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快速學會10以內的加減法?

YY麻辣媽咪


從專業方面,我們是用分解、組成幫忙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

一般幼兒園會在中班的時候學習分解和組成,家長在家裡也可以利用小棒或玩具、糖果遊戲來輔助。

第一步:邊分小棒邊按順序說:2能分成1和1,1和1組成2;3能分成1和2,3能分成2和1,1和2組成3,2和1組成3……;直到10的分解和組成。這一步,讓孩子手嘴同步進行,千萬不能省掉小棒的直觀操作,同時小步伐進行,不可操之過急。都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地基夯實了,才能蓋起結實的高樓。

第二步:在孩子第一步很熟練的情況下,可以拋開小棒,打亂順序提問,以增強孩子對分解、組成的熟練度。大班上半年幼兒園一般還會配合書寫鞏固,家長也可以製作卡片在家配合練習。這一步,也要按照先按順序進行,熟練後再打亂順序的步驟進行。

第三步:邊複習分解組合,邊對應加入加減的學習。
第四步:就可以打亂順序反覆練習了。

整個學習過程需要注意的是: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一縷陽光am


我是一年級老師,我來談談我的方法。

首先告訴你欲速則不達。不要急於求成,不要只訓練加減法,而忽視過程,那樣孩子學的機械也困難。在訓練合與分的過程中,自然孩子們就會體會出加法和減法的意義所在,也能比較快的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

我舉例說明一下。拿數字5來舉例。訓練的時候記得從簡單到複雜,從數字2到數字10都是這麼個過程。

現在教材上合與分都是以花片為實物,我講解這部分的時候都是以五子棋中黑白子為實物進行的合與分。因為黑白配醒目刺激,能加深孩子的印象。

先讓孩子用黑白棋子湊出一個數字5。邊擺棋子邊記錄。因為孩子認字比較少,我建議他們畫圖。白子就用白⭕代替,黑子就用黑⭕代替。注意在記錄的過程中不能有重複的情況出現。孩子們最後得出的結論如下:1白子4黑子;2白子3黑子;3白子2黑子

那麼我們就可以總結一下幾和幾可以合成5

我們根據這個可以寫加法算式就是

|+4=5 4+1=5 2+3=5 3+2=5

接著把這5顆珠子,注意這時用一樣顏色的珠子,把他們分成兩部分。並且記錄。孩子很快就會得出結論。我們一起總結結論如下:

那麼根據這個結論我們可以寫數學算式。5_1=4 5_4=1 5_2=3 5_3=2

這樣子一來,數字5的加減法算式就都學會了,達到熟練程度就可以進行6的,一直到10的合與分。


按照這樣的過程學習,不要著急,慢慢來,孩子學起來不費勁,也能輕鬆掌握。


淺淺的教育


我家孩子現在在中班,這個九月份開學正好大班了。這個暑假正在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那麼來說說我的方法吧。 看這個表,其實內容還是蠻多的呢!

暑假因為我們都要上班,孩子留園了,就是在留園的時候老師教了10以內的加減法。的確老師教的是用手指數。這樣的方法的確有些笨拙和費時,但是這個一個必須經歷的過程,還是要給孩子這樣一個過程慢慢過渡到其他方法,而我的方式是:

1、將加減法變成遊戲。

我創造了一個“手指跳舞”的遊戲,就是先是雙手握拳,然後伸出左手的中指上下左右搖擺,當作是在跳舞,問娃這是誰在跳舞,幾個人在跳舞;然後再同樣伸出有右手的中指來跳舞,問現在是誰在跳舞,幾個人在跳舞;以此類推將10指手指頭全面跳起舞來。 就第一個月來說,效果還是很明顯的,孩子很喜歡玩。老師說在學校都開始教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呢!

第二個月就開始有些玩厭了,不想玩了。我就換成了

跳棋的遊戲。從網絡上買回一盒跳棋,兼有飛行棋。我們知道玩飛行棋要擲色子,可是我們玩飛行棋是要算對對方出的加減題目。如果算錯了那麼就是對方贏,就走正確的多少步。

這樣隨機將10以內的加減法打亂順序讓孩子算,現在10以內的加減法是難不倒了,有時候甚至自己要算15以內的呢!

2、專業的時間給專業來做。

買了6些10以內的加減法練習本,大概10一天一本的頻率,因為暑假有兩個月嘛!因為我們都要上班所以孩子暑假留園了。在留園的期間內老師們就開始教孩子10以內的加減法了。本來我還以為現在教孩子學起來肯定吃力,因為我記得我們至少上到小學二年級才學加減法的。可是從每天學校發回來的作業來看,孩子的學習能力十分可以,基本上老師課堂上說過她基本能複述出來,錯誤率也低。

但是為了加強她按時按量安質完成作業,也為了固定當天學的,所以回來我會根據一天學習的加減法在我買的練習本上挑選一些題目給她做,大概也就一頁的樣子,剛開始嘛,後面根據她掌握的情況來適量增加一點,在上週末已經全部做完了。就等著開學檢驗下成果啦!

當然這是我根據我娃太愛玩遊戲的特點來設計的,也是為讓好動的她能安安靜靜坐上幾分鐘而設計的。你可以根據你家娃的特點和愛好來設計孩子喜歡的,容易接受的就是好方法啦!


纖手掬清泉


看到題主的描述想起90年代的小學數學來了,那時候學前班啥也不學,上一年級開始學算術。老師也不講什麼方法,10以內的加減法就是數手指,一上課老師就拿著一捆小木棍進去,開始數數。


孩子中班下學期開始學的特長班學筆速算,一開始弄的一頭霧水,輔導不了孩子,老師上課怎麼講的也不知道,反正就是不讓數手指,後來通過和孩子聊天發現了做10以內加減法的秘訣,不數手指也很簡單,特別是沒有接觸過加減法的孩子更容易學會。

先打基礎

基礎是重中之重,沒有基礎往後學起來很困難。

10以內數字的排序,正序排法,倒序排法,有小到大排法,有大到小排法,相鄰數,比較大小數。

開始學的時候,特長班都是一週兩個小時的課,老師講了需要家長回家多陪孩子練習,熟能生巧。當你提出問題時孩子接著答上來就可以了。

深入學習加減法

以相鄰數為基礎開始,例如5的相鄰數是4和6,5和相鄰數都是加減1的關係,5+1就是5後面的相鄰數為6,5-1就是5前面相鄰數4。相鄰數相減等於1,5-4=1,6-5=1

3+2,就是3往後數兩個數就是5,以此類推,做加法是大數在前,小數在後,10以內的加法輕鬆完成。

5-2,就是5往前數兩個就是3,減法有減哥哥和減弟弟兩種方法,9-7,在減號上做標記點圓點從9的前一位開始數,一直數到被減數截止,被減數也要在減號上做標記,幾個標記就等於幾,當被減數是8,7,6,5時可以用減哥哥方法。

7-2,用減弟弟方法,從7前一位開始往前數兩位數,數到幾就等於幾。遇到被減數是1,2,3,4時可以用減弟弟方法。

口訣:有9-5,九九一杯酒喝掉五口剩四口,

9-4就是九九一杯酒喝掉四口剩五口,

8-4螃蟹螃蟹八條腿吃掉四條剩四條。


最後鞏固練習

回家多做練習,等孩子明白做法後就開始做題,每天十道題,天天做,用不了多久孩子就熟能生巧,口答就行了。現在上大班了,還是每天都有答題的,自己要求的。

欲速則不達,沒有什麼技巧讓孩子一瞬間就會10以內加減法,都是一步一步來的。

這就是我針對我家孩子學習十以內加減法的心得,希望能對題主有幫助。


琮媽育兒


我是權媽,我家權哥今年六歲半,在幼兒園大班,我來說說權哥學習計算的過程。

首先,數學的是抽象的,但是數學來源於生活,所以家長一定要注重日常生活中數學的引導。比如,我家吃飯的時候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孩子五個人,某一天爸爸加班沒在家,那我會問今天吃飯有幾個人?這類的實際問題,孩子通過數數能知道答案,把數字具體化。

其次,讓孩子對數字有一定的認識。十個數字由0-9組成,一方面可以使用圖片代表相應的數量,另一方面帶孩子一起書寫數字,使孩子對數字有形象的概念和理解。

第三,帶孩子理解相鄰數和數的分解。帶孩子理解相鄰數的目的是讓孩子理解數序的概念,也是用具體化的圖形來幫助孩子理解抽象概念。而數的分解,最好用畫圖的形式,讓孩子更進一步對加減的理解。

第四,先學加法,再學減法。減法相對加法要加以引導,讓孩子自己去理解,一步步的反覆多次計算。

在此,我想強調的是,孩子的啟蒙教育,不能急於求成,更沒有什麼捷徑可走,需要家長有足夠的耐心和智慧,將學習日常化,生活化,等有了一定的基礎和興趣,孩子上學之後會學的輕鬆,對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的培養都是非常有利的。

我是權媽,致力於3-12歲育兒親子關係改善,喜歡可以關注我!


權媽在線


先彆著急,放平心態。給你點小建議,看看適不適合你家寶貝。

1如果十以內的數學已經學會了,可以給孩子買一些口算題卡,讓孩子慢慢做,遇到不會的及時講解,弄清楚之後再加快速度。

2給孩子買一些數學方面的玩具,我女兒小時候特別喜歡一個小猴子的數學玩教具,小猴子的左右手像小天平⚖️一樣,配了好多香蕉數字,你可以把小猴子的左手放一個數字比如是11,接下來讓孩子其他的數字香蕉掛在小猴子的另一隻手上,如果孩子拿了兩個6的香蕉,那麼小猴子的天平就會傾斜,如果拿一個5和一個6的香蕉掛在上面,小猴子的兩隻手就是平平的。孩子特別喜歡。你也可以反著來,讓孩子出題,你再回答,讓孩子說說你做的對不對。

3可以買一些數學遊戲書。我女兒小的時候特別喜歡做,有粘紙的題,有連線的,有塗顏色的,特別能提高孩子對數學的興趣,而且你們可以一起去書店,體驗不一樣的親子時光。

說的有點多,希望能真正幫到你,加油~


睿寶媽媽33


用手指數學快速計算法

方法:手指速算法--手心算--表示數的方法是以左手五指設點作為數碼盤,每個手指表示一位數,小拇指、無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可分別表示個、十、百、千、萬五位數字。

每個手指上9個數,首先我們看,我們的手指上有三根骨節,從上到下,第一骨節中部左側表示1,第二骨節中部左側表示2,第三骨節中部左側表示3,從3往下移到手掌上表示4,手指的上端表示5,指肚表示6,手指上有三道橫紋,從上到下,第一道橫紋表示7,第二道橫紋表示8,第三道橫紋表示9。

手指速算法。手心算的計算方法是採用心算辦法利用大腦形象再現指算計算過程而求出結果的方法。它把左手當作一架五檔的小算盤,用右手五指點按這個小算盤來進行計算。記數時要用右手的手指點左手相對應的手指。

其明確分工是:右手拇指專點左手拇指,右手食指專點左手食指,右手中指專點左手中指,右手無名指專點左手無名指,右手小指專點左手小指。對應專業分工各不相擾。哪個手指點按數,哪個手指就伸開,手指不點按數時彎屈,表示0。它不借助於任何計算工具,不列運算程序,只需兩手輕輕一合,便知答數,便可進行十萬以內任意數的加減乘除四則運算。

手指速算法,手心算----減少筆算列算式複雜的運算過程,省時省力,提高學生計算速度。西安牛宏偉老師從事教育工作多年,已將手心算方法應運於兒童早教領域。先後教過幾千名兒童學習“手心算”。它在啟發兒童智力方面,有著良好效果。手心算有效地開發了學生的大腦,激發了學生的潛能。

使用方式:雙手握拳,掌心向內,兩拳間隔不要太開,胳膊抬平,出指時從右手的食指開始,食指伸出代表1;中指伸出代表2;無名指伸出代表3;小指伸出代表4;四個手指收回伸出大拇指代表5;當數到9時,把伸出的五個指頭收回。

伸出左手的食指代表10;那麼11呢?左手伸出的食指不動,右手的食指再次伸出,依次往下至19;再收回右手的五各指頭,伸出左手的中指就是20了,就這樣數到49時,收回右手和左手伸出的指頭,伸出左手的大拇指代表50,以次類推至100。



Ai小南


我們也是大班的時候開始學的10以內的加減法,最開始的時候孩子不會,都是掰手指頭或者拿實物來加或者減的,這是很正常的,小孩子需要這樣一個過程,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


我覺得你不用太著急,孩子要理解加、減的概念需要一定的時間,等孩子用實物加減做的比較順溜的時候,可以逐漸過渡到心算,那時候孩子計算就會比較快了。

推薦你幾個關於10以內加減法的兒歌,對孩子算術有幫助:

《湊十兒歌》:

一九九一好朋友,

二八八二手拉手,

三七七三真親密,

四六六四一起走,

五五湊成一雙手。


《加法歌》

一加九,十隻小蝌蚪,

二加八,十隻花老鴨,

三加七,十隻老母雞,

四加六,十隻金絲猴,

五加五,十隻大老虎。

像這些朗朗上口的兒歌,能幫助孩子記憶,比枯燥無味的加減法要有趣得多,孩子也比較容易掌握。


另外,平常也可以讓孩子背一下加減法口訣,對計算也有幫助。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


希媽育兒


我女兒雖然不到4歲,但5以內的加減法已經掌握得很熟練。我用的是數學app,以及在生活中學數學相結合的方法。

1. 數學app:

現在手機應用市場有不少數學啟蒙類的app,都是採用動畫和小遊戲的形式,從易到難,並根據年齡階段劃分,讓孩子更科學地學數學。

親測孩子很喜歡玩、主動要學,而且不知不覺就能掌握一些基礎的數學知識。

大人注意控制玩app的時長即可。

2. 生活中的數學:

app類的題目如果比較抽象,孩子理解起來會難一點,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多帶孩子認識數字,加深孩子對“數”的理性認識。

例如讓孩子按人數來分食物(水果、零食、飲料等都可以),先要數數,再一一對應。

上下樓數樓梯數、數碗筷、數人數…

除了學會10以內的加減法,我更推薦從小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對於日後學習數學幫助更大。

我自己孩子在玩的有邏輯狗、學而思學前七大能力。聽說百花思維、摩比數學、新加坡數學等學習資料也很不錯您可以自行了解選購。

我是青絲媽媽,致力於輕鬆育兒、科學開發孩子潛能的二胎媽媽。想了解更多育兒知識可以關注我哦。


青絲媽媽


10以內的四則運算只能掰手指解決嗎?

之前和閨蜜聚餐,聊到孩子的數學問題。西瓜媽媽抱怨西瓜數學不好,10以內的加減法,都要花很長時間的思考,掰手指也很艱難,西瓜媽媽很著急,恨娃數學差啊;芝士媽媽聽完很疑惑,覺得芝士從來沒有這樣的問題。芝士是在蒙特梭利的園所上學,開始簡單的教一些蒙氏數學,並且芝士很喜歡數學。為了避免櫻桃重蹈西瓜的覆轍,我們請教了芝士媽媽的“蒙氏數學”


蒙氏數學

數學是蒙特梭利教育的一部分。蒙氏教育與傳統教育最大的不同是,它更注重孩子的吸收性心智,可以理解為你給孩子什麼,他就能學什麼,一點都不費勁。看到這裡,媽媽們是不是都心裡一喜?

先來簡單瞭解一下蒙氏數學中的四則運算。

加法:每個人拿了一些量,放到了一起,得到了一個很大的量。

乘法:把很多相同的量放在一起得到更大的量。

減法:把很大的量分給一些人。

除法:把一個很大的量分給很多人,每個人得到一樣多,分不完的就是餘數。

大家發現沒有,西瓜在學習數學上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不理解概念。

因為西瓜不理解加減乘除的概念,只是為了應付老師家長的提問而死記硬背,長期以後,西瓜遇到更難的數學,沒有辦法“背”的數學時,他只會對數學產生恐懼和厭惡的心理。

下面的圖片就是蒙氏數學中的部分教具:


如何教孩子快速學會10以內的加減法?

我只能說,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學什麼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不管是手指還是蒙氏教具,這些都不是重要的,它們就是一種工具。真正重要的是,家長懂孩子的心。


我是2歲櫻桃的麻麻,也是一位不停學習的寶媽。關注帶娃的方方面面,育兒路上我們一起打怪!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