡妇还给刘邦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刘邦的长子刘肥。

其实在现在看来,刘邦广交朋友更像是信陵君广收门客的一些做法,在他拉起义军反抗暴秦的时候,这些朋友可没少支持他。另外刘邦和寡妇的事情,难道不是他们为了爱情而对世俗禁锢的反叛吗?

白吃白拿,大言不惭

刘邦祖上虽然是贵族,但是到了他们这一代已经混的只能靠种地为生。而刘邦又游手好闲,自然是没什么收入来源的,但是刘邦却依然能够混的逍遥自在。

寻常农户可能一年到头也舍不得下几次馆子,买几片好肉。可是刘邦却做到了,天天下馆子,喝酒吃肉,呼朋唤友。这一切都因为他的厚脸皮,刘邦去饭馆吃饭从来不给钱。每次到了酒馆总是神奇活现的点几个菜要几壶酒悠然自得,吃完之后打个白条摸摸嘴就走人了,更为神奇的是酒店的老板竟然不会把他驱赶出门。

吕公是当地的豪绅大户,有一次吕公寿宴,要求前来贺寿的宾客交够1000钱的礼钱才能够进门入座。刘邦没带一分钱,却大摇大摆的走到吕公门前,大声喊道:“礼金1万钱,随后送到。”然后径自来到院里的上座,泰然自若的与那些地主、官僚们海天阔地的聊了起来。并且这一聊就被吕工给看上了,还把自己的吕雉女婿嫁给了刘邦。

这些超乎人们认知范畴的行为举止,使得大家给刘邦打上了“无赖”、“混子”、“狗屎运”等标签,却不知道这恰恰是刘邦非凡能力的体现。

抛妻弃子,分父肉羹

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刘邦开始争霸天下。两个人之间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典故,当然最出名的还是刘邦要求项羽分给他一杯父亲的肉羹的事儿了。

有一次刘邦帅兵拿下了项羽的老家彭城,“富贵而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的项羽哪受得了这种鸟气,当即率领挥下士兵兼程前来攻打刘邦。刘邦一听项羽来了,吓得屁滚尿流的就抓紧逃跑,逃亡的过程中为了加快逃跑速度,多次把自己的两个孩子踹下马车。幸亏车夫夏侯缨的帮助两个孩子才没有死于乱军之中。

刘邦的老婆吕雉和父亲刘太公因为接应不及被项羽抓捕,项羽,用刘邦的父亲要挟刘邦说:“再不投降就把他给煮了,做肉羹吃。”

而刘邦却回应说:“咱俩是结拜兄弟,我父亲就是你父亲,到时候你煮了之后别忘了分一杯肉羹来给我吃。”项羽被刘邦气的无话可说,但也没有杀掉其父。

其实在刘邦的角度来看,在逃跑的过程中将子女踹到车下,倒也不失为为孩子创造生机的一种考虑;而对项羽说要分父亲的一杯肉羹则是看透了项羽,讲义气好名声的性格,在你保证自己势力不会灭亡的前提下,又保全了父亲的性命。

与那些弑兄杀父谋得权力,欲望熏心违背伦理的皇帝的“流氓”不同,刘邦的“流氓”恰恰是其统一天下、建立大汉的本钱。


以史励人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其实司马迁他的这句话说的没有错。刘邦他在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就是被人称为流氓皇

帝。有一句话叫做“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说的竖子就是刘邦。


刘邦的流氓我认为是因为在他在举事前是市井里面的小混混,天天混迹在妓院旁边,而

且不好的事情样样都沾手。

每天什么正事都不做,举事后,更加是所有亲人都被他利用,为了达成目的不管什么手

段都能使出来。

刘邦从小就懒,整天的没有一个正经的营生,而且喜欢喝酒,喜欢女人,在还没有成亲

之前就跟寡妇勾搭上了,还生下了一个儿子,他父亲一直认为他就是个小流氓。

后来他花钱谋了个亭长的差事,又多年在樊哙的狗肉铺赊账吃肉,后因樊哙不忍其扰,

搬离了地方,他直接没收了樊哙的刀,不让他再杀狗卖肉,断了樊哙的生计来源。

刘邦起兵造反后,大军攻下彭城,项羽派兵增援,刘邦大军溃不成军,刘邦本人差点被

俘,在逃跑的路上,他为了让马车跑得更快,刘邦几次把自己的儿女推到马车外,不让

他们在马车上,幸好车夫夏侯婴几次把他们救上马车。老虎狠毒还不吃儿子了,刘邦这

一举动,多为世人所诟病。


后来在战争中,项羽抓了刘邦的爸爸,并且想用他的父亲来让刘邦投降,说要将刘邦的

父亲煮了,刘邦直接回答,煮好了也分他一碗。

这种话,说出来简直不止是流氓了,简直连畜生都比不上。

刘邦登基后,因自己学识不够,所以轻视文人,时长在朝廷上做出侮辱文人的举动。

据记载,刘邦觉得文臣繁文缛节特别多,说话酸溜溜的,所以刘邦把这些读书人的帽子

扯下来并且还往里面拉尿,用这种举动来表示他对文臣的不满。

不仅文臣,武将也经常被刘邦侮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